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葯劑型加工的意義是什麼
1. 農葯有哪些劑型與特點
農葯的種類很多,防治對象和作用特點不同,要正確科學地使用農葯,了解農葯的劑型與特點很有必要。
(1)按農葯的原料分類無機農葯:如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硫酸亞鐵等,是由無機礦物質製成的農葯,一般不易產生抗性。
有機農葯:如敵敵畏、辛硫磷、百菌清、多菌靈等,是由人工合成的有機農葯。發揮葯效快,連續使用易產生抗性。
生物性農葯:如苦參鹼、煙鹼、BT制劑、瀏陽黴素、阿維菌素等,由植物、抗菌素、微生物等生物製成的農葯,對人畜、天敵毒性低,是生產無公害果品首選農葯。
(2)按農葯的防治對象分類殺蟲劑:如敵百蟲、辛硫磷、樂果、敵殺死、苦參鹼等。
殺蟎劑:如蟎克、蟎死凈、速蟎酮等。
殺線蟲劑:如滅線丹、丙線磷等。
殺菌劑:如波爾多液、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
除草劑:如丁草胺、草甘磷、克蕪蹤等。
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赤黴素、萘乙酸、乙烯利等。
(3)按殺菌作用分類保護劑:如波爾多液、代森錳鋅等,以保護為主,應在棗樹發病前應用效果好。
治療劑:如百菌清、多菌靈等能殺死病原菌,防止繼續蔓延。由於其性質不同,又分為表面治療劑和內部治療劑。表面治療劑如粉銹寧防治棗銹病,能殺死植物表面的病原菌;內部治療劑如多菌靈有內吸作用,葯物進入植物組織內,可殺死或抑制病原菌。有的農葯如農用鏈黴素只對細菌病原有效,對真菌病原菌無效,因此,防治真菌病害必須選用殺真菌的葯劑。
(4)按殺蟲作用分類觸殺劑:經害蟲的體表滲入體內發揮殺蟲作用,一般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蟲均有效。
胃毒劑:經過害蟲的口器進入體內,腸胃吸收後中毒死亡。對咀嚼式口器害蟲防治效果好。
內吸劑:植物吸收後在體內傳導、存留或產生代謝物,使取食植物汁液或組織的害蟲中毒死亡,對刺吸式口器害蟲防治效果好。
熏蒸劑:以氣體狀態通過呼吸道進入蟲體發揮葯效殺死害蟲,如乙醯甲胺磷、敵敵畏等均有一定的熏蒸作用。
(5)按除草作用分類 有觸殺、內吸、選擇、滅生性除草劑,不同的作用類型,殺滅不同生長特點的害草。
(6)按劑型分類 有乳油、水劑、可濕性粉劑、顆粒劑、膠囊、懸浮劑等。作用於不同的殺蟲目的,應選用適宜的劑型。如防治桃小食心蟲,在5月中、下旬桃小食心蟲出土前,此時可用辛硫磷膠囊或顆粒劑噴灑地面來防治,在8月中旬就需要選用乳、水劑用於樹上噴葯來防治。
(7)按酸、鹼屬性分類 屬於酸性的農葯可以與酸性、中性農葯混用,而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否則會降低葯效,或產生嚴重葯害。如波爾多液屬鹼性農葯,不能與大部分農葯混用。在配製葯液時也應該注意水的酸、鹼性,鹼性水不宜配製酸性農葯,如採用偏鹼性水配製葯液,加上適量的醋可以提高葯效。另外,有的葯劑雖然同屬鹼性農葯,不僅不能混合使用,還必須有一定的間隔時間才能相互使用。如波爾多液與石硫合劑同屬鹼性農葯,但不能混用,二者使用間隔必須在20天才行。因此,在使用農葯前一定要看清農葯使用說明非常重要,弄清農葯的特性再正確配製和使用,否則會給生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2. 農葯加工的原理
農葯劑型加工是復制葯制工程和葯學等專業重要專業課程,是研究農葯劑型的配製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具備農葯劑型及制劑的設計、制備和生產、質量控制的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為學生今後從事農葯制劑的研究、開發、生產奠定基礎。
