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怎麼加工
㈠ 銀杏(白果)生的(新鮮)怎麼加工才能食用或葯用
必須煮熟了之後才食用,且需要去皮。
銀杏的肉質外種皮(即果肉),以苦、澀味為版主,食權後即有「鎖喉」感,不但難吃,且食之有害。某些情況下,如果出現嚴重中毒,甚至可能因呼吸中樞麻痹等而死亡。
一般來說,白果入葯的部分為果仁。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界定為:「熟食,小苦,微甘,溫,有小毒,入肺,腎經」。「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帶濁」。現代葯理研究證實,白果仁具有抗菌、祛痰、降壓等葯理作用,臨床上可用於慢性喘息型氣管炎、盆腔炎、腎炎等。
但白果仁也不能生吃,需要經過炮製後才可以用。即使炮製過的,也不宜多食,臨床上有吃10粒即出現不良反應的報道。一般建議的是,入湯劑用量,中國葯典界定為5~10克。
(1)白果怎麼加工擴展閱讀:
白果的營養:
中醫認為白果味甘、澀,性平,入肺、腎經。白果有斂肺氣、治喘嗽等功效。
而現代研究表明,白果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B2、鈣、磷、鐵和微量氫氰酸等。而且對葡萄球菌、結核桿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製作用,對皮膚真菌也有作用。
㈡ 新鮮的白果怎樣加工食用沒有苦味
1、白果去殼,用滾水浸去薄膜,去心,再用水洗凈。
2、白果入油版鍋炸去表面權果皮,果肉洗凈。
3、白果外面有一層皮,這層皮是不能吃了。去掉皮就可以發現裡面白白嫩嫩的仁了。這里提供一種很好的去皮方法,將所有白果放在鍋里加熱。等水開了之後不斷的用筷子攪。這樣外面的皮就會全部自動脫落,這時的白果晶瑩碧透,十分養眼。 找一個大點的塑料罐,把去皮的白果全部放到罐子裡面,加上自來水。然後放置在陰涼通風處每隔一兩天換一次水,這樣一個星期之後,白果的前期准備過程就到此結束,接下去如何炒菜那就看手藝了。
注意事項:白果有小毒,成人一次最多吃七顆,兒童應低於五顆。
白果(鮮)適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1、特別適宜尿頻者、體虛白帶的女性;
2、 有實邪者不可服用。
白果(鮮)食療作用:銀杏果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可潤肺,定喘,澀精,止帶,寒熱皆宜。治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淋病,小便頻數。
㈢ 如何對銀杏進行採收加工
(一)採收9月上、中旬,銀杏種子成熟,即可採收。成熟的標準是外種皮由青色變成橙黃色,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白粉,用手捏之松軟,中種皮完全木質化。採集時用帶鐵鉤的小竹竿(木棍)伸入樹冠內,由里向外輕輕地搖動,或上樹徐徐搖晃,以盡量減輕對短枝和葉片的損傷。就提高種子的品質和產量而言,最好的辦法是讓其充分成熟後自然落掉,人工拾揀。
