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加工貿易
⑴ 什麼是「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和「一般貿易方式出口」
1,一般貿易是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交易方式,是指中國境內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單邊回進口和出口的貿易。
2,加工貿答易是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輔助材料等從境外進口,在境內加工裝配後,成品運往境外的貿易。通常有兩種形式。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同時又有保稅加工和非保稅加工
比如說,我是生產性企業,生產電腦,所有原材料,配件都是自己采購,或者生產的,然後我出口給國外,這就是一般貿易出口。但是加工貿易是,我從國外進口原材料,零配件,組裝,加工後全部復運出口。保稅的話,對國外提供的來料進料不征稅,但是也有可能組裝件中有不是國外來料或者進料,是由你們企業自己提供的這部分,需要征稅。如果部分不復運出口轉內銷的話,需要對進口部分全額征稅。
⑵ 加工貿易是什麼意思
加工貿易現在我國最常用到是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來料加工是國外內客商提供原材料,由容我國企業加工再出口。料件的出口商就是成品的進口商,對原材料價格不需要付匯,出口後貨物不能享受退稅。
進料加工是從國外購買原材料,生產加工後再出口。料件的出口商不一定是成品的進口商,對購買的材料價格需要付匯,出口後貨物可以享受退稅。
⑶ 什麼是加工貿易及為什麼使用它的原因
當前加工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朱洪蕊 王學文
加工貿易主要包括進料加工、三來一補等貿易方式。是國際上通用的一種貿易方式。20多年來,加工貿易為我國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繁榮我國對外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加工貿易不適度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也已非常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認真剖析當前加工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對策,應是當前我國對外貿易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國內經濟體制不合理、企業管理水平不高、企業技術設備能力不強等因素影響,導致許多企業設備閑置。在這一時期,加工貿易的發展對於我國充分得用國內外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外市場、擴大就業、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加工貿易過度的發展,加之我們的宏觀調控措施不到位,加工貿易暴露出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沖擊國內傳統支柱行業及相關農業。加工貿易是兩頭在外的貿易方式,對國內相關原料工業必然帶來負面影響。這幾年我國的棉花種植業、紡織業、石油工業、鋼鐵工業都曾大面積地受到沖擊。
二是加工貿易渠道走私嚴重,擾亂正常的對外經濟貿易秩序,沖擊國內市場,造成國家稅款大量流失。由於與海上走私和闖關走私相比,加工貿易走私更具隱蔽性。這幾年利用加工貿易渠道走私的情況呈不斷上升的勢頭。
三是增大貿易摩擦,影響擴大出口和出口創匯。目前,加工貿易已成為造成我國與發達國家產生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這裡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按照國際原產地的統計原則,加工貿易大量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工的產品被外商再出口後,擴大了統計上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增加了貿易摩擦,對我擴大外貿出口極為不利。(二)是據海關統計我國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約70%是通過香港成交由香港轉口的。香港通過對料件和成品的兩頭作價,不僅使我國大量的出口利潤被香港賺取,而且我國出口貨物在香港的增加值也被美歐等國家統計為中國進口,勢必擴大其來自中國的進口額和對我國的貿易逆差,加劇雙邊貿易摩擦和對我國市場准入的壓力。(三)是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產品集中在機電、服裝、紡織以及鞋類等一些輕工產品方面,這些產品大多與我國的一般貿易出口產品沖突,加工貿易出口的增長勢必影響我國一般貿易的出口。
