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子孔怎麼加工
A. 誰知道篩子目數是如何界定的。是每英寸還是每平方英寸100個孔是100目謝謝。
顆粒目數抄是用每平方英寸網襲孔數表示的。每英寸的網孔數是表示篩網規格型號的一種方法--泰勒制。兩者看似矛盾實則是一致的。
顆粒目數的定義:所謂目數,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細度,一般定義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積內有多少個網孔數,即篩網的網孔數,物料能通過該網孔即定義為多少目數:如200目,就是該物料能通過1英寸*1英寸內有200*200個網孔的篩網。以此類推,目數越大,說明物料粒度越細,目數越小,說明物料粒度越大。一般來說,目數×孔徑(微米數)=15000。比如,400目的篩網的孔徑為38微米左右;500目的篩網的孔徑是30微米左右。由於存在開孔率的問題,也就是因為編織網時用的絲的粗細的不同,不同的國家的標准也不一樣,目前存在美國標准、英國標准和日本標准三種,其中英國和美國的相近,日本的差別較大。我國使用的是美國標准,也就是可用上面給出的公式計算出顆粒粒徑。
各國標准篩的規格不盡相同,為了便於表示篩網目數。常用的泰勒制是以每英寸長的孔數為篩號,稱為目。例如顆粒粒徑能通過每平方英寸10000個網孔的篩子的規格型號表示方法是每英寸篩網上有100個篩孔,即100目。
B. 篩子是什麼東西「目」是篩孔大小的單位還是篩孔多少的單位
「目抄」襲是篩孔大小的單位
http://www.xxdyjx.com/technology/mushuizhaobiao1.html
C. 篩子是圓孔好還是網格好
當然是源哥好呀,源哥的話,他易於加工呀,又加工的話,而且他容易曬出原形的東西。那那個往回的話,那個大一點的東西他都能算出來,算個不是很好。
D. 五百目的篩子孔大概有多細
500目篩子的孔直徑是25微米,等於0.025 毫米,等於0.0025 厘米。
E. 篩子內徑和篩孔內徑的關系是什麼
篩子內徑
(
μ
m)≈14832.4/篩子目數
計量單位目粒度是指原料顆粒的尺寸
,
一般以顆粒的最內大長度來表示容。網目是表示標准篩的篩孔尺寸的大小。在泰勒標准篩中
,
所謂網目就是
2.54
厘米
(1
英寸
)
長度中的篩孔數目
,
並簡稱為目。
泰勒標准篩制:泰勒篩制的分度是以
200
目篩孔尺寸
0.074m
m
為基準,乘或除以主模數方根(
1.141
)的
n
次方(
n
=
1
,
2
,3……),就得到較
200
粗或細的
篩孔尺寸,如果
數
2
的四次方根(
1.1892
)的
n
次方去乘或除
0.074mm
,就可以得到分度更細的一系列
的篩孔尺寸
.
目數越大,表示顆粒越細。類似於金相組織的放大倍數。
目數前加正負號則表示能否漏過該目數的網孔。負數表示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即顆粒尺寸小於網孔尺寸;而正數
表示不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即顆粒尺寸大
於網孔尺寸。
例如,
顆粒為
-100
目
~+200
目,
即表示這些顆粒能從
100
目的網孔漏過而不能從
200
目的網孔漏過,
在篩選這種目數的顆粒時,
應將目數大
(
200
)
的放在目數小(
100
)的篩網下面,在目數大(
200
)的篩網中留下的即為
-100~200
目的顆粒。
F. 什麼情況下篩子不允許比自己篩子孔小百倍的東西通過
什麼情況下篩子不允許比自己篩子孔小百倍的東西通過?不太可能的吧。
G. 1000目的篩子如何較快速的篩出小於其孔徑的固體。。用水沖也比較慢~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用水一邊沖,同時用刷子刷,會快一些。
H. 篩子孔徑的大小順序應如何疊放夾在篩孔中的試樣顆粒怎樣計算
我是學建築的,只好用建築的角度回答啦,
建築材料試驗是建築材料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重要過程。通過試驗預期達到三個目的:一是熟悉、驗證、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二是了解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掌握所學建築材料的試驗方法;三是可讓學生更深刻地掌握各種材料的技術性能,對常用的材料具有獨立進行質量檢驗的能力。
試驗內容包括材料的基本性質、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混凝土、建築鋼材、建築砂漿、砌牆磚、石油瀝青等主要試驗。
一、建築材料的基本性質試驗
1.1 密度試驗
1.試驗目的
材料的密度是指在絕對密實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利用密度可計算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實度。孔隙率的大小會影響到材料的吸水率、強度、抗凍性及耐久性等。
2.主要儀器設備
(1)李氏瓶
(2)天平
(3)篩子
(4)鼓風烘箱
(5)量筒、乾燥器、溫度計等。
3.試樣制備