(二)加工采後的種子可堆積在場地上,厚度不超過30厘米,上面覆蓋濕草,數天後外種皮即腐爛、軟化,與木質中種皮脫離,這時便可穿上橡膠防雨鞋輕輕踩搓或戴上橡皮手套揉搓,或者裝入筐內,在流水中輕輕搗洗,以除掉外種皮。脫皮後立即置流水中進行沖洗,以除凈殘留的外種皮,取出曬干備用。若種、葯兼用,在脫皮沖洗後就攤放在室外通風處陰干,攤放厚度一般20厘米左右。在陰干過程中,每天需翻動一次,防止發黃或霉污。要注意中種皮潔白無污染,否則會降低核果(白果)的商品價值。此法存放時間可保持20天左右,如繼續堆放,必將使種仁萎縮,嚴重影響發芽率和白果的商品價值。
妥善保存的方法,一是放在0℃的恆溫庫中保存;二是挖坑混沙貯藏。
銀杏的外種皮含有醇、酚、酸等多種化學物質,不僅有惡臭,而且對人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常引起瘙癢、皮炎或水皰,嚴重者將導致痙攣或腐蝕皮膚似灼傷狀,故在採收、加工過程中皮膚不可直接觸及破損的外種皮。
銀杏種子採收後不久,銀杏葉也逐漸變黃隨風飄落,可將其收集起來,清除雜質、土塊,曬干,供葯用。
㈣ 銀杏果怎麼加工食用
具體做法如下: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雞脯肉 1塊、熟銀杏果 適量、胡蘿卜 1小段、內豌豆 適量、生薑容 1小塊、大蒜頭 2瓣、大蔥 適量、洋蔥 適量、鹽 1小勺、料酒 1湯匙、生抽 1湯匙、生粉 適量、椒鹽 少量、山茶油 適量。
1、雞脯肉洗凈,放入鹽、料酒、生薑、大蔥、生粉腌制1小時左右。
㈤ 白果要怎麼加工成白果乾食用
採摘回來後要先去掉外面的果皮、果肉,取果核食用,跟杏仁一回事。可以用手將內果皮剝去,注意一定要戴上容橡膠手套操作,果皮、果肉有一定腐蝕性。取出果核後清洗干凈、晾乾,果核會呈漂亮的白色。晾乾後的白果放在微波爐中加熱,會裂開一道口,就可以剝開了。不能生吃,可以煮粥、煲湯等。
㈥ 銀杏果如何去皮加工
銀杏果脫皮處理方法介紹如下:
一、果實堆漚
銀杏果實採收之後,應盡快脫去漿汁外種皮。脫皮愈快,銀杏種核的色澤愈好。銀杏果實採回後,要先將果實堆漚,讓其果皮充分腐熟。堆積地點盡量選在背陰之處。堆積時可平堆也可高堆。平堆高度以40—50厘米為宜。上面用濕草覆蓋,不宜用塑料布薄膜。經5-7天即可開堆進行脫皮處理。經驗證明,平堆散熱快,脫出的種核潔白漂亮,但腐熟時間較高堆略長。堆積腐熟時切忌暴曬或薄膜覆蓋,以防種核變色種仁變質。
二、果實踩搓
待白果果皮充分腐熟後,應穿上膠鞋,在果實堆漚處直接反復踩搓果實,將腐熟的果皮徹底踩搓使其與果核(白果籽)分離。
三、水選漂去果皮
在水池或流動的河水中,用篩子或其它透水性好的塑料框將果皮漂去;將分離出來的果實放入竹筐中用木杵輕搗,再裝入篩子或塑料框中,在水中進行第二次漂洗。
四、果實踩搓與提純
第二次漂洗後的果核,要再倒進竹框中,用腳人工反復踩搓,直至果實上的內果皮全部脫落,然後在水中進行第三次漂洗,最後去掉破果、小石塊、果柄等雜質。
五、果實乾燥
脫皮處理後的銀杏種核即為商品銀杏,俗稱白果。為保證其安全貯運,應適度乾燥。乾燥的方法多用曬干或陰干,但以陰乾的效果最好。採用曬干方法時,待銀杏種核的核皮呈銀白色,含水量達40%左右時即可收起放入袋中干藏。乾燥時應嚴禁採用烘箱或烘室乾燥,也不要長時間暴曬。
六、銀杏果實脫皮處理時,由於在銀杏外種皮中含有白果酸、氫化白果酸、銀杏酸等刺激性物質,容易損傷皮膚。應穿戴相應的乳膠手及膠鞋,注意對手腳皮膚的保護。
㈦ 剛從樹上摘下的白果,怎樣去皮,怎麼樣加工
剛摘下的白果,怎麼去皮
㈧ 樹上新鮮的銀杏果怎麼加工食用謝謝!
