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股藍收割後如何加工
1. 絞股藍怎樣加工
8月份的絞股藍最佳,皂苷含量最高,采葉做到大小均勻,形狀齊整,老嫩一致,注意保鮮保質,隨采隨加工。絞股藍茶製作需殺青,揉捻,烘焙,毛茶處理,包裝等工序。
2. 絞股藍怎樣炮製
絞股抄藍為多年生宿根植物,可連續收獲幾年。在溫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第1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絞股藍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凍地區,每年只收獲1次,於10月份收獲。第1次收獲,用鋒利的鐮刀在離地面10 cm處割取藤蔓;第2次收獲可齊地面割取藤蔓。爬在攀援物上的莖葉可直接拉下。收割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割後去掉雜質及時陰干,防止霉爛,然後紮成捆或裝入麻袋,放通風乾燥處貯存。此外,也可將鮮莖切成2~3 cm的小段放竹席上攤開陰干,陰干後裝入紙盒或干凈塑料食品袋內備用。一般產干貨2 250~4 500 kg/ha,高產者可達7 500 kg/ha。收獲2次的,在第1次收獲後立即中耕除草,施足肥料,以促進老藤蔓快速抽梢生長,提高產量。
3. 絞股藍怎麼加工
採回的來絞股藍莖葉,去自掉雜物,用清水快速沖洗凈(浸泡會使易溶性皂甙損失過多),然後紮成小捆,懸於屋檐下晾曬。待充分乾燥後,切成2~3厘米長的小段,再攤晾一次,除去爛葉和雜質。也可晾至八成干時,理順,再曬干或晾乾,或直接粉碎打成粉,裝入袋中。每667米可產鮮莖葉600~800千克,高產可達1000千克以上。也可製成茶飲,也可作保健食品和保健飲料等。
4. 絞股藍怎麼炮製
絞股藍為多年生宿根植物,可連續收獲幾年。在溫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內第1次在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絞股藍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凍地區,每年只收獲1次,於10月份收獲。第1次收獲,用鋒利的鐮刀在離地面10 cm處割取藤蔓;第2次收獲可齊地面割取藤蔓。爬在攀援物上的莖葉可直接拉下。收割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割後去掉雜質及時陰干,防止霉爛,然後紮成捆或裝入麻袋,放通風乾燥處貯存。此外,也可將鮮莖切成2~3 cm的小段放竹席上攤開陰干,陰干後裝入紙盒或干凈塑料食品袋內備用。一般產干貨2 250~4 500 kg/ha,高產者可達7 500 kg/ha。收獲2次的,在第1次收獲後立即中耕除草,施足肥料,以促進老藤蔓快速抽梢生長,提高產量。
5. 絞股藍茶葉的加工流程,詳細,求解答
這些都是各家的秘密,不會完全公開的。大致第一步是先清潔,然後殺回青。殺青非常重要,答比如有的茶採用蒸汽殺青的話,要加壓,比如加4個大氣壓,整個過程很短,可能不到一分鍾,過猶不及,最後是乾燥。有的還有旋轉揉捻的技術。
6. 怎樣採收絞股藍
絞股藍種抄植後,可連襲續採收數年,當莖蔓生長到1.2米左右時,便可採收。一般每年北方可收割1~2次,南方較熱地區可收3~4次。其收割方法是離地面4~5節(約15~20厘米),用刀將整套割下即可。通常667米產鮮品500~800千克,最後一次可齊地面收割。第二年春地下根狀莖可繼續萌發生長,北方因冬季寒冷,根狀莖不能在田間自然越冬。
7. 我想種植絞股藍,可我對它一點都不了解,比如它幾月播種,該如何種植,蟲害的防治,成品加工,銷往何處
地理分布絞股藍系葫蘆科草質藤本植物,多分布於亞熱帶和北亞熱帶地區,我國絞股藍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分布在江以南各省山區海撥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丘陵、山坡和石山地區的陰濕地帶,如湖北神農架山區帶,湖南湘西南山區帶,廣西大瑤山,現陝西、湖北、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有栽培。據普查考證,陝西平利因其獨特的氣候和相對優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絞股藍的生長,全世界有13個種系,我國有11個種系,平利有7個種系:(短柄絞股藍、長柄絞股藍、心籽絞股藍、甜味絞股藍、光葉絞股藍、毛葉絞股藍、喙果絞股藍)。平利縣已被列入中國唯一絞股藍原產保護地和第一個有機絞股藍基地(無化肥、農葯污染)。 絞股藍有五葉、七葉、九葉以及苦味和甘味兩種,其中九葉甘味絞股藍皂甙含量最高,但我國鏡內非常少見,其次是七葉甘味絞股藍,近來來,在湖南省西南山區地帶發現了大面積的野生七葉絞股藍,皂甙含量很高,湖南綏寧葯用植物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中葯現代化研究中心進行檢測發現,皂甙含量高達8%~12%以上,葯用及保健價值非常高。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功效成份 絞股藍主要有效成份是絞股藍皂甙、絞股藍糖甙(多糖)、水溶性氨基酸、黃酮類、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等。 葯用部位:全草都可入葯,嫩葉的功效成份含量比根、莖高的多,葯用價值最高。 性味與歸經:①寒;苦;歸肺、脾、腎經。②苦、微甘,涼。歸肺、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補虛,清熱,解毒。