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如何加工
① 新鮮紅棗怎樣做成干紅棗
紅棗是由充分成熟的鮮棗製成的,是我國棗加工量最大,方法最為簡單,用途最廣的干製品。
干制方法主要有晾乾法、曬干法、烘烤法和干制機乾燥法。另外,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冷凍升華乾燥法、微波乾燥法、遠紅外線乾燥法、太陽能乾燥法等。無論哪種方法,所用鮮棗都應充分成熟後採收,並加以分級。為提高品質,可在干制前在沸水中燙漂5~10分鍾。
晾乾法:將鮮棗攤晾在陰晾乾燥通風的地方,每隔1~3天翻動1次,使棗逐漸散失水分而成為干棗。此法適用於採收期陰雨天多的地區和果肉薄而質地粗松的品種。此法製得的紅棗色澤鮮艷,外形比較飽滿,皺紋少而淺,比較美觀。
曬干法:選乾燥、平坦、通風的地方設置曬場,用高梁稈鋪在磚砘上,支離地面20cm左右,作為棗鋪。將棗鋪成高低瓦壟狀,均勻地攤放在棗鋪上曝曬,厚度6~10cm,每平方米鋪面攤曬30~50kg,每隔1小時左右翻動1次,使上下乾燥均勻。夜間堆集在鋪中間,用席蓋好,以防露水和雨水。若天氣晴朗,10來天即可曬成。
烘烤法:一般要建有以煤等為原料的專用烤房。各種形式的烤房均由升溫系統、通風排濕系統和裝載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烘烤方法是,將鮮棗按大小、成熟度進行分級,揀出爛棗,分別裝盤上架,厚度以2層為宜。裝盤上架後,關閉門和排氣筒,開始烘烤。整個烘烤過程分受熱、蒸發水分和烘乾3個階段。受熱階段,烤房溫度要緩慢平穩地上升到55℃;蒸發階段,將溫度從55℃升到65~68℃,但不宜超過70℃,保持8~10小時;烘乾階段,將烤房內溫度下降到55℃,維持4~6小時。整個階段排潮1~2次。後期注意挑選達到乾燥要求的棗盤隨時出房。
干制機乾燥法:這是一種功效較高的乾燥設備,常用的有隧道式乾燥機、滾筒式乾燥機和帶式干制機等。
② 紅棗是怎麼加工的
一般市面上的干紅棗都是通過以下步驟製作加工而成的:
原料→檢質→燙漂→烘烤→通風換氣→倒屜→分級→包裝→成品
具體操作要點說明:
(1)原料:要求選用加工品種,如婆棗、樂陵小棗等。
(2)檢質:揀去傷、爛、病蟲棗。
(3)燙漂:將棗在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干,目的是減少氧化作用。
(4)預熱:逐步加溫,為水分大量蒸發作準備。在品溫達到55~60℃後保持6~10小時,裝棗後關閉通風窗口;當棗溫達35~40℃時,稍感燙手,待7~8小時後,用力壓棗時棗身會出現皺紋;棗溫達45~48℃時,棗表面會出現一層小水珠。
(5)蒸發:使棗內部的游離水大量蒸發,此時,必須加大火力,在8~12小時內使烘房內達到68~70℃,但切忌超過70℃。必須達到60℃以上,以利水分大量蒸發,並注意通風排濕,在每個班生產期開窗放氣5~10次。通風排濕後必須關閉進氣和排氣口,使室內溫度迅速升高,以便持續不停地蒸發水分。當棗果表面出現皺紋時,說明乾燥正常。但注意後期火不可太大,否則易烤焦或棗子干濕不勻。此時還必須對烘盤調換部位,並要不斷抖動,使每個烤盤上的棗溫度均一。
