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工中心 » 乙醇是用什麼植物加工的

乙醇是用什麼植物加工的

發布時間: 2021-02-11 16:48:09

Ⅰ 請問:乙醇是什麼樣植物生長的它對氣候有什麼樣的要求

乙醇為糖類物質發酵後生成,其可以由甘蔗,紅薯,玉米等發酵製成。國內最大的乙醇汽油生產商——河南南陽天冠集團用的是玉米

Ⅱ 生產乙醇的原料有哪些

在相當長復的一段時間里,用制來生產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甘蔗、甜菜、甜高粱等糖料作物和木薯、馬鈴薯、玉米等澱粉作物,現在人們找到了一種廉價的原料,這就是纖維素。

纖維素也是碳水化合物,而且在自然界里大量存在,許多綠色植物及其副產品,如樹枝樹葉,稻草糠殼,等等。幾乎有一半是纖維素,用它們作原料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然,用纖維素作原料對酵母菌來說,將發生極大的困難,也就是說很難施展它的發酵本領。不過有辦法,人們早就從牛、羊等牲畜所以能吸收纖維素的研究中發現,微生物中的球菌、桿菌、黏菌和一些真菌、放線菌,會分泌出一種能催化纖維素分解的酶,叫纖維素酶。用這種纖維素酶先把纖維素分解成單個葡萄糖分子,然後酵母菌就能把葡萄糖發酵變成乙醇。更令人贊嘆不已的是,有一種叫嗜熱梭菌的微生物,它們居然能一邊「吃」纖維素,一邊就「拉」出乙醇來,那就更簡單了。在日本和韓國等地,利用木霉和酵母菌協同作戰,也成功地用纖維素生產出了乙醇。

利用纖維素作原料生產乙醇,為乙醇登上新能源的寶座鋪平了道路。由於這些原料都來自綠色植物,所以有人把乙醇稱為綠色的汽油。

Ⅲ 乙醇汽油是一種由糧食及各種植物纖維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
乙醇屬於可再生能源,是由高粱、玉米薯類等經過發酵而製得。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可能導致相關的糧食作物大量種植,引起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調整,C對。乙醇汽油無法採用成本很低的管道輸送,儲運周期只有4—5天,不適合出口和遠距離運輸,A錯。乙醇汽油是把乙醇按一定比例與汽油混合使用,還不能取代汽油等常規能源,B錯。大量耗用糧食,會導致糧食供應緊張,加大土地的壓力,D
錯。
考點:能源資源的開發,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Ⅳ 酒精是用什麼做的

用乙醇製作的。

乙醇廣泛用於生產酒精、飲料、香精、染料和燃料。在醫療方面,體積回分數為答70%~75%的乙醇也是常用的消毒劑,廣泛應用於國防化工、醫療衛生、食品工業、工農業生產

乙醇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揮發性無色透明液體,毒性低,純液體不能直接飲用;具有特殊的香味,略帶刺激性;略帶甜味,並伴有刺激性的辛辣味。可燃的,其蒸氣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與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乙醇可與氯仿、乙醚、甲醇、丙酮等多種有機溶劑混溶,相對密度(d15.56)為0.816。

(4)乙醇是用什麼植物加工的擴展閱讀

酒精的製作方法

糖原料(糖蜜、亞硫酸鹽廢液等)和澱粉原料(甘薯、玉米、高粱等)發酵;乙醇發酵是在釀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乙醇是唯一的工業生產方法。

發酵原料可以是含有澱粉的農產品,如谷類、塊莖、野生植物果實;或糖廠的糖蜜;或含有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等。經過一定的預處理後,以廢蜂蜜為原料,經水解、發酵得到乙醇。發酵液的質量分數約為6%~10%,並含有其它有機雜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乙醇

Ⅳ 乙醇是什麼提煉出來的呢

制備原料來:澱粉、乙自烯、磷酸、硫酸、葡糖澱粉酶。

工業上一般用澱粉發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製取乙醇:

1、發酵法

糖質原料(如糖蜜、亞硫酸廢液等)和澱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發酵;

2、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或間接水合。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熱、加壓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是乙烯與水直接反應,生產乙醇。

(5)乙醇是用什麼植物加工的擴展閱讀

主要種類

1、按生產使用的原料可分為澱粉質原料發酵酒精、糖蜜原料發酵酒精、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

澱粉質原料發酵酒精(一般有薯類、谷類和野生植物等含澱粉質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將澱粉水解為葡萄糖,再進一步由酵母發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發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經過稀釋殺菌並添加部分營養鹽,借酵母的作用發酵生成酒精);

2、按生產的方法來分,可分為發酵法、合成法兩大類。

3、按產品質量或性質來分,又分為高純度酒精、無水酒精、普通酒精和變性酒精。

4、按產品系列(BG384-81)分為優級、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Ⅵ 乙醇的七種制備方法

