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玻璃怎麼加工
A. 玻璃隕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我國雷州半島的湛江市、海康縣和徐聞縣境內,以及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縣至瓊海縣一帶,每當雷雨以後,沖刷過的曠野里偶爾能拾到一種杏子大小的黑色玻璃質石塊。
世界上別的地方也發現過這種天然玻璃質石塊,一般長數毫米到十厘米,幾克到一、二十克重,最重的有百餘克。形狀多樣,有水滴狀、球狀、棒狀、薄管狀、平板狀,也有啞鈴狀、鈕扣狀、餅狀、瓦片狀等,但以厚的碎核桃殼狀、薄片狀和不規則狀最為多見。顏色有黃、綠、橄欖褐色直到幾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鑽孔岩芯里還發現過一種剛剛能看得見的微小玻璃質球體。石器時代的人類曾用它們來製造工具。18世紀時有人認為它們是史前人類製造的玻璃遺跡,後來又有人猜測它們是雷電的產物。1844年,著名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澳大利亞旅行時,得到一塊鈕扣狀的玻璃質石頭,他確信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一種黑曜岩(酸性的玻璃質火山噴出岩),後世稱之為達爾文石或達爾文玻璃。這種奇怪的石頭表面往往帶有刻痕或流動條紋,與火山彈類似,也暗示了它們可能是火山噴發的產物。
有趣的是,玻璃石在地球上並非隨意散布,而是很有「選擇性」的,主要集中散布在南北緯50度之間的4個地區。而且出現在每個地區的玻璃石的化學組成和外形上都有相似之處,「年齡」也都是一致的。
顯而易見,火山成因說無法解釋玻璃石的分布特點。因為地球上火山的分布與4個散布區並不吻合,火山的噴發時間也不是集中在上述4個特定時期。19世紀時,已經有人推想它可能是一種隕石物質。可是人類歷史上所看到的自天而降的隕石只有3種:鐵隕石、石隕石和石鐵隕石,從來沒看見到過玻璃隕石的墜落。再說玻璃隕石的二氧化硅含量非常高,一般達70%~80%,最高達98%,與地球上的酸性火成岩、石英砂岩接近,與普通隕石的成分則完全不同。而且隕石的年齡多在30億~40億年以上,而玻璃隕石非常年輕,最老的也只有3450萬年。那麼玻璃隕石起源於何種天體呢?
有人推測它可能是月球近期火山噴發的噴出物,飛濺到地球上而形成的。但月球地質學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作用早在31億年前已基本結束,尤其是近5億年來,更不可能噴發出如此多的玻璃隕石落到地球上來。1980年,美國科學家奧基夫發表了更為怪誕的理論:3400萬年前,由於月球上一次火山爆發,飛濺出許多碎石,在地球外面形成一個環,類似當今的土星環。這條環阻擋了陽光,使地球突然變冷,造成新世時的大量生物絕滅事件。以後由於太陽光壓或地球大氣的阻力,這條環逐漸消失,其中部分碎石跌下地球,就是玻璃隕石。然而玻璃隕石還有其他年齡組的,無法都用3400萬年前的一個地球環來解釋。
當今比較盛行的是沖擊變質說,認為巨大的隕石或彗星核高速隕落時,撞擊地面,會使地表岩石快速熔化變質並飛濺起來形成玻璃隕石。這一假說的支持者在莫爾達維區和象牙海岸區附近都找到了隕石坑,它們的同位素年齡與產自附近的玻璃隕石相仿;在東南亞和北美的玻璃隕石中還發現了二氧化硅和鋯石的沖擊變質產物——鋯石英、斜鋯石和金屬鎳鐵珠球。反對者則提出質疑:在最大的澳大利亞散布區並沒有找到相應的隕石坑;而且沖擊變質物質要散落到范圍廣大的亞澳區,必須得有6千米/秒以上的初速度,這是不可能達到的;最後,玻璃隕石的內部結構是絕對均勻的玻璃質,而隕石碰撞地球形成的沖擊玻璃在顯微鏡下卻可以看到原來礦物的晶體輪廓及晶體殘余,說明兩者性質完全不同。
玻璃隕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B. 隕石玻璃特徵
玻璃隕石是某種石隕石降落過程中融化的液質冷卻後的產物。玻璃隕石的回母石為淡綠色和黑答色兩種,因此,玻璃隕石的降落都是與母石共同進行的。
