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餞如何加工
1. 蜜餞的製作方法(圖文)
金橘蜜餞來的製作方法:
主料:金源橘500克
輔料:冰糖根據自己口味來
步驟:
1、准備新鮮的金橘適量,盡量選擇大小相等的
2. 怎樣製作果脯
工藝流程:板栗→挑選→清洗→去外殼→鹼液去內皮→預煮→糖漬→湯糖→乾燥→包裝→成品。
(1)原料選擇
選取新鮮飽滿,無霉變、無病蟲、不幹枯的板栗為原料。
(2)去外殼、去內皮
用不銹鋼小刀在板栗側面「十」字劃開,以劃開栗果硬殼為宜,在95~100℃水中煮5~8分鍾,煮時換水,減少果肉變色。煮後剝去硬殼,然後用8%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至90℃左右去澀皮。去澀皮的時間一般為50秒左右,然後用流水沖洗,再用1%檸檬酸溶液中和,徹底去除殘留的鹼液,以防止變色。
(3)預煮
將栗仁放入煮鍋中,清水加入0.15%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明礬、0.25%檸檬酸、0.05%焦亞硫酸鈉,逐步加溫至50~60℃,保溫10~15分鍾,升溫至70~85℃煮25分鍾,升溫至90~95℃煮15分鍾,直至煮透為主,然後用50~60℃熱水沖洗2~3次。
(4)糖漬
將40%的果脯糖漿煮沸,投入預煮後的原料,在70~85℃溫度下浸漬12小時,每隔3小時翻動一次。
(5)湯糖
將砂糖和果脯糖漿混和,配成60%的糖漿,煮沸加入0.1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然後放入處理過的栗子,在70~80℃下浸漬5~7小時。
(6)乾燥
將栗子從鍋中撈出,放在篩網上瀝干糖漿後在烘盤上烘烤,溫度保持在70~80℃,至栗果表面的糖漿不粘手為宜。
(7)包裝
待冷卻後向板栗表面噴灑適量香精,然後挑選、包裝即得成品。
3. 果脯是怎麼做的
准備抄材料:杏500g,糖200g,檸檬汁適量
1、將買來的杏子洗凈後瀝干備用。
4. 果脯加工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 —— 分級整理 —— (腌漬)硬化 —— 漂洗 —— 預煮 —— 糖制 —— 裝罐——>濕態蜜餞
瀝干——乾燥(包糖衣)——包裝——>干態蜜餞
工藝要點:
(一)原料選擇:糖制的主要工藝是糖煮要盡量保持原料原來的形狀,因此原料選擇除應具有原料選擇的標准外(新鮮度、成熟度、品種),主要考慮原料肉質緊密,不易煮爛。
(二)預處理
1.分級:成品品質一致。包括:成熟度、色澤、大小等,剔除不良原料。
2.去皮切分:對於大形且外皮粗厚的原料應去皮,適當切分。
目的:便於透糖,縮短煮制時間,提高產品質量。
3.腌漬:南方部分涼果,方法參考P81半成品保存。通常先將原料腌成果胚(可同時加硬化劑硬化)鹽水濃度10-15%腌制後晾乾,鹽淹後 脫水棗肉質緊密棗改變細胞組織性——利於透糖。
4.硬化:對於一些質地軟的原料,為了更好地保持原料的形狀,可進行硬化處理(明礬、石灰水)1.5%石灰水、0.1%CaCL2硬化,硬化過度引起鈣化,影響質量。
5.硫處理:易變色的原料如藕,要進行硫處理。0.1-0.2%的SO2數小時,然後漂洗脫硫用於糖制。
