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良姜
Ⅰ 如何腌制良姜
材料
奶油55公克,紅砂糖135公克,鹽1/4小匙,蜂蜜8大匙,小蘇打1/2小匙,水70㏄,低筋麵粉450公克,生薑粉1小匙,肉桂粉1/2小匙
做法
1.奶油軟化後,與紅砂糖、鹽一起打至松發變白,再慢慢加入蜂蜜拌勻。
2.將小蘇打溶於水,慢慢加入作法1中拌勻。
3.低筋麵粉和生薑粉、肉桂粉過篩,倒入作法2中攪拌均勻,用橄面棍橄平成0.6∼0.8公分厚,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約1小時。
4.將作法3的面團從冰箱取出,用餅干模型壓出各種圖案,排入已鋪上烤盤紙的烤盤中,放進烤箱上層,以180℃的上火烤約15分鍾即可。
Ⅱ 如何讓良姜不發芽
①洗凈、晾乾,埋入鹽罐②將鮮姜放在盆、罐或大口瓶中,上面覆蓋3厘米厚專的潮濕屬細砂,然後加蓋,可保鮮1~2個月③將鮮姜洗凈晾乾,再切片,裝進事先准備好的潔凈、乾燥的旋口罐頭瓶中,然後倒入白酒,酒量以剛淹沒鮮薑片為度,最後加蓋密封,隨吃隨取,可長期保鮮
Ⅲ 加工熟食的配方
鹵菜,是將初步加工和焯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在配好的鹵汁中煮制或浸熟而成的菜餚,如平時我們經常吃到的鹵雞、鹵鴨、鹵豬肚、鹵豆乾、鹵雞蛋等。雖然這些鹵菜紅、黃、白等色澤不同,但其甘香味美的特色讓消費者百吃不厭,然而鹵菜特別是鹵禽類的價錢不菲常叫消費者撓頭,因此,有的人到超市買來鹵汁或自己勾兌鹵汁做鹵菜,可是鹵出的鹵味品都 是色澤單一的黑紅色,根本做不出酒店中的那種黃色和白色的鹵味品來。究其原因,行家說這是沒有掌握好紅、黃、白鹵汁的調配秘訣。故此,本期介紹紅、黃、白鹵的製作方法。
鹵汁的配製是做好鹵菜的首要關鍵。鹵汁配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鹵菜的色澤和口味質量。鹵汁一般可分為紅鹵汁、黃鹵汁、白鹵汁三大類。
紅鹵汁
原料:八角20克,桂皮20克,陳皮50克,丁香8克,山奈20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葉20克,良姜20克,草果5個,甘草15克,干紅辣椒100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片糖250克,黃酒1000克,優質醬油500克,糖色50克,精鹽200克,熱花生油25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
①草果用刀拍裂,桂皮用刀背敲成小塊,甘草切成厚片,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紅辣椒干切成段。
②將八角、桂皮、陳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葉、草果,良姜、甘草、紅辣椒干一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蔥結、姜塊、片糖、黃酒、醬油、糖色、精鹽、熟花生油、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黃鹵汁
原料:黃梔子150克,香葉10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良姜50克,砂仁25克,油炸蒜仁150克,油炸鮮桔皮150克,芹菜150克,生薑150克,沙嗲醬1瓶,黃酒1000克,熟菜籽油250克,油咖喱150克,味精200克,精鹽23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
①黃梔子用刀拍裂,芹菜打成結,生薑用刀拍松。
②將黃梔子、香葉、山奈、花椒、良姜、砂仁、油炸蒜仁、油炸鮮桔皮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芹菜結、生薑塊、沙嗲醬、黃酒、熱菜籽油、油咖喱、精鹽、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白鹵汁
原料:八角6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白豆蔻25克、陳皮50克,香葉50克,白芷25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水酒1000克,白醬油1000克,精鹽12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