用於體虛乏力,虛勞失精,白細胞減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炎。 功效與作用: (1)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2)抗動脈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療心血管疾病。 (3)安神養性,延緩衰老,改善腦力活動,提高大腦機能。 (4)活化人體正常細胞,抑制肥胖、健脾胃、解疲勞,有鎮靜,催眠、抗緊張作用,治療偏頭疼。 (5)抗癌防癌,抑制殺滅癌細胞。增強人體血液中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6)消除激素類葯物的毒副作用。 (7)消炎.抗腸、胃潰瘍和腫瘍。 (8)對便秘效果尤為顯著,同時有一定的烏發及美容作用。 不同種類的絞股藍所含功效成份不同,其功效作用也有區別,味苦的,性寒,清熱解毒功效更強,對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慢性支氣管炎等效果更好;因太苦很難直接入口,一般用作絞股藍皂甙的提取;味甘的,養心護肝,益氣和血更甚,對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失眠頭痛等效果好一些,日本產的都為甘味,故名為甘茶蔓,甘味的葯用價值很高,近代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絞股藍含有與人參皂甙化學結構相同的皂甙,並分離出80多種皂甙類化學物質,引起各國重視。 1986年,國家科委在「星火計劃」中,把絞股藍列為待開發的「名貴中葯材」之首位。 2002年3月5日國家衛生部將其列入保健品名單。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選地 絞股藍喜陰濕、疏鬆肥沃的土壤。種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邊、房屋前後坎、山坡路旁、岩腳根等均可。日曬多的山地或大田種植時,中間要套種能起擋陽作用的植物,可進行糧葯、果葯、林葯間套種,以達到葯糧林三豐收。 種子繁殖 9月和10月採集成熟果實,干後去果皮,放在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浸泡8小時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進發芽。浸泡後的種子用草木灰適量拌勻,採用條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後覆蓋1cm厚,再蓋一層草,保持土壤濕潤,苗長出後揭去蓋草,撥除雜草,並搭架遮陰50%左右。幼苗長出了3~5片真葉,苗高5~10cm時,便可進行移栽。 枝條繁殖 絞股藍亦可採用枝條扦插或根狀莖繁殖。扦插時除去病蔓,選擇健壯的枝蔓,剪截有3節的插穗,上節留葉,中下節插入土中,45天後即可移栽。根狀莖繁殖是將根狀截成3~5cm長段,插入土中蓋土壓實。其它要求與扦插繁殖相同。 栽培管理 平坦的山地或旱田宜作瓦背形的平畦,寬1.3cm,長度不限;坡地深翻,不需作畦。但二者均要開通排水溝和留行人道,以便管理。山地與旱田的行距均為0.6m,株距0.3m,每畝密度為3000株左右,畝施入1000~2000kg有機肥和20kg過磷酸鈣作底肥。下栽時間一般為4~9月底,盛夏需遮蔭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穴可栽1~3株,栽法呈三角形,株與株之間相距10cm。中耕和除草結合進行,栽下2個月內將雜草鏟除後抖凈泥塊仍放葯根土表周圍。 病害防治 絞股藍抗病性較強,但雨期易發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爾多液200倍澆灌病區;在播種或扦插前用1kg敵克松或用2~3%硫酸亞鐵,每畝50~70kg,進行土壤消毒。二是撥掉病株,然後在其周圍撒上石灰粉。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一般不得使用農葯。 收獲加工 一般1年收2次,第1次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溫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第1次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凍地區,每年只收獲1次,於10月份收獲。 加工可借鑒國外的做法是:采絞股藍新鮮的全草,洗凈、攪拌、壓榨、分離、過濾,再將不含葉綠素的淡色清液,用冷凍乾燥法或瞬間乾燥法得到絞股藍原汁乾粉,這種乾粉各種成分損失較少,有益健康,且轉運方便。
8. 絞股藍如何炮製
絞股藍茶原料都來自原產地平利農興四方,由當地茶農手工甄選,皆為野生七葉絞股藍初回春嫩葉,採用現代中答葯加工工藝與古法炒茶工藝相結合炮製而成,具有「形、色、香、道」的特點,內含豐富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葯用和保
9. 我發現了一些野生絞股藍,求專業絞股藍茶葉的加工流程,加工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是什麼,詳細,求解答望
看來你是要自己動手了,我給你查一些吧.
還真的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料,要的話私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