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導儀加工精度單位怎麼寫
A. 電導率的單位us/cm怎麼讀和其他單位怎麼換算
電導率的單位us/cm讀作:微西門子每厘米,其中「」讀作「西門子」,「cm」讀作「厘米」。
電導率(conctivity)是用來描述物質中電荷流動難易程度的參數。在公式中,電導率用希臘字母κ來表示。電導率σ的標准單位是西門子/米(簡寫做S/m),為電阻率ρ的倒數,即σ=1/ρ。
當1安培(1 A)電流通過物體的橫截面並存在1伏特(1 V)電壓時,物體的電導就是1 S。西門子實際上等效於1安培/伏特。如果σ是電導(單位西門子),I是電流(單位安培),E是電壓(單位伏特),則:σ = I/E
通常,當電壓保持不變時,這種直流電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導成比例關系。如果電導加倍,則電流也加倍;如果電導減少到它初始值的1/10,電流也會變為原來的1/10。
這個規則也適用於許多低頻率的交流電系統,如家庭電路。在一些交流電電路中,尤其是在高頻電路中,情況就變得非常復雜,因為這些系統中的組件會存儲和釋放能量。
電導和電阻也有關系,如果R是一個組件和設備的電阻(單位歐姆Ω),電導為G(單位西門子S),則:G = 1/R
(1)電導儀加工精度單位怎麼寫擴展閱讀:
電導率基準:
中國和不少國家的電導率基準是以相對測量法建立的,是一種國家副基準。
將一種純度優於99.99%的高純度氯化鉀作為符合國際推薦的電導率基準物質,由它所配製的基準溶液應具有國際推薦電導率值。以25℃的溶液電導率為起始點,相應地測出各個電導率常數,然後按下式求出其他溫度的電導率常數K
K=K0(1-at)
式中,K0為0℃下電導池常數;a為製作電導池所用玻璃線性膨脹系數;t為溶液溫度,單位℃。
上式為近似推導結果,與考慮復雜情況時最多不會超過正負1xl0-5的差別。再根據不同溫度下各溶液在相應電導池上所實測到的電阻值,相應地計算出各溶液在不同溫度下的電導率。
因為電導池常數相對變化的溫度系數為-8.49x10-6℃-1,而KCl溶液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大約為+2x10-2℃-1。
因此,假如1D、0.1D和0.01D溶液在18℃和20℃下所測得的電導率與國際推薦值—致,則可以認為這樣的相對測量方法是可靠的,這在以後的國際樣品比較中得到了驗證。其中20℃的國際推薦值是1972年和1976年IUPAC推薦值。
B. 電導率的單位是什麼
電導率單位以西門子每米(S/m)表示。
電導率,物理學概念,也可以稱為導電率。在回介質中該量與電場答強度E之積等於傳導電流密度J。對於各向同性介質,電導率是標量;對於各向異性介質,電導率是張量。
生態學中,電導率是以數字表示的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單位以西門子每米(S/m)表示。
(2)電導儀加工精度單位怎麼寫擴展閱讀:
電導率與溫度具有很大相關性。金屬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半導體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溫度值域內,電導率可以被近似為與溫度成正比。
為了要比較物質在不同溫度狀況的電導率,必須設定一個共同的參考溫度。電導率與溫度的相關性,時常可以表達為,電導率對上溫度線圖的斜率。
C. 實驗室電導率儀的單位是什麼
是DDS-307吧?
單位是us/cm、ms/cm
D. 電導儀所測出來的單位是多少
電導率單位 μS/cm 或者大點的 ms/cm
E. 電導率的計量單位是什麼
電導復率單位:西門子/米(S/m)。
1、電導制率儀就是電阻率的倒數是電導率,單位是西門子/m,1西門子=1/Ω。電導的單位用姆歐又稱西門子。用S表示,由於S單位太大。常採用毫西門子1uS/cm=0.001mS/cm ;1000uS/cm=1mS/cm
2、電阻率儀的單位是Ω.cm,即歐姆厘米。
(5)電導儀加工精度單位怎麼寫擴展閱讀
電導率反映液體中所含電解質導電能力的總和。透析液中的電解質成分基本明確一致,所以透析機只監測電導率。即便顯示鈉離子濃度,也是計算得出,不是測量得到。
又因為電導率測量儀器如果保養得當,穩定性非常好,所以,電導度計就像醫生之聽診器一樣,是血透工程師必備工具,工程師不測生化,只測電導率,准確度相當可靠。
F. 電導率單位 1μs/cm等於多少μs/mm
0.1 ,你把單位換算跟成比例關系要分清,電導除以距離這個量的大小是個變數,不是回定的,答而1μs/cm=0.1μs/mm這兩個值在大小上一樣大的,只是單位不同,兩者本質上沒區別,而那個成反比是要大小改變時來談的,懂了么????????????????
