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熱加工後性能如何變化
1. 3. 鋼筋有哪些形式鋼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幾種冷拉和冷拔後鋼筋的力學性能有何變
(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二)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三)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四) 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2. 鋼材經冷加工時效處理後,性能有何種變化
在常溫下,對鋼材進行冷拉、冷拔或冷軋等機械加工,使之產生一定的塑性變形,內強度明顯提高,容塑性和韌性有所降低,這個過程稱為鋼材的冷加工強化。
冷加工強化的目的:是提高鋼材的強度和節約鋼材。
鋼筋冷拉:是指常溫下將鋼筋張拉至應力超過屈服應力、但遠小於抗拉強度時再卸荷的加工方法。
冷拔:是將φ6~φ8mm的光圓鋼筋進行強力拉拔,使其通過截面小於鋼筋截面積的拔絲模孔,徑向擠壓縮小而縱向伸長。
冷軋:是將圓鋼在軋鋼機上軋成斷面按一定規律變化的鋼筋,可提高其強度以及與混凝土間的握裹力。
鋼材經冷加工後,隨著時間的延長,鋼筋強度進一步提高,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
時效處理包括自然時效和人工時效。
3. 何謂鋼筋的冷加工和時效處理,鋼筋經冷拉後,其力學性質有何變化
鋼筋的冷加工指的是:在常溫下對鋼筋進行加工,使得鋼筋產生塑性的變形,提高鋼筋的屈服強度。
鋼筋的時效處理指的是:在常溫下,把鋼筋放置15到20天,或者將鋼筋加熱到100到200攝氏度兩小時左右,前者是自然時效,後者是人工時效。這樣鋼筋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硬度都會提高,但是,塑性和韌性將會降低。
鋼筋經冷拉後,其力學性質的變化:經過冷加工後,鋼筋的屈服強度提高。
(3)鋼筋熱加工後性能如何變化擴展閱讀:
鋼筋加工要求: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4. 鋼筋經冷拉時效處理後性能有何變化
冷加工是指鋼材在常溫下進行的加工。鋼材經冷加工產生塑性變形,從專而提高其屈服強屬度,這一過程稱為冷加工強化處理。將經過冷拉的鋼筋於常溫下存放15~20d,或加熱到100~200℃並保持2h左右,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前者稱為自然時效,後者稱為人工時效。
鋼筋冷拉以後再經過時效處理,其屈服點、抗拉強度及硬度進一步提高,塑性及韌性繼續降低。
5. 什麼是鋼材冷加工和時效冷加工和時效對鋼材性能有何影響
冷加工是相對於熱加工,熱加工是通過加熱原料,來進行沖壓折彎等系列加工,相對而言,冷加工就是不對原料進行溫度變化。
1、鋼材時效定義:在塑性變形時或變形後,固溶狀態的間隙溶質(C、N)與位錯交互作用,釘扎位錯阻止變形,導致強度提高,韌性下降的力學冶金現象。
例如:將冷加工處理後的鋼筋,在常溫下存放15-20d,或加熱至100-200攝氏度後保持一定時間,其屈服強度進一步提高且抗拉強度也提高,同時塑性和韌性進一步降低,彈性模量則基本恢復。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
2、性能的影響是,在冷加工之後,通過時效作用,會改變鋼材的性能(服強度進一步提高且抗拉強度也提高,同時塑性和韌性進一步降低,彈性模量則基本恢復)
(5)鋼筋熱加工後性能如何變化擴展閱讀:
鋼材冷加工原理:
1、鋼筋經冷拉,強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現象,稱為變形硬化。這是由於鋼筋應力超過屈服點以後,鋼筋內部晶格沿結晶面滑移,晶格扭曲變形,使鋼筋內部組織發生變化。由於這種塑性變形使鋼筋的機械性能改變,強度提高,塑性降低,鋼筋的彈性模量也降低。
2、剛剛冷拉後的鋼筋,由於內部晶格扭曲變形,有內應力存在,促使鋼筋內部晶體組織自行調正,經過調整,鋼筋獲得一個穩定的屈服點,強度進一步提高,塑性再次降低。鋼筋晶體組織調整過程稱為「時效」。
冷拉時效後,鋼筋內應力消除,鋼筋獲得新 的穩定的屈服點,強度進一步提高,塑性再次降低。冷拉時效後,鋼筋應力應變曲線變為 O1GHKM。H為時效後的屈服點,比G點又提高了。
6. 熱軋鋼筋與冷加工鋼筋有些什麼特性及區別
熱軋是鋼筋的改善力學性能的一個措施,能使晶粒變細,也能使氣泡裂紋等焊合,因而熱軋鋼筋具有較高的強度,冷拉鋼筋是將熱軋鋼筋經過冷加工,提高鋼筋的屈服點強度,以節約鋼材。
7. 熱處理後的鋼材後經火燒後力學性能有何變化
大部分鋼在燒紅(溫度約在700-800℃以上)時,硬度會降低,塑性會增加,但也有些熱軋低碳鋼,如鋼筋等,燒紅後力學性能變化不大。
8. 鋼材經冷加工和時效處理後性能如何變化
在常溫下,對鋼材進行冷拉、冷拔或冷軋等機械加工,使之產生一定的塑性變形,強度明顯內提高容,塑性和韌性有所降低,這個過程稱為鋼材的冷加工強化。
冷加工強化的目的:是提高鋼材的強度和節約鋼材。
鋼筋冷拉:是指常溫下將鋼筋張拉至應力超過屈服應力、但遠小於抗拉強度時再卸荷的加工方法。
冷拔:是將φ6~φ8mm的光圓鋼筋進行強力拉拔,使其通過截面小於鋼筋截面積的拔絲模孔,徑向擠壓縮小而縱向伸長。
冷軋:是將圓鋼在軋鋼機上軋成斷面按一定規律變化的鋼筋,可提高其強度以及與混凝土間的握裹力。
鋼材經冷加工後,隨著時間的延長,鋼筋強度進一步提高,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
時效處理包括自然時效和人工時效。
9. 解釋鋼筋的冷拉,冷拔,冷拉時效鋼筋經過冷加工後其力學性能會發生什麼變化
冷加工是指鋼材在常溫下進行的加工。鋼材經冷加工產生塑性變形,從而提高其屈服強度,回這一過程稱為冷加答工強化處理。將經過冷拉的鋼筋於常溫下存放15~20d,或加熱到100~200℃並保持2h左右,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前者稱為自然時效,後者稱為人工時效。
鋼筋冷拉以後再經過時效處理,其屈服點、抗拉強度及硬度進一步提高,塑性及韌性繼續降低。
10. 熱扎鋼筋隨著級別的提高,鋼筋的性能有何變化
熱扎鋼筋,隨著等級的提高,其屈服點(強度)、抗拉強度也相應提高,但是其斷後伸長率卻反而略微降低。
這里可以從熱扎鋼筋鋼筋國家標準的技術指標要求得到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