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可以加工香油
❶ 有沒有搞批發香油的加工廠
沙溝香油搞批發
❷ 香油怎麼製作的…(詳細)
❸ 有誰知道具體的小磨香油加工工藝
小磨香油的加工工藝
一、選料炒籽。選成熟飽滿、干濕適中的新芝麻,先用簸箕清除各種雜質,也可用清水漂洗除去漂浮的雜質和沉底的泥沙,然後堆悶起來,使其均勻吃水。炒芝麻時,先用急火加熱,當快熟時,漸減火勢,並加快攪動,促進煙和水氣的放出。芝麻呈黃褐色時,迅速取出,攤開降溫,並簸去炒焦的碎末渣滓。
二、細磨芝麻。將炒酥揀凈的芝麻趁熱放在石碾上反復碾磙或小磨上細磨。當把芝麻碾磨至稠糊料漿時檢查細度,用拇指、食指捻開料漿,不留殘渣,越細越好。然後把料漿攬在盆子里,放進盛有開水的鍋里用文火加熱。
三、對漿攪拌。經過磨料操作,加入開水攪拌,就能把料漿中的油代替出來。必須用90度以上的開水,加水量一般是芝麻重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分三四次加入,逐次減少加水量,每次加水後均要攪拌。油漿底部漸呈蜂窩狀,大部分油即浮出。最後酌量加水定漿,攪速放慢,半小時後將油撇出。
四、震動分油。料漿加水攪拌後,大部分油從油漿中分離出來,可用麵杖或葫蘆類物體在油渣漿中上下震盪,促進渣漿中的小油滴結團浮出。連續震動撇油三次。震動分油時應保持溫度在八九十度,以減少油的粘度。撇出的香油,若不帶漿渣就不要過濾,即為清香透明的小磨香油。剩下的油渣可做醬油、味精和點心餡等,但要注意及時食用,防止發霉變質,油渣多時可以干藏。
❹ 哪種方式製作的香油好(水代法和壓榨法)
水代法。
水代法是遠古時期我們的老祖宗發明的從芝麻中提取香油的傳統方法,優點是不存在任何化學污染,還能把芝麻中殘留的重金屬分離出來(最後殘存在麻渣中),不僅如此,水代法製取的香油因有炒制工序和磨製工序,加工出來的香油香味濃郁,GB/T8233中把水代法製取的香油定義為「小磨香油」,所以,水代法製取的香油無論是食品安全方面或是口感方面為最佳,壓榨法次之。
順便說一下,溶劑浸出法是用化學方法直接從芝麻中提取香油,其油品色澤、香味都不如以上兩種方法,成品油中還存有殘留溶劑量,對人體有害,國家標准嚴格限定在50mg/kg(L)范圍內,該方法一般用於大規模化生產香油工藝中。
(4)哪裡可以加工香油擴展閱讀:
辨色法:純香油呈紅色或橙紅色,機榨香油比小磨香油顏色淡,香油中摻入菜籽油則顏色深黃,摻入棉籽油則顏色深紅。
水試法: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到平靜的涼水面上,純香油會呈現出無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摻假香油的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擴散。[2]經驗證此法在區分純香油與調和香油時,水溫有決定性作用,涼水兩者都不散,無法區分;溫水兩者都散開,但油花形狀與大小不一致。
嗅聞法:小磨香油香味醇厚、濃郁、獨特,如摻進了花生油、豆油、精煉油、菜籽油等則不但香味差,而且會有花生、豆腥等其它氣味。部分香油是由食用香精勾兌而成,嗅感比較差。
消費者在購買芝麻油時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一看色澤:純香油呈淡紅色或紅中帶黃,如摻入其他油,色就不同。摻菜籽油呈深黃色,摻棉籽油呈黑紅色。對於摻有其他植物油的產品,也可採用水試法:用筷子醮一滴香油滴到平靜的水面上,純香油會呈現出無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摻假的則會出現較厚較小的油花。
二看透明度:一般質量好的香油透明度好,無渾濁。
三看有無沉澱物:質量好的無沉澱和懸浮物,粘度小。
四看有無分層現象:香油對溫度相當敏感,所以在溫度較低時有可能分層。若在常溫下有分層、0℃下粘度無明顯增加,(國家標准在做冷凍試驗時在攝氏零度存放5.5時,不結凍為合格)不凝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若在什麼溫度下都無分層,說明香油中加入了防凍添加劑。
五查:要認真查看其商標,注意保質期和出廠期,無廠名、廠址、質量標准代號的,要特別警惕。特別要注意其原料或配料(字特別小寫著配製)。
六看價格:參考芝麻價格,一般2.5~3斤芝麻出一斤香油,價格過低的明顯是香精勾兌的假香油!