1、發酵法
糖質原料(如糖蜜、亞硫酸廢液等)和澱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發酵;
發酵法制乙醇是在釀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是生產乙醇的唯一工業方法。
發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澱粉的農產品,如谷類、薯類或野生植物果實等;也可用製糖廠的廢糖蜜;或者用含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稈等。這些物質經一定的預處理後,經水解(用廢蜜糖作原料不經這一步)、發酵,即可製得乙醇。
發酵液中的質量分數約為6%~10%,並含有其他一些有機雜質,經精餾可得95%的工業乙醇。
2、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或間接水合。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熱、加壓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是乙烯與水直接反應,生產乙醇:
CH2═CH2 + H─OH→C2H5OH
(該反應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與醋酸汞等汞鹽在水-四氫呋喃溶液中生成有機汞化合物,而後用硼氫化鈉還原)
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氣,成本低,產量大,這樣能節約大量糧食,因此發展很快。
3、煤化工
工業制乙醇還主要是通過乙烯氫化製得,而適合中國國情的技術就是利用煤化工技術,將煤轉化為合成氣,直接或者間接的合成乙醇。
4、聯合生物加工
利用生物能源轉化技術生產乙醇能緩解非再生化石能源日漸枯竭帶來的能源壓力。來源廣泛的纖維素將是很有潛力的生產乙醇原料。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一般的發酵法生產乙醇成本較高,乙醇生產難以規模化。聯合生物加工技術,一體化程度高,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①原因
生物轉化使用的原料是玉米等糧食作物,但是這些原料的大量使用會影響到糧食安 全,所以秸稈、麩皮、鋸木粉等農業、工業廢棄物等含有大量的木質纖維素,將是很有潛力的乙醇發酵原料。另外,生物燃料的生產過程中,纖維素的預處理和纖維素酶的生產成本較高。因此減少預處理,增強纖維素酶的活性,提高發酵產物的產量和純度,減少中間環節也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
②原理
聯合生物加工 (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不包括纖維素酶的生產和分離過程,而是把糖化和發酵結合到由微生物介導的一個反應體系中,因此與其他工藝過程相比較,底物和原料的消耗相對較低,一體化程度較高。
③工藝
生理學研究和¹⁴C標記的纖維素實驗說明,生長於纖維素上的微生物的生物能量效益取決於胞內低聚糖攝取過程中β一糖苷鍵磷酸解的效率,並且這些效益超過了纖維素合成的生物能量成本。這些研究為纖維素分解菌在纖維素上快速生長提供了實驗依據和理論依據。 應用聯合生物加工的關鍵是構建出能完成多個生化反應過程的酶系統,使纖維素原料通過一個工藝環節就轉變為能源產品。一些細菌和真菌具有CBP所需要的特性,所以改造現有的微生物已成為研究的熱點。以基因重組等為代表的生物工程技術已經使這種設想成為現實,並為設計出更完善的CBP酶系統提供了可能。對相關的微生物改造主要有以下3個策略:
天然策略
是將本身可產生纖維素酶的微生物,尤其是厭氧微生物進行改造,使其適應CBP生產的要求。這種策略關鍵在於,提高對乙醇的耐受力,減少副產物的生成,導入新的代謝基因將糖化產物全部或者大部分進行發酵,從而產出高濃度的乙醇。
重組策略
是通過基因重組的方法表達一系列的外切葡聚糖酶和內切葡聚糖酶等纖維素酶基因,使微生物能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將來源於纖維素的糖類完全或者大部分進行發酵。 重組策略所遇到的問題有:(1)外源基因共表達對細胞的有害性。(2)需要在轉錄水平使外源基因適量表達。 (3)一些分泌蛋白可能折疊不正確。因為纖維素降解蛋白合成之後必須要正確折疊才能分泌並行使功能。未正確折疊的蛋白分泌後要通過內質網結合蛋白降解,而且對內質網造成壓力。
共培養策略
共培養策略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發酵液中存在的不同的類型的微生物,利用廣泛類型的糖類底物。例如將僅能利用己糖的熱纖維梭菌與能利用戊糖的微生物進行共培養。這能避免不同生物間的底物競爭,實現乙醇產量最大化。二是指存在不同特性的微生物相互協作,加強發酵效果。
④特點
i、提高乙醇耐受力
高濃度的乙醇能改變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阻遏糖酵解和代謝循環,最終抑制細胞的生長和發酵。許多證據表明,乙醇耐受基因不是單一的基因,全轉錄工程提供了一個新方法。例如分別通過三種轉錄調控因子基因的突變,釀酒酵母的乙醇耐受力有所提高。
ii、提高糖轉運效率
糖類不能自由地穿過細胞膜,微生物是通過特定的糖轉運蛋白來利用糖類,所以了解糖轉運機制是必要的。轉運蛋白作為培養基中糖濃度的「感受器」,可產生相應的胞內信號.不同的糖轉運蛋白在不同的濃度下行使功能,從而使微生物在較廣的范圍內利用糖類。
這是生物方法的綜合運用。當然,還有其他的生產工藝方法,基本原理都是運用生物發酵的方法生產乙醇,如:木質纖維素原料酶水解產乙醇,玉米秸稈發酵生產乙醇等。這些基本的發酵方法通過聯合生物加工,可以大大提高乙醇的生產效率、減低生產成本。
⑤提純
75%的乙醇可以用蒸餾的方法蒸餾到95.5%。此後形成恆沸物,不能提高純度。
95%的乙醇可以用生石灰煮沸迴流提純到99.5%。
99.5%的乙醇可以用鎂條煮沸迴流製得99.9%的乙醇。
i、分批萃取精餾法
乙醇的生產離不開精餾、萃取等化工流程。氧化鈣脫水法、共沸精餾、吸附精餾、滲透汽化、吸附法、萃取精餾法和真空脫水法等多用在乙醇的回收和提純的方面。實際生產中較成熟的方法是共沸精餾和萃取精餾,這2 種分離方法多以連續操作的方式出現。在一些領域生產乙醇設備簡單、投資小,可單塔分離多組分混合物,或同一塔可處理種類和組成頻繁更換的物系。分批共沸精餾可以同時滿足這些要求,但是分批共沸精餾所需的塔板數較多,產品中常含有微量的苯不能應用於醫葯和化學試劑領域,且生產中易發生苯中毒事故。
分批萃取精餾(BED) 則無以上缺點,且可以同時具備分批精餾與萃取精餾兩者的優點。其工藝特點是連續萃取精餾至少需要3 個精餾塔的工藝來完成:乙醇稀溶液富集到共沸組成(乙醇質量分數95.7 %) ,萃取精餾回收無水乙醇,回收溶劑以循環使用。並且連續萃取精餾法只適於原料組成固定的、規模較大的連續生產中。而且設備投資少,僅用單塔可完成原料富集、萃取精餾和溶劑回收3 項任務;且精密度高,可根據實際生產的需求,靈活地調節產品純度;節省操作成本、無需連續操作;此設備也可用於回收其他有機溶劑。
ii、分子篩固定床吸附法(簡稱分子篩法)
分子篩是一種無色、無臭、無毒的新材料,在無水乙醇制備和其他共沸混合物分離過程中無需添加第三組分,生產過程幾乎無毒害三廢排放;共沸法牽涉到苯、環已烷等高毒性的第三組分。工藝簡單可靠、產品質量優,是一種環保、節能型工藝。
優點是可以降低設備安裝高度,提高固定床有效吸附量及成品質量穩定性。產生的廢氣、廢渣、廢液均有很好的處理方法。

