錐套的加工步驟是什麼
① 蝸桿是怎麼加工的
蝸桿軸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圓表面,也還有常見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針對各種精度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經濟精度選擇加工方法。
毛坯及其熱處理—預加工—車削外圓—銑鍵槽—(花鍵槽、溝槽)—熱處理—磨削—終檢。
1、蝸桿軸的預加工
軸類零件的預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備工序,即車削外圓之前的工藝。
校直:毛坯在製造、運輸和保管過程中,常會發生彎曲變形,為保證加工餘量均勻及裝夾可靠,一般冷態下在各種壓力機或校值機上進行校直。
2、蝸桿軸加工的定位基準和裝夾
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軸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圓表面,錐孔、螺紋表面的同軸度,端面對旋轉軸線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項目,這些表面的設計基準一般都是軸的中心線,若用兩中心孔定位,符合基準重合的原則。
中心孔不僅是車削時的定為基準,也是其加工工序的定位基準和檢驗基準,又符合基準統一原則。當採用兩中心孔定位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出多個外圓和端面。
以外圓和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用兩中心孔定位雖然定心精度高,但剛性差,尤其是加工較重的工件時不夠穩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時,為了提高零件的剛度,可採用軸的外圓表面和一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來加工。這種定位方法能承受較大的切削力矩,是軸類零件最常見的一種定位方法。
以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內孔時,不能採用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可用軸的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當工件是機床主軸時,常以兩支撐軸頸(裝配基準)為定位基準,可保證錐孔相對支撐軸頸的同軸度要求,消除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誤差。
以帶有中心孔的錐堵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外圓表面時,往往還採用代中心孔的錐堵或錐套心軸作為定位基準。
(1)錐套的加工步驟是什麼擴展閱讀:
蝸桿種類:
根據不同的齒廓曲線,普通圓柱蝸桿可分為
阿基米德蝸桿(ZA蝸桿)
漸開線蝸桿(ZI蝸桿)
法向直廓蝸桿(ZN蝸桿)
和錐麵包絡圓柱蝸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蝸桿
② 錐套與帶輪加工
既然是半邊牙肯定是數控銑床加工最好了,是不是像齒條一樣的牙,沒有圖紙理解上可能有出入,最好上圖。
③ 歐式錐套帶輪半邊螺紋孔是怎麼加工的
你給上個圖片唄?這樣沒法回答你。
圖片還是太小,看不大出來,不過要是我們工廠做話,可能會採用借料的辦法:在要加工孔的地方,和別的一塊廢料固定在一起,鑽孔攻絲時就不會偏心。只是劃線.裝夾要廢點功夫。
④ 錐套加工中心編程:5°的錐形如何編程
暈。。。。。 這活是數車乾的啊。。。。
加工中心牛鼻刀或球刀用軟體編程,控制同心度有難度加工效率低下成本升高。
⑤ 蝸桿軸是怎麼加工的
蝸桿軸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圓表面,也還有常見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針對各種精度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經濟精度選擇加工方法。對普通精度的蝸桿軸加工,其典型的工藝路線如下:
毛坯及其熱處理—預加工—車削外圓—銑鍵槽—(花鍵槽、溝槽)—熱處理—磨削—終檢。
(1)蝸桿軸的預加工
軸類零件的預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備工序,即車削外圓之前的工藝。
校直:毛坯在製造、運輸和保管過程中,常會發生彎曲變形,為保證加工餘量均勻及裝夾可靠,一般冷態下在各種壓力機或校值機上進行校直。
(2)蝸桿軸加工的定位基準和裝夾
①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軸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圓表面,錐孔、螺紋表面的同軸度,端面對旋轉軸線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項目,這些表面的設計基準一般都是軸的中心線,若用兩中心孔定位,符合基準重合的原則。中心孔不僅是車削時的定為基準,也是其加工工序的定位基準和檢驗基準,又符合基準統一原則。當採用兩中心孔定位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出多個外圓和端面。
②以外圓和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一夾一頂)用兩中心孔定位雖然定心精度高,但剛性差,尤其是加工較重的工件時不夠穩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時,為了提高零件的剛度,可採用軸的外圓表面和一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來加工。這種定位方法能承受較大的切削力矩,是軸類零件最常見的一種定位方法。
③以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內孔時,(例如:機床上莫氏錐度的內孔加工),不能採用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可用軸的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當工件是機床主軸時,常以兩支撐軸頸(裝配基準)為定位基準,可保證錐孔相對支撐軸頸的同軸度要求,消除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誤差。
④以帶有中心孔的錐堵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外圓表面時,往往還採用代中心孔的錐堵或錐套心軸作為定位基準。
⑥ 儀表車床夾頭加工方法過程
這屬於工裝夾具,在機加工當中經常使用,目的在於減少工藝時間,提高工效,版保證質量權,提高產品合格率!
一般這類工裝都由模具生產廠家來製作,因為,一般機加工廠都沒有高精密機床,所以製造精度無法保證,因此,由它再製造出來的二次產品質量很難保證!千萬不要「勞民傷財」!
至於結構問題: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首先,為了實現快速裝夾,一般工程上採用凸輪機構,一搬鎖緊,反搬松開。
其次,內脹、外夾都是採用斜面(圓錐面)原理,錐度大小視工件的尺寸幾工件壁厚強度,一般採用5-15度,多用7度。
具體結構:你要是機械專業人員,那麼關於凸輪、錐套我就不細說了,只是應當注意,錐套要設計有限位,即松、夾動作時能與工件准確離合!
