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怎麼加工
Ⅰ 銀杏葉怎麼加工
一、采葉 制茶的葉來以主幹及側枝自中幹部位置的葉片為佳。採摘時間以在生長期內的中午10時以前為宜。採回的葉子要應及時加工處理,一時加工不完須注意保鮮。
二、殺青 當殺青鍋溫燒至200℃左右時,將1公斤鮮葉投入鍋內燜0.5-1分鍾。然後用手或「丫」字形木杈將葉片迅速從鍋底翻上來,再均勻地抖落回鍋底,直至手握青葉能成團,並稍有彈性時即可起鍋。
三、揉捻 葉片殺青後稍加攤晾,接著用手緊握成團,在木板上向前成圈狀推滾,使葉成細條狀。推滾時方向要一致,用力要輕,直至用雙手握緊葉子後再放開,葉能自然鬆散即可。
四、初炒 將鍋加溫到170-190℃,投入揉捻過的葉子,用雙手或小木板壓在鍋內滾炒,並幾次散開使葉子受熱均勻。如此反復進行,直至有刺手感時取出攤晾,讓其回潮變軟。
五、復炒 將攤晾過的茶葉再投入鍋中,用文火加熱,但翻動要輕,用力要勻,炒至葉燙手為止。
六、包裝 復炒茶葉攤晾涼後,用簸箕除去碎末和雜質,即可用無毒塑料袋或鐵罐等容器包裝。密封後放在乾燥無異味處貯存。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Ⅱ 如何對銀杏進行採收加工
(一)採收9月上、中旬,銀杏種子成熟,即可採收。成熟的標準是外種皮由青色變成橙黃色,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白粉,用手捏之松軟,中種皮完全木質化。採集時用帶鐵鉤的小竹竿(木棍)伸入樹冠內,由里向外輕輕地搖動,或上樹徐徐搖晃,以盡量減輕對短枝和葉片的損傷。就提高種子的品質和產量而言,最好的辦法是讓其充分成熟後自然落掉,人工拾揀。
(二)加工采後的種子可堆積在場地上,厚度不超過30厘米,上面覆蓋濕草,數天後外種皮即腐爛、軟化,與木質中種皮脫離,這時便可穿上橡膠防雨鞋輕輕踩搓或戴上橡皮手套揉搓,或者裝入筐內,在流水中輕輕搗洗,以除掉外種皮。脫皮後立即置流水中進行沖洗,以除凈殘留的外種皮,取出曬干備用。若種、葯兼用,在脫皮沖洗後就攤放在室外通風處陰干,攤放厚度一般20厘米左右。在陰干過程中,每天需翻動一次,防止發黃或霉污。要注意中種皮潔白無污染,否則會降低核果(白果)的商品價值。此法存放時間可保持20天左右,如繼續堆放,必將使種仁萎縮,嚴重影響發芽率和白果的商品價值。
妥善保存的方法,一是放在0℃的恆溫庫中保存;二是挖坑混沙貯藏。
銀杏的外種皮含有醇、酚、酸等多種化學物質,不僅有惡臭,而且對人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常引起瘙癢、皮炎或水皰,嚴重者將導致痙攣或腐蝕皮膚似灼傷狀,故在採收、加工過程中皮膚不可直接觸及破損的外種皮。
銀杏種子採收後不久,銀杏葉也逐漸變黃隨風飄落,可將其收集起來,清除雜質、土塊,曬干,供葯用。
Ⅲ 銀杏(白果)生的(新鮮)怎麼加工才能食用或葯用
必須煮熟了之後才食用,且需要去皮。
銀杏的肉質外種皮(即果肉),以苦、澀味為版主,食權後即有「鎖喉」感,不但難吃,且食之有害。某些情況下,如果出現嚴重中毒,甚至可能因呼吸中樞麻痹等而死亡。
一般來說,白果入葯的部分為果仁。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界定為:「熟食,小苦,微甘,溫,有小毒,入肺,腎經」。「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帶濁」。現代葯理研究證實,白果仁具有抗菌、祛痰、降壓等葯理作用,臨床上可用於慢性喘息型氣管炎、盆腔炎、腎炎等。
但白果仁也不能生吃,需要經過炮製後才可以用。即使炮製過的,也不宜多食,臨床上有吃10粒即出現不良反應的報道。一般建議的是,入湯劑用量,中國葯典界定為5~10克。
(3)銀杏怎麼加工擴展閱讀:
白果的營養:
中醫認為白果味甘、澀,性平,入肺、腎經。白果有斂肺氣、治喘嗽等功效。
而現代研究表明,白果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B2、鈣、磷、鐵和微量氫氰酸等。而且對葡萄球菌、結核桿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製作用,對皮膚真菌也有作用。
Ⅳ 銀杏葉如何加工提煉
不行,必須專業處理,個人做不到。有人說:可以把葉子蒸一下,然後晾乾就行了。請不要亂試驗,很容易中毒。
【性狀】本品多皺折或破碎,完整者呈扇形,長3~12cm,寬5~15cm。黃綠色或淺棕黃色,上緣呈不規則的波狀彎曲,有的中間凹入,深者可達葉長的4/5。具二叉狀平行葉脈,細而密,光滑無毛,易縱向撕裂。葉基楔形葉柄長2~8cm。體輕。氣微,味微苦。