①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將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陳皮、香葉、白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②將香料袋、蔥結、姜塊、水酒、白醬油、精鹽、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此配方適宜於鹵制10~12千克的生鮮原料(家庭可按比例減少調味料的數量)。
鹵汁配製三秘訣
一、香料、食鹽、醬油的用量要適當:香料過多,成菜葯味大,色澤偏黑;香料太少,成菜香味不足。食鹽過多,成菜除口味「死咸」外,還會使成菜緊縮、干癟;食鹽太少,成菜鮮香味不突出。醬油太多,成品色黑難看;醬油太少,口味不夠鮮美。
二、原料的選用:黃鹵汁、白鹵汁不宜使用醬油或別的帶色的調味品,也不要使用容易褪色的香料。
三、鹵汁不宜事先熬煮:鹵汁應現配現用,這樣既可避免調味品中的芳香氣味白白地揮發掉,還能節省燃料和時間。
鹵汁的保存
鹵過菜餚的鹵汁,應注意保存,留作下次用。鹵汁用的次數越多,保存時間越長,質量越佳,味道越美。這是因為鹵汁內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質等成分越來越多的緣故。
鹵汁的保存,應注意以下幾點:1、撇除浮油、浮沫。鹵汁的浮油、浮沫要經常撇除,並經常過濾去渣。2、要定時加熱消毒。夏秋季每天早晚各燒沸消毒1次,春冬季可每日或隔日燒沸消毒1次,燒沸後的鹵汁應放消過毒的盛器內。3、盛器必須用陶器或白搪瓷器皿。絕不能用鐵、錫、鋁、銅等金屬器皿,否則鹵汁中的鹽等物質會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使鹵汁變色變味,乃至變質不能使用。4、注意存放位置。鹵汁應放在陰涼、通風、防塵處,加上紗罩,防止蠅蟲等落入鹵汁中。5、原料的添加。香料袋一般只用2次就應更換。其它調味料則應每鹵一次原料,即添加一次。
附註:有了老鹵後,調制鹵汁則不必非用骨湯,用清水亦可,也可不加油。
原料鹵制前的准備
清洗處理。動物原料在宰殺處理後,必須將余毛污物清除干凈。
初步刀工處理。肉、腸、肝應改刀成塊。家禽及豆腐乾等不需再改刀。
焯水處理。凡是需要鹵制的動物性原料,都應先進行焯水處理後,才能用於鹵制。
鹵制原料時的關鍵
鹵鍋的選用。最好選用生鐵鍋,若鹵制的原料不太多時,選用砂鍋為好。這兩種鍋壁厚導熱性較差,湯汁不易蒸發。食物與此鍋不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用銅鍋或鋁鍋,因此鍋導熱性很強,湯汁氣化快。銅鍋還易與鹵汁中的鹽等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成品的色澤、口味、衛生質量。
要掌握好火力。一般是採用中小火或微火,使湯汁保持小開或微開狀態。不能使用旺火,否則,湯汁沸騰,不斷濺在鍋壁上,形成薄膜,最後焦化落入鹵汁中,成碳末狀黑色物,有的粘附於原料上,影響到成品和鹵汁的色澤、口味。大火鹵煮,原料既不易軟爛,鹵汁又會因快速氣化而嚴重減少。
要掌握好原料的成熟度。原料的鹵制,不管質地老嫩、成熟時間長短,其成熟度都應掌握在軟化時或軟化前出鍋或離火。
鑒別的方法是:用手捏一捏鹵制的原料,如感覺很硬,說明火候未到;一捏即碎爛,則是過火了(屬爛化階段);捏之軟而略有彈性,而且不碎,說明火候正好,即軟化階段。
Ⅳ 良姜在調料中的作用
用良姜入饌,味道好,還有利於健康。比較常見的有良姜粥、良姜回香附茶、良姜香附雞肉湯、高良答姜豬脊骨粥、僵蠶高良薑茶、高良姜雙烏暖酒等。
良姜在肉類加工和葷腥菜餚製作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是影響鹵水風味的主要香料,可除臭矯味,遮蓋牛羊肉的異味,形成菜餚獨特風格。
高良姜的味道比生薑重得多,與花椒、八角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是五香粉、鹽焗雞粉等的原料之一。因其中含異味和苦澀味雜質,使用前最好用白酒浸泡除異,浸泡的時間約為1小時。
良姜在鹵水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定味的作用,就是讓飄逸的香味固定下來,使香味不僅可以聞到,還可以在口中嘗到,讓肉香在齒舌間回盪。
(4)如何加工良姜擴展閱讀
來源:
