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怎麼加工去皮
❶ 半夏有幾種炮製方法
【炮製】半夏的炮製方法:
1.生半夏: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2.法半夏:取凈半夏,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其顆粒大小,斟酌調整浸泡日數。泡至10日後,如起白沫時,每半夏100斤加白礬2斤,泡1日後再進行換水,至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塊,加水煎湯,用甘草湯泡石灰塊,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攪拌,使其顏色均勻,至黃色己浸透,內無白心為度。撈出,陰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礬2斤,甘草16斤,石灰塊20斤)
3.姜半夏:取揀凈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項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後,另取生薑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悶潤後切片,晾乾。(每半夏100斤,用生薑25斤,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
4.清半夏:取揀凈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項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後,加白礬與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悶潤後切片,晾乾。(每半夏100斤,用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
5.《雷公炮炙論》:修事半夏四兩,用搗了白芥子末二兩,頭醋六兩,二味攪令濁,將半夏投於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鄛涎,若洗不盡,令人氣逆,肝氣怒滿。
6.陶弘景:半夏,用之皆先湯洗十許過,令滑盡,不爾戟人咽喉。
整理摘錄資料出處:《中華本草》
因半夏有毒,故處方中應用炮製過的半夏。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❷ 半夏塊莖如何收獲加工
半夏於「抄秋分」前後(9月下旬)葉片枯黃時收挖,從畦的一端用鍬將半夏挖出,按大、中、小分開,大的入葯,小的作種栽。入葯的塊莖隨時放在筐內或麻袋內,腳穿長筒膠鞋踩踏,踩凈外皮,也可用脫皮機去皮,脫凈皮沖去雜質,至外表呈潔白色為止。晾乾表面水分,放入硫磺櫃中熏至透心,曬干或烘乾,每667米2收鮮貨600~1000千克,每100千克鮮貨可加工30千克左右干貨。脫皮困難有兩個原因,一是收獲過晚,二是收刨後沒有及時加工。故半夏收獲應掌握季節,要適時採收,不宜太早,或過晚,並做到隨挖隨加工,不能存放。
❸ 半夏 怎麼手工去皮 在線等!!!
發酵後的半夏來塊莖源人工去皮,其方法是,將半夏塊莖分別裝入編織袋或其他容器內,水洗後,腳穿膠靴踏踩或用手來回反復推搓10分鍾,倒在篩子里用水漂去碎皮,未去凈皮的揀出來再搓,直至全部去凈為止.如果較大的塊莖去皮後,「後腚門」仍有一小圓塊透明的「繭子」時,量少可用手剝去,量多再裝袋搓掉,直至半夏塊莖全部呈純白色為止。
❹ 半夏去皮後晚上用蓋嗎
在收獲時,如土壤濕度過大,可把塊莖和土壤一齊先刨松一下,讓土壤中水分較快地蒸發出來,使土壤盡快變干,以便於收刨。刨收時,從畦一頭順行用爪鉤或鐵鎬將半夏整棵帶葉翻在一邊,細心地揀出塊莖。倒苗後的植株掉落在地上的珠芽應刨收前揀出。刨收後地中遺留的枯葉和殘枝應檢出燒掉,以減輕明年病蟲害的發生。
鮮半夏的初加工
半夏的初加工可分為發酵、去皮、乾燥三個步驟
(1)發酵:將收獲的鮮半夏塊莖堆放室內,厚度50cm,堆放15~20天,檢查發現半夏外皮稍腐,用手輕搓外皮易掉,既可。也可將收獲的鮮半夏拌入少量的生石灰中堆厚15~20cm使其發酵,2~4天即可完成發酵過程。
(2)去皮:將發酵後的半夏塊莖用篩分出大、中、小三級。根據數量多少可分人工去皮和機械脫皮兩種。數量少的可採用人工去皮,其方法是:將大、中、小半夏塊莖分別裝入編織袋或其他容器內,水洗後,腳穿膠靴踏踩或用手來回反復推搓10分鍾,倒在篩子里用水漂去碎皮,未去凈皮的揀出來再搓,直至全部去凈為止。如果較大的塊莖去皮後,底部(俗稱「後腚門」)仍有一小圓塊透明的「繭子」時,量少可用手剝去,量多裝袋再搓掉,直至半夏塊莖全部呈純白色為止。也可水洗後趁濕放在大砂缸或水泥池內加入少許水,使半夏滑潤,穿膠靴上下踩踏去皮。半夏數量多可採用機械脫皮,目前半夏的脫皮機從簡單到復雜樣式有多種,多數是借鑒了各種拌和機及洗衣機渦輪旋轉的道理製作,有立式、卧式兩種。機械脫皮的操作方法是:脫皮前,將半夏用水洗凈,並分大、中、小三擋分別脫皮;脫皮時先開機,然後投入分開大小的半夏塊莖進行分次攪拌,一次投入的量要適宜,約60kg左右,否則壓力不足,脫皮效果差,經過一段時間攪拌後停機,加入清水沖去碎皮和雜質,再開機攪拌;也可邊攪拌邊加水沖洗。刨收時間適宜又及時脫皮的半夏,一次脫皮時間約用30分鍾左右,日加工量1500kg以上,比人工去皮提高功效40多倍,脫皮凈度可達90%以上。
