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工中心 » 檀香怎麼加工的

檀香怎麼加工的

發布時間: 2021-01-30 00:48:01

A. 檀香怎麼製作

製作檀香的步驟:

1、稱重、攪拌、調香泥:

將老山檀香粉8g、植物粉最佳2g、水20g、已4:1的比例充分混合,先攪拌均勻2種粉,後加入水稱重,攪拌至不粘碗壁為最佳,然後上手向同一方向揉搓,增加香的密度,使之以後不易斷裂。

B. 古代香料的加工過程

古代香料分為兩大類,下面將逐門逐類講解他們的加工過程 。
一、 合香
與香粉的製作工藝不同,線香在製作的過程中必然要加兩到三成的天然粘粉,而天然粘粉本身也帶有一定的味道,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成品香味道中的一員,像蒸桑拿一樣。 合香製作過程 較為復雜,其中可能每一個組成成分都對應一種特定的炮製方法。劉熙宇舉出心語香社配製的幾款合香,香名都是香社成員合力取的,他還就每一種合香在製作中的注意事項作出強調:
(1)香名:風華再現
組成:檀香、沉香、降香、安息香、龍腦等
香韻:此香祛疫辟穢、安魂正魄,開啟心智,捷獲禪悅,香氣純正,經久不散,是讀書時的好伴侶
製作要領:在所有香料都炮製好之後,要先把沉香和檀香放在一起調配,並保證是在夜間;三天後,等二者香味融合之後,第四天再加入其他香料,包括天然粘粉,一天後再用混合而成的粉末製作線香。(這其中之所以要先把沉香和檀香置於夜裡混合,一方面是想利用夜間的寒涼氣對香料的火毒進一步化解,另一方面沉、檀二者的融合本身就是水與火的交融)
(2) 香名:春華秋實
組成:檀香、沉香、藿香、木香、龍腦等
香韻:此香凈晦祛瘟,安神醒腦,清熱祛風,氣味純凈,香氣濃郁,尤適合迎客時使用 製作要領:除了藿香、木香、龍腦三者外,其他香料必須是先期製成的半成品,半成品的製作周期大概十到十五天,而且藿香、木香、龍腦三者還要含水磨碎,最後再進行混合。
(3) 香名:浮光掠影
組成:檀香、紫檀、沉香、丁香、麝香、龍腦、乳香
香韻:此香恬淡靜謐,煩惱皆除,安養身心,福慧雙增,由於此制方是由古方改進而來,多適合修行中人使用
製作要領:除了檀香、沉香和乳香之外,其他香料都要用山泉水進行浸泡整整一夜,然後合著水進行香粉的製作,其中的漿讓其陰干,而且陰乾的過程中每兩小時要翻動一次;另外,在磨製乳香的過程中,不宜用大工具粉碎,應該用研磨棒一點點磨碎,且研磨速度不能太快(因為乳香其實是植物的膠質部分,溫度過高可能會黏在上面不下來)。
(4)香名:薰衣草(特製)
組成:沉香、薰衣草、芸香、肉豆蔻、酸棗仁等
製作要領:沉香、肉豆蔻、酸棗仁等香料要進行先期製作成半成品,然後再跟其他香料一起按一定比例混合,經過三天三夜的放置之後再開始做線香(之所以要把沉香、肉豆蔻、酸棗仁等進行先期製作成半成品,一是為了增強安神的功效,二是增加香味道的層次感)。
二、 單品香
不同等級的同一香料能製成不同味道的香品,即便是完全相同的香料也會因為炮製不同而擁有屬於自己的香韻,現介紹幾款沉香和檀香。
三、 沉香
(1)木蘭墜露,由印尼沉水製得,其香悠揚,純正婉轉,略帶清涼葯香。練瑜伽時可體會本源的境界如此無形。
(2)秋菊落英,由印尼沉水製得,其香幽涼,清雅,綿延悠長,極具穿透力,多少年自然的歷練才沉澱如此圓融的味道?
(3)杜蘅芳芷,由印尼沉水製得,其香濃厚,甜中帶辛,沉穩且深邃,所有跌宕起伏頃刻間從容淡定,世事無常,一切如是。
四、檀香
(1)驀然回首,取材西澳新山檀,香味濃郁,清香四溢,沖勁十足,經過熏燒更顯濃郁,且有動感(2)天香滿袖,取材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山檀,其香味清幽,微感辛辣,直抵內心根本的寧靜。
(3)枕水漱石,取材印度老山檀,其香沉穩醇和,圓融深邃,清雅卻不失厚重,萬物本源如此清澈澄明。

C. 香是怎麼做的

傳統的香的製作使用榆樹皮為原料,經粉碎、研磨後,加入少量的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粉內碎、研磨出來的細容粉,一起加入適量的水攪拌,裝入管型模具,經擠壓後出來與香一般形狀的細條,經剪切、風干後就成了香了。