6.預煮:無論新鮮原料還是經過保藏的原料,糖制前,大多需進行預煮。
作用:殺滅微生物;軟化原料組織;改善組織透性;破壞酶;同時還有進一步脫鹽,明礬,石灰,S等作用。
5. 果脯是怎麼做的一般是什麼步驟
1.原料要求 製作果脯蜜餞的原料要求果肉緻密,耐煮,成熟不可過渡,果肉保持一定硬度,但對不同品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製作杏脯的鮮杏要求色澤金黃,肉質細膩,具有韌性,成熟不軟不綿,易離核,耐貯存的品種。
2.預處理。形成果脯蜜餞獨特風味的關鍵在於精工細作。對製作果脯蜜餞的鮮果精選後進行一系列預處理,是產品質量優劣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例如,對加工杏脯的鮮杏要進行挖核工序。
3.熏硫。熏硫的方法,一般是將預先處理好的原料放在屜上,與鐵碗中的硫磺同時放在大缸或水泥池中,點燃硫磺用棉被或麻袋蓋好進行熏硫,也可在專門設置的熏硫室進行熏硫。用硫量一般為原料的0.2~0.3%,熏硫時間要根據果實的大小和性質而定,一般為30~60分鍾。也可用0.5~0.6%濃度的亞硫酸氫鈉溶液浸泡代替熏硫。熏硫或亞硫酸氫鈉浸泡均可防止果實中單寧物質被氧化,來保持淡黃或金黃的鮮艷色澤和保持維生素C,同時,二氧化硫溶於糖液還可防止糖液發酵等。
4.糖煮。果脯蜜餞的加工原理以高濃度的糖液保藏為依據。在糖煮過程中,使果肉中滲入大量的糖分,排出水分。糖液的濃度要達到60~65%,具有很大的滲透壓力,這樣使微生物體內的水分被糖液析出,處於脫水(生理乾燥)狀態而被抑制。因此,果脯蜜餞即使不密封也不容易變質。糖液的浸漬還能阻止果實中維生素C 的氧化損失,並能改善成品的風味。但是含糖量過多,甜度過高又會影響成品本來的滋味。因此,要求成品中的含糖量既要達到防腐脫水的目的,又要保持產品風味特點,才能恰到好處,這就是果脯蜜餞加工中的關鍵。
果脯蜜餞的煮制,分為一次煮成法和多次煮成。
6. 櫻桃蜜餞(川式)如何加工
(1)工藝流程選料→去籽→礬漂→水漂→撩坯→回漂→套色→喂糖→收鍋→起貨→粉糖→成品。(2)技術要點①選料:選八九成熟的淺紅色櫻桃(深紅色過熟不宜使用)為坯料。鮮櫻桃從下樹到製作不得超過24小時,超過時需拌入白礬水(每50千克櫻桃用500克白礬溶成礬水),以防止生蟲變質。
②去籽:櫻桃選好後,逐粒去核。方法是用針具(將大針彎成三角形固定在竹筷或竹片上即成)從果粒尖部戳入,把果核從蒂部頂出。
③礬漂:將白礬研成粉末,溶於清水(白礬與水的比例為1∶10)。再將去核櫻桃置於白礬水中浸泡,時間為5~7天,其間每天翻動1~2次。待櫻桃全部沉底、落紅,呈黃白色,用手捏櫻桃已略有硬度時即可撈出,入清水池中清漂。
④水漂:水漂1~2天,每天換水3次,至水色轉清,口嘗櫻桃無酸澀味,櫻桃顏色已經發白時,即可撩坯。
⑤撩坯:將果坯置於開水鍋中,待水溫再次升到沸點,果坯翻轉後,即可撈起回漂。
⑥回漂:回漂1~2天,其間換水2~4次,至水色轉清時,即可套紅。
⑦套色:有冷套和熱套兩種方法。冷套是回漂以後隨即套紅;熱套則在回漂以後,再將果坯用開水適當加溫,再濾起套紅。一般以熱套效果較好。套紅所用色素不得超過國家標准。套紅時要攪轉色水,使果坯浸色均勻。