微波爐烤銀杏果
1、准備適量銀杏果,因為有小毒,所以不要太多,大人版30粒以內,小孩10粒以內。
銀杏果俗稱生白果。
銀杏果有小毒,除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外,還含有氫氰酸,一般以綠色的胚部毒性最強。
做為乾果食用,必須熟食或製成蜜餞。入葯用,熟用收歙作用強;生用清毒殺蟲的作用強。但生食不可過多。
據現代醫學研究,銀杏果中有一種類似鷹鹼的物質,將它的溶液注入實驗動物內,動物可出現抽搐,最後可因延 髓麻痹而死亡。
目前醫葯界認為,兒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熟食每人一般15-30粒為宜,去心多吃無妨。生食6-10粒為宜。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一般最好不要長期服用。
參考資料:網路—銀杏果
㈨ 剛從樹上摘下的白果怎麼加工
放置爛一下,再剝皮沖洗干凈
㈩ 白果的加工和食用
銀杏果俗稱白果,它由肉質外種皮、骨質中種皮、膜質內種皮、種仁組成。 可以煮或炒食,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進食後可引起中毒。白果內含有氫氰酸毒素,毒性很強,遇熱後毒性減小,故生食更易中毒。一般中毒劑量為10-50顆,中毒症狀發生在進食白果後1-12小時。為預防白果中毒,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白果。本病多見於兒童。
什麼原因引起銀杏中毒(白果中毒)
本病系因大量生食或食未經熟透的白果,而白果內含有氫氰酸毒素所致
它們都有不同的葯用價值,這里著重價紹銀杏果仁的醫療保健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現代科學證明:銀杏種仁有抗大腸桿菌、白喉桿菌、葡萄球菌、結核桿菌、鏈球菌的作用。中醫素以銀杏種仁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肺結核、白帶、淋濁、遺精等疾病。銀杏種仁還有祛斑平皺,治療瘡、癬的作用。咳嗽痰稀患者,用銀杏種仁30克、冰糖15克煎水服,日服2次,半月可愈;兒童遺尿症,用銀杏種核5粒煨熟,每晚睡前取仁服,半月可見效。
銀杏的種子,除去淡黃色的外種皮後,堅硬的種殼(中種皮)白色,故稱白果。白果的可食部分為種仁,種仁胚乳肉質,味膩甜略苦。白果種鮮嫩,生食熟食均可,生食味清香,肉脆,但內種皮難剝,吃多易中毒,因此生食很少,熟食較多。白果帶殼炒熟後,剝殼去內種皮,食其種仁,柔軟清香,非常可口;白果種仁還可作菜餚佐料,在日本、美國的餐廳,副食品店都有白果涼拌菜及副食品出售。我國宋代白果已廣泛用於享飪,多與豬、羊、牛、及禽、蛋類食物相配,採用炒、蒸、煨、燉、燜、燴、燒、熘等多種享飪方法,製成美味佳餚,如銀杏蒸雞蛋,銀杏熘子雞,銀杏全鴨等,近來山東曲阜國際旅行社和北京孔膳堂的廚們,又精工巧制出肯特色的名菜「熊貓聞銀杏」,此菜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使進食者欣賞到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此外,白果也可製作罐頭、月餅、點心、加工成酒類、飲料等珍饌品種供人們食用。前面已述,由於白果種仁含有白果酸,白果酚、白果醇等有毒物質,故每次吃白果不宜過多,否則會引起中毒。為了防止中毒,在煮白果果,鍋蓋不要蓋得不緊,而且一定要把白果煮得熟透,讓毒素揮發,未熟透的不要吃。
白果的葯用價值很高。據《本草綱目》記載:「熟食溫肺、益氣、定喇、縮小便、止白蟲;生食降痰,消毒殺蟲」。中醫素以白果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肺結核、白帶、淋蟲、遺精等疾病。例如:哮喘咳嗽,痰稀的患者,可用白果仁30克,冰糖15克,水煎至種仁熟透連渣服,每天1~2次;兒童遺尿,取白果5個,連殼煨熟,取仁虼,每晚睡前一次吃光;肺結核病人可將白果去殼取仁,浸於魚肝油中,半年後可用服,飯前一次,每天3次,連服1~3個月可痊癒;指把生白果肉漿塗擦在患處可以去皰平皺、除疥、斃虱、對治療面部黑斑,癬皰也有一定的療效。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白果有抗大腸桿菌、白喉桿菌、葡萄球菌、結核桿菌、鏈球菌的作用。