榆樹皮的作用起個粘接作用,其次,它本身為植物纖維,也易燃。 加入少量的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粉碎、研磨出來的細粉的目的是為了節省榆樹皮原料。

(3)檀香怎麼加工的擴展閱讀

敬香是表示我們在虔誠恭敬供養三寶,同時香是指「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之意,佛菩薩並不像我們所理解的非常嗜好世間的香火。佛弟子可以通過持戒、修定、明理而修得清凈的真香,這樣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供養。

燃香的意義表示燃燒自己普利十方,意在提醒佛弟子要做無私的奉獻。我們常常在唱念香雲蓋菩薩,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被,「香」是我們向菩薩表示敬意與溝通的渠道。

我們生活在這娑婆世界,每人都有許多的煩惱:生活、工作、學習、人際關系以及家庭等等,皆不斷的給人帶來因擾與煩惱,難得清凈片刻。

D. 檀香是怎麼做出來的

⒈蒸餾法
當植物原料放在沸水裡面的時候,包含著香味的精華油隨著水蒸氣逸出,當蒸汽冷凝成水,油脂便漂於水面之上,然後就可以把它們收集起來了。這個過程可能要重復幾遍以得到純度盡可能高的香油。19世紀晚期,蒸餾革取技術的運用使這項工藝改進了很多,用這種方法時,蒸汽是通過在冷水裡的細管子冷凝的。
⒉用可揮發的溶媒提煉
香料被放在有孔的金屬盤裡面,再放進提取器中,讓揮發性溶劑(比如乙醚)通過提取器,然後進入蒸餾鍋,在那裡變成一種半凝固的物質,叫"凝凍"。"凝凍"包括精華油和一種叫玫瑰蠟的蠟狀物質。用另一項使用酒精的技術可以使兩者分開。這樣製成的盡可能純粹和高濃度的精華油,被稱為香精。這種香精很昂貴。拿晚香玉香精來做例子,它現在比同等的黃金還要貴。
⒊油吸法
這是一項古埃及人運用的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紀。方法是把花頭放在油里或者脂肪里,將其香味吸收下來。香水師在這里利用了花的特性,那就是有些花即使是被摘下來了,還能繼續分泌油脂。在法國,從17世紀起,特別喜歡用茉莉花提取花香。用塗了特製脂肪的玻璃鋪放花朵,再用酒精來提煉精華油。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現在已經不用了。
⒋壓榨法
這種方法通常用來提煉柑橘類果皮裡面的香油。果皮被放在滾筒中間,香油就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分離出來了。換句話說,是旋轉的力量將油拋了出來。
⒌真空提煉技術
香水業中,還用一種新近才發展出的方法獲取香味。這是一種被稱為"真空提煉技術"或者"活花技術"的系統,在理論上,它可以使任何物質的味道被保留下來,比如花香,或舊靴子的味道也可以(如果你真想要的話)。
實施這種方法的時候,先把一種有香味的物質,比如一朵花,放在一個特製的容器裡面,容器被抽成真空狀態,過了一會兒,花香就散逸在容器里,約一個半小時以後,散出的味道被抽進一個氣體分化儀,它會對逸出物的基本成分進行精確的分析和測量。
在更大規模的生產中,可以對分析的結果進行比例相似的化學模擬,香味就可以被大批量地復制出來了。
這是一種新技術,現在還非常昂貴而且工序比較復雜,但是它為香水師提供了全新的香水製作方式,現在已經有一些香水在製造中使用這種方法了。
望樓主採納。能幫助到您

E. 香怎麼做的

中國傳統制香

對於香的製作,中國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與中醫學說、道家外丹學說一脈相承的理論,有一個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藝體系,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密不可分的部分。在香方的確立、香料的使用、配伍與炮製、製作的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有一套嚴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規范。

香,不僅要芳香養鼻,更要養神養生,開竅開慧,這是傳統制香工藝的一個核心原則。正是由於秉承了這一理念,才使傳統香品不僅成為芳香之物,更成為開慧養生之葯,在從秦漢到明清的漫長歷史時期中,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歡迎。

相比而言,以化工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制香工藝,所務求的主要是氣味的芳香,而不是香品的養生功能,這一理念影響到制香的各個方面。例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原料成本,美化香品外觀等目的,會使用包括化學合成香料在內的許多化學制劑,並且採用了許多在傳統工藝看來有損香的品制的純工業化的生產方法。

可以說,傳統制香工藝是求「香氣養神」,現代制香工藝則是求「香味養鼻」,兩類香品的差異是非常顯著的。

製作傳統香,首先是要綜合考慮該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據這些基本的要求選擇香料或葯材,按君、臣、佐、輔進行配伍。只有君、臣、佐、輔各適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盡展其性。諸如衙香、信香、貢香、帷香以及療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運六氣、五行生剋、天乾地支的推演而確定君、臣、佐、輔的用料。