(3)乾燥:脫皮後的半夏需要馬上晾曬,在陽光下暴曬最好,並不斷翻動,晚上收回平攤於室內晾乾,次日再取出曬至全乾,既成商品。去皮後如遇陰雨天不能晾曬,可先浸泡在飽和的明礬水中,隔1~2天換一次水,可防腐爛,天晴再曬。沒曬干受潮或干品存放時間較長變色的半夏塊莖,可用水洗後放袋中搓白,繼續曬干。如半夏數量較大,最好建有烘房,邊脫皮,邊烘乾,不受天氣影響,其加工的半夏商品質量較好。
❺ 半夏怎樣採收加工的
1.採收。種子播種的第3、4年,塊莖繁殖的當年或第2年採收。一般於夏、秋季莖葉枯萎倒苗後採挖。但以夏季芒種至夏至間採收為好。因此時半夏水分少,粉性足,質堅硬,色澤潔白,葯材質量好,產量高。其方法是從半夏地的一端起始,用爪鉤順壟挖12~20厘米深的溝,逐一將半夏挖出。起挖時選晴天小心挖取,避免損傷。
2.產地加工。將鮮半夏洗去泥沙,按大、中、小分級,分別裝入麻袋內,將外皮去凈,洗凈,晾曬,全乾或曬至半干,以硫磺熏之。亦可拌入石灰,促使水分外滲,再曬干或烘乾。切忌暴曬,否則不易去皮。如遇陰雨天氣,採用炭火或爐火烘乾,但溫度不宜過高,一般應控制在35~60℃之間。出口半夏質量要求較高,還需進一步加工,即將生半夏按等級一等每千克400粒以內,二等每千克700粒以內,三等每千克1000粒過篩,剔除較小的個體,再掄水洗俗稱回水,把半夏倒入水缸里浸泡10~15分鍾,用手反復輕揉搓,除去浮灰、霉點、雜質,至表面潔白為止。然後,撈出曬干,撿去帶有霉點、個體不全、顏色發暗等不符合標準的,即成出口半夏
半夏葯材
若遇陰雨天氣,可用硫磺熏蒸,每100千克鮮半夏用硫磺0.5千克,熏蒸24小時,可使顏色潔白,且不易蟲蛀和腐爛。
❻ 半夏如何採收
9月下旬,葉片枯黃時採收。過早採收,影響產量;過晚採收,難以去皮內和曬干。收獲後需加工的容鮮半夏要及時去皮,堆放過久不易去皮。方法是將鮮半夏裝入筐內或麻袋內,穿膠鞋用腳踩去外皮,也可用半夏脫皮機去皮,洗凈曬干或烘乾,即為生半夏。折干率為(3~4)∶1。以個大、皮凈、色白、質堅、粉足者為佳。小塊莖可留種用,採用沙藏的辦法越冬貯放。
❼ 用什麼發表方法能除去半夏的皮
每天零星挖回的牛夏暫不用手去皮,把它堆在家裡或房檐下,用土或泥沙埋起來。等到積專多一了屬,在天氣大晴的時候,一下子把它取出來,找一個小麻袋或布袋(小竹樞也可以)把它裝在裡面,再裝上些少量的稻穀殼,在水裡或河裡,用腳一陣亂踩。這樣不多時皮就完全脫落,然後再用水把稻穀殼淘滓後,放在太陽下曬一天,就可曬干。這樣出來的半夏,既白又好
❽ 旱半夏的採收加工
一、採收
種子播種的於第3、4年,塊莖繁殖的於當年或第2年採收.一般於夏、秋季莖葉枯萎倒苗後來挖.但以夏季芒種至夏至間採收為好.因此時半夏水分少,粉性足,質堅硬,色澤潔白,葯材質量好,產量高.其方法是:從半夏地的一端起始,用爪鉤順壟挖12~20cm深的溝,逐一將半夏挖出,起挖時選晴天小心挖取,避免損傷.
二、就地加工
將鮮半夏洗凈泥沙,按大、中、小分級,分別裝入麻袋內,先在地上輕輕摔打幾下,然後倒入清水缸中,反復揉搓,或將塊莖放入筐內,在流水中用木棒撞擊或用去皮機除去外皮.不管採用哪種方法均應將外皮去凈為止,洗凈,再取出晾曬,並不斷翻動,晚上收回,平攤於室內,不能堆放,不能遇露水.次日再取出,曬至全乾或曬至半干,以硫黃熏之.亦可拌入石灰,促使水分外滲,再曬干或烘乾.切忌曝曬,否則不易去皮.如遇陰雨天氣,採用炭火或爐火烘乾,但溫度不宜過高,一般應控制在35℃~60℃之間.在烘中要微火勤翻,力求乾燥均勻,以免出現僵子,造成損失.秋季採收的半夏表面凸凹不平,而且色澤發暗.
加工技術:
(1)發酵:將收獲的鮮半夏塊莖堆放室內,厚度50厘米,堆放15—20天,檢查發現半夏外皮稍腐,用手輕搓外皮易掉,既可.
(2)去皮:將發酵後的半夏塊莖用篩分出大、中、小三級.數量少的可採用人工去皮,其方法是,將半夏塊莖分別裝入編織袋或其他容器內,水洗後,腳穿膠靴踏踩或用手來回反復推搓10分鍾,倒在篩子里用水漂去碎皮,未去凈皮的揀出來再搓,直至全部去凈為止.如果較大的塊莖去皮後,底部(俗稱「後腚門」)仍有一小圓塊透明的「繭子」時,量少可用手剝去,量多再裝袋搓掉,直至半夏塊莖全部呈純白色為止.面積較大的半夏基地,可採用機械脫皮.
(3)乾燥:脫皮後的半夏需要馬上晾曬,在陽光下暴曬最好,並不斷翻動,晚上收回平攤於室內晾乾,次日再取出曬至全乾,既成商品.如半夏數量較大,最好建有烘房,隨脫皮,隨烘乾,不受天氣影響,其加工的半夏商品質量較好.
❾ 干半夏種怎麼去皮
現在需要專業的工具才可以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