⑧喂糖:將套紅後的果坯放入蜜缸,加入103℃的熱糖漿(用蛋清水或豆漿水提純後的精製糖漿)進行喂糖。經24小時後,將糖漿舀入鍋內,再熬至103℃,糖漿濃度為35度,舀入蜜缸二次喂糖,仍需24小時。之後,再加糖漿熬至104℃(35度),舀入蜜缸第三次喟糖,時間仍為24小時。
⑨收鍋:也叫煮蜜。將糖漿與果坯一並入鍋,用中火煮至109℃(糖漿濃度達40度),手捏櫻桃略硬。櫻桃體表不皺縮、較飽滿時,舀入蜜缸內靜置3天以上(蜜置時間可長達1年,時間短了質量不佳)。
⑩起貨:也稱再蜜。先將新鮮糖漿(35度)加熱熬至114℃時,再下櫻桃入鍋煮制。待糖漿溫度再至114℃時,即可起入粉盆(上糖衣的設備),待果坯冷至50~60℃時,即可粉糖(上糖衣)為成品。(3)產品特點呈紅瑪瑙色,顆粒飽滿,有透明感,口味甘甜,有原果風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7. 蜜餞如何製作
利用食糖的保藏作用經煮制或腌製成的糖制果品。也包括部分蔬菜的糖製品。蜜餞須保持水果的塊形或狀態,是不同於果醬製品之處。
蜜餞加工所用的食糖有蔗糖、蜂蜜、葡萄糖、飴糖和果葡糖漿等,其中以蔗糖為主。食糖對蜜餞的保藏作用在於濃糖液的強大滲透壓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性。一般蜜餞含有大量糖分,水分活性只有0.75~0.80,除耐干黴菌和耐滲酵母外,一切革蘭氏陰性桿菌、大多數球菌、乳酸菌、以及大多數酵母、黴菌和葡萄球菌都不能存在,因此蜜餞不易敗壞。
蜜餞,中國本作「蜜煎」,後因其為食品名稱,改稱現名。蜜餞加工,歷史悠久。歐洲古羅馬時代已有記載,但16世紀以前只有蜂蜜製取,其後才改用蔗糖。中國蜜餞也有深遠的歷史,最初也用蜂蜜和飴糖等甜味劑製取,文獻記載頗多,在《食經》、《橘錄》、《荔枝譜》、《本草綱目》和《遵生八283239》等古籍中,對梅、李、木瓜、橘和荔枝的糖制都有述及,但長時期處於手工生產狀態,20世紀50年代後始有較大的進展。
製品種類
蜜餞依製品的干濕狀態分為糖漬蜜餞和干態蜜餞兩類。糖漬蜜餞也稱糖漬果子,是果實或果塊加糖煮制後,保藏在濃度為60~65%的糖液中的製品。良好的糖漬蜜餞應是糖液清晰透明,塊形完整,質地緊密,無軟爛或皺縮現象。產品如糖漬青梅、櫻桃蜜餞和蜜香櫞等。干態蜜餞是加糖煮制後乾燥的製品,不帶糖液,一般含糖量在75%以上,常見的有果脯和蜜棗等,但其中涼果的含糖量較低。有的干態蜜餞為了改進製品的外觀,在表面敷以透明或結晶的糖衣,稱為糖衣果子,如糖衣栗子。
蜜餞依加工時加熱與否,又有冷制蜜餞和普通蜜餞之分。前者是用糖腌制而成,整個過程不行加熱,製品質地略帶鬆脆,品質好,為中國特有的工藝,如糖漬青梅等製品。後者一般用糖煮制,是蜜餞的傳統工藝。
蜜餞又依加工時加用香料和調味料與否,分為加料蜜餞和非加料蜜餞。前者加用香料、調味料或中草葯料,如陳皮梅、香草話梅和葯果等製品。與此相類似的九制蜜餞,是多次加用甘草汁所製取,這類製品風味別致。另一類雕花蜜餞是精雕細刻的手工製品,例如劃縫數十條的金絲蜜棗、雕成花籃狀的雕梅、切刻成手形的手梅等,這些都是中國特有的蜜餞品類。
中國蜜餞,原料輔料取材廣泛,加工方法多種多樣,製品花色品種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各地所產,頗具特色,其中尤以北京、蘇州和廣州等地最負盛名,有京式、廣式和蘇式之稱。京式以大件果脯為特色,廣式以涼果聞名,蘇式以花色品種見稱。