高良姜起源於東南亞地區,廣泛分布於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是南亞風味菜品的主要調味料。我國廣東、廣西、雲南、台灣、海南也有種植,以廣東湛江徐聞縣出產的為道地,是「十大廣葯」之一。國家質檢總局對徐聞良姜已經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Ⅳ 良姜怎樣保管
白鹵水
原料:A清水25000克,豬脊椎骨5000克,老母雞2000克,棒子骨5000克,B甘草35克,香葉10克,桂皮克,草果6.5克,陳皮10克,沙薑片10克,大料5克,花椒5克,白鬍椒15克。C.冰糖200克,精鹽1000克,味精25克,花雕酒500克,白醬油50克,瑤柱10克
製作:將豬脊椎骨,老母雞,棒子骨一同放入冷水鍋中,燒開撇去浮末。撈出放入不銹鋼桶中,加入清水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煮3個小時,撈出原料,留湯汁。2)將B料用紗布包好,放進干凈水盆中洗干凈,燒開鍋以後,把C料加入煮開鍋即成。
特點:色澤淺黃,口感咸鮮微甜。
應用:適合鹵制乳鴿、腸頭、鳳爪、雞肘骨
鹵水配方(二)
桂林米粉鹵水
原料:豬頭骨、牛骨各4000克,草果、桂皮、甘草各20克,八角、香茅、砂仁各15克,小茴香25克,丁香5克,香葉、花椒各10克,陳皮6克,陽江豆豉400克,干辣椒50克,老薑500克,干蔥頭200克,桂林豆腐乳150克,鹽100克,美極雞粉250克,味精100克,冰糖200克,醬油1000克,色拉油500克。
製作:1、豬頭骨、牛骨洗凈,入沸水中大火氽10分鍾,撈出放入不銹鋼桶中,加清水15千克大火燒開,小火煮5小時,過濾留湯。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草果、桂皮、甘草、八角、香茅、砂仁、小茴香、丁香、香葉、花椒、陳皮、陽江豆豉、干辣椒小火煸炒15分鍾,撈出香料,用紗布包起成香料包,下入湯中小火熬2小時。3、鍋內留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豆腐乳小火翻炒2分鍾,放鹽、味精、雞粉、冰糖、醬油小火熬開,出鍋倒入不銹鋼桶中調勻即可。
特點:色澤醬紅,口味咸鮮。
應用:為桂林米粉的專用鹵水,不能用來鹵制雞、鴨,可以鹵牛肉、豬肉、驢肉、馬肉、內臟。
北方醬湯
原料:A色拉油1500克。B牛腿骨2500克,豬腿骨3000克,老鴨2000克,老母雞2500克。C甜面醬750克,冰糖300克。D蔥1000克,姜500克,羅漢果3個,大蒜500克,八角、花椒、香葉、香菜、白芷、良姜、山楂片各50克,小茴香、肉豆蔻、山奈、桂皮各75克,罌粟殼100克,丁香30克。E料酒300克,老抽200克,生抽350克。
製作:1、500克色拉油放入炒鍋內,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砸碎的冰糖小火炒4分鍾,放入甜面醬小火煸炒2分鍾後取出備用。2、放入剩餘的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D小火翻炒20分鍾,撈出放入料包內。3、牛腿骨、豬腿骨、老鴨、老母雞洗凈,切重500克的塊,放入沸水中大火氽5分鍾,撈出入不銹鋼桶中,加清水25千克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後加步驟1、步驟2炒好的料和E料調味後用小火熬4小時,離火過濾。
特點:色澤棗紅,咸鮮濃郁。
應用:適合用來鹵制各種肉製品、豆製品。
臘味白鹵
原料:臘雞、臘肉、臘鴨各2000克,豬大骨、雞骨各2000克,蔥、姜各100克,八角15克,草果、桂皮、花椒各10克,干辣椒30克,雞精50克,味精10克,胡椒粉、白糖各15克。
製作:1、蔥、姜、八角、草果、桂皮、花椒、干辣椒洗凈,用紗布包起成香料包。2、臘雞、臘肉、臘鴨、豬大骨、雞骨洗凈,入沸水中大火氽5分鍾,撇去浮沫後洗凈,放入不銹鋼桶中加清水2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5小時,放入香料包、雞精、味精、胡椒粉、白糖調味後過濾即可。
特點:色澤淺黃,臘味濃郁。
應用:適合鹵制各類肉製品。
鹵水配方(三)
原料:蔥油250克,香油200克,清水15千克。A胡蘿卜、西芹各150克,蒜頭100克,干辣椒10克,香菜25克,青辣椒、生薑、大蔥、洋蔥各50克。B豬筒骨4000克,老母雞1200克,火腿、豬皮各400克。C八角、桂皮各15克,香葉、花椒、小茴香各10克,陳皮、草果、良姜、肉豆蔻各20克,豆蔻、蓽撥各10克,羅漢果3隻,丁香、香茅各5克,山奈、砂仁各8克。D味精250克,海天生抽王、鹽、冰糖、花雕酒、魚露各200克。
