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工具加工黑膠唱片
⑴ 黑膠唱片工具書有哪些
1.《黑膠唱片收藏來圖自鑒:LP玩家實用事典》侯宏易
本書是極少數針對黑膠收藏版位詳細解說的工具書。一頭霧水的「大花」、「小花」、「二眼」、「六眼」、「影子狗」、「郵票狗」這些專有名詞;公司標簽的分類和它所代表的意義等等你都能從這裡面得到詳解。
2.《黑膠版位攻略:LP標簽大搜密》侯宏易
第一本《圖鑒》銷量驗證了黑膠正在復興,侯先生再接再厲為眾多發燒友准備了第二本討論黑膠版次的工具書。
⑵ 關於音樂加工的工具
有很多啊 像容易上手的 有 gold wave,cool edit,網上教程很多,絕對能滿足你的需求!專以 gold wave 為例 介紹下吧(我是在屬網路摘抄了一部分) 呵呵:
它是一個集聲音編輯,播放,錄制,和轉換的音頻工具,體積小巧,功能卻不弱。可打開的音頻文件相當多,包括WAV, OGG, VOC, IFF, AIF, AFC, AU, SND, MP3, MAT, DWD, SMP, VOX, SDS, AVI, MOV, APE等音頻文件格式,你也可以從 CD 或 VCD 或 DVD 或其它視頻文件中提取聲音。內含豐富的音頻處理特效,從一般特效如多普勒、回聲、混響、降噪到高級的公式計算(利用公式在理!
⑶ 請問:金屬材料加工中常用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劃針 鋼直尺 角尺 劃規 樣沖
⑷ 黑膠唱片如何錄音的 全部工作原理 謝謝
黑膠唱片的工藝:
一張黑膠唱片從錄音到發行其過程十分復雜,從實用出發我們還是直接從唱片的刻紋開始,通過對刻紋到壓片工藝過程的了解,為我們日後唱盤系統的有序調校建立基礎。
唱片的母版是通過用尖刀刻紋的方法記錄聲音的,這是典型的機械式錄音。早年唱片的母版在刻錄製作時,音樂家們對著大喇叭筒使勁的演奏或歌唱,使聲音送入筒內,傳到筒底的振膜,被聲能震動的金屬膜驅動刻紋刀,隨著聲波振幅的快慢強弱變化在旋轉著的蠟盤便上刻劃出彎彎曲曲的紋槽,這個把聲能轉化成機械能的過程,人們把它叫做灌唱盤。聲音信號被記錄到蠟盤上之後,還要經過真空鍍膜和電鑄等工藝才能製成金屬模母版。其後就可以用它壓制出唱片。這樣的產品是唱片工藝最原始的階段。
自從出現電子管放大器,唱片的生產逐漸實現了電氣化,刻紋刀的驅動也由原始的機械式改為電動式(動圈式)的結構,音樂家們的演奏和歌唱通過高保真傳聲器(話筒)將聲能轉變成音頻電流經過電子管的放大再去驅動刻紋刀。可以雕出精密紋槽的膠片很快就取代了昔日的蠟盤,從而使唱片的音質有了明顯的提高。這時灌錄唱盤是一個由聲能轉為電能再轉為機械能的轉換過程。
磁性錄音技術的誕生,改變了唱片刻膜工藝的流程。先用磁帶將聲源錄下,然後通過磁帶放音再進行刻紋,這種刻膜工藝流程有利於音樂內容的編輯和節目源的保存。受磁帶本身品質的限制,唱片聲音品質有所折扣,唱片實際上成了磁帶的復製品。隨著磁性錄音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提高,唱片聲音品質是水漲船高。
