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農產品初加工
① 農產品初加工包括哪些內容
成都市是這樣規定的.僅供參考:
在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基地建配套初加工廠,從即日起我市將有「規則」可依,這是記者昨日從市農委了解到的。據悉,為了在解決鮮活農產品不便儲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同時節約和保護耕地,市農委、市規劃局、市國土局聯合出台了《成都市農產品規模化基地就地進行農產品初加工管理辦法(試行)》,鼓勵和規范農產品規模化基地就地進行初加工。
記者了解到,此次針對的農產品初加工是指對農產品的理化性質改變程度較低的加工,包括生鮮、易損耗、不適宜長途運輸和初加工過程無污染的農產品,而規模化基地以及相應的加工廠(場)面積也應達到規定的標准,其中糧油基地須達到5萬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5畝以內;蔬菜(食用菌)、水果、茶桑基地須達到1000畝以上,花卉基地須達3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3畝以內;林竹、乾果、中葯材基地須達到10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3畝以內;奶牛養殖基地常年存欄奶牛須達到1000頭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1畝以內;水產基地精養池塘面積須達到1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在精養池塘面積5%以內;天然水域3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在水域面積2%以內;全流水養殖面積4000平方米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面積5畝以內。
據介紹,農產品初加工廠(場)的選址將在規劃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將充分利用建制鎮的交通、商業網點和市政基礎設施條件,服務於整個鎮域內的農產品規模化基地,達到集約、經濟的目的。《辦法》規定,在農產品規模化基地就地進行農產品初加工,必須符合當地城鄉規劃的產業發展布局要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農業產業區域布局規劃,且必須建設完善規范化的初加工用房及配套基礎設施設備,具備技術操作規范,同時必須符合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
據悉,為了規范管理,所有初加工廠(場)都必須在當地區(市)縣規劃、國土、環保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當地區(市)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也將進行登記備案。
② 農產品初加工的介紹
農產品初加工是指對農產品一次性的不涉及農產品內在成分改變的加工,即對收獲內的各種農新產品(包括紡織容纖維原料)進行去籽、凈化、分類、曬干、剝皮、漚軟或大批包裝以提供初級市場的服務活動,以及其他農新產品的初加工活動。包括軋棉花、羊毛去雜質、其他類似的纖維初加工等活動;其他與農新產品收獲有關的初加工服務活動,包括對農新產品的凈化、修整、曬干、剝皮、冷卻或批量包裝等加工處理等。
③ 農產品初加工概念(所得稅減免上的概念)
農產品初加工服務。是指由農民家庭兼營或收購單位對收獲的各種農新產品(包括紡織版纖維原料)進行去籽、權凈化、分類、曬干、剝皮、漚軟或大批包裝以提供初級市場的服務活動,以及其他農新產品的初加工活動。包括軋棉花、羊毛去雜質、其他類似的纖維初加工等活動;其他與農新產品收獲有關的初加工服務活動,包括對農新產品的凈化、修整、曬干、剝皮、冷卻或批量包裝等加工處理等。
(12366地稅7號座席員解答)
④ 什麼是行為食品農產品初加工什麼行為是水產品初加工什麼行為是食品深加工
農產品初加工是指由農民家庭兼營或收購單位對收獲的各種農新產品(包括紡織纖維原料)進行去籽、凈化、分類、曬干、剝皮、漚軟或大批包裝以提供初級市場的服務活動,以及其他農新產品的初加工活動。包括軋棉花、羊毛去雜質、其他類似的纖維初加工等活動;其他與農新產品收獲有關的初加工服務活動,包括對農新產品的凈化、修整、曬干、剝皮、冷卻或批量包裝等加工處理等。
水產品初加工指為了保鮮,將海水、淡水養殖或捕撈的魚類、蝦類、甲殼類、貝類、藻類等水生動物或植物進行的冷凍加工活動,但不包括商業冷藏。包括:
—冷凍的鮮魚、魚肉、魚片、魚籽;
—冷凍的蝦、貝及其他冷凍的水產品;
—其他水生植物的冷凍加工活動。
食品深加工其實就是食品深一步的進行加工,比如把肉做成罐頭。
⑤ 如何認定農產品初加工企業
我們公司的生產是:把辣椒干\蒜片\八角\桂皮\胡椒\干洋蔥等這些產品直接磨成粉,包裝成大包裝(20KG),銷售給客戶,過程中也沒有合成或其他添加,就是單一的辣椒粉,蒜粉,洋蔥粉,桂皮粉等等……能否被認定認定農產品初加工??
回復內容:農產品初加工服務是指由農民家庭兼營或收購單位對收獲的各種農產品進行去籽、凈化、分類、曬干、剝皮、漚軟或大批包裝以提供初級市場的服務活動,以及其他農產品的處加工活動。你可以對照一下自己作為加工的主體及進行的加工活動等是否符合減免稅條件。
⑥ 農產品初加工賬務核算怎麼做
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會計核算與工業沒有區別,只是收購的農產品可以按13%計入進項稅,不回用票。
大致核算過程答與分錄:
1、采購
借:原材料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收購價格*13%作為進項稅)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場地租金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公司使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攤: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⑦ 農產品初加工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嗎
不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但是,銷售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許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十二條規定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具有與生產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2、具有與生產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保健食品生產工藝有原料提取、純化等前處理工序的,需要具備與生產的品種、數量相適應的原料前處理設備或者設施。
3、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4、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7)什麼是農產品初加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⑧ 農產品初加工
自產(自己養殖)的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銷售外購的農業產品增值稅稅率為13%。
毛豬屠宰分割就是簡單的對毛豬進行屠宰分割,包裝,銷售,不做熟食屬於農業產品。
http://202.108.90.146/guoshui/action/GetArticleView1.do?id=1130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