白果燒雞
配 料: 新嫩母雞 1隻(重約1250克),白果(銀杏)250克,紹酒30克,薑片15克,鹽10克
特 色: 「白果燒雞」是成都青城山地區的傳統名菜。青城山風景優美,以幽靜著稱。這里飲食美味與眾不同,並有「四絕」之稱,即一絕「洞天貢茶」,茶質優良,汁色清澈,茶香味醇;二絕「白果燒雞」湯汁濃白,雞肉異常鮮美;三絕「青城泡菜」,脆嫩清鮮,深有回味;四絕「洞天乳酒」,酒味濃而不烈,甜而不膩。
相傳 「白果燒雞」為青城山天師洞的道士創制。據說,在二三百年以前,青城山一位年高的道長久病不愈,日益消瘦。青城山上有一棵銀杏樹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所結白果大而結實。天師洞的一位道士曾多次取用該樹所結的白果,同嫩母雞燒湯,文火燉濃後,給道長食甩,使道長病情好轉,不久便恢復了健康,精神煥發。從此,「白果燒雞」便聞名蓉城和整個四川地區,成為一款特色名菜
·操 作: 1、將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清水洗凈。用刀沿雞背脊處剖開(腹部不要剖開),隨冷水入鍋燒至將沸時取出,用清水洗凈,去除血粕待用。
2、將白果殼敲開,連殼入開水鍋略焯取出,剝去殼洗凈。
3、將整隻嫩母雞入鍋,加水(以淹沒雞為度),放薑片、紹酒,加蓋炯燒30分鍾左右,至雞半熟、湯汁趨濃後,再倒入大沙鍋內,放入白果、鹽,加蓋用文火燒15分鍾左右,至雞肉酥爛、湯濃出鍋,倒入一隻大的圓湯盤內,雞肚朝上、背脊朝下,白果圍在四周即成。
特點 : 色澤淡黃,湯汁濃白,雞肉鮮嫩,白果微甜,軟熟適口。
關鍵 : 必須取用肥壯的嫩母雞,去除污血洗凈。烹制時,先用旺火將雞燒酥、湯燒濃,再入沙鍋以文火燉
白果芋泥
配 料: 〖主料〗:荔甫芋凈肉半斤,白果三兩,糖半杯,豬油四湯匙,糖三湯匙
〖輔料〗:水1/3杯,糖二湯匙,粟粉一湯匙
操 作: (1) 荔甫芋洗凈,切片蒸熟,約蒸四十分鍾,趁熱搓成茸。
(2) 白果去殼,放落滾水中煮十五分鍾,取起去衣去心,洗凈滴干水,放落滾油中炸片刻撈起,加糖三湯匙撈勻(最好腌過夜)。
(3) 下豬油一湯匙,放下白果及腌白果的糖爆炒片刻,加水一杯煮至余水約3/4杯時,把白果及煮白果的水分別盛起。
(4) 下豬油三湯匙,放下芋茸、糖半杯慢火炒至糖溶,然後加入煮白果餘下之水炒勻鏟起。
(5) 芋茸冷後,如覺不幼滑,可以放入磨碎機內磨至幼滑,盛深碟內,加入白果。食時蒸熱,煮滾獻淋在芋茸、白果上。要與不要獻汁隨意。
白果鴨煲
配 料: 光鴨一隻,白果四兩,黃芽白八兩,芫荽兩棵,胡蘿卜,蘑菇,蚝油,糖,雞粉、生粉,酒,鹽,老柚,果皮各適量。
操 作: 1.白果去殼放滾水中煮五分鍾,洗凈滴干水。鴨洗凈,下滾水中煮熟,取出滴干水,切塊。
2.下油兩湯匙,暴透白果,然後下鴨爆片刻,加調味,白果悶熟,大約十分鍾,勾芡熄火。芽白洗凈,切短段,煮熟放在煲仔內,把鴨放在黃芽白上煲滾,放上芫荽,原煲上台即可。
白果燒牛肉
配 料: 牛肉750克,大蔥50克,白果250克,生薑50克,醬油50克,白糖20克,澱粉10克,味精3克,精鹽3克,豆油40克。
操 作: 1.牛肉洗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
2.白果去皮,用油將果仁稍過一下,撈出,放入開水裡,用布搓去嫩皮。
3.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油。投入白糖10克,炒成紅色時,下入牛肉塊,煸炒片刻,待糖色與肉塊炒勻時,加進開水,以沒過牛肉為好,同時下入白果仁、白糖10克、蔥塊和生薑塊,用旺火燒開,小火煨燜爛軟。
4.撿去蔥塊和姜塊,用水調好澱粉後,倒入炒鍋中,勾薄芡,出鍋,即可。
白果桂花羹
配 料: 白果肉300克,糖桂花5克,糖200克,生粉少許。
操 作: 1. 將白果肉放在清水鍋中煮15分鍾,撈出洗凈濾干。
2. 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大火上煮滾後加入糖和洗凈的熟白果,再滾後撇去浮沫,放入糖桂花,用生粉水勾薄芡,盛入湯碟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