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怎麼加工
Ⅰ 石油的主要加工方法有哪些
目前石油加工行業內主要的加工方法有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和三次加工等過程.一次加工是將原油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成輕重不同餾分的過程,常稱為原油蒸餾,它包括原油預處理、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二次加工主要是指將重質餾分油和渣油經過各種裂化生產輕質油的過程,包括熱裂化、減黏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三次加工主要指將二次加工產生的各種氣體進一步加工(即煉廠氣加工)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組分和各種化學品的過程,包括石油烴烷基化、烯烴疊合、石油烴異構化等.
Ⅱ 石油是怎樣煉制的
石油「減肥」三步驟
從井中采出的石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水,因此,所謂讓石油「減肥」,其實是讓石油「脫水」。石油的「減肥」分為三步驟----即脫鹽脫水、常壓蒸餾、減壓蒸餾。每一道步驟,都關系著石油「減肥」的效果。
第一步:脫鹽脫水
石油中混合著水、鹽類、泥沙等物質。這些物質會生成具有腐蝕性的酸類物質。這些酸類物質會加速設備、容器和管線的腐蝕。因此,在「減肥」的第一個環節,煉油廠的工作人員會向石油中添加破乳劑(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為「分離油和水的高手」);同時,在高壓電場和高溫的條件下,最終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由於大部分鹽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脫水的同時,也就脫去了鹽分。
第二步:「蒸桑拿」
常壓蒸餾有點像讓石油「蒸桑拿」----把經過脫鹽脫水的石油在常溫下進行「加熱」,再冷卻。根據石油中所含有物質的沸點,把石油同其他液體混合物進一步分離。經過常壓蒸餾後,汽、柴、煤油等輕質油和一些作為石油化工產品的原料的重油就誕生了。
第三步:變廢為寶
減壓蒸餾的步驟很有意思,能夠「變廢為寶」----在真空條件下,將重油和一些殘留的渣油分別進行二次加工轉化為輕質油。通過減壓蒸餾,還可以得到製作潤滑油的原料。另外,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將分餾出來的輕質油進行催化重整。至此,石油的初加工完成了。
但是,石油的初加工一般只能得到20%~30%的輕質油產品,而且質量也達不到要求,必須再進行深度加工
希望滿意
Ⅲ 石油加工的定義是什麼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專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屬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 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 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 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潤滑油和潤滑脂 潤滑油和潤滑脂被用來減少機件之間的摩擦,保護機件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並節省動力。它們的數量只佔全部石油產品的5%左右,但其品種繁多。 三蠟、瀝青和石油焦 它們是從生產燃料和潤滑油時進一步加工得來的,其產量約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幾。 四 溶劑和石油化工產品 後者是有機合成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間體。
Ⅳ 石油一次加工的幾種方法。
一次加工指常壓蒸餾或常減壓蒸餾,不發生化學反應,產品一般都是飽和烴。
二次加工是在一次加工的產物之上進行的,包括:熱裂化、催化裂化、延遲焦化、催化重整、加氫裂化等。
Ⅳ 石油咋加工成汽油
不同標號的汽油是由汽油的幸烷值決定的,不是什麼低標號的油家點什麼添加劑就可以變成高標號的汽油。(最開始的高標號汽油有那樣的嫌疑)
下面是石油煉油工藝的不同流程。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習慣上合稱常減壓蒸餾,常減壓蒸餾基本屬物理過程。原料油在蒸餾塔里按蒸發能力分成沸點范圍不同的油品(稱為餾分),這些油有的經調合、加添加劑後以產品形式出廠,相當大的部分是後續加工裝置的原料,因此,常減壓蒸餾又被稱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個工序:原油的脫鹽、脫水 ;常壓蒸餾;減壓蒸餾。
原油的脫鹽、脫水