製作:1、B料放入沸水中大火氽10分鍾撈出,再入15千克清水中大火煮沸後改小火,連續煮2小時過濾取清湯。2、A料洗凈,用紗布包紮好待用;C料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鍾,洗凈、撈出用紗布袋包好待用。3、將包好的A原料和C原料放入已煮好的清湯中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煮40分鍾至湯中有香料味溢出,再調入D料,加入蔥油、香油調味即可。
特點:色澤紅亮,鮮咸香微甜微辣。
應用:在鹵水使用過程中,應交替鹵制雞爪、牛肉、豬爪、鵝翅、兔腿等,這樣以便使鹵水口味更佳。
製作關鍵:C原料需浸泡清洗,以除雜質。再加入D原料時,需認真調味,口味不能偏,不能在C原料
中用過多香茅。由於香料經燒煮有苦澀味,對冰糖的量可適當增加或減少。在鹵制牛肉、兔腿等大件,應將牛肉、兔腿等提前用鹽、味精、料酒腌制。
味型:香辣、鮮咸、微甜。
原料:A老雞、五花肉、金華火腿各1500克,肘骨2500克。B干尖椒250克,廣合香、白芷、沙姜、淡香木各30克,八角70克,桂皮35克,鮮南姜、香葉、甘草各50克,陳皮、小茴香、香菜籽各20克,草果10個,丁香5克,黑胡椒粒、辛夷各10克,羅漢果2個,香茅4克。C李錦記豆瓣醬2瓶,湖南辣妹子2瓶,財神蚝油500克,大蔥、生薑各100克,蒜、洋蔥、洋蔥頭各50克。D精鹽70克,大橋味精150克,美極雞粉200克,李錦記生抽500克,美極鮮醬油550克,紹興花雕酒600克,紅曲米30克,冰糖100克,玫瑰露酒50克。E色拉油500克。
製作:1、A料洗凈,放入沸水中大火氽10分鍾,取出放入大湯桶內加凈水30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5小時後濾渣留汁。2、B料入干鍋中小火炒10分鍾(火不易太大,以免香料焦),用紗布扎緊放入桶中小火熬煮30分鍾後。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C料小火炒10分鍾,取出用紗布扎緊,放入桶中加入D料(紅曲米需要單獨用紗布扎緊),將油燒至5成時放入冰糖浸炸20-30分鍾成糖色,倒入桶內,小火熬40分鍾即可。
特點:色澤棕紅,味道香醇。
應用:適合鹵鴨、乳鴿、雛雞等。
原料:清水50千克,色拉油5000克。A生薑250克,干蒜頭500克,鮮沙姜250克,蒜瓣250克,香芹300克,芫須菜150克,洋蔥150克,干蝦米1斤,干貝1斤,大地魚2條,香葉15克。B老母雞2隻,火腿6斤,湯骨6斤,豬蹄5隻。C香茅草50克,花椒50克,草果20克,羅漢果4個,山奈25克,白豆蔻50克,砂仁20克,陳皮100克,八角200克,桂皮250克,香葉20克,丁香10克,肉桂15克,毛桃20克,蛤蚧2對。D花雕酒、片糖各1500克,雞粉500克,味精600克,玫瑰露酒150克,廣東米酒1000克,白酒250克,美極鮮醬油250克,生抽750克。
製作:1、將A料切碎放入燒至三成熱的5000克色拉油中小火熬30分鍾成香料油,取油備用;C料放入干鍋中小火煸炒10分鍾取出後涼透,用紗布包成香料包。2、用不銹鋼吊桶將B料加入50千克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熬4小時,放入C料香料包再用小火熬3小時後把D料和A料熬成的香料油放入調勻即成。
特點:咸鮮微甜。
應用:適合鹵制鵝掌、鵝翅、豬蹄、條豆腐、雞蛋。
海鮮鹵水
原料:草果、花椒、干辣椒各5克,當歸、甘草、小茴香各3克,白豆蔻4克,香葉10克,八角8克,桂皮2克,胡蘿卜、精鹽、芹菜段、香菜段、青紅椒、廣東米酒各50克,姜、蔥各20克,味達美醬油100克,蝦油、冰糖各10克,海鮮生抽75克,泰國魚露25克,蔻嘉鹵水汁3克,香糟鹵15克,雞汁5克,特級湯王20克。
製作:1、將草果、當歸、白蔻、香葉、小茴、花椒、八角、甘草、桂皮、干辣椒洗凈晾乾,用紗布包裹成香料包。2、芹菜段、青紅椒(去蒂去籽後切片)、姜(拍破)、蔥(拍松)、胡蘿卜切片均備用。3、湯鍋內放入清水20公斤,加入料包、精鹽、冰糖、味達美醬油、蝦油、海鮮生抽、泰國魚露、廣東米酒、冠佳鹵水汁、香糟鹵、雞汁、芹菜段、香菜段、青紅椒、姜、蔥、胡蘿卜大火燒開,小火加蓋熬半小時,放涼後過濾即成。
特點:色澤棕紅,咸鮮微甜、微辣。
應用:適合鹵制海鮮軟體類、貝殼類,如鮮魷魚、蝦蛄、基圍蝦、海螺、香螺、海瓜子、蛤蜊、膏蟹。
注意事項:1、培植海鮮鹵水時用料要齊備,否則難以形成鹵水特有的風味,香料投放比例可根據食客口味略作加減,鹵水鹵制的是海鮮原料,海鮮以清淡為主,故香料選用的比例一定要前後統一,以免產生過濃或過淡的現象。2、此鹵水鹵制海鮮原料的時間不易過長,以免海鮮變老,其方法是將所鹵制的原料經過初步處理,治凈內臟及泥沙,經氽水後再放入鹵水鍋內,上火燒開後立刻端鍋離火,放涼後浸泡約2小時,撈出即可。3、此鹵水以清淡味鮮為主,在熬制過程中不需加油,但要將出鍋的菜餚拌上適量的蔥油,以增加成品香味、光澤。4、因為海鮮的腥味較重,所以此鹵水不宜長期反復使用,使用兩次以後,即要更換新鹵水。
