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機械加工圖紙
A. 如何看懂機械圖紙
學會和掌握機械制圖的基礎知識,如:三視圖、剖視圖、零件圖等畫法和有關國標規定,就能看懂機械圖紙了。
B. 怎麼看機械加工圖紙!
你可以到新華書店買本「技工識圖」或「機械識圖」看看,這個是一項學問,通過書本學,再向實踐中問,時間長了就會看機械加工圖紙了。
C. 如何快速看懂機加工的圖紙
基礎是學好
機械制圖
。實際應用中,首先要弄清技術要求,各部位加工面與
基準面
的
形位公差
要求,以確定加工步驟和加工方法。了解各部位的
尺寸公差
,各個剖面與實際工件的關系。大致就這樣吧。
求採納
D. 怎麼看懂機械製造圖紙,看圖紙有哪些技巧和重點
大都數圖紙三視圖就抄能直觀看出標注所有尺寸,少數需六視圖才能全面標識好,三視圖把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對應起來看 ,主要看零件的尺寸標注及形位公差要求來合理制定加工方案和加工步驟,重點看圖紙上的技術要求和加工工藝,如需鍛打或鑄造,需熱處理,車,銑。磨等加工步驟一定看清,不然步驟不對會出質量問題,尺寸有公差要求的多注意確保尺寸符合圖紙要求。
E. 如何能快速看懂機械加工圖紙啊哪裡有大量圖紙可以學習啊
圖紙是工程技術人員用於交流的語言,不是專業人員看機械類的圖紙是有困難的,乍一看似乎看得出個所以然來,仔細一看,又好像不是那麼回事。本經驗講述怎麼簡單的大概看懂機械類的圖紙。機械是一門嚴謹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就圖紙而言,有一個地方不清楚都不可以用來指導實際應用的。
工具/原料
圖紙一份
眼睛一雙
機械設計手冊一本(套)
步驟/方法
確定圖紙的種類。機械類圖紙有很多種類,分裝配圖、簡圖、原理圖、零件圖等,首先要確定你拿到的是一張什麼圖紙,你才知道圖紙表達的是什麼對象,表達了那些方面,表達到什麼程度。
讀取對象信息。圖紙雖然每個人、每個公司都不會相同,但都遵循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張圖紙做出來就是為了給人看的,要是特殊的地方太多,別人沒法看就失去了它的意義。首先看標題欄(右下角)裡面的對象名稱、編號、數量、材料(如果有)、比例、單位等信息,這些信息的位置可以參看手冊相關部分的內容。
確定視圖。如果是原理圖等類型的非「標准」圖紙,就沒有嚴格的視圖這個概念了。標準的圖紙最少都有一個視圖的。視圖的概念來源於畫法幾何的投影,這個知識也可以看看手冊的相關內容,簡單的說,我們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個物體,正面看到的稱之為主視圖,左邊看到的稱之為左視圖(擺放在主視圖右邊),頂上看的稱之為俯視圖(放在主視圖的下邊),以及剖視圖等等很多的視圖的概念。反映在圖紙是,視圖就是一塊「東西」,塊與塊間不會有尺寸、文字、線條等內容聯系起來他們,中間就是空白的。有建築等視圖能力的人對這些概念不會陌生的,都是通用的。
分清主體與標注註解。確定了有幾個視圖,分別是什麼視圖,之後就要分清主體(暫且這樣叫吧,這詞我發明的),主體就是描述機械零部件的那些線條(實際的零部件二維世界裡就是些線條),這個根據線的粗細就能分出來了(細線都是標注線),主體的線只有粗實線(粗細可以相對比較來判斷,標准裡面粗細也有標準的)、粗虛線和剖面線。
由主體還原零部件的實際樣子。這是視圖的關鍵點,其他的都可以看看書、翻翻手冊搞定,只有這個,需要積累和空間想像能力的,不能還原實際零件的樣子,就會出現那個笑話說的挖個井卻造了個煙囪。還原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仔細確定每個視圖到底是什麼視圖(包括剖視圖等表達方法),輔助尺寸標注(例如R代表半徑,那條線就是個圓弧(面),這些標注在手冊裡面有,也比較簡單。
確定零部件尺寸。這個可以大概的看一下,有個大概的概念就行了,如果是製造者,到用到的時候再去看。