Ⅶ 什麼樣植物可以作為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國家有沒有制定相關的標准

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有雅津甜高粱、玉米、木薯、海藻、雅津糖芋、苦配巴樹等。
國家好像還並未制定其標准,沒有嚴格的規定,但看樣子所用原料高糖類為主。
就這么多,希望有幫助O(∩_∩)O哈哈~

Ⅷ 可以用植物造酒精嗎

回答是肯定的。其實,用木材造酒精的技術並非新發明,早在二次大戰之前,就已有「木材酒精」作為液體燃料供應汽車使用了。我國早在1946年,我們人民空軍在東北老航校對,也曾使用過酒精作為飛機發動機的燃料進行飛行訓練。其酒精很多也是來源於木材。

現在人們把燃料酒精叫做「綠色石油」,就是由於這種燃料來源於綠色植物。各種水果、甜萊、甘蔗、甜高梁、糧食、木薯、玉米芯、秸桿、稻草、木片、鋸屑、草類以及許多含纖維素的原料,都可提取乙醇(酒精)。酒精作為燃料,對環境的污染比汽油、柴油都小得多;生產成本與汽油差不多;用20%的酒精和汽油混合使用,汽車發動機可以不必改裝。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酶制劑工業不斷擴展,許多發達國家的酒精生產普遍採用澱粉酶代替麩曲和液體曲,用酶法糖化液生產酒精發酵率竟高達93%,大大提高了出酒率。目前國外發酵生產酒精的澱粉出酒率一般約為56.3%。

現在看來,有可能用乙醇(燃料酒精)作為礦物燃料的最佳替代能源。許多國家的經驗表明,燃料酒精完全可以作為內燃機燃料替代石油,而且其來源不會枯竭。酒精的熱值雖比石油低30%,但每公斤也有7000千卡。據1991年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生產1加侖酒精需要56000個熱量單位,而1加侖酒精至少可以產生76000個熱量單位,使有用能量增加20%。若在乙醇里摻入10%的汽油,燃燒後的一氧化碳可大大減少。