又稱預處理。從油田送往煉油廠的原油往往含鹽(主要是氯化物)、帶水(溶於油或呈乳化狀態),可導致設備的腐蝕,在設備內壁結垢和影響成品油的組成,需在加工前脫除。常用的辦法是加破乳劑和水,使油中的水集聚,並從油中分出,而鹽份溶於水中,再加以高壓電場配合,使形成的較大水滴順利除去。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在熱裂化工藝上發展起來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產優質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藝操作。原料范主要是原油蒸餾或其他煉油裝置的350 ~ 540℃餾分的重質油,催化裂化工藝由三部分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劑再生、產物分離。催化裂化所得的產物經分餾後可得到氣體、汽油、柴油和重質餾分油。 有部分油返回反應器繼續加工稱為回煉油。催化裂化操作條件的改變或原料波動,可使產品組成波動。
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簡稱重整)是在催化劑和氫氣存在下,將常壓蒸餾所得的輕汽油轉化成含芳烴較高的重整汽油的過程。如果以80~180℃餾分為原料,產品為高辛烷值汽油;如果以60~165℃餾分為原料油,產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烴, 重整過程副產氫氣,可作為煉油廠加氫操作的氫源。重整的反應條件是:反應溫度為490~525℃,反應壓力為1~2兆帕。重整的工藝過程可分為原料預處理和重整兩部分。
加氫裂化
是在高壓、氫氣存在下進行,需要催化劑,把重質原料轉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潤滑油。加氫裂化由於有氫存在,原料轉化的焦炭少,可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靈活,可按產品需求調整。產品收率較高,而且質量好。
延遲焦化
它是在較長反應時間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產固體石油焦炭為主要目的,同時獲得氣體和液體產物。延遲焦化用的原料主要是高沸點的渣油。延遲焦化的主要操作條件是:原料加熱後溫度約500℃, 焦炭塔在稍許正壓下操作。改變原料和操作條件可以調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煉廠氣加工
原油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的各生產裝置都有氣體產出,總稱為煉廠氣,就組成而言,主要有氫、甲烷、由2個碳原子組成的乙烷和乙烯、由3個碳原子組成的丙烷和丙烯、由4個碳原子組成的丁烷和丁烯等。它們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生產汽油的原料和石油化工原料以及生產氫氣和氨。發展煉油廠氣加工的前提是要對煉廠氣先分離後利用。煉廠氣經分離作化工原料的比重增加,如分出較純的乙烯可作乙苯; 分出較純的丙烯可作聚丙烯等。
Ⅵ 何為石油的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
1、一次加工是通過常壓、減壓蒸餾得到輕、重直餾產品。
2、二次加工過程是將直餾產品加工成汽、煤、柴等燃料商品。
3、三次加工過程是將煉廠氣等其他產品加工轉化成各種油品及化學品。
一次加工產品可以粗略地分為:
1、輕質餾分油(見「輕質油」),指沸點在約370℃以下的餾出油,如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等;
2、重質餾分油(見「重質油」),指沸點在370〜540℃左右的重質餾出油,如重柴油、各種潤滑油餾分、裂化原料等:
3、淹油(又稱殘油)。習慣上將原油經常壓蒸餾所得的塔底油稱為重油(也稱常壓渣油、半殘油、撥頭油等)
(6)石油怎麼加工擴展閱讀
煉油裝置按原油煉制工藝和產品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1、其一為燃料型,在這種類型煉廠石油經常減壓蒸餾分出石腦油、煤油、柴油餾分。石腦油經預加氫、異構化、重整等過程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煤油和柴油餾分經加氫精製成為煤油、柴油產品,將重質油經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焦化等過程使之輕質化最大限度地生產輕質油品;
2、其二為燃料-潤滑油型煉廠:這種煉廠汽油產量要少一些,除了汽、煤、柴油品外,減壓餾分在潤滑油製造裝置內經溶劑精製、脫蠟及補充精製等加工生產出各種潤滑油及其基礎調和組分;
3、煉油-化工型煉廠:這種類型煉廠出生產油品外,還以石腦油等為原料生產乙烯、丙烯、丁二烯、芳烴等石油化工原料;以重整汽油、裂化汽油為原料生產芳烴、以煤油為原料生產高級醇的正構烷烴等。
Ⅶ 石油的加工的過程
一次加工過程 是將原油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成輕重不同餾分的過程,常稱為原油蒸餾,它包括原油預處理、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一次加工產品可以粗略地分為:①輕質餾分油(見輕質油),指沸點在約370℃以下的餾出油,如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等。②重質餾分油(見重質油),指沸點在370~540℃左右的重質餾出油,如重柴油、各種潤滑油餾分、裂化原料等。③渣油(又稱殘油)。習慣上將原油經常壓蒸餾所得的塔底油稱為重油(也稱常壓渣油、半殘油、拔頭油等)。
二次加工過程 一次加工過程產物的再加工。主要是指將重質餾分油和渣油經過各種裂化生產輕質油的過程,包括催化裂化、熱裂化、石油焦化、加氫裂化等。其中石油焦化本質上也是熱裂化,但它是一種完全轉化的熱裂化,產品除輕質油外還有石油焦。二次加工過程有時還包括催化重整和石油產品精製。前者是使汽油分子結構發生改變,用於提高汽油辛烷值或製取輕質芳烴(苯、甲苯、二甲苯);後者是對各種汽油、柴油等輕質油品進行精製,或從重質餾分油製取餾分潤滑油,或從渣油製取殘渣潤滑油等。