G. 電導率單位
1s/cm=100s/m
1us/cm=10^(-4)s/m
電導率的基本單位是西門子(S),原來被稱為姆歐,取電阻單位歐姆倒數之意1us/cm=10^(-4)s/m在這個公式上再乘以單位長度就可以了
H. us/cm的電導率的單位
us和cm中,【s】是電導的單位,記作「西門」,S=1/Ω;
μ 是希臘字母,表示10的負6次方,讀"微",us/cm記作「微西門每厘米」,是電導率的單位。
I. 電導率單位ms/cm us/cm關系
1ms/m=10^3us/10^2cm=10us/cm。
ms=10^3us
m=10^2cm
us/cm= 10^-1ms/m
電導率(conctivity)是用來描述物質中電荷流動難易程度的參數。在公式中,電導率用希臘字母κ來表示。電導率σ的標准單位是西門子/米(簡寫做S/m),為電阻率ρ的倒數,即σ=1/ρ。
(9)電導儀加工精度單位怎麼寫擴展閱讀:
電導率的影響因素
溫度
電導率與溫度具有很大相關性。金屬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半導體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溫度值域內,電導率可以被近似為與溫度成正比。
為了要比較物質在不同溫度狀況的電導率,必須設定一個共同的參考溫度。電導率與溫度的相關性,時常可以表達為,電導率對上溫度線圖的斜率。
摻雜程度
固態半導體的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很大的變化。增加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增高。水溶液的電導率高低相依於其內含溶質鹽的濃度,或其它會分解為電解質的化學雜質。
水樣本的電導率是測量水的含鹽成分、含離子成分、含雜質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標。水越純凈,電導率越低(電阻率越高)。水的電導率時常以電導系數來紀錄;電導系數是水在 25°C 溫度的電導率。
各向異性
有些物質會有各向異性(anisotropy) 的電導率,必需用 3 X 3 矩陣來表達(使用數學術語,第二階張量,通常是對稱的)。
測量方法
電導率的測量通常是溶液的電導率測量。固體導體的電阻率可以通過歐姆定律和電阻定律測量。電解質溶液電導率的測量一般採用交流信號作用於電導池的兩電極板,由測量到的電導池常數K和兩電極板之間的電導G而求得電導率σ。
電導率測量中最早採用的是交流電橋法,它直接測量到的是電導值。最常用的儀器設置有常數調節器、溫度系數調節器和自動溫度補償器,在一次儀表部分由電導池和溫度感測器組成,可以直接測量電解質溶液電導率。
測量原理
電導率的測量原理是將相互平行且距離是固定值L的兩塊極板(或圓柱電極),放到被測溶液中,在極板的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勢(為了避免溶液電解,通常為正弦波電壓,頻率1~3 kHz)。然後通過電導儀測量極板間電導。
電導率的測量需要兩方面信息。一個是溶液的電導G,另一個是溶液的電導池常數Q。電導可以通過電流、電壓的測量得到。
根據關系式K=Q×G可以得到電導率的數值。這一測量原理在直接顯示測量儀表中得到廣泛應用。
而Q= L/A
A——測量電極的有效極板面積
L——兩極板的距離
這一值則被稱為電極常數。在電極間存在均勻電場的情況下,電極常數可以通過幾何尺寸算出。當兩個面積為1 cm2的方形極板,之間相隔1 cm組成電極時,此電極的常數Q=1 cm-1。如果用此對電極測得電導值G=1000 μS,則被測溶液的電導率K=1000 μS/ cm。
一般情況下,電極常形成部分非均勻電場。此時,電極常數必須用標准溶液進行確定。標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這是因為KCl的電導率的不同的溫度和濃度情況下非常穩定,准確。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時電導率為12.88 mS/cm。
J. 電導儀量程是ms時,計數單位是什麼
電導復率是物質傳送電流的能力,是制電阻率的倒數。在液體中常以電阻的倒數——電導來衡量其導電能力的大小。水的電導是衡量水質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它能反映出水中存在的電解質的程度。根據水溶液中電解質的濃度不同,則溶液導電的程度也不同。通過測定溶液的導電度來分析電解質在溶解中的溶解度。這就是電導儀的基本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