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桿加工用什麼機床
T01 為35度左右粗車刀 (白剛刀或硬質合金)
T02 為35左右精車刀(硬質合金)
最快不到10分鍾
要是用白剛刀粗車
不到20分鍾
M08
M03S100T0101 白剛刀給速(硬質合金為300)
G00X40Z20
#1=36 公稱直徑
#2=2.2 留0.4
#3=-50 加工長度
#4=3.14*2.5 為M=2.5
#5=0.5 初始切削直徑
#6=1. 這個值跟刀寬差不多,即可
WHILE[#1GT25]DO1 當#1大於25時,循環
#7=#2
N10G00Z[5-#7]
G92X#1Z#3F#4
G00Z[5+#7]
G92X#1Z#3F#4
#7=#7-#6
IF[#7GT0]GOTO10
#1=#1-#5
#2=#2-#5/2*0.364
IF[#1LT27] THEN#6=0.3
END1
G00X100Z5
M09
M00換2號刀,對刀
M03S300T0202
M08
G00X40Z20
#1=36
#2=2.4
#3=-50
#4=3.14*2.5
#5=0.2 這個值與光潔度有關,可達3.2以上
WHILE[#1GT25]DO1
G00Z[5-#2]
G92X#1Z#3F#4
G00Z[5+#2]
G92X#1Z#3F#4
#1=#1-#5
#2=#2-#5/2*0.364
END1
G00X100Z5
M30
『貳』 蝸輪蝸桿的加工方法
看你的精度要求,抄以及蝸桿的壓力角等參數,可以使用:
- 專用銑床
我們公司所使用的是專用的銑床加工,例如德國的KOEPFER,瑞士的LAMBERT。此類設備為專業的蝸桿加工機床,精度可以保證在DIN6級。國產的可以考慮寧江的專業銑床(為購買LAMBERT的專利技術)。
- 滾壓成型
主要看蝸桿參數是否適合使用此方法,精度個人認為會比專用銑床略差。
- 旋風銑
歐洲有專業的,國內也有改裝的。旋風銑在歐洲其實一般用於生產醫用骨釘,而不是蝸桿。個人認為蝸桿的精度要求是比骨釘要高的,蝸桿主要用於傳動,骨釘用於固定。
- 車床
沒有實際使用過,但是很懷疑其所能達到的精度。
『叄』 蝸桿在數控車床上怎麼加工
您可以使用宏編程。讓我給你一個傳真號碼。螺紋底徑#5#6#7刃寬極成#8#9螺紋長角量第1的點間距(Pitch
*頭)號#2#3#4大直徑螺紋直徑
希望多你有幫助,謝謝
『肆』 普通車床加工蝸桿的方法有哪些
水平裝刀法
車軸向直廓蝸桿時,為保證齒形正確,應把車刀兩側切削刃組成的平面裝在水平位置
上,且與工件軸線在同一平面。
垂直裝刀法
車削法向直廓蝸桿時,車刀兩側切削刃組成的平面應裝得與齒側垂直。由於蝸桿的導程角較大,用整體式車刀達到垂直裝刀法要求較困難。可採用回轉刀桿進行裝刀。在粗車軸向直廓蝸桿時,也可用同樣的方法。即採用垂直裝刀法。但精車時,刀頭必須水平裝夾。
蝸桿的加工的方法很多,根據蝸桿的數量、精度、可分為多種加工方法。
蝸桿的加工工藝。(加工一根場300mm,直徑50mm的蝸桿)下料、(按正規定要求坯料要經過鍛打處理,為獲取良好的金屬纖維狀)、粗車(要保證同軸度,留2mm的精加工量。)、熱處理調質處理HRC28-32、半精車,各部半精車留0.5mm的精車量,車蝸桿部分及兩端退刀槽車至要求,挑蝸桿、粗挑,不論用分層法 切入法等都可(注意在切削過程中不可以讓刀具三面吃刀,如果三面吃刀有可能產生扎刀)在中經處測量留量0.3mm,半精挑留量0.05-0.1mm(為精光留好較好的基礎),低速精光三面至要求。
(刀具一定要鋒利,刃口粗糙度一定要好,一面一面的光。)精車各部至要求(保證同軸度)。
『伍』 蝸桿是怎麼加工的
蝸桿軸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圓表面,也還有常見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針對各種精度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經濟精度選擇加工方法。
毛坯及其熱處理—預加工—車削外圓—銑鍵槽—(花鍵槽、溝槽)—熱處理—磨削—終檢。
1、蝸桿軸的預加工
軸類零件的預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備工序,即車削外圓之前的工藝。
校直:毛坯在製造、運輸和保管過程中,常會發生彎曲變形,為保證加工餘量均勻及裝夾可靠,一般冷態下在各種壓力機或校值機上進行校直。
2、蝸桿軸加工的定位基準和裝夾
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軸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圓表面,錐孔、螺紋表面的同軸度,端面對旋轉軸線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項目,這些表面的設計基準一般都是軸的中心線,若用兩中心孔定位,符合基準重合的原則。
中心孔不僅是車削時的定為基準,也是其加工工序的定位基準和檢驗基準,又符合基準統一原則。當採用兩中心孔定位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出多個外圓和端面。
