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胡蒙皮時如何處理加工
『壹』 二胡怎樣蒙皮
二胡蒙皮具體做法:
1、未經加工的木料,尋找合適的尺寸,精挑細選。
(1)越胡蒙皮時如何處理加工擴展閱讀:
二胡演奏的持琴技巧
1、琴筒錯誤地放於左腿中間,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緊小腹的位置上。
2、琴桿過於左斜或右斜,過於前傾或內收。
3、第一把位時左手虎口離千斤過遠。
4、左臂缺乏應有的支撐力,靠虎口夾緊而吊掛於琴桿之上。
5、拇指下彎勾住琴桿。
6、持琴時左手掌心貼近琴桿,手指「躺」倒按弦。
7、手指關節過分彎曲,以手指的尖端觸弦。
8、手指關節反彎,尤其是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
9、手指不是從弦的正面按弦,而是從弦的外側按弦,以致只按實了外弦,內弦卻處於虛按狀態,常常因此而出現狼音。
『貳』 二胡蒙皮太厚的處理
之前見過很多琴友,由於新入手的二胡蟒皮過厚而私自處理,大多都是用紗布幫在方回頭木棍,打開音窗進行打答磨。
我的建議,已經製作成型的琴最好不要去動蟒皮。
琴皮鞔好後不可在對琴皮背面進行再處理,因為從琴筒後面對琴皮背面刮或打磨處理,會導致琴皮厚薄不均,嚴重會使琴皮破裂。
對音色的改變應該從弦,琴碼,千金和音墊著手,知道它們的作用和原理就可以反復調試,調節出自己滿意理想的音色。
『叄』 二胡新琴蒙皮太緊怎麼處理比較好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就是必須找一個懂這個樂器的人才可以有包房給你解答。因為這個就是專業的人才可以做到的。畢竟,二胡不是一個大家都會的常用樂器。二胡在當今來說,是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中國民族樂器,據不完整統計,二胡的學習人數是除古箏和竹笛以外的第三大民樂。無論是中國北方,還是南方,都有二胡的身影和一些變形,但是都統一稱之為二胡,或者胡琴。
現在我們熟悉的二胡實際上是從20世紀上半葉,國樂改進之後產生的,這里要提到這么一個人,二胡藝術的奠基人-劉天華。他改進了當時的二胡,將琴筒的規格增大,琴桿增長,並且參考小提琴的弓設計了現代二胡弓子,最重要的是首次加入的定弦的概念,加大了二胡的音域,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一改過去「老少翻」(只有一個把位,遇到高音就降個八度,遇到低音就高八度)的形式。現在的二胡雖然在音筒形狀(後期出現過圓形,六角形,以及八角形)和弦的材料(由絲弦改為鋼絲弦)。有一些變化,但總體來說,現代二胡在20世紀上半葉已經成型。那麼二胡究竟是怎麼發展的,又是怎麼起源的。
我們如果按照樂器的演奏方法分類可以分成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三種,基本上是按照打擊樂—管樂器—弦樂器這樣的順序發展的,弦樂器又是按照彈撥類—擊琴類—拉弦類這樣的順序發展的,所以,二胡應該是在較晚時間出現的。這樣一種樂器,由於文獻記載和文物相對較少,起源也就存在很多的疑問。
在古希臘的傳說中有一個神話人物叫做墨丘利,他的形象是一個腳上有翅膀還帶著一個有翅膀的帽子的神,是跑的最快的神,宙斯的信使,傳說他在河邊走路,踢到一個乾枯的空烏龜殼,而後竟然聽到了美麗的聲音,他發現在空烏龜的殼里有一根乾枯的筋。就是因為這根乾枯的筋的震動,從而發出來了美妙的聲響,他收到啟發發明了弦樂器,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說。但是在5000年之前的 斯里蘭卡,當時叫做錫蘭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國王發明了一種弦樂器,叫做拉萬斯特朗。當我們看到這個拉萬斯特朗,相信都會覺得和現今的二胡非常的像,在一個圓筒的一側蒙上蛇皮,圓筒上面穿過一根長長的木柄,柄端有兩個細軸,軸上有兩根弦。這種和二胡很像的樂器,在由士兵和商人傳入波斯,阿拉伯,在傳向世界各地。在傳入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受到不同文化審美的影響。
所以,這個就是二胡的來歷。
『肆』 越胡蛇皮上的松香怎麼處理掉
冷卻凝固了可輕輕刮掉
『伍』 二胡蒙皮前怎樣除去鱗殼
一、准備工作。