參考資料:網路-《香油》
❺ 如何製作小磨香油
2.2-2.5斤芝麻出一斤油 成本 賺干醬渣 芝麻醬 1斤芝麻初0.95斤醬 我家是 五代香油房
❻ 哪裡有比較大的香油加工廠的網頁,最好是帶有車間圖片的 我想辦QS認證,所以想參觀一下別人的生產車間,
香油加工廠QS認證
❼ 如何加工香油
小磨香油水代法生產工藝流程
一、水代法生產原理 水代法在油脂製取中是較為特殊的一種方法,其原理與壓榨法、浸出法均不相同。 此法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對水和油的親和力的不同,以及油水之間的密度差,經過一系列工藝過程,將油脂和親水性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分開。芝麻種子的細胞中除含有油分外,還含有蛋白質、磷脂等,它們相互結合成膠狀物,經過炒籽,使可溶性蛋白質變性,成為不可溶性蛋白質。當加水於炒熟磨細的芝麻醬中時,經過適當的攪動,水逐步滲入到芝麻醬之中,油脂就被代替出來。
(4)揚煙 出鍋的芝麻要立即散熱,降低溫度,揚去煙塵、焦末和碎皮。焦末和碎皮在後續工藝中會影 響油和渣的分離,降低出油率。出鍋芝麻如不及時揚煙降溫,可能產生焦味,影響香油的氣味和色澤。
(5)磨醬 1、將炒酥吹凈的芝麻用石磨或金剛砂輪磨漿機磨成芝麻醬。 芝麻醬磨得愈細愈好。把芝麻醬點在拇指指甲上,用嘴把它輕輕吹開,以指甲上不留明顯的小顆粒為合格。磨醬時添料要勻,嚴禁空磨,隨炒
2、隨磨,熟芝麻的溫度應保持在65-75℃,溫度過低易回潮,磨不細。
3、石磨轉速以每分鍾30轉為宜,石磨的磨紋很細,磨幾批芝麻後就需要鑿磨1次。 磨醬的作用:炒籽後,內部油脂聚集,處於容易提取的狀態(油脂粘度也降低了),經磨細後形成漿狀。由於芝麻含油量較高,出油較多,此漿狀物是固體粒子和油組成的懸浮液,比較穩定,固體物和油很難通過靜置而自行分離。因此,必須藉助於水,使固體粒子吸收水分,增加密度而自行分離。 磨醬要求愈細愈好,這有兩個目的:一是使油料細胞充分破裂,以便盡量取出油脂;二是在對漿攪油時使水分均勻地滲入芝麻醬內部,油脂被完全取代。
(6)兌漿攪油 用人力或離心泵將芝麻醬泵入攪油鍋中,芝麻醬溫度不能低於40℃,分4次加入相當於芝麻醬重80%-100%的沸水。
1、第一次加總用水量的60%,攪拌40-50分鍾,轉速30轉/分。 攪拌開始時芝麻醬很快變稠,難以翻動,除機械攪拌外,需用人力幫助攪拌,否則容易結塊,吃水不勻。攪拌時溫度不低於70℃。到後來,稠度逐漸變小,油、水、渣三者混合均勻,40分鍾後有微小顆粒出現,外麵包有極微量的油。
2、第二次加總用水量的20%,攪拌40-50分鍾,仍需人力助拌,溫度約為60℃。此時顆粒逐漸變大,外部的油增多,部分油開始浮出。
3、第三次約加總水量的15%,,仍需人力助拌約15分鍾。 這時油大部分浮到表面,底部漿成蜂窩狀,流動困難,溫度保持在50℃左右。
4、最後一次加水(俗稱「定漿」)需憑經驗調節到適宜的程度,降低攪拌速度到10轉/分,不需人力助
❽ 我是河南鶴壁老區的,想自己加工香油。想知道去哪裡可以批發到香油瓶(玻璃瓶、塑料瓶均可)謝謝!
大賚店鎮翟村有加工塑料瓶的,可以去問問。
❾ 香油製作工藝有哪些
在加工過程中抄,芝麻中的特有成分經高溫炒料處理後,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質,致使芝麻油具有獨特的香味,有別於其它各種食用油,故稱香油。按加工工藝不同,香尚未分為小磨香油和機制香油兩種。
小磨香油簡稱小磨油,又稱小磨香麻油。它以芝麻為原料,用水代法加工製取,具有濃郁的獨特香味,是良好的調味油。用水代法加工製取小磨香油在我國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小磨香油主要用作佐餐調味,也是一些傳統特色食品糕點的主要輔料。
機制香油以芝麻為原料,通過特定的工藝,用機榨製取,具有顯著的芝麻油香味.
普通芝麻油俗稱大槽麻油。它以芝麻為原料,是用一般壓榨法、浸出法或其它方法製取的芝麻油的統稱。由於加工方法不同,普通芝麻油的香味清淡,不如小磨香油、機制香油濃郁或顯著。一般用作烹調油,也可作為調味油和製做糕點、糖果、食品的主要輔料,按國家標准,分為一級普通芝麻油和二級普通芝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