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原石加工在哪裡
『壹』 在松崗琥珀國際交易中心買原石,可以直接在裡面加工嗎
可以,
那裡有原石,
加工配套設施齊全
『貳』 琥珀原石加工拋光那裡有
上網路查一下就知道…謝謝
『叄』 北京琥珀蜜蠟原石去哪加工,大概什麼價位
雕刻翡翠和田的地方應該都可以加工的,我在清華校內的一個工作室加工過一個翡翠和手把件,花了一千多,琥珀的價格我就不知道了,應該都差不多吧,
『肆』 琥珀原石怎樣加工
現實中人們對琥珀的認識和了解卻遠沒有像認識鑽石、翡翠那樣深刻,為了使對珠寶感興趣的朋友對琥珀有進一步的了解,下面介紹幾種琥珀常見的處理方法以做討論。
一、熱處理
方法:將雲霧狀琥珀放入植物油中,用適當的溫度進行加熱;或只在琥珀的表面進行加熱。
目的:使琥珀變得更加透明,同時琥珀中的小氣泡由於受熱膨脹爆裂而產生葉狀裂紋,通常稱為「睡蓮葉」或「太陽光芒」的包體;或加熱成老琥珀(老蜜蠟)狀。
檢測:熱處理琥珀一般與未處理琥珀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更加「清澈」和「花」更加多了,「老蜜蠟」狀的折射率偏高,一般為1.56(點測)
二、染色處理(少見)
方法:將脫水一定並有不同程度裂紋的琥珀放入染劑中進行染色。
目的:模仿老化的特徵,模仿老琥珀和產生其他顏色的琥珀。
鑒定:放大觀察可見顏色只存在於裂隙中,透光可見裂隙中的顏色濃集。
三、再造(壓制)處理
方法:將琥珀碎屑或邊角料破碎成一定粒度並除去雜質,在適當的溫度、壓力和特殊裝置中燒結;壓制時溫度、壓力和時間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產物,同時其內部特徵也有一定的差異;如果在壓制過程中添加其他的有機物,如染料、香味精及粘結劑等,並通過較高的溫度和較長的時間可以得到均勻、透明、沒有流動構造的壓制琥珀或流動構造很強的再造藍珀。
目的:以形成較大塊的琥珀便於製作琥珀飾品
鑒定:.A 對於較為不透的且顏色較深的(如褐紅色)再造琥珀,在聚光手電筒的照射下,樣品成綠色調,對於較透的樣品則一般不會有這種現象。
B 顯微鏡下 打頂光看樣品的表面,可以看到兩塊碎料的交接處有一條凹痕;透光下,可見不同碎塊的包體不同,且一塊碎塊內的包體在交接處斷裂(不連續),並且兩碎塊的接合處有一條顏色更深的流動紋(沿碎塊的邊緣)。
C 紫外熒光燈下 呈藍白、褐黃、淺綠色等不同斑塊,而琥珀呈較均一的藍白的、淺黃色、黃色、褐黃色等
D 比重 一般都在1.03-1.05之間,而琥珀的比重一般在1.05-1.09之間
E 折射率 基本上都在1.53-1.54(點測)之間,而經過熱處理的褐紅色或褐黃色琥珀,其折射率一般為1.56-1.57(點測)之間
四、覆膜處理
方法:將調制好的有色或無色調漆(膠)均勻的塗抹在樣品的底部或表面。
目的:起到保護作用、突出樣品的美觀、用於仿老琥珀、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透明度、增加重量。
A 底部覆膜(主要是一些鑲嵌樣品) B 表面覆膜(主要是對一些爆花的樣品)。
檢測:顯微鏡下 一些樣品的凹坑處或雕刻線處可見淋結的調漆,有時還可以見到氣泡,打頂光,可見樣品的表面有許多小的突起,樣品表面不光滑,在樣品打孔的周圍或樣品不顯眼的地方,用針尖輕劃,樣品表面的調漆很容易被劃起並見到調漆下的琥珀(須在客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此工作)。
對著燈光 可以發現調漆是不均勻的塗抹在樣品的表面的,有的可見淋流的痕跡。
熱針試驗 當熱針接觸到調漆時,將發出辛辣味。
折射率 覆有調漆的樣品的折射率一般在1.51-1.52之間,琥珀一般在1.54-1.57之間。
五、融合處理
方法:將調制好的膠放在特殊的裝置中加熱得到臨熔點,將清潔過的琥珀需要融合的部分放入臨熔膠中,慢慢降溫,直至冷卻。
目的:使琥珀變得大塊,便於雕琢,也使琥珀變得完整、完美,同時增加琥珀的重量.