⑦ 磨主軸錐孔選擇標准怎麼判斷
錐孔磨削是主軸加工的最後一道關鍵工序,現已普遍採用專用錐孔磨床和專用磨夾具,故能穩定地達到精度主軸的質量要求。如前所述,錐孔磨削的定位基準應選擇兩個主軸頸。錐孔加工的主要技術問題是:
(1)工件支承裝夾方式
採用磨床的通用夾具——中心架,工件軸頸支承在兩個中心架上或支承子在一個中心架和頭架卡盤上。中心架的通用性好,但支承銷的接觸面較小,容易磨損,需經常調整工件與砂輪的中心等高,而且整個夾具的剛性和支承方式剛性都較差,故只適於單間小批生產和加工一般精度的主軸。
(2)工作傳動方式
為了盡量減少磨床頭架主軸軸向竄動和徑向圓跳動對工件的影響,頭架主軸必須通過饒性聯接來傳動工件。在精密主軸錐孔磨削中,還可採用線繩、尼龍繩或橡皮筋以一定方式纏繞在主軸撥銷與工件卡箍智者見,實現饒性傳動,使工件平穩。
(3)磨削操作調整方式
精磨主軸錐孔時容易出現「喇叭口」、錐孔素線不直等形狀誤差,從而影響錐孔的接觸精度。「喇叭口」的出現是由於砂輪軸的剛性差或者砂輪相對錐孔兩端的伸出量調整不當造成的。這樣,當砂輪磨削錐孔兩端孔口時,由於徑向減小,砂輪軸的彈性變形也隨之減小,使兩端孔口多磨去一些,從而造成「喇叭口」。
根據上述分析,對於操作調整來說,主要應考慮調整好砂輪相對錐孔兩端的伸出量,以改善「喇叭口」現象。錐孔素線不直的出現是由於工件和砂輪旋轉軸線不等高所致。在磨削錐孔時,砂輪軸線應保持與工件軸線等高,使砂輪運動軌跡與錐孔素線重合,這樣加工出來的錐孔素線為直線;當砂輪軸線與工件軸線不等高,砂輪玉錐面接觸處位置會發生變化,這樣加工出來的錐孔將成為旋轉雙曲線。所以操作時應調整夾具,使工件與砂輪軸等高,其偏差控制在0.005~0.001mm。
軸類零件一般能以本身中心孔作為統一基準,但帶中心通孔的主軸則不能做到這一點,因而必須交替使用中心孔和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例如外圓粗加工時可以中心孔為定位基準,但中心孔隨著深孔加工而消失,因此必須重新建立外圓加工的基面。一般有以下三種方法:
(1)當中心通孔直徑較小時,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寬度不大於2mm的60度錐面來代替中心孔。若中心通孔直徑較大,則可視具體情況採用其他方法。C6140型機床主軸屬於一般要求的主軸,為了簡化工藝裝備,半精加工外圓和車螺紋工序就可採用小端孔口錐面和大端外圓作為定位基準,同事採取一定的工序措施來保證定位精度。例如熱處理後的工序半精車小端面、內孔及倒角,就是為了糾正主軸調質後發生的變形,使工序的小端孔口錐面與尾座頂尖接觸良好。又如熱處理後的工序精車小端莫氏錐孔、端面及倒角,是為了保證工序車螺紋時的定位精度。同時,工藝上還規定工件裝夾後應找正100mm、80mm外圓的徑向圓跳動小於0.03mm,如果超差,則需重新修整小端孔口錐面。
(2)採用錐形堵塞或錐套心軸。是一種錐堵的形式,其錐度與工件端部定位孔的錐度相同。當工件孔為圓柱通孔時,錐堵錐度為1:500。當工件孔的錐度較大時,可採用錐套心軸。
使用錐堵火錐套心軸時,在加工中途一般不能更換或拆卸,要到精磨完各檔外圓,不需使用中心孔時才能拆卸,否則,會造成工件各加工表面對錐堵中心孔的同軸度誤差而影響各工序已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採用錐堵或錐套心軸可使主軸各外圓和軸肩的加工具有統一基準,減少了定位誤差。但它的缺點是要配備許多錐堵或錐套心軸,而且會引起主軸變形。
(3)精加工主軸外圓時也可用外圓本身來定位,即裝夾工件時以支承軸頸表面本身找正。
此時可採用可拆卸式錐套心軸,心軸與工件錐孔間有很小的間隙,用螺母和墊圈將心軸壓緊在主軸兩端面上以後,將心軸連同主軸一起裝夾到機床前後頂尖上,然後找正工件支承軸頸以實現外圓本身定位。此時只需備幾套心軸,從而簡化了工藝裝備及其管理工作。
主軸大端錐孔精磨時也可以主軸頸外圓為定位基準。主軸頸是主軸的裝配基準,也是測量基準,這樣,三種基準重和,就不會產生基準不符誤差,從而可靠地保證了大端錐孔相對主軸頸的同軸度要求。
⑧ 請簡述錐套或管接頭工件的加工工藝過程
使用車削就可以搞定。如果管接頭有六方頭,則銑削。
⑨ 怎樣加工車床卡盤法蘭
卡盤法蘭與床頭箱主軸螺紋在出廠時已加工完成 只有法蘭外圓 平面留有加工量 在車床調整固定後 把剩餘加工量加工完 即可安裝卡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