玻璃隕石為半透明的玻璃質體,有微弱磁性,顏色為墨綠色、綠色,淡綠色,棕色,褐色,深褐色,還有少見的硃砂色。比重為2.6至3.0左右。玻璃隕石是在高空、高溫、高壓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顯的形成特證:內部高純度無雜質,通體布滿緻密的小氣泡,外部有融殼,融殼上有流紋,外部和融殼下有時會產生大的氣印。因為玻璃隕石在降落過程中為液質體,在高速下它們會被分解為較小的質量體,因此客觀上不存在極大質量的玻璃隕石,但它與母石伴生隕落時或許較大的質量體。
C. 玻璃隕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我國雷州半島的湛江市、海康縣和徐聞縣境內,以及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縣至瓊海縣一帶,每當雷雨以後,沖刷過的曠野里偶爾能拾到一種杏子大小的黑色玻璃質石塊。
世界上別的地方也發現過這種天然玻璃質石塊,一般長數毫米到十厘米,幾克到一、二十克重,最重的有百餘克。形狀多樣,有水滴狀、球狀、棒狀、薄管狀、平板狀,也有啞鈴狀、鈕扣狀、餅狀、瓦片狀等,但以厚的碎核桃殼狀、薄片狀和不規則狀最為多見。顏色有黃、綠、橄欖褐色直到幾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鑽孔岩芯里還發現過一種剛剛能看得見的微小玻璃質球體。石器時代的人類曾用它們來製造工具。十八世紀時有人認為它們是史前人類製造的玻璃遺跡,後來又有人猜測它們是雷電的產物。一八四四年,著名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澳大利亞旅行時,得到一塊鈕扣狀的玻璃質石頭,他確信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一種黑曜岩(酸性的玻璃質火山噴出岩),後世稱之為達爾文石或達爾文玻璃。這種奇怪的石頭表面往往帶有刻痕或流動條紋,與火山彈類似,也暗示了它們可能是火山噴發的產物。
有趣的是,雷公墨在地球上並非隨意散布,而是很有「選擇性」的,主要集中散布在南北緯50°之間的四個地區。而且出現在每個地區的雷公墨的化學組成和外形上都有相似之處,「年齡」也都是一致的。
顯而易見,火山成因說無法解釋雷公墨的分布特點。因為地球上火山的分布與四個散布區並不吻合,火山的噴發時間也不是集中在上述四個特定時期。十九世紀時,已經有人推想它可能是一種隕石物質。可是人類歷史上所看到的自天而降的隕石只有三種:鐵隕石、石隕石和石鐵隕石,從來沒看見到過玻璃隕石的墜落。再說玻璃隕石的二氧化硅含量非常高,一般達70%~80%,最高達98%,與地球上的酸性火成岩、石英砂岩接近,與普通隕石的成分則完全不同。而且隕石的年齡多在30~40億年以上,而玻璃隕石非常年輕,最老的也只有34.5百萬年。那麼玻璃隕石起源於何種天體呢?
有人推測它可能是月球近期火山噴發的噴出物,飛濺到地球上而形成的。但月球地質學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作用早在三十一億年前已基本結束,尤其是近五億年來,更不可能噴發出如此多的玻璃隕石落到地球上來。一九八〇年,美國科學家奧基夫發表了更為怪誕的理論:三、四百萬年前,由於月球上一次火山爆發,飛濺出許多碎石,在地球外面形成一個環,類似當今的土星環。這條環阻擋了陽光,使地球突然變冷,造成新世時的大量生物絕滅事件。以後由於太陽光壓或地球大氣的阻力,這條環逐漸消失,其中部分碎石跌下地球,就是玻璃隕石。然而玻璃隕石還有其他年齡組的,無法都用三、四百萬年前的一個地球環來解釋。
當今比較盛行的是沖擊變質說,認為巨大的隕石或彗星核高速隕落時,撞擊地面,會使地表岩石快速熔化變質並飛濺起來形成玻璃隕石。這一假說的支持者在莫爾達維區和象牙海岸區附近都找到了隕石坑,它們的同位數年齡與產自附近的玻璃隕石相仿;在東南亞和北美的玻璃隕石中還發現了二氧化硅和鋯石的沖擊變質產物——鋯石英、斜鋯石和金屬鎳鐵珠球。反對者則提出質疑:在最大的澳大利亞散布區並沒有找到相應的隕石坑;而且沖擊變質物質要散落到范圍廣大的亞澳區,必須得有六公里/秒以上的初速度,這是不可能達到的;最後,玻璃隕石的內部結構是絕對均勻的玻璃質,而隕石碰撞地球形成的沖擊玻璃在顯微鏡下卻可以看到原來礦物的晶體輪廓及晶體殘余,說明兩者性質完全不同。
玻璃隕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D. 古人用神么工具把隕石玻璃加工成圓球的
古人發現了金剛沙,西周時期的玉器加工就非常精美了。