三次加工過程 主要指將二次加工產生的各種氣體進一步加工(即煉廠氣加工)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組分和各種化學品的過程,包括石油烴烷基化、烯烴疊合、石油烴異構化等。
原油加工流程 是各種加工過程的組合,也稱為煉油廠總流程,按原油性質和市場需求不同,組成煉油廠的加工過程有不同形式,可以很復雜,也可能很簡單。如西歐各國加工的原油含輕組分多,而煤的資源不多,重質燃料不足,有時只採用原油常壓蒸餾和催化重整兩種過程,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重質油(常壓渣油),後者作為燃料油。這種加工流程稱為淺度加工。為了充分利用原油資源和加工重質原油,各國有向深度加工方向發展的趨勢,即採用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過程,以從原油得到更多的輕質油品。
各種不同加工過程在生產上還組成了生產不同類型產品的流程,包括燃料、燃料-潤滑油和燃料-化工等類產品的典型流程(見石油煉廠)。
參考書目
華東石油學院煉油工程教研室編:《石油煉制工程》,第二版,石油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
Ⅷ 什麼是石油加工業
石油加工一般是指石油的粗加工,比如脫水,脫鹽等初步處理,很少回涉及化學反應,一般答都是物理處理,這種行業一般在產油地附近,應該是原料指向性的。
石油化工是指石油的後處理,比如裂解,催化裂化以及後續的產品比如丙烯等精細產品的加工,應該是市場指向型的。
(8)石油怎麼加工擴展閱讀:
石化工業的主要原料是石油煉制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石油餾分、煉廠氣、油田氣和天然氣。以石油餾分(主要是輕質油)為原料,通過烴類裂解和熱解氣分離,可製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烴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烴。芳烴也可以來自石油輕餾分的催化重整。
石油輕餾分和天然氣的蒸汽轉化和重油的部分氧化可制合成氣,然後制氨和制甲醇。以烯烴為原料,可生產各種醇、酮、醛、酸和環氧化合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烯烴和芳烴可以加工生產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聚合物產品和表面活性劑等一系列精細化工產品。因此,石化工業的范疇已經擴展到聚合物化學工業和精細化工工業的大部分領域。
石油化工生產一般與石油煉制或天然氣加工相結合,相互提供原料、副產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經濟效益。
Ⅸ 石油是怎樣加工的
從地下開采出來的石油,如不進行加工,那就只能當成像煤一樣的燃料去燒掉,這就實在太可惜了。所以,100多年來,人們在不斷的實踐、探索和創新中,開發出了一系列加工石油的方法。
在19世紀中葉,人們就開始用蒸餾的方法來處理原油,但是當時只是為了取得一些煤油來點燈照明,剩下的部分卻當廢物扔掉了。蒸餾是最基本的物理加工方法,至今仍是石油加工過程的龍頭。它是按照石油中所含成分的沸點高低來進行分離的,經過分離得到的各個產物,便可依據其各自的特性來合理利用。此外,還有用適當的溶劑來處理石油的另一類物理加工方法,這些在生產潤滑油產品時是常用的,其中包括溶劑精製、溶劑脫蠟和溶劑脫瀝青等過程。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石油加工工業與汽車工業像是比翼齊飛的親密伴侶。汽車工業的發展不斷對石油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這促使石油加工工業迅速發展和不斷創新。就拿汽油來說,光從原油中用蒸餾的方法得到的汽油,不僅在數量上滿足不了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在質量上也越來越無法符合要求。因而,石油的化學加工便應運而生,這就是說要改變石油的分子結構,把其中較大的分子變成較小的分子,這樣便可增加汽油的產率。最早的化學加工方法是20世紀初在美國投入生產的石油熱裂化,它利用石油中較大分子在較高的溫度下會分解為較小分子的這種性質,生產出熱裂化汽油。這類熱裂化汽油比直接用蒸餾得到的汽油,不僅數量更多,而且質量更好。但是,時不多久,汽車發動機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連熱裂化汽油也無法滿足了。接著,一類具有極強生命力的、採用催化劑的新加工方法異軍突起,並且逐漸成為石油加工舞台上的主角。20世紀30年代法國人胡得利發明了催化裂化,很快在美國實現了工業化。由於催化裂化汽油的質量遠優於熱裂化汽油,催化裂化就逐漸取代熱裂化成為生產汽油的主要手段。此外,諸如加氫裂化、加氫精製、鉑重整以及烷基化等催化過程也都成了石油加工舞台上的璀璨群星。當今,石油加工新科技的發展可以說都離不開催化劑,新型催化劑的誕生往往伴隨著產品質量的提升、能耗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以及污染的減少等等。
石油加工典型流程與此同時,高效石油加工設備的出現,使煉油裝置的大型化成為現實;現代信息和控制技術的運用,使煉油裝置的自動化水平突飛猛進。可以說,在工業現代化的進程中,煉油業已以它雄健的步伐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