製作/北京王普
潮州鹵水
湯料:老母雞3隻,老鴨子2隻,豬前肘10斤,煮脊椎骨10斤,水100斤
香料:良姜20克,南姜50克,肉蔻10克,白蔻10克,香葉15克,茴香10克,草果10克,羅漢果3個,香茅草10克,砂仁10克,白芷10克,肉桂10克,豆蔻10克,蛤蚧3隻
調料:美極鮮醬油1瓶,魚露1瓶,廣東米酒1瓶,花椒酒2瓶,桂花急汁1瓶,加飯酒1瓶,玫瑰露酒適量,片糖(或冰糖)50克,雞粉適量,味精適量,生抽適量,蚝油適量。
料酒:香菜,香蔥,蔥,姜,洋蔥,西芹
製作:1、老鴨孜、老母雞、豬前肘、豬脊椎骨放入冷水鍋中大火燒開,撇凈浮沫撈出,放入不銹鋼桶中,加清水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燒10小時,撈出原料留湯汁。2、香料洗凈用紗布包起,放入湯汁中小火煮3小時撈出。放入調料、廣東米酒、加飯酒、生抽等調味。香菜、蔥、姜、西芹、香蕉、洋蔥,用油炸,倒入桶內即可。
特點:香味濃郁。
應用:適合鹵制雞翅、豬肘、豬大腸、鵝頭等。
味型:咸甜干香。
原料:A八角、沙姜、草果、陳皮各25克,桂皮、黨參各15克,花椒、千里香、枸杞、砂仁、去殼桂圓各20克,甘草40克,羅漢果1個,蛤蚧2隻,丁香5克,黑胡椒粒40克,香葉10片,花旗參30克,紅棗50克,鮮南姜50克,小茴香、良姜、香茅草、山奈、草豆蔻各10克。B柱侯醬1瓶,蚝油400克,魚露50克,酒釀250克,咖喱醬20克,郫縣豆瓣醬、老抽各15克,生抽500克,味精50克,雞精20克,冰糖500克,花生油300克,香油75克,白酒5克.。C蔥須250克,生薑150克(拍碎),獨蒜粉、甘筍各100克,葯芹15克,青紅椒各10克,洋蔥150克。D老母雞3000克,老麻鴨、金華火腿各1500克,腿筋骨2000克,野生甲魚750克,清水50千克。
製作:1、D料洗凈放入微開的水中中火氽10分鍾,取出沖洗干凈控水,放入50千克的清水中上火燒沸撇去浮沫,轉中火煮10小時後過濾留湯汁,放入鹵鍋中。2、A料洗凈放入沸水鍋中氽5分鍾,撈出裝入料袋中扎系好放入鹵鍋中煮30分鍾。3、鍋中放入花生油燒至5成熱時,放入所有C料倒入鹵鍋中。放入B料小火煮20分鍾即可。
特色:色紅味濃。
應用:適用鹵制豬肚、牛肚、牛肉、雞、鴨、豆製品類等。
曹廚鹵水
味型:咸鮮醇厚,五香味濃。
原料:A清水50千克,老母雞、老鴨、五花肉各1500克,豬棒骨2000克,雞爪骨1000克。B紅曲米100克,味精、料酒各200克,碎冰糖、自貢井鹽、老薑、雞油各500克。C花椒、小茴香各50克,八角、山奈、桂皮、乾薑、草果、香果、香葉各30克,丁香、靈草、排草各20克,砂仁、白豆蔻、胡椒各50克。
製作:1、A料洗凈,放入沸水中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撈出放入裝有50千克水的大湯桶里,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12小時,過濾去渣。2、B料中的碎冰糖用小火熬成糖色,紅曲米用紗布包好,老薑切成小塊,自貢井鹽用小火炒燙,再把B料放入大湯桶裡面調色調味。3、C料用小火炒香起鍋用打碎機打碎裝入布袋扎緊,放進大湯桶裡面,小火熬8小時即成。
特點:色澤微紅,香味突出。
鹵菜,是將初步加工和焯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在配好的鹵汁中煮制或浸熟而成的菜餚,如平時我們經常吃到的鹵雞、鹵鴨、鹵豬肚、鹵豆乾、鹵雞蛋等。雖然這些鹵菜紅、黃、白等色澤不同,但其甘香味美的特色讓消費者百吃不厭,然而鹵菜特別是鹵禽類的價錢不菲常叫消費者撓頭,因此,有的人到超市買來鹵汁或自己勾兌鹵汁做鹵菜,可是鹵出的鹵味品都是色澤單一的黑紅色,根本做不出酒店中的那種黃色和白色的鹵味品來。究其原因,行家說這是沒有掌握好紅、黃、白鹵汁的調配秘訣。故此,本期介紹紅、黃、白鹵的製作方法。
鹵汁的配製是做好鹵菜的首要關鍵。鹵汁配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鹵菜的色澤和口味質量。鹵汁一般可分為紅鹵汁、黃鹵汁、白鹵汁三大類。
紅鹵汁
