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加工陶土
『壹』 自己DIY的陶土成品怎麼燒製成陶器
要用專用的窯爐燒制的
『貳』 怎麼製作陶器啊是用面或泥土做的,簡單一點啊!謝謝!!
陶器與瓷器在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器物。陶器發明在先,瓷器是在陶器自我
完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原料的選擇,淘洗提煉,加工制泥,拉胚成型,以
及入窯焙燒等粗放工藝基本都是相同的,二者之間的關系看似密切,但從形成的
條件及內部成分的組成是截然不同的,它們的區別在於:
1.胎土原料不同
陶土是以自然界中繼以得到德南圖為原料極易得到的粘土為原料,瓷土是以一種岩狀礦石為原料,入窯燒結後,從胎質上講,陶器粗松,瓷器堅致,陶器近土,瓷器近石。
2.上釉的不同
陶器表面一般不施釉,或施以金屬鉛為助熔劑的低溫釉,性能:吸水性強、透氣性強。表面硬度和使用強度差。
瓷器為滿釉,施以鈣為助熔濟的高溫釉。性質是表面緻密化、強度、硬度大幅度提高。玻璃質感強,不透氣、吸水率經物理測試在1%以下或不吸水。
3.燒結溫度不同
陶器的燒結溫度一般在700-800度,工藝簡單。
瓷器的燒結溫度一般在1200-1400度,且工藝復雜.
『叄』 陶瓷是怎麼做成的
傳統的制陶工序並不是簡單的捏泥巴過程。在選定陶土以後還得對其進行加工,即根據陶土的粘性人為地加進羼和料,改進陶土的成型性能,保證陶坯在高溫焙燒時不開裂,不變形,提高陶器製作的成品率。配製好的陶原料還要經過粉碎,這樣有利於在坯體在受熱過程中各種物理化學反應的進行,以便燒成並獲得緻密的結構,減少坯體的氣孔率,增強胎體燒成後的強度、硬度和比重。捏練和陳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古代捏練坯泥的方法,或者用人工足踩,手搓;或者用牲畜踩踏、石碾爛。經過捏練的泥制,為增加粘性,提高可塑性,還要進行陳腐,據陶工介紹陳腐的時間越長越好。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龍山文化的黑陶,胎質細膩,就是經過長時間的陳腐處理過的。
制陶原料選定配製後,這就進入制陶工藝的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成型。我國古代成型方法包括人工成形、輪制等。手工成形可分為(一)是捏塑法,一般適用於小件陶器;(二)模製法,就是將泥料放入有形狀的模子里,待半干時取出而製成陶坯的過程,是一種較原始的制陶方法,適用於特殊器物來採用局部模製法,如龍山文化中的圓錐形陶模作為袋形足的內模,現在台灣高山族至今還保留有這一種成形方法;(三)泥條盤築法也叫泥條圈注法、泥條盤築法或泥條泥成法等,這是一種原始的陶器成形方法,先將泥拉長成條狀,按器型大小將泥條圈起來,一層一層地疊上去,然後用拍子拍打,使之成形。用這種方法製成的器物,內部往往留有泥條盤築的痕跡,給人以古拙感。這種方法在新石器時代都已在使用。
輪制是古代較為進步的一種制陶工藝。它是將原料放在轉動的陶輪上,利用其快速旋轉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它的特點是器形規整,厚薄均勻,陶壁表裡普遍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往往有線割的偏心紋。這種工藝大體出現於大汶口文化晚期,興盛於山東龍山文化時期。
陶器坯體成形以後,還要進行修飾:首先,濕手抹平;從作坯體開始,就蘸水往上抹,使坯面不致過早因乾燥而裂,同時可使坯表面平整並且可接合縫條,填補毛坯空隙。但不宜蘸水太多,否則會使泥坯軟塌;其次是拍印,這樣使坯體整體結實有紋飾,分段用的器物也在這一過程加以粘接修飾的,用拍子打光,使高低不平的坯體表面填平補齊,並使泥料中的片狀礦物平行於坯體表面,增加光線的平行反射,減少散射,進而出現光澤。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彩繪進行坯體裝飾。
在制陶過程中,完成坯體成形和修飾之後,還不算成品,還得進行焙燒。陶器燒制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人們對火候的掌握,陶窯的發明是人能在較高的技術水平上控制火候的表現,但考古資料來看,最原始的焙燒方式可能是露天架火焙燒,目前所見的陶器大多是在陶窯內燒成的。
『肆』 陶土是怎麼做出來的普通老百姓怎麼可以弄到
具體怎麼做我不知道
不過我知道美術用品店有賣陶泥的.
