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怎麼加工視頻教程
⑴ 山茶油的生產工藝流程
茶油加工是在油坊內完成的,其工藝流程繁雜,純手工壓榨。把油茶籽壓榨成茶油大約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首先要把採摘下來的油茶籽曬干,等殼和果肉分離後再放到蒸床上把油茶籽中殘余的水分烘乾。經過烘幹完全沒有水分,就是100%干度才可榨出油來,濕度大些的要烤十多個小時,如果濕度在二十以下的油茶籽烘四五個小時就可以榨出油了。
第二步就要把烘乾的茶油籽放在碾盤上碾磨加工。碾盤是整個油坊中最有特色的,與碾盤相連的是一個很大的轉輪,運用水流的沖擊力使轉輪轉動後來帶動碾盤的運行,碾盤也是傳統的石磨形,師傅將油茶籽倒入槽中,在碾盤上放置一定重量的石塊,在石塊的壓力下,來回滾動的輪子把槽中的油茶籽碾成粉末。
接著,油茶籽碾成粉末後,再把它倒進蒸籠上蒸。制油師傅們說油茶籽一定要蒸熟了才可榨出油來,同時這個過程也起到一個加熱的作用,加熱後的油茶粉會特別松軟,便於榨出油來。
第四步,山茶籽約蒸一個小時,待蒸熟後用稻草墊底將它填入圓形的竹篾做成的油圈之中,做成茶油餅。師傅告訴我們別小看了這個程序,在整個榨油的工藝流程中算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每一塊茶油餅的厚薄必須相當,否則就會因為擠壓不充分,榨油就不完全。有經驗的制油師傅可以憑感覺用鐵勺舀起適量的茶油粉進行裝包。
最後一步,榨油師傅把做好的茶油餅裝入由一根整木鑿成的油床里。這根超過百年樹齡的樟木,它是整個榨油坊的「主機」,在樹中心鑿出一個長2米、寬0.4米的「油床」。茶油餅填裝在「油床」里,裝好茶油餅後就可以進行壓榨。壓榨是整個制油工序中最耗體力,因此,這也是對制油師傅們體能的一個考驗。壓榨也是採用最傳統的擠壓方式,師傅們用長短、厚薄不均的木樁打入油床縫里進行擠壓,不一會兒,一縷縷細細的山茶油從油床里慢慢地滴落下來,作坊里也到處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整個山茶油加工工藝流程完全採取人力,不藉助任何機械力量來完成,雖很辛苦,但具備有環保、天然的榨油優勢。
⑵ 茶油怎麼加工
1、首先將曬了半年以上的茶籽,放進家用破碎機破殼。
⑶ 山茶油的製作過程
首先,我們要了解茶油的兩種提取方法:
壓榨法和浸出法,壓榨法是用物理專壓榨方式,從油茶屬籽中榨取油茶籽油,是一種傳統的提取工藝;浸出法則是依據化學反應原理,用食用級溶劑從油茶餅(壓榨後剩餘的殘渣)中提取出油茶籽油的一種方法,其過程需要對原料反復烘烤、蒸炒。
其次,我們來認識下浸出茶油,浸出茶油是在經過壓榨後剩餘的殘渣裡面添加化學溶劑並經過高溫處理提取出來的茶油,說得不好聽就是「廢物回 收再利用」的一個過程。我們都知道,油炸物或者燒烤之類的食物不能經常吃,就是因為裡面含有致癌物,為什麼呢?因為黑心攤販為了節約成本,不捨得倒掉反復高溫加熱過的油,但是反復高溫加熱過的油會產生致癌物質。別說對油茶餅反復加熱會產生致癌物質,就是添加的化學溶劑也會有部分殘留下來混入浸出茶油中,對人的健康百害而無一利。
而冷壓榨茶油即在70度低溫下直接冷壓榨而成,並不需添加任何化學溶劑,營養成份保留更完全,而且煙點高,可在220度高溫下持續20小時而不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更不可能產生苯並芘類的有害物質,不存在危險性,是消費者信得過的茶油生產工藝。
⑷ 提煉出來的茶油怎麼加工成食用茶油
茶油是由油茶樹的果實---茶籽,經加工、提煉而得到的一種高品位、高營養價值的食用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0%以上(油酸83.3% ,亞油酸7.4%),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能降低膽固醇,抑制和預防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純天然綠色保健食品。同時由於其富含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耐貯存的特點。經對國產茶油與地中海橄欖油色譜成份分析鑒定:茶油的油品優於其它任何油脂,可與橄欖油媲美,實為食用植物油之精品。《天工開物》中宋應星稱贊其「油味甚美」。《中國中醫葯大辭典》記載,茶油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重要的葯用價值,可概括為: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腸胃吸收功能,促進內分泌腺體激素分泌,防治神經功能下降,提高人體免疫力。
正是因為如此,茶油在我國歷屬皇家貢品,在解放後曾作為高級領導幹部專供油脂,在日本、台灣、東南亞國家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茶油的加工並不復雜,大致類似於茶籽油、葵花籽油的加工,更先進的則增加了「冬化」環節。湖南等地民間多用木榨、機榨的傳統方式生產,工廠化生產則採用浸出、精煉工藝。我市包括大平油廠在內的現有油脂企業均可生產加工。根據品種不同,茶籽中含仁率為60%左右,仁中含油40-60%,每百斤茶籽一般可獲得茶油25斤左右。