四是競相降低加工費,導致加工貿易企業利潤大幅下滑,進而減少整個國家的出口創匯。由於我國的加工貿易主要集中在幾個有限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本身勞動力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產品的增值就很低,國內許多企業在國內需求市場疲軟的情況下,為了從加工貿易中分得一杯羹,紛紛降低加工費以爭奪國外客戶。如此,國內加工貿易企業不計成本的自相競爭,使加工貿易企業陷入了加工貿易業務量增長,利潤卻大幅下滑的惡性循環,最終使用大多加工貿易企業在微利狀態下運轉,而另外一些加工貿易企業慢慢走上虧損、破產之路。同時,國家的外匯收入也無法與加工貿易出口值的快速增長,同步增長。
五是加工貿易政策的過多優惠,加劇了同一般貿易方式的沖突,使從事一般貿易的企業陷入不公平的對外貿易競爭環境中。加工貿易優惠主要集中在「稅」和「證」兩方面。加工貿易進口原料除國家有政策限制的外,大多保稅和免進口配額、許可證等。既使企業加工成品內銷補稅,也至少可獲得長達一年的緩稅利益。而一般貿易企業卻無此優惠。目前,國內許多原從事一般貿易的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也紛紛轉向加工貿易,這顯然將嚴重損害我國的對外貿易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
六是帶來新的就業問題。客觀上說,加工貿易在開展初期的確為擴大我國勞動力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具體到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加工貿易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導致許多基礎工業的工人失業,使加工貿易解決就業問題大打折扣。
盡管目前加工貿易存在上述嚴重的問題,但加工貿易仍不失對外貿易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是要正視存在的問題,採取相應的對策,使加工貿易在合理的范圍內健康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筆者以為,針對上述六個問題,我們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國家應出台有關的宏觀調控政策和措施,對日益膨脹的加工貿易規模予以控制,保護國內受沖擊的行業,減少對外貿易摩擦,扶持一般貿易發展。具體的說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其一,組織專家研究加工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所佔的合理比重,進而出台政策對加工貿易集中的行業、企業進行控制。其二,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採用國內原料,替代進口原料,扶持國內原料工業。其三,改變目前的加工貿易保稅管理模式,借鑒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對加工貿易管理的方式,改進口「全額保稅」為「退稅加工」。
二是提高加工貿易附加值,增強加工貿易的創匯能力。一方面引導企業從開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轉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貿易,另一方面要擴大加工貿易的直接貿易,減少由香港轉口,將由香港轉口產生的差價納入我們自己的收益。
三是轉移原產國別,減少對外貿易摩擦。針對我國與美國和歐盟貿易順差較大的問題,可以考慮引導我國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企業適當地轉移到比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和地區。
四是嚴厲打擊加工貿易走私違規活動,維護健康的對外貿易秩序,保護國內市場和企業。針對加工貿易渠道走私日趨嚴重的情況,一方面,國家應完善立法和執法,另一方面,嚴厲打擊加工貿易走私違規活動,堵塞加工貿易走私的渠道。只有從嚴打擊加工貿易走私活動,才能切實維護正常的對外貿易秩序,防止加工貿易走私沖擊國內企業生產和國內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一些重要產品。
⑷ 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有什麼區別
來料加工貿易即來料加工裝配貿易,也簡稱來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外商提供,進口專時不付匯,製成屬品由外商銷售,經營企業收取加工費的加工貿易,進口 原材料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屬於外商。
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是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與一般貿易相對應的貿易方式。
進料加工貿易簡稱進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經營企業付匯 進口,製成品由經營企業外銷出口的加工貿易,進口原材料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屬於經營企業。