3. 就是我們常用的那些農葯劑型都有什麼特點
(1)乳油 乳油熱貯穩定性,一般要求在(54士)℃的密封條件下貯存14天後,其有效成分含量的降低幅度應在標准規定的范圍之內,一般應在5%以下,但某些農葯品種也允許有所變動。乳化性能合格。
乳油低溫穩定性,一般是在低溫(0℃)下貯存14天後,乳油外觀仍應是透明均一的真溶液,不應有不溶物出現。
乳液穩定性,也就是乳油加入水中稀釋配製後仍能形成穩定的均勻乳濁液,上無浮油、膏狀物,下無沉澱。
必要時,還應考查乳油常溫貯存穩定性(2年)。
(2)濃乳劑 由不溶於水的油狀農葯原油或原葯的高濃度油溶液、乳化劑、分散劑、穩定劑、增稠劑及水經高速剪切機勻化工藝製成,為以水為介質的水包油型濃縮乳劑,油珠直徑O.2~2微米,外觀不透明。使用時對水配成噴灑用的乳濁液,也可直接用作超低容量噴霧,特別是飛機超低容量噴霧。
加工濃乳劑是完全不用有機溶劑或只用很少量溶劑,只是使一些油性較差的農葯原葯變成為流動性較好較易於乳化的狀態,因而與乳油相比,對其穩定性要求更嚴,不僅要求低溫貯存合格、不凍結,也要求在常溫貯存條件下不發生破乳現象,加水配成噴灑液後也能保持乳劑的穩定狀態。
濃乳劑是不用或少用有機溶劑的加工乳劑類劑型,是液態農葯劑型非溶劑化劑型之一。
(3)微乳劑 該劑型由液態農葯、表面活性劑、水、穩定劑等組成,屬於熱力學經時穩定的分散體系。其特點是以水為介質,不含或少含有機溶劑,因而不燃不爆、生產操作、貯運安全、環境污染少,節省大量有機溶劑;農葯分散度極高,達微細化程度,農葯粒子一般為O.1~O.01微米,外觀近似於透明或微透明液;在水中分散性好,對靶體滲透性強、附著力好。微乳劑也屬於液態農葯劑型非溶劑化劑型,是有發展前途的新劑型,有逐漸取代傳統乳油的趨勢。我國研製成功的有8%和20%氰戊菊酯微乳劑、5%和10%氯氰菊酯微乳劑、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20%氯氰菊酯與滅多威混合微乳劑等。
(4)懸浮劑 因它是固體顆粒在水中的具有一定黏度的膠態懸浮液,故曾稱之為「膠懸劑」。但它是一種固態農葯微細顆粒在水中的懸浮體系,具有相當的體系穩定性,因此現在統一稱之為「懸浮劑」。
懸浮劑是完全不用有機溶劑的劑型,是加工固態原葯的一種好劑型。 (5)種衣劑 從農葯劑型來說,種衣劑並不是一種新劑型,而是具有一定粘附性能的懸浮劑中的一些特定製劑,專供種子包衣用,不可作其他用途。
有些種衣劑還另兼有某種特殊功能,如調整種子的形狀和大小。把甜菜、煙草、番茄、韭菜、萵苣及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小粒種子,經種衣劑處理後,改變種子的外觀,把種子包成圓粒狀,使之小球化,並增大直徑,提高播種時種子的流動性,有利於機械播種
(6)懸乳劑 是固體原葯的微細粉粒同油狀原葯的微細油珠在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共同分散懸浮在水中的一種分散體系,可以看作是懸浮劑和濃乳劑的混合物,所以也稱「懸浮乳劑」。懸乳劑的使用方法也是加水配成噴灑液供噴霧用。
(7)干懸浮劑 為粉狀或粒狀的固體劑型.投人水中可自發分散,農葯以粒徑1~5微幕的微粒懸浮於水中。
凡是熔點和蒸氣壓較低、熱穩定性較好、適於噴霧的疏水性農葯原葯,均可加工成於懸浮劑。尤其是在有機溶劑中溶解度較低、難於機械粉碎、又易水解的農葯原葯,選擇干懸浮劑更具適用價值。
(8)可濕性粉劑 顧名思義,它是可以潤濕的,是供加水配成噴灑液作噴霧用的。該劑型的「可濕性」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這種粉狀葯劑的粉粒容易被水潤濕,加水後葯粉很快在水中潤濕分散形成懸浮液,並具有良好的分散懸浮穩定性;二是加水配成的懸浮液必須具有良好的潤濕展布性能,施到生物體上以後葯液能夠很好潤濕生物體表面並展布成一層液膜,從而保證良好的葯效。因此,潤濕性、懸浮率、粉粒細度是這種劑型的重要質量技術指標。