1、二胡筒。新的二胡筒,木材要充分乾燥,並已經上好了漆,以防今後變形、開裂。蒙皮端的稜角要圓滑,以防刮傷皮子。若利用舊的二胡筒,也要仔細檢查,把內部過去沒清理好的地方處理好,有細微裂縫應粘連好,蒙皮端陳舊膠水要清理干凈,並稍加打磨至光滑。在二胡筒外麵包上一層防護紙,防止操作時劃傷二胡筒。蒙皮端留出2厘米不包紙。
2、皮子。如果有多張皮子可供選擇,要選擇厚薄適中,花紋均勻,背面無蛇肉附著,無穿孔的皮子。皮子的尺寸要大於或等於14厘米x14厘米。因二胡蒙皮端為直徑8.8厘米(是上板與下板外邊的尺寸,不是對角),以9厘米計算,邊框1.5x2=3厘米,周圍留1厘米便於作業。用水充分浸透皮子,一般要24小時,在水裡加上幾滴福爾馬林,防蟲防腐。
3、自製加力板,加力棒,加力箍。加力板:找一塊一厘米厚木板,把二胡筒音窗端放在木板上,用鉛筆沿著周圍畫下線條,便在木板上留下六角形的痕跡,六個方向,每個方向向外擴寬2厘米,多餘的鋸掉,不然影響操作。在六邊的中心點,距離鉛筆線條一厘米處,各鑽一個3毫米的孔。找六根自行車輻條,帶螺母,六個墊圈。備用。加力棒:切六節4.5厘米圓形竹子,大小和筷子嘴相近,備用。加力箍:用細薄竹條圈成一個多股圓圈,從則面看約一厘米寬。它的作用是蒙皮尾聲,把它套在皮子外面,難點是大小合適。就是在蒙好皮後箍緊在外。箍上要纏上軟布,防止刮傷皮子。備用。
4、輔助用料。膠水若干,細繩若干(直徑約1毫米),抹布,塗膠刷子,鉗子,打孔錐(1毫米),單面刀片等。
『陸』 京胡蒙皮,怎樣洗蛇皮
1、錐套蒙皮法錐套蒙皮法在業內被稱之為「擼子皮」,由於加工速度快主要內用於「工廠級別琴」的製作方法容,此類琴大多數為低檔品。錐套蒙皮的最大缺點就是不能有效地單獨調節多方向的拉力。同時,錐套蒙皮法用的是化學膠,這種膠的最大缺點就是「傷筒子」。還有個問題就是凝固速度很快,如果是新手用這種方法,蛇皮的報廢率要比傳統蒙皮法高很多。錐套蒙皮看似簡單,實際上對琴筒的圓度和錐度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會形成蛇皮張力不一樣,蒙完了「鬧」是很正常的事情。2、傳統蒙皮法傳統蒙皮法最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有效地多個方向控制蛇皮的拉力,也就是說,先把伸展性大的一側進行「預拉」然後再統一「加勁」。在各個面伸展能力相同的情況下,無論怎麼「加勁」,蒙好的蛇皮各個方向的拉力是一樣的。效率低是傳統蒙皮的方法的最大缺點。以上只是簡單的說說,不知您是否明白。您有京胡製作愛好是個很好的事情,我很願意幫助您,希望您能先學習正確的方法,無論用什麼材料,先把「做工」練好。「工到了」做什麼材料都是好琴。
『柒』 二胡蒙皮鱗片翹起如何處置
二胡莽抄皮鱗片翹起是因為製作二胡時,燙臘工藝沒有做到位,這是做工粗燥的原因,並不能代表這張莽皮好不好,也無法斷定是什麼皮。一把二胡好與不好是由多重因素確定的,例如用材、二胡琴筒做工、莽皮質量、蒙皮工藝等等。
『捌』 奉化蒙越胡蛇皮
首先看越胡的所用木料,以明清(舊傢俱)老紅木,經多年自然乾燥的紫檀木為好。版老紅木製作的權越胡,裡面的樹脂干透了,它上面的棕眼像人的皮膚的毛孔,能夠起著調節內部音色的作用。為此做好的琴不用油漆的、以本色拋光的為好。
其次是制琴的工藝。琴桶子、桿、琴軸無疵點,琴軸、琴桶與琴桿的接合部緊密,工藝精細,桿正不彎、琴軸轉動靈活但不跑弦,裝飾的盤龍頭雕刻工藝精細、生動。
最後看琴皮(烏梢蛇皮),越胡的音色好壞黑皮起著重要作用,好的皮子應油亮、磷格整齊清晰,厚薄適中,音色清亮、優美動聽,拉空弦音時整把琴有震動的感覺,里外弦音色一致,拉下把時音色清晰無沙聲。
挑選越胡關健是琴架子,因為越胡不像二胡、二胡蟒皮蒙上後一般不需重蒙,越胡的黑皮皮子薄,用一段時間後容易裂、需要重蒙、這是正常現象。所以挑選越胡著重琴的架子,好的琴架子(紫檀、老紅木、黑檀木)能用上百年、而且用越久越好。
『玖』 我女兒給我買了一把越胡,是你廠出的產品,不知為何蛇皮有個洞,好修嗎
我女兒給我買了一把越胡,是你廠出的產品,不知為何蛇皮有個洞,好修回嗎?
這位知友,三十答年代越劇興起時,初以南胡伴奏,滿台女生倍感吃力。四十年代初,出現五花八門的越胡。之後,顧炳文與琴師李子用對越胡進行了成功的改良,不久顧炳文的越胡成了各地越迷所求的精良武器。越胡歷史較短,30年代出現。專用於越劇伴奏。你的越胡蛇皮有個洞,應該很好修的,建議你到當地民族樂器廠可以更換新的蛇皮。你還可以把越胡寄到原廠家要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