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怎麼加工高精度內槽
㈠ 加工中心怎麼加工這個工件(5個孔.5個槽)
該零抄件用三爪裝夾個人襲不太認同,夾上下兩層都有可能幹涉加工,要是不幹涉倒可以這么用。
要是批量大的話,個人比較推薦使用夾具裝夾,做個芯棒和配套的大螺母,相應位置上都鑽孔,這樣鑽孔和銑槽都不會有干涉,現在的問題是,那槽窄而深,5mm的銑刀伸這么長,切削用量你該好好考慮了~~~以上個人愚見。
㈡ 這個槽如何加工。加工中心
大於復180度的用 I J
小於180度用制R
舉個例子:銑R30圓選用10個的銑刀(中心要打好一個10個左右的空,要不就用兩刃銑刀下刀)
O1234
G80G40G15G49
G54G90G00X0.Y0.
G43Z503H1
M03S2000
G00Z1.
G01Z-1.F100
G01X-25.F100
G02I25.F100
G01X0.Y0.F500
G00Z200.
M05
M09
G91G28Z0Y0
M30
㈢ 數控加工中心能加工1MM的槽嗎
可以!最小可以加工0.3MM的槽!
精雕機,0.1MM都可以!
㈣ 求教高精度孔加工工藝
以上的加工方法估計都達不到你要的圖紙要求,你還有最重要的粗糙度沒寫。理論上要保證坐標位置和孔直徑,要光學坐標鏜,如果粗糙度要0.4的話,就要珩磨孔
㈤ 加工中心U型槽如何加工
會電腦編程這個很簡單,5分鍾編好,手工你得編好久。
㈥ 加工中心怎麼才能保正鏜孔的精度
不管你的精鏜刀如何可以微調 實際上要在已加工孔尺寸上 通過微調搪刀的方法 控制1絲的尺寸是比較難保證的 你可以這樣 加工精孔時先留0.1-0.2的料 硬料留0.1較合適 先試刀一定深度 查尺寸 通過重復兩次這樣的動作 可以把握住你當前使用的搪刀的特性 記住最後一刀的餘量不可過多或過少 區別加工件的材質和搪刀INSER(刀片)的HRC 結合孔的精度要求 試刀時孔的尺寸變化情況 適當增大或減小調節精鏜刀的微調旋鈕 力爭一刀過 多總結總結平時工作中小經驗 相信很快會成為做孔高手的
一般孔做到最後一刀還小0.01比較麻煩 微調是沒用的 可能你不調 就剛才的刀再下去就會大了0.02-0.03 而且孔壁也會有螺旋線 有時孔的尺寸也沒變化 刀小了 有個方法一試 將孔的上部分用有顏色的水筆塗塗 檢查你的刀片 多回幾圈旋鈕(0.1-0.2)再進到你原來的位置少0.01-0.02 下刀一定距離 看有無碰到孔壁
遵循先回再調 消除搪刀間隙的原則 試刀 量測 最後才下刀 保證尺寸公差 要關水 關氣試刀 等有一定經驗還可以有不調搪刀 改變切削參數 比如加減RPM FEED 等方法 0.01也是可以得到的 我一般最後一刀是直接做到公差內的30+0.005的也行 關鍵是你要漸漸熟悉了解你的機床 搪刀精度 以及你加工孔時採用合適的工藝方法 比如精粗餘量依據材質 刀片的HRC 圖紙要求孔的精度 用途 等合理安排 切削過程多注意檢測 觀察 累積一些小竅門
㈦ 加工中心編程如何加工整個圓弧槽
圓弧插補指令:
1、G02順時針圓弧插補:沿著刀具進給路徑,圓弧段為順時針。
2、G03逆時針圓弧插補:沿著刀具進給路徑,圓弧段位逆時針。
圓弧半徑編程。zd格式:G02/G03X_Y_Z_R_F; 移到圓弧初始點;
3,G02/G03+圓弧終點坐標版+R圓弧半徑。(圓弧<或=半圓用+R;大於半圓(180度)小於整圓(360度)用-R。圓弧半徑R編程不能用於整圓加工。)
4、用I、J、K編程(整圓加工)。格式:G02G03X_Y_Z_I_J_K_F_;
5、I、J、K分別表示XY方向相對於圓心之間的距離,X方向用I表示,Y方向用J表示,z方向用K表示(G17平面K為0)。
正負判斷方法:刀具停留在軸的負方向,往正方向進給,也就是與坐標軸同向,那麼就取正值,反之為負。
(7)加工中心怎麼加工高精度內槽擴展閱讀
具體步驟
數控手工編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過程、數學處理、編寫程序清單、程序檢查、輸入程序和工件試切。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處理
首先根據圖紙對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明確加工內容,決定加工方案、加工順序,設計夾具,選擇刀具、確定合理的走刀路線和切削用量等。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數控系統的性能,正確選擇對刀點及進刀方式,盡量減少加工輔助時間。
2、數學處理
(1)編程前根據零件的幾何特徵,建立一個工件坐標系,根據圖紙要求制定加工路線,在工件坐標繫上計算出刀具的運動軌跡。對於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只需計算出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
(2)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數控系統的插補功能不能滿足零件的幾何形狀時,必須計算出曲面或曲線上一定數量的離散點,點與點之間用直線或圓弧逼近,根據要求的精度計算出節點間的距離。
3、編寫零件程序單
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確定以後,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編寫零件程序。
4、程序輸入
以前的數控機床的程序輸入一般使用穿孔紙帶,穿孔紙帶上的程序代碼通過紙帶閱讀裝置送入數控系統。現代數控機床主要利用鍵盤將程序輸入計算機中;通信控制的數控機床,程序可以由計算機介面傳送。
5、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1)程序清單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切才能正式使用。校驗的方法是將程序內容輸入到數控裝置中,機床空刀運轉,若是平面工件,可以用筆代刀,以坐標紙代替工件,畫出加工路線,以檢查機床的運動軌跡是否正確。若數控機床有圖形顯示功能,可以採用模擬刀具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
(2)但這些過程只能檢驗出運動是否正確,不能檢查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因此必須進行零件的首件試切。首次試切時,應該以單程序段的運行方式進行加工,監視加工狀況,調整切削參數和狀態。
㈧ 加工中心加工一件內槽長90,寬60.深3正方向傾斜10度的長方形工件.如何編寫.要詳細的求大神解答,刀具直徑22
原點工件中心,
G54G90M3S2500G0X0Y0
Z2M7
#1=0.2每刀下刀深度
#2=#1*TAN[10]
N1 G1X-25Y0F1000
Z-#
X-[45-11-#2]
Y-[30-11-#2]
X[45-11-#2]
Y[30-11-#2]
X-[45-11-#2]
Y-1
#1=#1 0.2
IF[#1LE3] GOTO1
G0Z150M9
M5
G91G28Y0
M30
手機一字一字打的
㈨ 加工中心銑圓孔內槽
用T型銑刀,將角磨成R4,加工中心銑圓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