可濕性粉劑的懸浮率,我國規定的最低指標是≥50%,與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標准50%~90%是一致的。懸浮率越高越好,懸浮率的噴灑液,在噴霧過程中葯粒便開始下沉,使前後噴出的葯液的濃度不一樣,在我國,噴霧主要是採用手動噴霧器進行的,葯箱中不帶攪拌裝置,對懸浮率更應注意。
差懸殊。
可濕性粉劑是農葯產量排行第二的劑型,其最大不足之處是在配製噴灑液時容易發生葯粉飛揚,對操作人員造成危害,包裝袋內殘剩的葯粉污染環境。為此,現已研發幾種可濕性粉劑的安全化劑型,如前述的懸浮劑以及水分散性粒劑、泡騰片劑、水溶性包裝袋等。
(9)水分散性粒劑 也稱水分散粒劑,是把可濕性粉劑或懸浮劑再造粒成水分散性粒劑。加工的關鍵技術是要防止粉粒在造粒過程中或成品貯存期間粉粒重新絮結成粗粉粒,因而在配方中要使用一種叫隔離劑的助劑,它能將粉粒隔離開來。這種劑型要求脫落率低,產品中不夾有粉末。這種劑型流動性能好,使用方便,無粉塵飛揚,很安全。
(10)泡騰片劑(粒劑) 與水分散性粒劑相似,是把可濕性粉劑加工成較大的泡騰劑,每片(粒)有一定的重量,如加工成定量的大片型,使用時以片計量,可不必另行稱量。
(11)可溶性粉劑 由水溶性的固體原葯與水溶性的填料及助劑混合加工而成的粉狀劑型,如殺蟲單、敵百蟲、井岡黴素、多菌靈鹽酸鹽、啶蟲脒、赤黴素等,可以加工成可溶性粉劑。該劑型是供配製噴灑液用的,選用時須注意的是,有些可溶性粉劑產品中不含必要潤濕劑,用以配得的噴灑液在生物體表面潤濕展布性能很差,應適當加些中性洗衣粉等潤濕劑以保證葯效。
(12)水劑凡是在水中溶解度比較高且在
水中穩定不分解的農葯都可以加工成水劑。例如2一甲一4一氯鈉鹽、草甘膦、百草枯、咪唑乙煙酸、氟磺胺草醚、滅草松、矮壯素、乙烯利、井岡黴素、農抗120、殺蟲雙等都有加工成水劑。加工水劑不使用有機溶劑,生產成本也比較低。但是,如果農葯原葯的物理性能適宜加工成固態劑型,則加工成可溶性粉劑更為合理。在水劑中,根據情況適當配加潤濕助劑,其葯效更好。
(13)粉劑 粉劑的用途有噴粉、拌種、土壤處理等。
供噴粉用的粉劑一般都是含量比較低的,自六六六、滴滴涕停產以後,噴粉用的粉劑也已基本上停止生產,僅衛生殺蟲劑有少量粉劑生產,但作為保護地作物上使用的粉劑一粉塵劑卻在迅速擴大推廣,粉塵劑的品種也在不斷增加。
(14)粒劑 粒劑開發的起始目的是為了消除粉劑的漂移,現在開發粒劑的目的已是多方位的了。粒劑的形狀有圓球形、圓柱形、碎塊形(也稱塊粒劑)等。粒劑的粒度變化幅度很大,一般是在100~2 000微米之間,小於100微米的稱為微粒劑,介於lOO~300微米的稱為細粒劑,大於2 000微米的稱為大粒劑,有一種重達50克的稱為粒霸。
粒劑必須具備一定的機械強度,在包裝、貯運、施撒過程中才能避免顆粒破碎,產生粉末。曾發生過殺蟲雙大粒劑由於機械強度差,施撒時由破碎的粉末漂移污染鄰近桑園,使家蠶中毒。對包衣法生產的粒劑還有一項重要技術標准就是脫落率(即脫落的葯粉量),一般要求是不超過5%。
(15)煙劑這是一種特殊用途的劑型,與其他劑型不同,它是由一種農葯原葯與助燃劑、氧化劑三部分組成,必要時還配加阻燃劑,以防生產、貯運過程中著火。用於加工煙劑的農葯原葯,必須能在一定的溫度下變成氣態而不發生熱分解,或分解率很低。不同農葯氣化所需的溫度和熱量是不相同的,因而通常是不加工混合煙劑。
(16)油劑 是農葯原葯的油溶液。 油劑不溶於水,不能供加水稀釋噴霧用,而是用於直接噴灑,必要時可以加適量有機溶劑稀釋後噴灑。根據用途、用法、所用施葯機具,油劑可分為5種。
濃度較低的油劑限於室內噴霧防治衛生害蟲。
(17)毒餌或餌劑 為引誘目標有活動生物取食而設計的劑型。主要用於加工滅鼠劑和衛生殺蟲劑,在農田害蟲和軟體動物防治方面也用得比較多,一般是由使用者自行配製。
(18)桶混劑 由農葯廠加工生產出可以在田間地頭的配葯桶中現混現用的兩種農葯單劑,分別包裝,標簽或使用說明書標明桶混配比,使用者按章配製噴灑葯液即可。例如河北宣化農葯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乙寶桶混劑(50%乙草胺乳油+75%噻吩磺隆干懸浮劑)、阿寶桶混劑(38%莠去津懸浮劑+25%碸嘧磺