(6)乾燥:當棗內溫度均勻一致,在6個小時內可完成此階段工作。因為後期棗內水分已不多,應特別注意火候要勻,切勿過大,以50℃為佳。此時相對濕度也降了下來,如高於60%時可稍加排濕。隨著棗內水分逐漸平衡,也就達到乾燥目的了。注意把乾燥好的樣品及時卸出來。
(7)冷卻:烘出的棗必須注意通風散熱,待冷卻後方可堆積。如把剛從烘房卸下的紅棗堆放於庫內,由於紅棗本身含糖多,在熱的作用下,糖分很容易發酵變質,棗內的原果膠也會分解成果膠和果膠酸,必然使棗成為爛泥一攤,也會使棗內的糖變化,出現帶有酸味的細絲,使紅棗遭到破壞。因此,烘烤完畢,一定要徹底冷卻後,才能入貯。
③ 紅棗加工過程是怎樣的
地珍坊紅棗,加工過程分為 1 分級 。具體是 把剛從地里收回來的紅棗版 晾曬幾天,然後進入權分級機進行分級。可以分為6個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等外級、皮皮棗。2 清洗。把分好級的棗進行清洗,要清洗4次 才可以。3 烘乾。洗好的棗放到烤箱烘乾。按照干濕度比例 不同,烘乾的時間也不同。4 挑選。把爛棗、皮皮棗、鳥啄的棗 挑選出來。反復在操作台上要挑選3次,才能挑選干凈。5 裝箱。
④ 紅棗如何加工乾燥
紅棗干風味甜潤,營養豐富,維生素C和糖分的含量都很高,一直都是民間滋補品。紅棗中含有蘆丁,是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成分。
加工紅棗乾的操作要點如下:
(1)原料選擇:選擇新鮮成熟、果大核小、皮薄、肉質肥厚緻密、糖分高的原料進行加工。適宜干制加工的棗品種有金絲小棗、雞心棗、圓鈴棗、相棗、贊皇大棗、木棗等。加工制乾的紅棗要在完全成熟時採收,此時的棗皮色紫紅、富有光澤、富有彈性、含水量低、制干率高;如果釆收偏早的話,因為果實沒有充分成熟,制乾的紅棗表面光澤度差,肉質硬瘦。由於棗果皮薄、肉脆,很容易在採摘及運輸中形成內傷,因此在採收時不要敲打、搖樹,要盡量用手摘,做到輕摘、輕放。
(2)挑選、分級:要挑選剔除遭受病蟲害的棗、破棗和風落棗等。按照棗果的大小、成熟度進行分級。
(3)熱燙:將鮮棗裝到筐子內,先在沸水中燙漂5~10分鍾,等果皮稍軟後立即用冷水迅速冷卻。
(4)乾燥處理:乾燥處理有曬制和人工乾燥兩種。曬制多在棗園的空曠地搭設木架,上邊鋪以葦席,將棗鋪在葦席上曬制。由於棗多於秋季9月底左右,這樣在曬制過程中白天要用木棍翻動,晚上把棗收成堆,蓋上葦席[來源:www.cyonE.com.cn/],防止露水打濕紅棗,若遇雨,則要對紅棗進行遮蓋,以防紅棗腐爛。曝曬5~10天,即可製成干棗。人工乾燥是將經過燙漂的紅棗送入烘乾室逐步加溫乾燥,首先使棗果加溫到35℃~40℃,約需6~8小時,這時用力壓棗果時,棗果表面會出現皺紋;繼續升溫使乾燥溫度達55℃~60℃,保持6~10小時,水分大量蒸發;再使乾燥溫度達65℃~70℃,再緩慢下降至50℃左右,保持6~8小時,即完成乾燥。乾燥溫度切忌超過70℃,溫度過高會使紅棗中糖分和其他有機物因高溫而出現分解、焦化、味道變苦等變化。人工乾燥後的棗果必須進行通風散熱,等冷卻後才能堆積。否則可能使棗帶有酸味,嚴重時會腐敗變質。
(5)回軟:剛乾燥的紅棗干製品內外水分不均勻,需要堆放15~20天回軟,使水分平衡。回軟的方法是在倉庫內將紅棗堆高1米左右,每平方米豎一束秸稈,以利於散熱通氣。回軟時應注意檢查,以防發熱、發酵、蟲鼠危害。必要時應進行倒翻。