原料:八角20克,桂皮20克,陳皮50克,丁香8克,山奈20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葉20克,良姜20克,草果5個,甘草15克,干紅辣椒100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片糖250克,黃酒1000克,優質醬油500克,糖色50克,精鹽200克,熱花生油25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①草果用刀拍裂,桂皮用刀背敲成小塊,甘草切成厚片,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紅辣椒干切成段。②將八角、桂皮、陳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葉、草果,良姜、甘草、紅辣椒干一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③將香料袋、蔥結、姜塊、片糖、黃酒、醬油、糖色、精鹽、熟花生油、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黃鹵汁
原料:黃梔子150克,香葉10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良姜50克,砂仁25克,油炸蒜仁150克,油炸鮮桔皮150克,芹菜150克,生薑150克,沙嗲醬1瓶,黃酒1000克,熟菜籽油250克,油咖喱150克,味精200克,精鹽23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①黃梔子用刀拍裂,芹菜打成結,生薑用刀拍松。②將黃梔子、香葉、山奈、花椒、良姜、砂仁、油炸蒜仁、油炸鮮桔皮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③將香料袋、芹菜結、生薑塊、沙嗲醬、黃酒、熱菜籽油、油咖喱、精鹽、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白鹵汁
原料:八角6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白豆蔻25克、陳皮50克,香葉50克,白芷25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水酒1000克,白醬油1000克,精鹽12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①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將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陳皮、香葉、白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②將香料袋、蔥結、姜塊、水酒、白醬油、精鹽、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此配方適宜於鹵制10~12千克的生鮮原料(家庭可按比例減少調味料的數量)。
鹵汁配製三秘訣
一、香料、食鹽、醬油的用量要適當:香料過多,成菜葯味大,色澤偏黑;香料太少,成菜香味不足。食鹽過多,成菜除口味「死咸」外,還會使成菜緊縮、干癟;食鹽太少,成菜鮮香味不突出。醬油太多,成品色黑難看;醬油太少,口味不夠鮮美。
二、原料的選用:黃鹵汁、白鹵汁不宜使用醬油或別的帶色的調味品,也不要使用容易褪色的香料。
三、鹵汁不宜事先熬煮:鹵汁應現配現用,這樣既可避免調味品中的芳香氣味白白地揮發掉,還能節省燃料和時間。
鹵汁的保存
鹵過菜餚的鹵汁,應注意保存,留作下次用。鹵汁用的次數越多,保存時間越長,質量越佳,味道越美。這是因為鹵汁內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質等成分越來越多的緣故。
鹵汁的保存,應注意以下幾點:
1、撇除浮油、浮沫。鹵汁的浮油、浮沫要經常撇除,並經常過濾去渣。
2、要定時加熱消毒。夏秋季每天早晚各燒沸消毒1次,春冬季可每日或隔日燒沸消毒1次,燒沸後的鹵汁應放消過毒的盛器內。
3、盛器必須用陶器或白搪瓷器皿。絕不能用鐵、錫、鋁、銅等金屬器皿,否則鹵汁中的鹽等物質會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使鹵汁變色變味,乃至變質不能使用。
4、注意存放位置。鹵汁應放在陰涼、通風、防塵處,加上紗罩,防止蠅蟲等落入鹵汁中。
5、原料的添加。香料袋一般只用2次就應更換。其它調味料則應每鹵一次原料,即添加一次。
附註:有了老鹵後,調制鹵汁則不必非用骨湯,用清水亦可,也可不加油。
川味鹵水製作新技術
川味鹵菜自形成之日起,便被廣大群眾所認可,由於鹵菜具備的其他烹製法所達不到的
優勢而歷經千年,經久不衰。鹵菜不是單一的烹製法,而是集烹制(加熱)與調味二者於