E. 百度玻璃隕石能不能加工
加工過後價錢會降到最低
F. 玻璃隕石有哪些鑒別方法與特點
1、形狀鑒別
一般呈塊狀、不規則狀、啞鈴狀、液滴狀和紐扣狀,比重為2.32-2.5g/mm³,折射率為1.48-1.52,且折射率值與SiO₂含量呈負相關關系。
2、顏色鑒別
顏色以棕黑色和深綠色為主,大多數玻璃隕石發育流動構造,有異離體,焦石英和氣孔,凹坑及各種刻蝕痕跡。除Muong Nong型層狀玻璃隕石外,大多數玻璃隕石所含包體礦物極少,Muong Nong型玻璃隕石所含的微粒礦物包體中,有些被證明是撞擊母體的殘留物。
特點:地表發現的玻璃隕石多呈塊狀,棕黑色到淺綠色,一般為厘米級大小,表面多具空氣動力學熔蝕刻痕。長期的研究證明,玻璃隕石在化學和結構特徵上與地球火山玻璃具有明顯的區別,不是地質作用的產物。
(6)隕石玻璃怎麼加工擴展閱讀
對於大玻璃隕石樣品的實驗室研究,可使用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等研究其結構特徵和化學性質;用電子探針、化學全分析、能譜儀、中子活化法、光譜儀等測定其常量和微量化學成分;用各種質譜儀、拉曼光譜儀探測其同位素組成。
用裂變徑跡法測定其形成年代;用風洞裝置可在實驗室內模擬製造人工玻璃隕石,研究其各種生成條件和結構特徵等。
G. 我有一個玻璃隕石,怎麼才能賣掉
去高端平台自己操作,會有驚喜高價;也有個別上門收購的,能看上眼的,一塊給你個三二百的,真的玻璃隕石你捨得賣嗎? 那些主動打電話聯系,所謂高價收購-免費拍賣-不成交不收費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騙子。
H. 隕石能劃破玻璃嗎,隕石重不重
試題答案:隕石在穿越大氣層時摩擦燃燒,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成內能,是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隕石的內能,其機械能是減小的.故答案為:做功;減小.
I. 我有一個玻璃隕石應該是真的
如何分辨玻璃隕石真假:
一、外觀特徵
1、顏色:天然玻璃隕石以黃綠色色調為主,透明度較好,顏色較鮮艷、明快;仿天然玻璃隕石則以綠色偏藍色調為主,有時帶有褐色調,顏色整體發暗。
2、原料表面氣孔與仿氣孔:天然玻璃隕石表面氣孔邊緣多較鋒利,而仿天然玻璃隕石樣品表面的磨蝕坑(用於仿天然玻璃表面的氣孔)邊緣多較圓滑;另外,天然玻璃隕石的表面的氣孔具有方向性,且深淺不一,而仿製品的氣孔則整體較為均一,不具方向性。
3、天然玻璃隕石的斷裂面較整齊、無應力裂紋,仿天然玻璃隕石斷裂面則一般都會有貝殼狀斷口,在斷口周圍常伴隨有應力裂紋。
二、寶石學常規儀器鑒別
1、折射率:天然玻璃隕石的折射率為1.48-1.49,比較穩定;仿天然玻璃隕石的折射率則主要在1.48-1.52之間,一般都大於、等於1.49,刻面寶石則更能測到准確的數值1.50、1.51、1.52。
2、偏光鏡:玻璃隕石仿製品在玻璃形成過程中的應力作用,產生異常雙折射,偏光鏡下表現為斑紋狀或蛇皮紋狀消光。而天然玻璃隕石則一般不會出現此種現象。
3、比重:玻璃隕石的比重相對穩定,為2.35(+0.2,-0.2),玻璃隕石仿製品比重稍大,一般大於2.38,部分樣品的比重可達2.50。
4、放大觀察:玻璃隕石的流動構造很密集且變化曲線較大,就象熱水器燒水時形成的對流,盯著看時就象真的在流動一樣;玻璃隕石雖然也有流動構造,但其相對較稀疏,觀察時感覺呆板、靜態,流動紋形態變化不大同時。
玻璃隕石中的氣泡數量較多且形態各異,分布於整個樣品中,氣泡無收縮造成的邊界雙影現象;玻璃隕石仿製品中氣泡大小相差懸殊,氣泡形狀多為圓形,數量相對來說比玻璃隕石少,分布稀疏,且氣泡多具有收縮造成的邊界雙影現象。
玻璃隕石的少見顏色不均勻現象,而仿天然玻璃隕石常見隨流動構造而顯示的顏色不均勻現象。
在少數情況下,天然玻璃隕石內部可見礦物包體,而仿製品中無礦物包體。
三、紅外檢測
在2000-4000波數范圍內,3600以下為平台,而玻璃隕石則有吸收峰。在400-2000波數范圍內,玻璃隕石與仿製品的主峰值也存在一定差別。
J. 玻璃隕石的硬度是多少
隕石只是個籠統的概稱,是指非地球的任何礦物質,不同物質的隕石硬度不同。版 人類目前發現最權硬的材料就是鑽石(金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