4. 什麼是農葯劑型
農葯的原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加工配製成各種類型的制劑,才能使用。商品農葯都是以某內種劑型的形式,容銷售到用戶。我國目前使用最多的劑型是乳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粉劑、粒劑、水劑、毒餌、母液、母粉等十餘種劑型。多數農葯劑型在使用前經過配製成為可噴灑狀態後使用,或配製成毒餌後使用,但粉劑、種衣劑、超低容量噴霧劑、熏蒸劑等可以不經過配製而直接使用。每種農葯原葯可以加工成幾種劑型。各種劑型都有一定的特點和使用技術要求,不宜隨意改變用法。例如顆粒劑只能拋撒或處理土壤,而不能加水噴霧;可濕性粉劑只宜加水噴霧,不能直接噴粉;粉劑只能直接噴灑或拌毒土或拌種,不宜加水;各種殺鼠劑只能用糧谷等食物拌製成毒餌後才能應用。
5. 農葯的劑型分類,特點,作用
一種農葯來劑型,為適應不同防治對象源、使用方法、生產廠技術條件等的需求,可以製成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產品,稱為農葯制劑。 農葯制劑的來源分類:可分為礦物源農葯、生理源農葯與有機合成農葯。 1、礦物源農葯:主要有銅制劑與硫制劑。銅制劑如波爾多液、氧化亞銅(銅大師)鹼式硫酸銅懸浮劑等。硫制劑如硫懸浮劑、石硫合劑等。它們是大噸位的殺菌劑,硫制劑也是殺蟎劑。礦物油乳劑多用在果樹休眠期殺蟲殺蟎。 2、生物源農葯:主要有植物源農葯和微生物源農葯。植物源殺蟲劑有藻酸丙二醇酯(藻蓋殺)、 魚藤、苦參、楝素等。植物源農葯一般毒性較低、對植物無葯害、有害生物不易產生杭葯性、對環境友善等優點。 3、有機合成農葯:占農葯品種的絕大部分,它們是通過化學工業,用有機合成工藝生產出來的。由於有機化合物的多樣性,有機合成的農葯品種繁多,作用方式五花八門。
6. 農葯為什麼要進行制劑加工
首先,農葯的原葯濃度過高,不宜直接使用,因為1.濃度過大會導致葯害;內2.很多農葯不易溶於一般溶劑,或容者物理狀態不適合直接施用(如某些固體葯劑)
其次,原葯的物理性質大部分不容易施用,尤其不容易更好的附著展布,從而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然後,經過制劑加工後更利於農葯的儲存和運輸
再者,制劑中的某些助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提高葯效(其實是提高農葯利用率)
還有,通過制劑加工可以進行葯劑的復配(幾種葯劑混合加工),從而提高葯效或者擴大防治范圍
最後,通過制劑加工可以使得某些葯劑在儲存或運輸中更安全,或者可以降低對動物毒性
上述內容非常零散,而且不是很全面 因為沒有系統總結,希望您根據這個意思以及您自己的知識加以整理和總結
僅供參考
7. 農葯劑型的定義是
農葯的原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加工配製成各種類型的制劑,才能使用。制劑的型態稱劑型,商品農葯都是以某種劑型的形式,銷售到用戶。
8. 農葯劑型與應用技術是怎樣的
農葯劑抄型是依據農葯固有的理化性質及對防治對象的生物學特性,使其能在特定條件下發揮葯效而設計加工的。因此,根據不同的防治對象,選擇合適的農葯劑型,是農葯科學使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保護地病蟲害的防治,針對保護地相對密閉的特點,採用燃放煙劑或噴灑微粉劑不僅能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不會像用乳油等劑型噴霧那樣額外增加保護地的濕度。相反,煙劑或微粉劑如果用於空曠的大田,不僅防效差,而且還會污染環境。