一身,由於鹵菜在火候上的要求比其他搶火菜好掌握,所以子產生便得到很多朋友的熱情
追捧,特別是一些不會做菜的家庭主婦。他的特點十分明顯。
第一,取材方便,可豐可儉
由於四川出產豐富,故用於鹵制的原料十分廣泛,這樣給廚師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機會和方面
。
第二質地適口,味感豐富
鹵制原料時,可根據原料的質地和食者對鹵菜口感的要求,可耙則耙,可軟則軟,該脆
則脆......鹵菜中五香料是川菜使用最多的一種味型,他給人的口感最豐富,最適口,五
香味中任何一種味型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增減。
第三香氣宜人,潤而不膩
由於鹵菜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具有各自辛香味和香氣的調料,所以鹵制出來的菜品除了有
醇厚的五香味感外,還有特別的香氣。這些香氣可提神,醒腦,所以在品嘗鹵菜時,既可
以達到良好的味覺感官,還可以產生良好的嗅覺感官,是佐酒的上乘菜餚。
第四,攜帶方便,易於保管
鹵制菜品時,因受熱會使原料中的蛋白質發生變性,進而產生脫水現象,使所鹵制原料
餓、的含水減弱,這樣就增加了原料的存放期和保管期,鹵菜原料由於武汁水,故便於攜
帶,使外出旅遊的首選食品。
第五,增加食慾,有益營養。
鹵制原料的取材眾多,葷素皆有,且鹵制調味品大多具有開胃健皮健裨,消食化滯等功
效。所以使用鹵制原料,除了滿足人體對蛋白質及維生素等的需求外,還能達到開胃,增
加食慾的目的。
川味鹵菜使川菜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問世以來,便與廣大群眾接下了不解
之緣,它在川菜王國里,歷經上千年的歷史,至今仍然魅力依舊,當我們舉筷品嘗那美味
可口的鹵菜時,竟然會那麼芳香撲鼻,香味悠長的奇特風味所陶醉,竟會使天下有如此美
味而贊不絕口,,願我們的川菜韻味永存,香瓢萬里。
接下來我們講鹵水的分類:
一 鹵水分為兩大類:即紅鹵和白鹵。其味型基本相同,屬復合味型,味咸鮮,具有濃
郁的五香味(所用味料,香料基本相同)。
紅鹵,加糖色鹵制的食品呈金黃色(咖啡色,如鹵牛肉,金黃色,如鹵肥腸等)
白鹵,不加糖色鹵制食品呈無色或者本色(白鹵雞,白鹵牛肚豬肚等)
鹵的特點:
無論白鹵還是紅鹵,它基本屬於煮的范疇,由於鹵比煮的時間稍長,便屬於單獨的烹飪
發存在於川菜中了,所以鹵菜是川菜烹制方法的一種方法。是川菜冷盤運用最廣泛的一種
方法。將調味料加香料多種製成鹵水,將原料粗加工入鹵成菜,適用於,肉類,家禽野味
,水產,蔬菜,豆製品等原料,川味鹵菜就是把經過紅白鹵制好的食品,做成川味熱菜,
冷盤的過程適用於家庭,餐廳,酒樓作菜。
紅白鹵的製作過程及注意事項
一。紅白鹵的製作過程
(1)鹵水的調味料及香料
制一鍋標准12,5千克的鹵水
調味料:川鹽300克 冰糖250克 老薑500克 大蔥300克 料酒100克 雞精味精適量
香料:山奈30克 八角20克 丁香10克 白蔻50克 茴香20克 香葉100克 白芷50克 草
果50克 香草60克 橘皮30克 桂皮80克 篳撥50克 千里香30克 香茅草40克 排草50克 干
辣椒50克
湯原料:雞骨架3500克和筒子骨1500克
二。紅白鹵水製作
(1)將雞骨架。豬筒子骨(錘斷)用冷水氽煮至開,去其血沫,用清水清洗干凈,重新加水
,放老薑(拍破),大蔥(留根全長),燒開後,應用小火慢慢熬,不能用猛火(用小火熬是
清湯,猛火熬的為濃湯)傲成鹵湯待用。
(2)糖色的炒法:用油炒制。冰糖先處理成
摘自動感居知識網路~
Ⅵ 良姜是什麼東西
良姜良姜
漢語拼音: liang jiang
別名:小良姜、高良姜
英文名:Lesser galangal
學名: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科屬:姜科
基原物料的生態:多年生草本。根莖圓柱形,具芳香氣,有節,節處有環形膜質鱗片,節上生根。葉二列,長披針狀,無柄,葉鞘開放抱莖。圓錐形總狀花序,頂生,花軸標紅色,花冠漏斗狀,白色或淺紅色。蒴果不開裂,球形,成熟時橘紅色。種子具有乾燥的假種皮。花期4~10月。
來源: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我國雲南、廣東、廣西及台灣等地區均有栽種。喜生於山坡草地或灌木叢中。
收采和加工:夏末秋初挖取生長4~6年的根莖,除去莖、葉、須根和鱗片,洗凈,然後切成小段,曬干。碾磨成粉末者稱為「良姜粉」。
使用部分: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莖。