進入80年代,現代化唱片刻紋設備在技術上已經相當先進的。頻率特性、信噪比、失真度、動態范圍和靜噪等主要技術指標都已達到極高的水平。為使唱片的這些優勢能充分發揮,一些發燒唱片製造商重新回到直刻唱片的研發和生產上來。直刻唱片都有文字標示,如DIRECT TO DISC,DIRECT DISC RECORDING,還有DIRECT METAL MASTERING(縮寫為DMM,見圖- 它是TELDEC直刻唱片的專用標志)。無論怎樣組詞,它們的含義都一樣,即「直接刻紋唱片」簡稱「直刻唱片」。直刻唱片的工藝流程是由聲能轉為電能再轉為機械能的轉換過程。它沒有通過磁帶錄音、混音、放音再進行刻紋的程序。轉換過程最直接、最簡單,聲音品質也最好。由於沒有母帶,所壓制的唱片數量很有限,因此唱片上注有LIMITED EDITION"有限發行"的字樣(有限發行不是人為的,直刻母版壓片數量是有限的,母版一旦報廢那就絕版了),也有直接標示COLLECTORS EDITION"收藏版"。最有代表性的有美國的SHEFFIELD LAB(舍菲爾德實驗室,俗稱喇叭花公司)以及英國DECCA與德國TELEFUNKEN組合成立的TELDEC公司,他們都是直刻唱片的推崇者。直刻唱片的聲音品質固然很好,但製作工藝要求非常高,一般唱片公司不敢輕易染指,因此真正具備直刻工藝水平的唱片廠家屈指可數,喇叭花唱片公司是直刻唱片的典型代表,他家所錄唱片並不多,但張張皆為極品,很多唱片都已絕版,今天再想收藏,相當難。TELDEC公司發行唱片中有不少是用DMM直刻方式製作,音質相當不俗。多多收藏這樣高保真度的名牌唱片,沒錯。
唱片壓制工藝有兩種:一是壓紋法,將已壓制定形的塑料薄片加溫軟化,送入模板下施壓定型。此壓制工藝大多用於薄膜唱片的生產,薄膜唱片的確非常薄,片厚僅在0.15-0.5毫米。因片基薄而軟,記錄訊號品質不高,多用於語音和一些要求不高的流行歌曲使用,價格很便宜。在高保真時代的今天薄膜唱片早已消聲若跡。第二是塑紋法,把已熱熔的乙烯基注於母模腔內再施加壓力定型,這是密紋唱片壓制標准工藝。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壓制唱片工藝很復雜,這已不是我們需要了解的范疇。
接下來我們再深入一步,了解一下唱片的唱紋。唱紋又叫音槽或聲槽,聲槽是構成唱片的最小單位 ,聲頻信號就記錄在這個最小單位上。再看看刻錄唱片母版的過程:隨著轉盤的旋轉,被加熱到特定溫度的刻紋刀在線圈信號電流的驅動下在母版膠片的表面產生振動、開始雕削膠膜(即刻紋),縱向刻紋是初期的雕削制式,橫向刻紋是單聲道錄音唯一的雕削制式。由於刻紋刀的尖端斷面近似三角形,因此無論縱向或橫向制式,刻出的聲槽都是寬窄不勻的。聲槽橫截面呈V字形,為避免串音,相鄰兩槽的間距不能太窄。唱片表面Y軸線每厘米長度內所刻錄的聲槽數目稱之為聲槽密度。78轉時代,由於唱針的材料和加工水平都很低,針尖相對較粗,唱片刻紋精度也不高,聲槽V字口較寬,聲槽密度很低,故稱之為粗紋唱片(Coarsegroove record),78轉唱片因雜訊大、失真大,放唱時間短等缺點早已退出市場。聲槽橫截面V字的夾角叫『包含角』,通常為90°。槽的寬度與深度不僅取決於刻錄時的入刀深淺,也跟聲音信號的變化有關。33又3分之1的和45轉唱片的聲槽密度高,最窄的聲槽寬度僅1/20毫米,相對78轉的粗紋我們稱33又3分之1的和45轉唱片為密紋唱片(Microgreove record),它雜訊小,失真度低,記錄時間長,額定針壓也低,放唱損耗小。
