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引下線為什麼嚴禁熱加工
① 用柱子裡面的鋼筋做防雷引下線,但為什麼規范裡面又說不能用螺紋鋼來做防雷裝置
規范里的防雷裝置是指直接接觸土層或空氣層部位的,直接接觸雷電和釋放電流的部分不能用螺紋鋼筋,而柱子里的只是連接傳導作用,不是直接防雷引導導電部分。
② 請問明敷防雷引下線近地端為什麼要加以保護
明敷防雷引下線地上1.7m至地下0.3m的一段加保護措施的目的有兩個:(1)在易受機械專損壞的地方,加保屬護管後可防止防雷引下線受機械外力而損壞;(2)在人們能接近的地方.加絕緣保護(套硬塑料管或包纏絕緣材料),一旦雷擊時,可減小接觸電壓。
在工礦企業,防雷引下線設在人們不易接近的地方。為防止防雷引下線受到機械外力,可用角鋼或鋼管加以保護.當用鋼管保護時,鋼管兩端,應把鋼管管口和防雷引下線焊成一體,如不焊接,則雷擊時,鋼管感應電抗大,不利把雷引到地下;鋼管的上口應封口.防止管內積水。
在住宅區,防雷引下線應用硬塑料管保護,塑料管的上口亦應封口。保護管或保護角鋼應用鐵卡子固定在牆上.鐵卡子離地面或離保護管上口的距離為300mm,鐵卡子一般用25mm×4mm鋅扁鋼加工。
③ 《建築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中的第3.2.3條的「除設計要求外」是什麼意思」焊接「與規范有沖突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中的第4.3.5條第6款其目的是要求所有箍筋做到電氣通路版,採用的方法包括:綁扎、螺權絲固定、對焊、搭焊等(這個是採用土建的施工方法其中任何一種都可以,而不是雷規要求的);
建築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中的第3.2.3條的「除設計要求外」是指通過熱加工不會改變金屬材料的的應力和強度,不會對主體結構造、強度成影響。但是一般作為承重的某些金屬構件一旦採用熱加工局部瞬間過熱會造成應力變化造成強度改變,對整個構建甚至建築是有直接危害的。
應該說同樣的問題從嚴處理。再一個就是「可以」的問題;
④ 建築電氣知識:明敷防雷引下線近地端為什麼要加以
明敷防雷引下線地上1.7m至地下0.3m的一段加保護措施的目的有兩個:(1)在易受機械損壞的專地方,加保護管屬後可防止防雷引下線受機械外力而損壞;(2)在人們能接近的地方.加絕緣保護(套硬塑料管或包纏絕緣材料),一旦雷擊時,可減小接觸電壓。
在工礦企業,防雷引下線設在人們不易接近的地方。為防止防雷引下線受到機械外力,可用角鋼或鋼管加以保護.當用鋼管保護時,鋼管兩端,應把鋼管管口和防雷引下線焊成一體,如不焊接,則雷擊時,鋼管感應電抗大,不利把雷引到地下;鋼管的上口應封口.防止管內積水。
在住宅區,防雷引下線應用硬塑料管保護,塑料管的上口亦應封口。保護管或保護角鋼應用鐵卡子固定在牆上.鐵卡子離地面或離保護管上口的距離為300mm,鐵卡子一般用25mm×4mm鋅扁鋼加工。
⑤ 防雷引下線利用柱筋作為接地體,柱筋用套筒連接的要不要做跨接
要。
GB50601-20103.2.3除設計要求外,兼做引下線的承力鋼結構構件、混凝土梁、柱內鋼筋內與鋼筋的連接,應採用土建施工的容綁扎法或螺絲扣的機械連接,嚴禁熱加工連接。
將避雷針接收的雷電流引向接地裝置的導體,按照材料可以分為:鍍鋅接地引下線和鍍銅接地引下線、銅材引下線(此引下線成本高,一般不採用)、超絕緣引下線。
(5)防雷引下線為什麼嚴禁熱加工擴展閱讀:
超絕緣引下線的絕緣性能比較好,超絕緣引下線採用多層特殊材質的絕緣材料,保證了它強大的絕緣性能,滿足了產品設計要求的相當於0.75米空氣的絕緣距離。
產品外部設計特殊的防紫外線和抗老化層,有效的提高了產品抗老化性能,使用壽命大大提高。此種產品適用於安全要求比較高的場所,成本比銅材貴一些。
在易受機械損壞的地方、地上約1.7m至地下0.3m的一段地線應加保護措施,為了減少接觸電壓的危險,也可用竹筒將引下線套起來或用絕緣材料纏繞。
⑥ 基礎內的鋼筋連接是否可以熱加工,例如說,防雷中基礎與引下線的焊接
可以的,現在有專門焊接鋼筋的對焊機
⑦ 防雷引下線用套筒連接用不用做跨接
GB50601-2010 3.2.3 除設計要求外來,兼做引下線的源承力鋼結構構件、混凝土梁、柱內鋼筋與鋼筋的連接,應採用土建施工的綁扎法或螺絲扣的機械連接,嚴禁熱加工連接。
現在的土建工程的施工工藝中柱主筋的連接方式一般情況下就是埋弧焊、絲扣、套管壓接、綁扎這幾種而已、既然綁扎連接方式度可以滿足防雷的要求、其他幾種連接方式完全能夠滿足防雷接地電阻實測要求.。
回到問題
套筒連接的引下線不需要進行跨接也可滿足要求。
行業經常討論的類似問題倒是為什麼扎筋這么簡單的連接與焊接相提並論呢。實際上忽略了很深層次的技術問題
1、法拉弟龍的屏蔽理念;
2、對於整個大廈,多少根上下行的立柱與橫梁,並聯後的總電阻又下降多少;
3、其實,就是4、5層的出租屋的立柱,已經採用立柱焊接技術了,很多時候立柱的焊接是從建築結構要求來實施的,並不是從防雷的要求實施的『,
4、無論從共地技術的要求還是從結構的要求,關鍵是立柱與圈樑與地樁的連接,這個連接除了平房外度不會不焊接的,現在,焊接沒有一點技術難度;
5、當世界度認同了水泥鋼筋地樁是優良的地極後,其他的所謂連接電阻對於雷電的瞬間高壓大電流應該有新的感悟。
⑧ 關於防雷引下線的理解
按照你圖片里不符合規范,很簡單你需要記住,兩線之間的周長不能超過25米,是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