內外行分界線。到這里,只要你看過圖紙,並研究過機械設計手冊裡面的有關圖紙表達的內容,你算是看得懂圖紙的外行了,就像你看了一份房子的圖紙後,你知道了房子的戶型結構,大小了,不想深入的可以到此為止。然而,機械類的圖紙信息,遠遠不止這些。
入行機械識圖。機械圖紙(這里說的都是標準的圖、原理圖等不做介紹)表達的是一個零件或者部件或者一台機器的結構、尺寸、材料、精度等等機械行業用得到的所有設計數據,入行前已經看到了材料和結構部分,後面接著講其他信息,由於機械類的信息幾乎全部都在圖紙裡面,光看機械設計手冊就上千頁,所以這里不能全部分享完經驗,只能是入行的經驗。
精度。機械類的尺寸(例如一個圓柱的直徑)不只是一個尺寸而已,無論標注了公差(±0.XX這樣的)還是沒有標注的尺寸都是一個范圍,這就是機械的(尺寸)精度,這個概念要一直都有。因為機械的零部件一般都是大批量生產的,需要精度來控制每一個零件(他們不可能一樣大小,存在誤差)的尺寸在一定的范圍。同樣的,零部件還有形位公差(也是標注不標注都是存在的)。未標注的精度(公差)在國家標准裡面都有規定,有的圖紙技術要求裡面會寫明,精度是機械零部件的靈魂,這需要一定的積累,對照手冊裡面可以學習懂每一個圖紙上的精度信息。
工藝。工藝簡單的說就是如何製造(組裝)這個零部件的方法,機械圖紙雖然沒有工藝(過程)的直接信息表達,但是它卻包含了基本的工藝。一個零部件設計出來,加工不出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何加工是設計者考慮過的事情,在圖紙裡面也會有表達。
粗糙度:粗糙度決定了使用要求,同時也限定了加工方法的要求。
精度:比如一個要素(一個裝軸承的內孔)的尺寸、位置、形狀公差及其粗糙度要求,會隱含對它的加工工藝要求(磨削)。
熱處理:熱處理使得加工可行,性能達到了使用要求。
表面處理:表面處理一般會在技術要求裡面提出。
總之,圖紙表達的的信息,必須讀出其工藝信息,這也是機械圖紙的關鍵作用,當然,實際中會有工藝編寫人員根據公司實際加工能力編寫詳細的工藝(文件),看得懂機械圖紙的人,還原出實際零部件樣子之後要能很清楚這東西怎麼加
F. 機械加工中的圖紙怎麼看
正投影圖
有第一視角法,第三視角法
然後就是標題欄
標題欄上有:材料,數量,設計,繪圖,日期
再就是技術要求,和未注公差
G. 機械加工圖紙怎麼看
1.看懂零件的形狀、結構,對應的圖形位置。
2.看零件的基準。軸心線、孔心線、面,等。
3.看重要的尺寸、精度、粗糙度、形位公差,等。
4.看技術要求、材料,等。
H. 怎麼可以快速看懂機械加工圖紙
1.各人經歷不同、目的不同,看圖的方法有所不同。
2.我是搞機械加工的,下面就我的經驗說一下我的看圖體會。
3.先大致瀏覽一下所有的圖紙,
1)確定外形輪廓形狀,是回轉體,還是箱體類或者異形件。
2)尋找外形最大尺寸,有一個大致的體量概念。
4.查看標題欄、技術要求、說明。
1)了解工件的名稱,用途,零件的作用,使用中的常規要求。
2)有多張圖紙的,圖紙的組成、數量、相互關系。
3)毛坯的類型、來源、技術要求。
4)對於加工要求細節的文字說明。
5)採用的標准,標注格式專用說明。
6)專門的技術說明。
5.仔細查看每一個視圖。
1)了解有加工要求的結構要素,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形位公差要求。
2)考慮各要素的精加工手段。
3)了解每一要素在整個工件中的幾何位置。
6.重新對主要的、反映總體尺度的幾個視圖查看。
1)理解各要素在工件中的相互關系。
2)哪些加工要求比較高,這些要素在構件使用中的作用。
3)同行業、類似產品的成熟工藝。
7.在看一遍所有的技術要求,可能有遺漏的重要內容。
8.到此,一個大型、復雜機械零件圖紙,初步看過一遍了。
9.這個過程所需時間,因人而異。一張0號幅面圖,根據復雜程度,大概10~30分鍾左右。
10.在具體制定加工工藝時,還需仔細查看。
I. 教你如何快速看懂機械圖紙(超級實用版)