【鑒別】取本品粉末4g,加50%丙酮100ml,加熱迴流3小時,放冷,用脫脂棉濾過,濾液蒸去丙酮,放冷,殘液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50ml,合並提取液,蒸干,殘渣用15%乙醇溶解,加於聚醯胺柱上,用5%乙醇洗脫,收集洗脫液200ml,濃縮至 50ml,放冷,濃縮液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50ml,合並提取液,蒸干,殘渣用丙酮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銀杏內酯A、B、C及白果內酯對照品,加丙酮製成每 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含 4%醋酸鈉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制備的硅膠 H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為展開劑,在15℃以下展開,取出,晾乾,在140~160℃加熱約30分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4%磷酸溶液(50:5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60nm。理論板數按槲皮素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經五氧化二磷乾燥過夜的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對照品,各加甲醇製成每 1ml分別含0.03mg、0.03mg、0.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中粉約 1g [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迴流提取2小時,棄去氯仿,葯渣揮干,加甲醇迴流提取4小時,提取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5%鹽酸溶液(4:1)混合液25ml,迴流30分鍾,放冷,轉移至50ml量瓶中,並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三種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分別計算三種黃酮苷元的含量,以下式換算成總黃酮醇苷的含量。
總黃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異鼠李素含量)×2.51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總黃酮醇苷不得少於0.40%。
【性味歸經】甘、苦、澀,平。歸心、肺經。
【功能主治】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於肺虛咳喘;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抗凝固,有一定概率提高記憶力。銀杏葉雖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病,但不能同時服用其它治心血管葯物(例如阿司匹林),銀杏提取物為濃縮顆粒狀,具有很強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銀杏葉中的黃酮甙、氨基酸和氨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成份對人體美容,抑制黑色素生長,保持皮膚光澤與彈性起著不小的作用。
【副作用】吃多了會中毒,引發肌肉抽搐,瞳孔放大。孕婦與兒童更要謹慎。
Ⅳ 銀杏果怎麼加工食用
具體做法如下: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雞脯肉 1塊、熟銀杏果 適量、胡蘿卜 1小段、內豌豆 適量、生薑容 1小塊、大蒜頭 2瓣、大蔥 適量、洋蔥 適量、鹽 1小勺、料酒 1湯匙、生抽 1湯匙、生粉 適量、椒鹽 少量、山茶油 適量。
1、雞脯肉洗凈,放入鹽、料酒、生薑、大蔥、生粉腌制1小時左右。
Ⅵ 銀杏葉如何加工提煉
必須專業處理,個人做不到。有人說:可以把葉子蒸一下,然後晾乾就行了。請不要專亂試驗屬,很容易中毒。
Ⅶ 銀杏果如何去皮加工
銀杏果脫皮處理方法介紹如下:
一、果實堆漚
銀杏果實採收之後,應盡快脫去漿汁外種皮。脫皮愈快,銀杏種核的色澤愈好。銀杏果實採回後,要先將果實堆漚,讓其果皮充分腐熟。堆積地點盡量選在背陰之處。堆積時可平堆也可高堆。平堆高度以40—50厘米為宜。上面用濕草覆蓋,不宜用塑料布薄膜。經5-7天即可開堆進行脫皮處理。經驗證明,平堆散熱快,脫出的種核潔白漂亮,但腐熟時間較高堆略長。堆積腐熟時切忌暴曬或薄膜覆蓋,以防種核變色種仁變質。
二、果實踩搓
待白果果皮充分腐熟後,應穿上膠鞋,在果實堆漚處直接反復踩搓果實,將腐熟的果皮徹底踩搓使其與果核(白果籽)分離。
三、水選漂去果皮
在水池或流動的河水中,用篩子或其它透水性好的塑料框將果皮漂去;將分離出來的果實放入竹筐中用木杵輕搗,再裝入篩子或塑料框中,在水中進行第二次漂洗。
