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參加工作時間是指什麼
1. 首次參加工作時間證明是什麼,去哪開
自己寫簡歷會寫在哪裡工作過的工作經驗。證明就開這里的,可以提供勞動合同或者相關的可以證明工作經歷的東西。
2. 工作單位為什麼要首次參加工作時間
這只是用人單位自己的規定,既然決定在那裡工作,按照相應的要求提供這份證明就可以了,單位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也是出於他們的考量吧,況且對於求職者來說,拿出這樣的證明也不應該是一件多難辦到的事情吧。
3. 參加工作時間怎麼填
報考公務員,參加工作時間按照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參加工作時間可以填2006年。
如果有規范的勞動合同,可認定為實際參加社會工作的時間。錄用為公務員的時間,可認定為參加機關工作的時間。區屬部門的填寫規范可由其組織人事部門自行規范。
公務員的退休工齡和工資有專門的政策規定明確,也有專門的工齡認定表,實際工作中應與檔案要件相一致。因此,公務員任免表填寫的參加工作時間不會對其退休工齡和工資有影響。
拓展資料:工齡計算
工齡計算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的計算。工齡的計算即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它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4. 請問如何認定首次參加工作時間
一般來說,簽勞務合同就可以算工作,社保很多公司都是不繳的!
5. 什麼是參加工作時間
參加工作的時間,就是開始工作的時間。如果是問工作了多長時間,就是上班到現在的時間。
6. 參加工作時間如何確定
參加工作第一天填表,這個表是錄檔案的,就是確定工作時間
7. 參加工作時間和入職時間有什麼區別
參加工作時來間,是指開始正式源上班的時間。
入職時間,指的是在工作中任某個工作職務(現職)的開始時間。
8. 參加工作時間應該怎麼填
所謂工齡,是指職工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起,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或全部來源的工作時間。對計算社會保險待遇有法律意義的只是連續工齡和繳費工齡。
計算方法
1、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算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算法
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8)首次參加工作時間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後剩餘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工作人員在試用期間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工作年限。
工作人員受過開除處分或刑事處分的,應當從重新參加工作之日起計算工作年限;情節較輕,並且經過任免機關批準的,其受處分以前工作的時間,也可以合並計算工作年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參加工作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作年限
9. 人事檔案中的「參加工作時間」是指什麼,以什麼證明為准
參加工作時間就是你就業時首次正式到單位報到並辦理人事相關手續的第一天,證明在你的人事檔案。
10. 請問我的參加工作時間應該如何認定
計算方法
參加工作時間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計算工齡的方法:
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合並計演算法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由於國家壓縮城市人口、精簡機構、工廠停產等組織原因下放退職,以後重新參加工作的,他們的參加工作時間為下放退職前參加工作的時間,工齡由下放退職前的工作時間與重親參加工作後的工作時間全並計算連續工齡。凡屬非組織原因退職,以後又重新參加工作的,其退職前的工作時間一律不計算工齡。
(10)首次參加工作時間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1.軍隊轉業幹部的參加工作時間如何認定
入伍時間一律從縣(市)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或人民武裝部)批准入伍之日算起。已轉業到地方工作的原軍隊幹部也按此規定執行。
2.工人的參加工作時間的如何認定
《勞動部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的決定》明確:工齡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工人參加工作時間應為一般工齡的起始時間。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施行(1992年7月23日)前招收的,以勞動者初次參加工作時縣級以上勞動人事部門審批時間作為認定依據進行認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施行後至2008年1月1日之前,以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或企業辦理錄用手續之日作為認定依據進行認定;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以後招用勞動者的,以用工之日作為認定依據進行認定。
3.關於下鄉知識青年的參加工作時間如何認定?
《勞動人事部關於解決原下鄉知識青年插隊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勞人培〔1985〕23號)規定:參加工作時間從下鄉插隊之日起算。檔案中須有審批材料或能查找到真實有效的證明材料。
4.工人參加普通大中專院校考試上學畢業後重新派遣的,參加工作時間如何認定?
正式工,以招工時間為准;合同工或長期臨時工,按照《關於合同工或長期臨時工考入大學畢業分配後參加工作時間如何確定問題的函》(勞人干局〔1983〕14號)規定,「其參加工作時間,應從畢業分配工作後到單位報到之日起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參加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