進料加工貿易與來料加工貿易是加工貿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相對應。
區別:來料加工是指客人提供生產某種產品的原輔料,不需要由貴公司購買。
進料加工是說客人下訂單,但是所有需要生產這種產品所用的原輔料由貴公司自行承擔。
⑸ 貿易方式分為幾種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是什麼意思
貿易方式主要有補償貿易和租賃貿易。補償貿易(Compensation Trade)又稱產品返銷,指交易的一方在對方提供信用的基礎上,進口設備技術,然後以該設備技術所生產的產品,分期抵付進口設備技術的價款及利息。
一般貿易是指中國境內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單邊進口或單邊出口的貿易,按一般貿易交易方式進出口的貨物即為一般貿易貨物。
一般貿易貨物在進口時可以按一般進出口監管制度辦理海關手續,這時它就是一般進出口貨物;也可以享受特定減免稅優惠,按特定減免稅監管制度辦理海關手續,這時它就是特定減免稅貨物;也可以經海關批準保稅,按保稅監管制度辦理海關手續,這時它就是保稅貨物。
加工貿易,是指經營企業進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輔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以下簡稱料件),經加工或裝配後,將製成品復出口的經營活動,包括進料加工、來料加工。
加工貿易是以加工為特徵的再出口業務,按照所承接的業務特點不同,常見的加工貿易方式包括:進料加工、來料加工、裝配業務和協作生產。
(5)什麼事加工貿易擴展閱讀:
一般貿易出口的流程大體可分為:交易前的准備、交易磋商和履行合同階段。交易磋商前的准備階段是交易磋商能否順利進行的保證,也是履行合同的基礎,而交易磋商是能否達成協議和確定雙方權利、義務與責任的關鍵階段;履行合同則是買賣雙方按照合同條款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交易前的准備主要包括:國際市場調查研究;制定經營方案;選擇市場和客戶,組織和落實貨源;開展廣告宣傳等。
交易磋商和訂立合同:主要是根據方針政策、國際規則和企業的經營意圖,按照經營方案,運用國際市場通用做法,與國外客戶就所經營的貨物及其交易條件進行磋商,通過發盤、還盤、和接受的程序達成協議。
根據我國法律,對外貿易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買賣雙方當事人履行各自義務和處理爭議要以書面合同為依據。
履行合同:履行合同即買賣雙方當事人根據合同規定各自履行自己的義務。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的規定,並使對方遭受損失時,距應依法承擔賠償對方損失的責任。出口業務的程序主要包括催證、審證、備貨、托運、報關、發運、制單結匯等環節。
一般貿易出口退稅申報流程包括:採集退稅申報單證和數據、預申報、正式申報。
生產企業與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計算方法不同。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實行「先征後退」;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管理。
⑹ 什麼是加工貿易
什麼是加工貿易
加工貿易,主要指對外加工裝配貿易、中小型補償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而通常所說的「三來一補」,指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中小型補償貿易,其中來樣加工不在加工貿易的范圍內。
1.進料加工。又叫以進養出,指用外匯購入國外的原材料、輔料,利用本國的技術、設備和勞力,加工成成品後,銷往國外市場。這類業務中,經營的企業以買主的身份與國外簽訂購買原材料的合同,又以賣主的身份簽訂成品的出口合同。兩個合同體現為兩筆交易,它們都是以所有權轉移為特徵的貨物買賣。進料加工貿易要注意所加工的成品在國際市場上要有銷路。否則,進口原料外匯很難平衡,從這一點看進料加工要承擔價格風險和成品的銷售風險。
2.來料加工。它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國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輔料和包裝材料,按照雙方商定的質量、規格、款式加工為成品,交給對方,自已收取加工費。有的是全部由對方來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對方來料,一部分由加工方採用本國原料的輔料。此外,有時對方只提出式樣、規格等要求,而由加工方使用當地的原、輔料進行加工生產。這種做法常被稱為「來樣加工」。