例如,對於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運六氣之理推算,是年為土運太過之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從利於人體身心運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為君,少用燥氣較大的檀香;再輔以片腦、大黃、丁香、菖蒲等以調和香料之性,從而達到合與天地而益與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僅對用料、炮製、配伍有嚴格要求,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過程須按節氣、日期、時辰進行,才能達到特定的效果。如《靈虛香》,在製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窖藏時要有寒水石為伴,等等。

現在市面上多見檀香等單品熏香,所以有很多人就以為這類單品香是傳統香的主體,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正如單一的中葯材即使珍貴也還並非良葯一樣,一種好的香料並非就是好香,例如對於檀香,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講到:「檀香單焚,裸燒易氣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

其實早在漢代,古人就已經意識到單品香的局限並產生了香料配伍的觀念,開始轉而使用多種香料配伍而成的合香。從西漢初期的「四穴熏香爐」可以看出,合香在那時就已是呼之欲出了。漢代之後,香料配伍水平不斷提高,香方種類也日益豐富,直到明清,合香一直是傳統香品的主流。只是近現代以來,香文化日益衰落,才出現了今天這種倒退的局面。

傳統香不僅在香料配伍方面十分考究,而且對於香料的炮製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製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香的質量。香料的炮製與中葯的炮製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差別。同一種香料,用在不同的香里,炮製方法常常也不一樣。從總體上說,炮製香材的目的,一是去其雜質,便於使用,二是導順治逆,理其葯性。恰當的炮製可以加強香材的葯性,使其功效充分發揮出來,並消除可能具有的毒副作用;此外還可以根據配伍的要求,使用特定的炮製方法使香材的葯性發生改變。

具體的炮製方法很多,例如:修制、蒸、煮、炒、炙、炮、焙、飛等。

修制:一是使香材純凈,二是做切制、粉碎處理,即採用揀、摘、揉、刮、篩、涼以及切、搗、碾、鎊、挫等方法,除去雜質、多餘的水分、變質的部分及其它非葯用成分,並使其大小規格滿足要求。如,龍涎香需要清除其中的砂石,沉香則要清除泥土等。

蒸:即利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香材;可清蒸,也可加入輔料;蒸的火候、次數視要求而定。此法既可使香材由生變熟,也可調理葯性、分離香材。如篤耨香黑白間雜者,必須分離單用,其法為,以瓷器盛香入籠中蒸,沸後約半小時則白浮於上黑沉於下,分而用之即可。

煮:用清水或加料浸煮,主要目的是調整葯性,去其異味。如制甲香,即需先用碳汁煮,次用泥水煮,最後用好酒煮。或用米泔水浸多日後,再用米泔水煮,待水盡黃氣發出時收,涼後再火炮。

炒:根據需要或清炒或料炒,火候上有炒令黃,炒令焦等。如制檀香的方法之一是,選好檀香製成碎米粒大,慢火炒令煙出紫色,斷腥氣即止。

炙:用液體輔料拌炒,使輔料滲入和合於香材之中,以改變香材的葯性。在制香中常用的輔料主要有蜜、梨汁、酒等。

炮:用武火急炒,或加沙子、蒲黃粉等一起拌炒;炮與炒只是火候上的區別,炮燙用武火,炒炙用文火。

烘焙:將香材置於容器(瓦器等)中加熱使其乾燥。

水飛:把粉碎後的香材加水研磨(其粉末即「飛」入水中),再將液漿靜置沉澱,將沉澱物曬干研細備用。此法能防止香材在研磨時粉末飛揚的損耗,又可分離出香材中可溶於水的成分,使香更加細膩。

中國傳統香藝所包涵的理念、規程、技巧是香品功效與品質的重要保證,非常值得今人學習、效法、繼承。在高明的用香者和制香家那裡,真正尊古法製作的香品與其他香品的差別是極其明顯的。
不過現在的市面上已很少能見到天然香料製作的合香,至於真正遵循古法、採用傳統工藝的正宗合香,則更如鳳毛麟角。數年之前,筆者在湖北武漢的歸元寺曾見到少量製作如法的「安息香」,據訪知,此家本為祖傳香業,不過現在也已不再製作這類香了。

很多所謂的「高香、老檀香、百年檀香、工藝香」等等,其實只是打著傳統香的招牌,並沒有採用傳統的工藝,甚至加入了很多劣質的化學香料,早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香,所以不僅達不到應有的功效,用久了還有很多副作用。

F. 檀香製作配方

植物形態 常綠寄生小灌木。樹皮褐色,粗糙或縱裂。葉對生,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楔形,全緣,無毛;葉柄短。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和頂生;花小,多數始為淡黃色,後變為深紫色;花被管鍾形,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有4個蜜腺生於花被管中部;雄蕊4,與蜜腺互生。核果球形,成熟時黑色。種子圓形,光滑,有光澤。