加工過程
主要是原料處理、糖制、乾燥和包裝等。
原料處理
包括洗滌、選擇、分級、去皮、切分、切縫、刺孔和預煮等,各種製品之間略有不同,依原料種類、產品規格和市場要求等而定。原料處理目的在於提高製品品質和便於以後的加工。加工原料應選用新鮮完好的果實,有的可採用食鹽腌制的果胚和經亞硫酸保藏的果實;還要加以選擇,並注意果實的成熟度,使符合加工要求。常用的果品有桃、梅、李、杏、香櫞、金柑、櫻桃、無花果、葡萄、枇杷、楊梅和橄欖等。
搪制
是蜜餞加工的關鍵操作,有加糖煮制和加糖腌制之分。加糖煮制又有一次煮和分次煮、敞煮和真空煮之別。①一次煮。煮制操作一次完成。雖然省時省工,但連續長時間沸騰,容易煮爛,色澤和香氣大為減損,品質較差。實際生產上只用於柑橘、棗和無花果等帶有外皮或果肉緊密的果品。為了減輕以上的缺點,常行切縫、刺孔和預煮等處理,以利糖分迅速滲透。②分次煮。原料和糖幾經反復糖煮和放冷的方法。第一次糖煮的糖液濃度約30~40%,以後每次增加10%,每次糖煮時間極短,只沸騰2~3分鍾,而後放冷8~24小時。分次煮因每次沸騰時間短,果塊不易軟爛,色香味和營養成分損失也少,糖分擴散滲透比較順利,果塊不易失水干縮,但加工需時較久。③加糖腌制。是中國常用的一種糖制方法,用於肉質柔嫩不耐煮制的種類,蜜餞中的糖漬青梅和櫻桃常用這種方法。特點是分次加糖,不行加熱,因此糖分滲透也比較順利,對糖漬青梅更能保持新鮮果實原有的風味、香味、形狀和脆嫩的質地。④真空煮,或減壓煮。是減壓下的糖煮法,因沸點低,糖分滲透快,製品遠比敞煮的為好。一般真空煮前,果實須敞煮片刻,使肉質適度轉軟,易於吸收糖分。此法所取真空度約67~84千帕,煮制溫度約55~70℃。
不論何法,都要盡量使糖分迅速擴散滲透,使果實充分吸收,及早達到滲透平衡,避免失水干縮或軟爛破碎;盡量減少製品色香味和營養成分的損失,以及避免金屬污染、變色和焦糖化等不良現象。
乾燥
製取干態蜜餞,糖煮後取出晾乾,或瀝去多餘糖液,鋪散於淺盤中曬干或烘乾。烘乾溫度宜在50~60℃,不宜過高,以免糖分結塊和焦糖化。如製糖衣蜜餞,可在乾燥後再上糖衣,即用過飽和糖液處理蜜餞,使在表面形成一層透明糖質薄膜。過飽和糖液常用3份蔗糖、1份澱粉糖漿和2份水配製而成,煮沸到113~114℃,離火冷卻到93℃供用;將蜜餞放入浸漬約1分鍾,立即取出散置篩面上,在50℃下晾乾,即能形成一層透明薄膜。
包裝
以防潮防霉為主。糖漬蜜餞以罐頭容器包裝為好。蜜餞裝罐時加入清晰透明的新配糖液,糖液裝量為製品總凈重的45~55%,而後密封,於90℃下殺菌20~40分鍾。製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65%或68%,糖分不低於60%。對於不行密封和殺菌的製品,可溶性固形物應達到70%以上,糖分不低於65%,製品再用紙板箱包裝。干態蜜餞一般先用薄膜袋或塑料匣包裝,再裝入紙板箱中。每箱裝量25千克,箱內襯墊皮紙和瓦楞紙,以免受損。干態蜜餞也可用各種層壓薄膜塑料製成多種方式的零售包裝。
麵包果
桑科木菠蘿屬,常綠喬木。又名麵包樹。學名Artocarpus atilis Fosberg(Sitodium atile Parkinson;A.communis Forst;A.incisa L.F.)。