有些農葯品種如克百威等毒性較高,又有良好的內吸作用,若選擇噴霧劑型,不但大量殺傷天敵,而且對施葯人員也不安全,倘若選用其顆粒劑,則既延長了其控制害蟲(如棉蚜)的持效期,又增加了對非靶標生物的安全性。此外,針對水稻田雜草及某些害蟲可選用「省力化」劑型。如水溶性薄膜袋包裝的乙氰菊酯U-粒劑,用於防治稻象甲、稻負泥蟲時,施葯人員只需站在田埂上將葯袋拋出,幾小時後包裝袋溶解,葯劑逐漸擴散並均勻分布到整個水面,害蟲一旦接觸水面便會中毒死亡。施葯僅需幾分鍾,不用任何器械。又如我國開發的殺蟲雙撒滴劑,使用時搖動葯瓶,葯液撒入稻田,並在土表形成葯液層,被水稻吸收後可防治多種水稻螟蟲。
9. 農葯的加工劑型分為哪幾類
工廠合成的農葯叫原葯,液體叫原油,固體或粉狀的叫原粉,這些原葯必須經過加工製成不同的劑型才能施用。目前最常見的有可濕性粉劑、乳油、顆粒劑等。
10. 農葯的加工劑型有哪些
1.粉劑
供噴粉用的具有規定細度的粉狀物。是原葯加上一定量的填充料混合、加工而成。粉粒的細度要求95%通過200號篩目,粉粒直徑在30微米以下。粉劑使用簡便、不用對水1施葯工效高,不易產生葯害,但粉劑一般用量大,在大氣中飄移,易被雨水沖失。
2.微粉劑(粉塵)
是粉劑的1種類型。其特點是粉粒的粒徑更小,要求在5微米以下,填充料一般為吸油率高的礦物細粉和粘土細粉組成。噴撒後形成煙狀微粉,粉粒不凝集,以單一顆粒在空中較長時間擴散,均勻的附著在植物各部位。適於溫室和保護地使用。
3.可溫性粉劑
是由不溶於水的農葯原葯與填充料、濕潤劑、分散劑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製成。供對水噴霧使用。葯效一般比同1種農葯的粉劑高。注意不要將可濕性粉劑當作粉劑直接噴撒。因為它分散性差,濃度高,易使植物產生葯害。
4.可溶性粉劑(水溶性粉劑)
由具一定水溶性的固體農葯和水溶性填料或極細的水不溶性填料及少量助劑組成。其有效成分含量通常為60%~90%,葯效比可濕性粉劑高,與乳油相近。
5.乳油
是由原葯加乳化劑、溶劑經溶解混合而成的1種均勻油狀制劑。加水後變成不透明的乳狀葯水——乳劑。其特點是有效成分含量高、穩定性好、使用方便、葯效高。
6.水劑
水溶性原葯直接溶於水中製成的均相液體制劑廠是葯劑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一般使用時再加水稀釋,葯效和乳油相似,但化學穩定性不如乳油。
7.油劑
是原葯加油質溶劑和助劑混制而成的油狀制劑。用時不加水,直接進行超低量噴霧。油劑要求農葯原葯必須是低毒的,溶劑應揮發性低、粘度低、閃點高,對人畜和作物安全。
8.膠懸劑(濃懸浮劑)
由固體原葯載入體加分散劑混合製成的1種能流動的高濃度粘稠劑型。其特點是粒度細、懸浮率高,在水中分散均勻,在作物上附著力強。使用方便,葯效高於可濕性粉劑。
9.水分散性粒劑入水後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懸浮液的粒狀劑型。是正在發展的新劑型。具有懸浮性、分散性、穩定性好等優點。
10.顆粒劑
由原葯、載體和助劑加工製成的粒狀劑型。主要用於撒施或處理土壤。其特點是使用方便、安全、殘效期長、污染范圍小。
11.緩釋劑(微膠囊劑)
農葯的原葯用具有控制釋放作用或保護膜作用的物質包裹起來以使葯劑緩慢釋放的農葯劑型。其特點是使用過程中對人畜比較安全,污染小,持效期長。
12.煙劑
由原葯、燃料、助燃劑等混制而成,是1種引燃後葯劑有效成分以煙狀分散懸浮於空氣中的劑型。主要用於溫室、大棚、倉庫等相對密閉的環境。具有使用方便、工效高等優點。
13.片劑
由原葯、填料、吸油劑、潤濕劑和崩解劑配製加工而成的片狀劑型。片劑可對水噴霧或直接撒施,也可作為1種方便劑型用於倉庫害蟲防治。其特點是計量准確,使用、貯藏方便。
14.種衣劑
用於種子處理的流動性粘稠劑或水中可分散的干制劑,加水後調成漿狀。該制劑主要用於種子包衣。葯效持久、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