四、果實踩搓與提純
第二次漂洗後的果核,要再倒進竹框中,用腳人工反復踩搓,直至果實上的內果皮全部脫落,然後在水中進行第三次漂洗,最後去掉破果、小石塊、果柄等雜質。
五、果實乾燥
脫皮處理後的銀杏種核即為商品銀杏,俗稱白果。為保證其安全貯運,應適度乾燥。乾燥的方法多用曬干或陰干,但以陰乾的效果最好。採用曬干方法時,待銀杏種核的核皮呈銀白色,含水量達40%左右時即可收起放入袋中干藏。乾燥時應嚴禁採用烘箱或烘室乾燥,也不要長時間暴曬。
六、銀杏果實脫皮處理時,由於在銀杏外種皮中含有白果酸、氫化白果酸、銀杏酸等刺激性物質,容易損傷皮膚。應穿戴相應的乳膠手及膠鞋,注意對手腳皮膚的保護。
Ⅷ 白果怎麼加工
白果可以:帶殼炒炸、去殼甜食、糖絲白果等方式。
1、帶殼炒炸:取帶殼白果一碟,用椒鹽和白果一起放在鍋內炒炸至熟,即可去殼食用。
2、去殼甜食:白果仁(去殼後用沸水燙去內種皮)6-10粒,冰糖少量,粳米2兩,水適量,同時放入鍋中,文火煮熟即成。以粳米成糊糜狀即可。
3、糖絲白果:取白果去殼和紅衣,洗凈後用開水氽一遍,瀝凈水分,冰糖研成末。加入白果繼續煎烤,用鏟不斷炒動,防止焦化。待糖拉成絲,白果呈金黃色時,放入糖桂花推勻,即可起鍋入盤。
(8)銀杏怎麼加工擴展閱讀:
銀杏果的食用禁忌:
果有小毒,除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外,還含有氫氰酸,一般以綠色的胚部毒性最強。做為乾果食用,白果必須熟食或製成蜜餞。入葯用,熟用收歙作用強;生用清毒殺蟲的作用強。但生食不可過多。
據現代醫學研究,白果中有一種類似鷹鹼的物質,將它的溶液注入實驗動物內,動物可出現抽搐,最後可因延 髓麻痹而死亡。目前醫葯界認為,兒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
熟食每人一般15-30粒為宜,去心多吃無妨;生食6-10粒為宜。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白果。一般最好不要長期服用。
白果中毒,首先要有食用白果史,其潛伏期可能為幾小時至十幾小時,白果有一定毒性,尤以綠色的胚最毒。表現的症狀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紫紺。
此外,還有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表現:頭痛、極端恐懼感、驚叫、輕微的聲音及刺激即能引起抽搐,意識喪失或昏迷。嚴重者,可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症狀發展迅速,須急速到醫院搶救處理。
Ⅸ 樹上新鮮的銀杏果怎麼加工食用謝謝!
微波爐烤銀杏果
1、准備適量銀杏果,因為有小毒,所以不要太多,大人版30粒以內,小孩10粒以內。
銀杏果俗稱生白果。
銀杏果有小毒,除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外,還含有氫氰酸,一般以綠色的胚部毒性最強。
做為乾果食用,必須熟食或製成蜜餞。入葯用,熟用收歙作用強;生用清毒殺蟲的作用強。但生食不可過多。
據現代醫學研究,銀杏果中有一種類似鷹鹼的物質,將它的溶液注入實驗動物內,動物可出現抽搐,最後可因延 髓麻痹而死亡。
目前醫葯界認為,兒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熟食每人一般15-30粒為宜,去心多吃無妨。生食6-10粒為宜。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一般最好不要長期服用。
參考資料:網路—銀杏果
Ⅹ 銀杏葉如何加工才能無毒
銀杏葉經過選葉、殺青、揉捻、翻炒後就無毒了,具體介紹如下:
1、選葉,茶的葉子優選地是樹乾的中部和下部以及側枝的葉子。採摘時間優選在生長期中午10點之前。收獲的葉子應及時加工,加工必須保持新鮮一段時間。
2、殺青,將綠鍋加熱至約200°C時,將1公斤新鮮葉子放入鍋中0.5-1分鍾,然後用手或「Y」形筏快速從鍋底翻轉葉子,然後均勻搖動鍋。底部,直到綠葉可以凝聚,當有點彈性時,你可以啟動鍋。
3、揉捻,葉子完成後,然後將手握緊成一團,在木板上向前滾動以形成薄條。推動時,力道應該很輕,方向應該相同,直到用雙手抓住葉子然後釋放。葉子可以自然鬆散。如何處理銀杏葉才能喝,處理銀杏葉有幾道工序。
4、翻炒,將鍋加熱至170°C-190°C,放入破碎的葉子,用手或小木板擠入鍋中,並將其塗抹幾次,使葉子均勻加熱。重復此操作,直到感覺有手感為止,並將其取出以使其更柔軟。
注意事項:
1、采葉及處理秋季采葉最佳時間為霜降前10 ~ 15天。以手采為主,若為大樹可上樹震落揀葉,注意剔除病蟲葉、枯葉、枝條、雜 草等。
2、銀杏葉的副作用是比較大的,如果吃多了會導致身體出現中毒,主要的症狀就是肌肉出現抽搐,而瞳孔也會放大。銀杏葉茶的副作用如果出現了以後應該立即停止飲用,並積極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