主產印度、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我國台灣、海南、雲南南部有栽培。

採制 採伐木材後,鋸成段,除去邊材,陰干。刨片,或劈碎生用。

性狀 心材呈圓柱形或稍扁,長50~100cm,直徑10~20cm。表面淡灰黃色,光滑細密,有時可見縱裂紋,有刀削痕。質堅實緻密。刨片稍彎曲,厚0.5~1mm。有香氣,味微苦。燃燒時香氣濃烈。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其主成分為α及β-檀香烯(α-,β-santalene)、檀萜(santene)、檀萜酮(santenone)、α-檀萜醇,(a-santenol)、檀香酮(santal one)、檀香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 acid);另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eoxysantalin)等。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理氣,和胃。用於脘腹疼痛、噎膈、嘔吐。

【英文名】 LIGNUM SANTALI ALBI

【別名】白檀、白檀木

【來源】本品為檀香科檀香屬植物檀香 Santalum album L.樹乾的心材。

【製法】除去雜質,鎊片或鋸成小段,劈成小碎塊。

【性狀】本品為長短不一的圓柱形木段,有的略彎曲,一般長約1m,直徑10~30cm。外表麵灰黃色或黃褐色,光滑細膩,有的具疤節或縱裂,橫截面呈棕黃色,顯油跡;棕色年輪明顯或不明顯,縱向劈開紋理順直。質堅實,不易折斷。氣清香,燃燒時香氣更濃;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導管單個散在,偶有2~3個聯合,木射線由1~2列徑向延長的細胞組成,木纖維與纖維管胞無明顯區別,木薄壁細胞單個散在或數個聯結,有的含草酸鈣方晶,導管、射線細胞、木薄壁細胞內均可見油滴。

(2) 取本品[含量測定]項下的揮發油,加乙醚製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檀香醇對照品,加乙醚製成每1ml 含5μl的溶液(或用印度檀香的揮發油加乙醚製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取對二甲氨基苯甲醛0.25g ,溶於冰醋酸50g 中,加85%磷酸5g與水20ml,混勻),在80~9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藍色斑點。

【含量測定】取本品刨花(厚1mm )30g,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3.0%(ml/g) 。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心、肺經。

【功能主治】行氣溫中,開胃止痛。用於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絞痛。

【用法用量】 2~5g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葯典》

小弟我幫你找得好久啊

G. 做檀香配方

檀香(Santalum album L. )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常綠小喬木,高6~9米,具寄生根。分布印度專、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中國台灣亦有栽培。全年可采。檀香樹被稱為「黃金之樹」,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寶。採得後切成小段,除去邊材(製造檀香器具時,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檀香還具有重要的葯用價值。

H. 沉香檀香是怎麼製作成香的

香的炮製方法有很多,例如:修制、蒸、煮、炒、炙、炮、烘焙、水飛等。
修制:主要有兩個,一是使香材純凈,二是做切制、粉碎處理,即採用揀、摘、揉、刮、篩、涼以及切、搗、碾、鎊、挫等方法,除去雜質、多餘的水分、變質的部分及其它非葯用成分,並使其大小規格滿足要求。如,龍涎香需要清除其中的砂石,沉香則要清除泥土等。
蒸:即利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香材。可清蒸,也可加入輔料。蒸的火候、次數視要求而定。
大馨堂提醒此法既可使香材由生變熟,也可調理葯性、分離香材。如篤耨香黑白間雜者,必須分離單用,其法為,以瓷器盛香入籠中蒸,沸後約半小時則白浮於上黑沉於下,分而用之即可。
煮:用清水或加料浸煮,主要目的是調整葯性,去其異味。如制甲香,即需先用碳汁煮,次用泥水煮,最後用好酒煮。或用米泔水浸多日後,再用米泔水煮,待水盡黃氣發出時收,涼後再火炮。
炒:根據需要或清炒或料炒,火候上有炒令黃、炒令焦等。如大馨堂製作檀香是,選好檀香製成碎米粒大,慢火炒令煙出紫色,斷腥氣即止。
炙:用液體輔料拌炒,使輔料滲入然後和合於香材之中,以改變香材的葯性。在制香中常用的輔料主要有蜜、梨汁、酒等。
炮:用武火急炒,或加沙子、蒲黃粉等一起拌炒;炮與炒只是火候上的區別,炮燙用武火,炒炙用文火。
烘焙:將香材置於容器中加熱使其乾燥。
水飛:把粉碎後的香材加水研磨,再將液漿靜置沉澱,將沉澱物曬干研細備用。此法能防止香材在研磨時粉末飛揚的損耗,又可分離出香材中可溶於水的成分,使香更加細膩。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