價格不是很貴.
『伍』 陶土怎麼配製
陶土不需要配製,可以直接使用。
陶土因含有大量的礦物成分,如水雲母、高嶺石、蒙脫石、石英及長石等,這些成分混合在一起使得陶土具有與黏土類似的性質,可以用來製作瓷器。陶土在製造瓷器的過程中是不需要對陶土進行配製的,可以直接使用。
陶土常呈淺灰色、黃色、紫色。其吸水性、吸附性、加水後可塑性中等,乾燥和燒結性能較好。
(5)怎麼加工陶土擴展閱讀
陶土因為其良好的性能才能製作成為瓷器,其性能如下:
1、優異的抗凍融特性:在吸水率達到10%的情況下,瓷質磚在-15℃時凍融三次已經全部凍裂,而陶磚卻可以在-45℃的環境下凍融50次不出現裂痕。
2、良好的抗光污染性能:陶磚能夠將90%以上的光全部折射,對保護人體視力、減少光污染有很好的作用。
3、良好的吸音作用:由於陶磚通體富含大量均勻細密的開放性氣孔,故能將聲波全部或部分折射出去,取到室外降低噪音,室內消除迴音的效果,是創造城市優良居住環境的絕佳材料。
4、良好的透氣性、透水性:陶磚透氣、透水的優越性在綠色文明的今天得到充分的展示,其古樸的韻味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對話。
5、良好的耐風化耐腐蝕性:隨著工業污染的加重,雨水中的酸性一天天在增加,很多建築材料因為無法接受這個考驗而被淘汰。純天然的加工工序使得陶磚本身只含有少量的化學雜質,其內部結構也不易受到酸雨的影響,陶土抗鹼腐蝕性的特性更的其他材料無法與之相比的。
『陸』 知道怎麼做陶土嗎
普通泥土加水成泥水,用網子過濾掉雜質,然後靜置沉澱,倒掉上面的清水,下面沉澱的就是陶土
『柒』 陶土的加工程序
等過上一個星期泥與水分離後把水倒了不就行了?、
或者你可以做一塊石膏板,把泥漿倒在石膏板上,吸水
石膏濕了烘乾還能再用
『捌』 陶藝製作的步驟是什麼
陶藝製作過程步驟如下:
1、准備好材料,進行拉坯成型。
(8)怎麼加工陶土擴展閱讀
主要製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條盤築、捏塑、素坯彩繪等等。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機產生的離心運動,在旋轉過程中,對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按照設計構思拉伸成型。
1,泥板成型,用泥板製作陶藝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較快。
3,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進行陶藝成型,由於整個造型是實心的,所以也叫做實泥成型。
4,泥條盤築,泥條法是通過泥條來構築成型的一種盤築技法。
5,捏塑,捏塑是用手捏成,多屬小件玩具,如唐宋兩代各種姿態的娃娃、雜技人、牛羊馬狗猴等十二辰屬相等。
6,素坯彩繪,是用顏料在素燒的花瓶、碗、盤、罐等器物(素坯)上繪畫。
『玖』 如何用普通的陶土加工成橡皮泥呢求支招
陶土質地比較細膩,無論如何都會有少量殘留。雖然可塑性方面較好但並不適宜作為橡皮泥來使用。如果一定要這樣的話可以多揉幾下,待陶土水分蒸發一些後就不會太粘手。但同時也會有乾裂的危險。
『拾』 陶土加工的過程是否產生了新的物質
陶土加工前後發生了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