以外圓和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用兩中心孔定位雖然定心精度高,但剛性差,尤其是加工較重的工件時不夠穩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時,為了提高零件的剛度,可採用軸的外圓表面和一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來加工。這種定位方法能承受較大的切削力矩,是軸類零件最常見的一種定位方法。
以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內孔時,不能採用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可用軸的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當工件是機床主軸時,常以兩支撐軸頸(裝配基準)為定位基準,可保證錐孔相對支撐軸頸的同軸度要求,消除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誤差。
以帶有中心孔的錐堵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外圓表面時,往往還採用代中心孔的錐堵或錐套心軸作為定位基準。
(5)蝸桿加工用什麼機床擴展閱讀:
蝸桿種類:
根據不同的齒廓曲線,普通圓柱蝸桿可分為
阿基米德蝸桿(ZA蝸桿)
漸開線蝸桿(ZI蝸桿)
法向直廓蝸桿(ZN蝸桿)
和錐麵包絡圓柱蝸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蝸桿
『陸』 數控機床做蝸桿的程序,以及用那種刀
什麼都行 35度的開粗最快
『柒』 一般蝸桿都是車削加工的,但是蝸桿如果用銑削,機床的運動形式可以實現嗎
通常,蠕蟲旋轉成型工藝。
2銑蠕蟲,首先要解決工件旋轉和飼料同步和可重專復性。第四軸銑加工中心屬,可能會更好。隨著分度頭騎跨橋齒可能更難以保證精度和加工表面的質量。
3。其次工具來解決問題。據我所知,沒有任何工具廠這樣的工具產品。
4。在加工中可能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哪裡有意志,有一種方法。
『捌』 6140車床怎麼加工蝸桿
雙導程蝸桿因其嚙合間隙可調整較小,傳動精度高,目前在要求連續精確版分度的結構權中被採用。但因雙導程蝸桿導程較大,基準齒左右兩側齒面的導程不相等,且大都為繁瑣的小數,在加工過程中存在掛輪計算和操作兩大困難。加工時,將機床各手柄扳向銘牌中Pn=12mm所示檔位,雙導程蝸桿參數測量方法機床修理時,往往會遇到更換成對蝸桿副或其中一件,以恢復蝸桿副的嚙合精度和傳動精度。
這就必須對其蝸桿副的嚙合參數,如蝸桿軸向模數m、壓力角α和軸向齒距Pz或導程Px作一精密的測量。通常測量軸向齒距Pz和壓力角α均需在萬能顯微鏡或其他專用儀器上進行,但有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由於蝸桿的磨損,再加上測量上的誤差,若用簡單量具(如卡尺等)進行測量無法得到准確的數據,特別是對於雙導程(漸厚)蝸桿更是如此。為提高測量精度,採用坐標鏜床對一台滾齒機的雙導程分度蝸桿的齒距Pz和壓力角α進行測量,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結果,其誤差在10μm以下,這樣做既簡便又精確。
『玖』 模數 3.15 的蝸桿 用 普通的機床 怎麼加工急!!!!
普通圓柱蝸桿的齒面(除ZK型蝸桿外)一般是在車床上用直線刀刃的車刀車制的。根據專車刀安裝位置的不屬同,所加工出的蝸桿齒面在不同截面中的齒廓曲線也不同。根據不同的齒廓曲線,普通圓柱蝸桿可分為阿基米德蝸桿(ZA蝸桿)、漸開線蝸桿(ZI蝸桿)、法向直廓蝸桿(ZN蝸桿)和錐麵包絡圓柱蝸桿(ZK蝸桿)等四種。GB10085-88推薦採用ZI蝸桿和ZK蝸桿兩種。
『拾』 關於蝸桿的加工方法的請教
普通圓柱蝸桿若用直線切削刃在車床上加工,按刀具安裝位置不同,切出的蝸桿又可分為阿基米德蝸桿(ZA)、漸開線蝸桿(ZI)和法向直廓蝸桿(ZN)等。 ZA阿基米德蝸桿 車刀刀刃平面通過蝸桿軸線,車刀切削刃夾角2α=40° 切出的蝸桿,在軸平面上具有直線齒廓,法向剖面齒廓為外凸曲線。而端面上的齒廓曲線為阿基米德螺旋線,故稱為阿基米德蝸桿。這種蝸桿加工和測量都比較方便,故應用廣泛。但導程角γ過大時加工困難。難以用砂輪磨削出精確齒形,故傳動精度和傳動效率較低。 ZI漸開線蝸桿 車刀切削刃平面與蝸桿的基圓柱相切,被切出的蝸桿在軸平面上具有凸廓曲線,而在垂直於軸線的端面上的齒廓為漸開線,故稱為漸開線蝸桿。這種蝸桿可以磨削(見下附德文原版pdf資料),故傳動精度和傳動效率較高,適用於成批生產和大功率、高速精密傳動。 ZN法向直廓蝸桿 當蝸桿導程角 γ較大時,為了使車刀獲得合理的前角和後角,車制時車刀刀刃平面放在蝸桿螺旋線的法平面上,這樣切出的蝸桿,在法向剖面上齒廓為直線,故 稱為法向直廓蝸桿。而在垂直於軸線的端面上的齒廓曲線為延伸漸開線,因而又稱為延伸漸開線蝸桿。這種蝸桿切削性能較好,有利於加工多頭蝸桿,且可用砂輪磨齒,常用於機床的多頭精密蝸桿傳動。 隨著技術和產品要求的進步,需要切削速度進一步提高,車削法產生了瓶頸,於是出現了旋風銑。即用旋轉的刀具來提高切削線速度(可達每分鍾400米),工件則無須高速旋轉。 蝸桿的旋風銑加工方法分兩種,內旋風whirling和外旋風milling. 內旋風:工件圓周與刀牙圓周內切(蝸桿在刀盤內部) 精度可達DIN7 Ra0.8 外旋風:工件圓周與刀牙圓周外切(蝸桿在刀盤外部) 精度可達DIN6 R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