讀取對象信息。圖紙雖然每個人、每個公司都不會相同,但都遵循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張圖紙做出來就是為了給人看的,要是特殊的地方太多,別人沒法看就失去了它的意義。首先看標題欄(右下角)裡面的對象名稱、編號、數量、材料(如果有)、比例、單位等信息,這些信息的位置可以參看手冊相關部分的內容。
確定視圖。如果是原理圖等類型的非標准圖紙,就沒有嚴格的視圖這個概念了。標準的圖紙最少都有一個視圖的。視圖的概念來源於畫法幾何的投影,這個知識也可以看看手冊的相關內容,簡單的說,我們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個物體,正面看到的稱之為主視圖,左邊看到的稱之為左視圖(擺放在主視圖右邊),頂上看的稱之為俯視圖(放在主視圖的下邊),以及剖視圖等等很多的視圖的概念。反映在圖紙是,視圖就是一塊東西,塊與塊間不會有尺寸、文字、線條等內容聯系起來他們,中間就是空白的。有建築等視圖能力的人對這些概念不會陌生的,都是通用的。
分清主體與標注註解。確定了有幾個視圖,分別是什麼視圖,之後就要分清主體(暫且這樣叫吧,這詞我發明的),主體就是描述機械零部件的那些線條(實際的零部件二維世界裡就是些線條),這個根據線的粗細就能分出來了(細線都是標注線),主體的線只有粗實線(粗細可以相對比較來判斷,標准裡面粗細也有標準的)、粗虛線和剖面線。
由主體還原零部件的實際樣子。這是視圖的關鍵點,其他的都可以看看書、翻翻手冊搞定,只有這個,需要積累和空間想像能力的,不能還原實際零件的樣子,就會出現那個笑話說的挖個井卻造了個煙囪。還原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仔細確定每個視圖到底是什麼視圖(包括剖視圖等表達方法),輔助尺寸標注(例如R代表半徑,那條線就是個圓弧(面),這些標注在手冊裡面有,也比較簡單。
確定零部件尺寸。這個可以大概的看一下,有個大概的概念就行了,如果是製造者,到用到的時候再去看。
內外行分界線。到這里,只要你看過圖紙,並研究過機械設計手冊裡面的有關圖紙表達的內容,你算是看得懂圖紙的外行了,就像你看了一份房子的圖紙後,你知道了房子的戶型結構,大小了,不想深入的可以到此為止。然而,機械類的圖紙信息,遠遠不止這些。
入行機械識圖。機械圖紙(這里說的都是標準的圖、原理圖等不做介紹)表達的是一個零件或者部件或者一台機器的結構、尺寸、材料、精度等等機械行業用得到的所有設計數據,入行前已經看到了材料和結構部分,後面接著講其他信息,由於機械類的信息幾乎全部都在圖紙裡面,光看機械設計手冊就上千頁,所以這里不能全部分享完經驗,只能是入行的經驗。
精度。機械類的尺寸(例如一個圓柱的直徑)不只是一個尺寸而已,無論標注了公差(±0.XX這樣的)還是沒有標注的尺寸都是一個范圍,這就是機械的(尺寸)精度,這個概念要一直都有。因為機械的零部件一般都是大批量生產的,需要精度來控制每一個零件(他們不可能一樣大小,存在誤差)的尺寸在一定的范圍。同樣的,零部件還有形位公差(也是標注不標注都是存在的)。未標注的精度(公差)在國家標准裡面都有規定,有的圖紙技術要求裡面會寫明,精度是機械零部件的靈魂,這需要一定的積累,對照手冊裡面可以學習懂每一個圖紙上的精度信息。
粗糙度:粗糙度決定了使用要求,同時也限定了加工方法的要求。
精度:比如一個要素(一個裝軸承的內孔)的尺寸、位置、形狀公差及其粗糙度要求,會隱含對它的加工工藝要求(磨削)。
熱處理:熱處理使得加工可行,性能達到了使用要求。
表面處理:表面處理一般會在技術要求裡面提出。
J. 如何快速看懂機械加工圖紙
首先得有一定的識圖基礎,再就是看圖技巧。利用幾個視圖(一般是三視版圖)的對應關權系進行分析,想像出實物的形狀。再一個就是要注意尺寸及形位公差和技術要求。對被加工的零件的加工難度有一個了解。要快速看懂一張圖紙,要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看得多了也就會快了,熟能生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