將試樣研碎,用篩子除去篩余物,放到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恆重,再放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
4.試驗步驟
(1)在李氏瓶中注入與試樣不起反應的液體至凸頸下部,記下刻度數
(cm3)。將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試驗過程中保持水溫為20℃。
(2)用天平稱取60~90g試樣,用漏斗和小勺小心地將試樣慢慢送到李氏瓶內(不能大量傾倒,防止在李氏瓶喉部發生堵塞),直至液面上升至接近20 cm3為止。再稱取未注入瓶內剩餘試樣的質量,計算出送入瓶中試樣的質量
(g)。
(3)用瓶內的液體將粘附在瓶頸和瓶壁的試樣洗入瓶內液體中,轉動李氏瓶使液體中的氣泡排出,記下液面刻度
(cm3)。
(4)將注入試樣後的李氏瓶中的液面讀數
,減去未注入前的讀數
,得到試樣的密實體積
(cm3)。
5.試驗結果計算
材料的密度按下式計算(精確至小數後第二位):
式中 ——材料的密度(g/ cm3);
——裝入瓶中試樣的質量(g);
——裝入瓶中試樣的絕對體積(cm3)。
按規定,密度試驗用兩個試樣平行進行,以其計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最後結果,但兩個結果之差不應超過0.02 cm3。
1.2 表觀密度試驗
1.試驗目的
材料的表觀密度是指在自然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利用材料的表觀密度可以估計材料的強度、吸水性、保溫性等,同時可用來計算材料的自然體積或結構物質量。
2.主要儀器設備
(1)游標卡尺
(2)天平
(3)鼓風烘箱
(4)乾燥器、直尺等。
3.試驗步驟
(1)對幾何形狀規則的材料:將待測材料的試樣放入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恆重,取出置於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
1)用游標卡尺量出試樣尺寸,試樣為正方體或平行六面體時,以每邊測量上、中、下三次的算術平均值為准,並計算出體積
;試樣為圓柱體時,以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量其直徑,各方向上、中、下測量三次,以六次的算術平均值為准確定其直徑,並計算出體積
。
2)用天平稱量出試樣的質量
。
3)試驗結果計算
材料的表觀密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 ——材料的表觀密度(g/ cm3);
——試樣的質量(g);
——試樣的體積(cm3)。
(2)對非規則幾何形狀的材料(如卵石等):其自然狀態下的體積
可用排液法測定,在測定前應對其表面封蠟,封閉開口孔後,再用容量瓶或廣口瓶進行測試。其餘步驟同規則形狀試樣的測試。
1.3 堆積密度試驗
1.試驗目的
堆積密度是指散粒或粉狀材料(如砂、石等)在自然堆積狀態下(包括顆粒內部的孔隙及顆粒之間的空隙)單位體積的質量。利用材料的堆積密度可估算散粒材料的堆積體積及質量,同時可考慮材料的運輸工具及估計材料的級配情況等。
2.主要儀器設備
(1)鼓風烘箱
(2)容量筒
(3)天平
(4)標准漏斗、直尺、淺盤、毛刷等。
3.試樣制備
用四分法縮取3L的試樣放入淺盤中,將淺盤放入溫度為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恆重,再放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分為兩份大致相等的待用。
4.試驗步驟
(1)稱取標准容器的質量
(g);
(2)取試樣一份,經過標准漏斗將其徐徐裝入標准容器內,待容器頂上形成錐形,用鋼尺將多餘的材料沿容器口中心線向兩個相反方向刮平。
(3)稱取容器與材料的總質量
(g)。
5.試驗結果計算
試樣的堆積密度可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0Kg/m3):
式中 ——材料的堆積密度(Kg/m3);
——標准容器的質量(Kg);
——標准容器和試樣總質量(Kg);
——標准容器的容積(m3)。
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堆積密度測定的結果。
I. 篩子孔目,和毫米有什麼關系10目等於多少毫米的篩子20目呢指教下
一英寸上有多少個網孔就是多少目,10目的話如果絲徑是0.4mm的話網孔大概是2.14mm,如果絲徑專是屬0.5mm的話,網孔就是2mm,同樣目數如果絲徑不一樣的話,網孔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如果要是買篩子,知道網孔肯定是最好的,這樣比較標准.
J. 加工碎石用的震動篩子,篩網孔大小怎麼決定啊!要加工大三分、小三分、二四、三六還有粉!急急急!
我學過選礦學,其中就有篩分的問題,但你的量度我看不懂,還有你是不是想用一個篩子,來完成這堆碎石的篩分,要是這樣 他們的比例大體是多少。我感覺不可能實現,你弄好了也告訴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