(6)分級包裝:通常採用目測和手測的方法進行分級。同一個包裝內應當大小均勻,色澤一致,無破損傷殘,然後根據需要裝入一定大小的塑料袋內。
⑤ 干紅棗是如何製作的
將鮮紅棗從含水量70%左右降低到 25%左右,使其可溶性固形物的濃度提高到微生物難以生存和利用的程度。
干制紅棗不使用太陽的晾曬,這樣的方法效率極低,而且還不容易保存,如今用發達的科技去干制紅棗。將紅棗干制的技術有四種:
1. 熱風乾燥技術,利用熱源提供熱量來加熱乾燥室內的空氣,使得物料之間與物料周圍的空氣存在溫度差,使物料內部的水分由於溫度梯度而蒸發出來,從而達到干制的目的。
2.微波乾燥技術,微波是一種電磁波,既具有粒子攜帶的機械能,同時也具有電場能和磁場能。當電場極性方向不斷改變時,原料中的極性分子高速運動,並產生摩擦熱,從而使物質的表面和內部同時升溫,達到乾燥的目的。
3.真空冷凍乾燥,將含水物料預先進行降溫凍結,然後在適當的溫度( 45~55℃) 和高真空度下使冰晶直接升華為水蒸氣以除去物料內部的水分。
4.太陽能幹制,指利用太陽輻射能和太陽干制裝置所進行的干製作業。
(5)紅棗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能,尤其適合更年期女性出現的失眠、燥熱、煩躁,以及神經衰弱。。紅棗口感好,完全可以代替粗糧做成米飯或粥。具有防便秘、防痔瘡、降血脂和預防膽結石的作用。
紅棗,身材小,但熱量大。中等大小的紅棗,每天食用量不要超過15顆。一旦紅棗吃多了,也容易發生肥胖、口乾舌燥現象。
⑥ 脆棗是怎樣加工而成的
把大棗洗干凈。拿去核器從大棗根部插到大棗的一半在拔出來,在從大棗的另一邊在插進去,大棗核就去掉了。把去了核的大棗放到烘乾機網片上放入烘乾機里,90度6個小時,嘎嘣脆的脆棗完成了。
⑦ 棗子怎樣加工成干棗
把剛摘下來的棗用水洗干凈,在太陽底下把水分曬干之後,還要再放在陰涼的地方風干(這個時間可能會長點兒)。
⑧ 新鮮大棗怎樣加工成干棗
紅棗是由充分成熟的鮮棗製成的,是我國棗加工量最大,方法最為簡單,用途最廣的干製品。
1、 干制方法主要有晾乾法、曬干法、烘烤法和干制機乾燥法。另外,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冷凍升華乾燥法、微波乾燥法、遠紅外線乾燥法、太陽能乾燥法等。無論哪種方法,所用鮮棗都應充分成熟後採收,並加以分級。為提高品質,可在干制前在沸水中燙漂5~10分鍾。
2、 晾乾法:將鮮棗攤晾在陰晾乾燥通風的地方,每隔1~3天翻動1次,使棗逐漸散失水分而成為干棗。此法適用於採收期陰雨天多的地區和果肉薄而質地粗松的品種。此法製得的紅棗色澤鮮艷,外形比較飽滿,皺紋少而淺,比較美觀。
3、 曬干法:選乾燥、平坦、通風的地方設置曬場,用高梁稈鋪在磚砘上,支離地面20cm左右,作為棗鋪。將棗鋪成高低瓦壟狀,均勻地攤放在棗鋪上曝曬,厚度6~10cm,每平方米鋪面攤曬30~50kg,每隔1小時左右翻動1次,使上下乾燥均勻。夜間堆集在鋪中間,用席蓋好,以防露水和雨水。若天氣晴朗,10來天即可曬成。
4、 烘烤法:一般要建有以煤等為原料的專用烤房。各種形式的烤房均由升溫系統、通風排濕系統和裝載系統等幾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