立體聲取代單聲道是錄音和音響史最偉大的變革,是真正意義上HI-FI的開始。立體聲唱片是在一個聲槽里同時記錄兩個聲道的信號,左聲道的信號刻錄在聲槽的內側壁上,右聲道則刻於外側壁上。每個聲道的刻錄方向皆垂直於各自的壁面,並與刻紋刀的中心線保持45°的關系,這就是45°/45°制式稱呼的由來。
刻錄聲槽頗似耕田犁地,不同的是耕田是犁動地不動,刻錄聲槽則相反,按相對運動原理來看,它們就沒有區別了。刻紋刀桿與轉盤水平表面並非90度角,而是有一定的傾斜度,該夾角稱為垂直刻錄角。界定的方法是:在刀桿活動支點和刀尖之間作出一條連線,這個角究竟多大為宜,直到70年代後期國際上才明文規定以20±5°為標准。由於立體聲唱片的聲槽里縱向信息含量遠遠大於橫向信息,因而准確設定垂直刻錄角對降低失真、保證音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唱片聲槽是一條阿基米德螺旋線,由外到內有四個部分組成,其順序為:導入槽、聲槽、過度槽、導出槽和終止槽。導入槽的螺距相對聲槽要寬的多,導入槽的時間長短各唱片廠家設計差異不小。最短的只有幾秒多,您放下唱臂來不及坐下已經開始放唱,聽這些唱片時,您必須跑步到座位上;而最長的導入槽有10至15秒,放唱後您能十分從容地回到座位上,喝上一口咖啡,定一定神,這是非常科學和人性化的設計。唱針由導入槽引入聲槽,樂段之間有若干秒的無聲的過度槽,過度槽螺距也較寬,用肉眼可以分辯。聲槽的末端與螺距較寬導出槽相接,樂曲結束後唱針由導出槽引至終止槽。終止槽是一個閉環設計,它可以讓唱針停留原地,防止唱臂繼續向內滑移而損傷寶貴唱針。製作不佳終止槽『喀噠喀噠』聲令人心煩,而設計良好的終止槽非常安靜。
⑸ 用黑膠唱片機是什麼感覺
實際就是一種回味
⑹ 網上下載視頻進行加工處理最適合使用的工具軟體是什麼
這就要看你怎麼加抄工處理了,網上視頻處理工具太多,功能和專業程度也不盡相同。
有操作非常簡單,沒有什麼更多的功能和特效的,質量也難以保證。這類軟體有系統自帶的move make(有的系統沒有安裝),玩家寶寶。
也有業余級別的,特點是有一定的功能和特效,操作相對比較簡單。特效是傻瓜式的,不能進行調整或只能有限的調整。質量一般。如繪聲繪影等。
有半專業級別的,特點是功能相對較全,特效比較多一些,操作不太復雜,能根據編輯人員的要求實現一些特效要求。如電影魔方、EDIUS 、 VEGAS
最後是專業級別的:如premiere。功能強大,操作復雜,需要認真學習。只是想一般編輯就用電影魔方吧。
⑺ 用什麼工具就像在箱子里唱歌一樣
可以在箱子裡面放歌,有一些裡面有那種錄音一樣的放
⑻ 原石用什麼工具加工
以翡翠為例,一般從原石加工成成品,要經過選料、切割、設計、粗雕、精雕花、打眼、拋光的階段。工具一般有:切割機、鑽石切刀、拋光機。
⑼ 機械加工中的專用工具是什麼
加工需要的機械由數顯銑床、數顯成型磨床、數顯車床、電火花機、萬能磨床、加工中回心、激光焊接、答中走絲等,可進行精密零件的車、銑、刨、磨等加工, 此類機械擅長精密零件的車、銑、刨、磨等加工,可以加工各種不規則形狀零件,加工精度可達2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