資料顯示,全國茶籽產量60萬噸左右,可以生產15萬噸茶油,絕大部分茶籽仍以民間榨坊方式生產茶油,僅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等地採用現代工藝生產二萬余噸精煉茶油。由於茶油資源相對較少,高檔茶油進入消費市場目前仍以沿海大城市為主,售價每公斤高達19-25元。
目前,食用油有兩種製作工藝:壓榨法和浸出法。
壓榨法是靠物理壓力將油脂直接從油料中分離出來,全過程不涉及任何化學添加劑,保證產品安全、衛生、無污染,天然營養不受破壞。浸出法是採用溶劑油(6號輕汽油)將油脂原料經過充分浸泡後進行高溫(260度)提取,經過「六脫」工藝(即脫脂、脫膠、脫水、脫色、脫臭、脫酸)加工而成。最大特點是出油率高,生產成本低,價格低於壓榨法。高溫精煉工藝損失了天然植物油的原汁原味,脂溶性維生素會受到破壞,且殘留微量「6號」輕汽油,新出台的國家標准規定,浸出色拉油溶劑殘留標准一二級每公斤不得超過10毫克,三四級不允許超過50毫克,這說明合格油品中仍然含有汽油殘留。新標准還規定在油桶的標簽上要標出壓榨或浸出,還消費者知情權,讓消費者自己選擇。
茶籽油屬於壓榨法出油,保證了油脂的純潔。
⑸ 茶油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胡麻油 茶油生產抄技術
1、胡麻油襲中-亞麻酸的分離純化方法
2、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的混合油脂
3、食用香油
4、一種由胡麻油經酯交換製取α-亞麻酸乙酯的方法
5、中國式即食系列快餐油及其製作方法
6、胡麻膠的生產方法
7、一種混合功能油
8、營養保健油
9、茶油餅中提取三萜類皂素作為添加劑的應用
10、營養強化油及其製取工藝
11、一種速食油茶 12、使用添加劑從油茶籽榨油的方法
13、以茶油為原料製取可可脂代用品的方法
14、從油茶(茶葉籽)餅粕中提取茶油與皂甙的工藝
15、一步浸取餅粕提取油脂和茶皂素方法
16、一種油茶餅粕綜合利用工藝
17、一種油脂自催化酯交換生產多維營養油的方法
18、一種植物油抗沉澱的處理方法
19、植物油抗沉澱的處理方法
20、植物油抗氧化的處理方法
⑹ 山茶油是怎麼樣加工的
茶籽油的生產工藝主要有壓榨法和浸出法。壓榨法是用物理壓榨方式,從油茶版籽中榨取山茶油權,是一種傳統的提取工藝;浸出法則是用物理化學原理,用食用級溶劑從油茶籽中抽提出山茶油的一種方法,現在很多企業比較普遍採用上述兩種方法互補的做法,即將油茶籽經過壓榨獲得「壓榨原茶油」後,「油餅」內殘存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來,獲得「浸出原茶油」。
⑺ 請教茶樹油的加工方法和用途
茶樹油是由蒸餾葉片和末端的小枝幹而萃取的,是澳洲的特產。
在化妝品方面的主要用途就回是凈化答和改善傷口感染的化膿現象,以及清水痘和帶狀皰疹所引起的小痘痘和不潔部位。可以應用於灼傷,曬傷,癬,和香港腳,還有治療頭皮過乾和頭皮屑。
其他還可以用於呼吸系統,對於治療流行傳染病毒效果非常好,若有流行感冒的症狀,呼吸不順,鼻塞和喉嚨痛都適用。
還可以清潔生殖系統的細菌感染,強化免疫力。
⑻ 茶油是怎麼提煉出來的,越詳細越好
茶油的加工的方法復是低制溫冷榨,冷榨一般在60度環境下進行加工營養成分比較好,冷榨的茶油的提煉工序為:
1.油茶籽收儲:油茶籽主要來自農戶自採的和從油茶樹基地采購的,油茶籽需要經過驗收、計量、乾燥及冷卻後儲存,儲存一般在0℃~30℃的溫度環境中,利用植物種子後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進油茶籽後熟。擬定油茶籽烘乾規模為600t/d。
2.預處理:經烘乾入庫貯存的油茶籽經選籽、清理分級、剝殼分離進行去石,磁選脫鐵。預處理後的油茶籽進行剝殼,剝殼產生固體廢物主要為油茶殼。脫殼後進行仁殼分離。
3.冷榨:採用專用冷榨機,入榨溫度在70℃~80℃左右,避免高溫引起的茶籽油顏色變深,有效成分損失等,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數茶油如金浩、歲歲康等都是採用的這個方式。
4.油渣分離:毛油中一般含渣8%~10%,在進入精煉車間前應迅速進行油渣分離,油渣分離的及時與否將直接影響毛油的酸值和色澤,保留時間越長則酸值越高,顏色越深。
⑼ 茶油的製作方法
從茶籽中提取茶油,基本上是採用壓榨法。中國農村傳統的榨油工具為木榨機回,勞動強度大,出油答率低。它將逐漸被液壓機和螺旋機所代替。
壓榨前需經粉碎和蒸炒處理:
①粉碎:將油茶籽去殼,為避免脫殼困難與種仁破碎過多,必須控制茶籽的含水率在5%—6%以內,脫殼後通過粉碎機加工成粉狀。若是採用石碾,必須在碾軋過程中過篩若干次,才能軋得細勻,無粗粒,得到較高的出油率。
②蒸炒:蒸炒的目的是把生料變成熟料,使料坯顏色加深,處於最適宜油分流出的狀態,是壓榨前一道關鍵性的工序。傳統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鐵鍋炒。生料先經蒸汽或噴水濕潤後再炒,叫「濕蒸炒」;不經濕潤就炒,叫「干蒸炒」,一般以「濕蒸炒」為好。蒸炒時的水分和溫度,因使用的機械類型不同而不同。用液壓機和木榨機,其炒料溫度一般在110—120℃,蒸炒後的含水量為7%—8%。用螺旋榨機其炒料溫度一般在130—140℃,蒸炒後的含水量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