性味:味辛,性溫。具強烈辛辣氣味。
主要成分:根莖含有高良姜素(Galangin)、山柰素(Kaempferide)、擗皮素(Quercetin)及揮發油。油的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1,8-Cineole)和桂皮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高良姜的辛辣成分為高良姜酚(Galango1)。
烹調用途:可供作鹵水調味料。良姜粉為「五香粉」原料之一。
其他作用:有溫脾胃、祛風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Ⅶ 良姜,山奈是一種嗎
沙姜抄
名稱:山萘襲
類別:溫里葯
拼音:shan nai
拉丁:rhizoma kaempferiae
別名:三萘子,三賴,山辣,沙姜
葯用部位:根莖
葯材性狀:本品多為圓形或近圓形的橫切片,直徑1~2cm,厚0.3~0.5cm.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須根;切面類白色,粉性,常鼓凸.質脆,易折斷.氣香特異,味辛辣.
栽培要點:
產地:廣西,雲南,廣東,台灣
採收加工:冬季採挖.洗凈,除去須根,切片,曬干.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溫;辛;歸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或搐鼻.
禁忌:陰虛血虧及胃有鬱火者禁服.
[編輯本段]食療作用
Ⅷ 小黃姜和良姜味道有區別嗎
其實良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葯材,它外觀上來看雖然跟姜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它們的區別很大。良姜和姜從外表上來看,它們的外皮是褐色的,裡面的肉呈現黃色。一般情況下,良姜它都會被製作成薑片,它可以入葯,暖胃的效果非常好。而姜它在菜市場上都能夠經常見到,大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被用來當作調味品,姜多數都是嫩姜,味道也會更加刺鼻。因此,良姜的味道要比姜輕一點!
良姜和姜的營養價值區別
良姜它的營養價值其實是特別的高的,它有一定的暖胃作用,能夠散去體內的寒氣,同時它還有消食止痛的療效,也有解毒的效果。所以如果有咳嗽或者嘔吐的患者,其實是可以食用良姜的,因為它有溫補的效果,能夠調理人的精神狀態,效果會非常不錯。而姜,它的味道比較辣一點,它有去腥的功效,而且它還可以驅寒,它能夠補充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同時它還具有發汗解表的一個療效,所以它的作用能很大。
良姜和姜的吃法區別
良姜是一種中葯食材,所以它既可以入葯,也能夠養胃。關於它的吃法,大多數情況下,它都會製作成薑糖來食用。可以將良姜給切碎,然後再加入白糖,通過加工手藝,製作成薑糖。用良姜製作出來的薑糖,辛辣可口,而且也是非常的解膩的。而姜,它大多數被當作調味用,在烹飪時肯定也會經常性食用到姜。比如可以將其切片,然後熬成姜水,可以起到解暑的效果。或者在製作魚肉或者雞肉時,加一點薑片,能夠起到去腥與提鮮的效果,味道會更加美味。
良姜和姜雖然形狀上確實差不多,但是兩者的製作手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大家一般可以不用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再者,良姜的葯用價值也要比姜大很多,因此良姜的需求量也並不亞於姜。大家也要盡量辨別它們,畢竟它們運用到的地方都不一樣。
Ⅸ 良姜在烹飪中起什麼作用
去除雜味和異味來,增香。
擴展資源料:
葯用功效
1.胃寒冷痛。本品辛散溫通,能散寒止痛,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葯,每與炮姜相須為用,如二姜丸(《和劑局方》);治胃寒肝鬱,脘腹脹痛,多與香附合用,以疏肝解郁,散寒止痛,如良附丸(《良方集腋》);治卒心腹 絞痛如劇,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者,可與厚朴、當歸、桂心等同用,如高良姜湯(《千金方》)。
2.胃寒嘔吐:本品性熱,能溫散寒邪,和胃止嘔。治胃寒嘔吐,多與半夏、生薑等同用;治虛寒嘔吐,常與黨參、茯苓、白術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