利用哪種纖維素提取燃料酒精,也要根據各國的資源情況而定,各國酒精工業的生產各具特色,有的國家森林面積大,造紙工業發達,就採用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如北歐的瑞典、挪威、芬蘭三國。而南美的巴西、古巴等國盛產甘蔗,則全都用甘蔗糖作原料生產酒精。

Ⅸ 如何製造乙醇

制備方法
制備原料有澱粉、乙烯、磷酸、硫酸、葡糖澱粉酶,衍生產品為鹽酸乙醇液、二硫化硒、環氧乙烷、對二乙基苯、聯苯、6-甲氧基-2-乙醯萘、戊基氰基三聯苯、乙醛、甲醛、乙醇鈉、乙醚、乙酸乙酯、乙醇(無水)、復盆子酮等。
工業上一般用澱粉發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製取乙醇:
1、發酵法
糖質原料(如糖蜜、亞硫酸廢液等)和澱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發酵;
發酵法制乙醇是在釀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是生產乙醇的唯一工業方法。
發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澱粉的農產品,如谷類、薯類或野生植物果實等;也可用製糖廠的廢糖蜜;或者用含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稈等。這些物質經一定的預處理後,經水解(用廢蜜糖作原料不經這一步)、發酵,即可製得乙醇。
發酵液中的質量分數約為6%~10%,並含有其他一些有機雜質,經精餾可得95%的工業乙醇。
2、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或間接水合。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熱、加壓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是乙烯與水直接反應,生產乙醇:
CH2═CH2 + H─OH→C2H5OH
(該反應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與醋酸汞等汞鹽在水-四氫呋喃溶液中生成有機汞化合物,而後用硼氫化鈉還原)
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氣,成本低,產量大,這樣能節約大量糧食,因此發展很快。
3、煤化工
工業制乙醇還主要是通過乙烯氫化製得,而適合中國國情的技術就是利用煤化工技術,將煤轉化為合成氣,直接或者間接的合成乙醇。
4、聯合生物加工
利用生物能源轉化技術生產乙醇能緩解非再生化石能源日漸枯竭帶來的能源壓力。來源廣泛的纖維素將是很有潛力的生產乙醇原料。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一般的發酵法生產乙醇成本較高,乙醇生產難以規模化。聯合生物加工技術,一體化程度高,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Ⅹ 乙醇是怎樣製造的

乙醇,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酒精。純乙醇的沸點為.5℃,很容易燃燒,在世界面臨能源危機的今天,開發利用乙醇作動力燃料,正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有的國家把乙醇摻進汽油里混合使用,稱為醇汽油,效率甚至比單用汽油還高。產糖量居世界第一的巴西,完全用乙醇開動的汽車,已經在聖保羅的大街上賓士了。

生產乙醇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酵母菌。它能夠在缺氧的條件下,開動體內的一套特殊裝置——酶系統,把碳水化合物轉變成乙醇。近些年來人們又陸續發現,微生物王國中能夠製造乙醇的菌種還不少,比如有一種叫酵單孢菌的,它的本領比酵母菌還高,不僅發酵速度快,生產效率高,而且能更充分地利用原料,產出的乙醇要比酵母菌高出8倍多,是更為理想的乙醇製造者。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微生物用來生產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甘蔗、甜菜、甜高粱等糖料作物和木薯、馬鈴薯、玉米等澱粉作物,現在人們找到了一種廉價的原料,這就是纖維素。

纖維素也是碳水化合物,而且在自然界里大量存在,許多綠色植物及其副產品,如樹枝樹葉、稻草糠殼等,幾乎有一半是纖維素,用它們做原料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然,用纖維素做原料對酵母菌來說,將發生極大的困難,也就是說很難施展它的發酵本領。

不過有辦法,人們早就從牛、羊等牲畜能吸收纖維素的研究中發現,微生物中的球菌、桿菌、黏菌和一些真菌、放線菌,會分泌出一種能催化纖維素分解的酶,叫纖維素酶。

用這種纖維素酶先把纖維素分解成單個葡萄糖分子,然後酵母菌就能把葡萄糖發酵變成乙醇。

更令人贊嘆不已的是,有一種叫嗜熱梭菌的微生物,它們居然能一邊「吃」纖維素,一邊「拉」出乙醇來,那就更簡單了。在日本和韓國等地,利用木霉和酵母菌協同作戰,也成功地用纖維素生產出了乙醇。微生物利用纖維素做原料生產乙醇,為乙醇登上新能源的寶座鋪平了道路。由於這些原料都來自綠色植物,所以有人把乙醇稱為綠色的汽油。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