原產於南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亞,後傳至西印度群島,現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中國海南和台灣有少量栽種。麵包果(見圖)樹高20~30米,具白色乳汁,枝條粗大,開張。葉片大,長40~60厘米,寬達28厘米,深裂,革質。頭狀花序在小枝葉腋長出,棒狀。果實橢球形或球形,果徑20~30厘米(在海南較小),果肉淡黃色。麵包果為典型的熱帶樹種,冬季絕對溫度低於5℃的地區不宜種植。優良品種無籽或少籽,野生種有籽。種子稱麵包栗。
多用圈枝或根櫱繁殖,插條則選直徑1厘米、長30~35厘米的枝條為宜,用0.1%吲哚丁酸處理可促進生根。果實富含澱粉、糖和鈣,也是維生素A和B的良好來源。在西印度群島多作糧食用。未成熟果去皮切片,烤、烘或油煎後味如麵包或烤馬鈴薯。熟果味甜,可鮮食。種子煮食味如栗。其葉大美觀,是具熱帶特色的觀賞綠化樹種。中國可在海南、台灣南部、廣東湛江等地試種發展。(許樹培 梁武元)
苗木規格
衡量商品苗木質量的一項法規。苗木法規由政府根據當時的果樹生產水平,確定不同果樹種苗應具備的規格,作為檢驗苗木質量遵循的依據。嚴格執行苗木規格,使苗木生產和果樹栽培緊密結合,既保證了生產、銷售和栽培者三方面的利益,又促使果樹栽培健康發展。中國的苗木規格一般由業務主管部門制定、提出,由國家標准局或省(自治區)、市標准局頒布生效。苗木生產系統遵照執行。
苗木規格標准因樹種、品種、砧木及繁殖方法而異,並隨生產水平的提高及時作相應的修訂。規格類型雖多,但都是對苗木各主要部位的發育生長狀況,提出具體要求的指標,質量指標達到要求的為合格苗,准於出圃,達不到要求的為不合格苗,不得出圃,通常合格苗應全面符合規格提出的條件要求(見良種繁殖)。
果樹的合格苗木,中國一般按質量高低分為二個等級。為保證苗木質量,應特別重視以下幾個問題:①建立良種母本園,採集品種接穗和砧木種子,確保砧木和品種的純正。②一般苗木的行距保持50厘米,株距10~15厘米,使苗木有足夠的營養面積。③實生砧苗須經斷根或移栽,促使根系發育良好。④起苗前核對苗木種類品種和砧木,掛牌標明品種、砧木的名稱及來源,制訂出圃計劃,包括供應單位、供應程序、供應數量及方法,起苗後分片放置,防止混雜。⑤提高掘苗質量,盡量避免機械損傷,保護好根系及枝、芽的完整。剪截過長的側根,並對帶有一般性病蟲害的合格苗木,剪除被害部分,剪口應光滑平整。⑥進行嚴格的種苗檢疫,並用召硫合劑或波爾多液等浸苗消毒。⑦不能立即栽植或外運的苗木,應即假植。國外現代育苗公司有用0~1℃,相對濕度為95~98%的低溫高濕庫貯藏苗木。
蘋果、柑橘、葡萄、桃等主要果樹苗木規格見表1~7。
表1
表2
表3
表3
表4
表5
表6
表6
表7
8. 蜜餞都是如何製作的
材料
500克金桔,250克冰糖,水50到60毫升。
做法
1、金桔的處理:摘下來的金桔用檸檬水先浸泡專10分鍾,然後用清水再清洗屬一遍後撈起。將金桔對半切開,用手擠出金桔核。
2、鍋里放進砸碎的冰糖加清水小火熬成糖漿,然後加入金桔邊熬邊攪拌,小火煮大約10分鍾,熄火。蓋上鍋蓋腌一個晚上。
3、第二天撈起金桔,放烤箱里低溫烘烤,100°C預熱烤箱,50°C烘烤一個半小時。
4、誘人的金桔蜜餞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