3.裝配業務。指由一方提供裝配所需設備、技術和有關元件、零件,由另一方裝配為成品後交貨。來料加工和來料裝配業務包括兩個貿易進程,一是進口原料,二是產品出口。但這兩個過程是同一筆貿易的兩個方面,而不是兩筆交易。原材料的提供者和產品的接受者是同一家企業,交易雙方不存在買賣關系,而是委託加工關系,加工一方賺取的是勞務費,因而這類貿易屬於勞務貿易范疇。它的好處是:加工一方可以發揮本國勞動力資源豐裕的優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可以補充國內原料不足,充分發揮本國的生產潛力;可以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生產工藝,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提高本國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提高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適銷能力和競爭能力。當然,來料加工與裝配業務只是一種初級階段的勞務貿易,加工方只能賺取加工費,產品從原料轉化為成品過程中的附加價值,基本被對方佔有。由於這種貿易方式比進料加工風險小,目前在我國開展得比較廣泛,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4.協作生產。它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而由另一方利用本國生產的其他配件組裝成一件產品出口。商標可由雙方協商確定,既可用加工方的,也可用對方的。所供配件的價款可在貨款中扣除。協作生產的產品一般規定由對方銷售全部或一部分,也可規定由第三方銷售。
來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5%8A%A0%E5%B7%A5%E8%B4%B8%E6%98%93"
⑺ 貿易方式分為幾種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是什麼意思
貿易方式主要有補償貿易和租賃貿易。補償貿易(Compensation
Trade)又稱產品返銷,指交易的一方在對方提供信用的基礎上,進口設備技術,然後以該設備技術所生產的產品,分期抵付進口設備技術的價款及利息。
一般貿易是指中國境內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單邊進口或單邊出口的貿易,按一般貿易交易方式進出口的貨物即為一般貿易貨物。
一般貿易貨物在進口時可以按一般進出口監管制度辦理海關手續,這時它就是一般進出口貨物;也可以享受特定減免稅優惠,按特定減免稅監管制度辦理海關手續,這時它就是特定減免稅貨物;也可以經海關批準保稅,按保稅監管制度辦理海關手續,這時它就是保稅貨物。
加工貿易,是指經營企業進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輔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以下簡稱料件),經加工或裝配後,將製成品復出口的經營活動,包括進料加工、來料加工。
加工貿易是以加工為特徵的再出口業務,按照所承接的業務特點不同,常見的加工貿易方式包括:進料加工、來料加工、裝配業務和協作生產。
(7)什麼事加工貿易擴展閱讀:
一般貿易出口的流程大體可分為:交易前的准備、交易磋商和履行合同階段。交易磋商前的准備階段是交易磋商能否順利進行的保證,也是履行合同的基礎,而交易磋商是能否達成協議和確定雙方權利、義務與責任的關鍵階段;履行合同則是買賣雙方按照合同條款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交易前的准備主要包括:國際市場調查研究;制定經營方案;選擇市場和客戶,組織和落實貨源;開展廣告宣傳等。
交易磋商和訂立合同:主要是根據方針政策、國際規則和企業的經營意圖,按照經營方案,運用國際市場通用做法,與國外客戶就所經營的貨物及其交易條件進行磋商,通過發盤、還盤、和接受的程序達成協議。
根據我國法律,對外貿易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買賣雙方當事人履行各自義務和處理爭議要以書面合同為依據。
履行合同:履行合同即買賣雙方當事人根據合同規定各自履行自己的義務。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的規定,並使對方遭受損失時,距應依法承擔賠償對方損失的責任。出口業務的程序主要包括催證、審證、備貨、托運、報關、發運、制單結匯等環節。
一般貿易出口退稅申報流程包括:採集退稅申報單證和數據、預申報、正式申報。
生產企業與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計算方法不同。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實行「先征後退」;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貿易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般貿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工貿易
⑻ 什麼是加工貿易貨物有哪幾類
保稅進口的貨物,就是說進口時不徵收應交納的稅收(包括關稅、增值回稅、消費稅等等),但加答工貿易進口貨物必須以加工並全部復出口為目的,禁止在國內銷售,若因故需內銷的,須辦理相關批文並補繳所有稅費。
加工貿易貨物有來料加工進口、進料加工進口之分
⑼ 什麼是加工貿易形式
加工貿易就是進來的原料保稅(暫時免稅或者部分免稅),然後加工成成品全部出口,不出口的再交稅。
⑽ 什麼是加工貿易型經濟
加工貿易主要是指對外加工裝配、中小型補償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