檢測 A紫外熒光燈下 融合後的琥珀表現為局部有熒光(琥珀部分),無熒光部分為膠,並且界限很清晰。
B 偏光鏡下 融合膠的部分會有異常消光現象(融合的膠較多、面積較大,現象越明顯,融合膠較少的一般不會有此現象),而琥珀部分為局部發亮。
C 顯微鏡下觀察 融合界線或多或少有氣泡或有白渣留下(可能是助熔劑類的物質),融合的膠體部分有很多小氣泡及不明碎屑物,同時膠體部分有不同於琥珀的流動構造(琥珀為迴旋窩狀流動構造)——單向流動構造。
D: 脆性測試 琥珀具有一定的脆性,而融合的膠則無脆性且很軟,用大頭針輕輕一戳,就會有一個小坑(須經客人同意)。
E: 熱針探刺試驗 用熱針探刺琥珀和融合的膠,則分別發出松香味和刺鼻味。
F: 大型儀器測試——紅外光譜儀 因兩者的結構不同,琥珀和膠顯示出不同的光譜圖,
G: 折射率不同 融合的膠一般為1.52(點測)
六、粘補處理(較少見)
相對融合處理來說,粘補則要簡單的多
方法:將琥珀的凹坑或殘缺部分用膠粘補起來
目的:使琥珀的殘缺部分變完整,同時便於加工並增加了重量
檢測:方法與融合處理的相同,只是透光觀察可以很容易發現琥珀和粘補部分在顏色、透光度、大致結構和包體的不同;粘補部分有別於琥珀的流動構造和氣泡。
七、粘合處理
這種處理方式主要出現在琥珀擺件中,因擺件用料多,擺件的有些部分不能在整體原料中被雕刻出來,按擺件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原料,將擺件所缺部分單獨雕刻出來,將其粘到擺件主體上去,粘合處理在實際的成品樣品中並不多見。
檢測:A粘結處兩部分的結構不連續,兩部分的顏色可能存在差異,結處有膠,並存在氣泡
B長波紫外熒光燈下,粘結處的熒光與其他部分熒光不同。
『伍』 撫順什麼地方可以給琥珀原石加工的地方
雕刻嗎?古城子車站往回走! 過鐵路橋,上面一排有幾家可以雕刻製作的
『陸』 琥珀原石的產地主要在哪
琥珀按產地可以分為海珀和礦珀。海珀以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出產的琥珀版最著名(如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權等)。海珀透明度高、質地晶瑩、品質極佳。礦珀主要分布於緬甸及中國撫順,常產於煤層中,與煤精伴生。中國的琥珀以遼寧撫順和河南南陽地區最為著名。
波羅底海沿岸各國(尤以波蘭、德國、蘇俄著名)、多米尼加、墨西哥的Chiapas、緬甸、西西里島、羅馬尼亞、俄國、波蘭等。白堊紀礦區(65my以前);加拿大的Cedar。湖、阿拉斯加、黎巴嫩、以色列、約旦、俄國的西百利亞、日本的久慈、法國等。通常,年代愈久,色愈深、硬度愈大,且變得很脆,易崩裂成小碎片。
『柒』 琥珀原石怎麼打磨
【前期准備工具】
1、琥珀原礦。
2、砂紙:各號砂紙(#120-200-320-500-600-800-1500-2000-2500-3000)
註:標號越低,消耗量越大。另外使用時將砂紙切成一條一條的,打磨更方便而且不會浪費砂紙。
3、拋光膏:牙膏就可以,條件較好的可以買一些拋光膏。
4、軟布:最後拋光,可以用眼鏡布。
5、水:洗臉盆打半盆就行
【方法/步驟】
1、把琥珀洗干凈,擦乾。
2、根據原礦的形狀,制定打磨計劃。這是一個需要經驗的步驟。往往計劃和實際操作並不能統一。一定要根據料子的大小形態還有內部狀態來制定,如果硬是打算做某個造型,可能料的損耗會很大而且效果不一定很好。另外因為琥珀的材質比較特殊加上打磨方法等問題,可能在磨的過程中會有小的掉渣或者開裂。
3、初磨:120目水砂紙。建議用#120以上#200以下的砂紙,開始打磨前將琥珀和砂紙在水中沾一下。然後開始打磨。磨有2種,一種是拿著琥珀,砂紙在桌子上(適合大面積琥珀平面打磨)。一種是一手拿琥珀,一手拿砂紙(細微的地方)。
4、用砂紙,按照標號,從小到大,依次,繼續打磨。標號越高,砂紙越細。基本到800號的時候,手感就很平滑了。可以擦乾琥珀看一下是否還有小劃痕。如果有的話需要用低標號砂紙磨平。否則後面拋光後很明顯。用砂紙打磨是個需要耐心的工作。打磨期間如果砂紙和琥珀邊干可以再蘸一些水繼續。
5、精磨:開始800目以上打磨的時候建議換一盆清水,因為原來的水裡會混有琥珀粉,在精磨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新的劃痕。然後按照1000-2000-3000-5000的順序依次打磨既可以。
6、拋光。這個步驟也很簡單。用布+牙膏。把布攤好灑一點水讓布濕潤,擠一點牙膏在琥珀上,然後拿著琥珀在布上反復的摩擦即可。順著一個方向更亮一些,用眼鏡布即可。
『捌』 琥珀蜜蠟原石是怎樣形成的 印象琥珀加工廠
脂的「琥珀化」過程最主要就是發生揮發和聚合作用,比如樹脂中所含的油脂、酸、回醇,以及芳香族化合物,隨答著時間的呼吸,慢慢地揮發。
同時,樹脂中的有機單分子隨著揮發也在不斷聚合,形成更大的聚合物,就這樣,千萬年過去了,樹脂慢慢變硬,形成了柯巴脂。
柯巴脂繼續揮發和聚合,直至聚合完成,不再具有任何的揮發物,Bingo,就形成了琥珀,可這時,往往又一千萬年過去了。
所以,琥珀的形成,時間是第一必要條件,最少需要1000萬年左右,這對於人類來說,真的是非常非常漫長,雖然這只不過是地球打了一個盹而已。
按說,柯巴脂已經很接近化石了,可是要想變成琥珀,還需要那麼一丁點運氣。
如果幸運的話,柯巴脂能夠進入到土壤和沉積物之中,繼續發生揮發和聚合,直到聚合完全,不再具有任何揮發物,這時,就形成了琥珀。
所以,琥珀的形成,時間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保存樹脂的沉積物相對於形成時間,似乎更為重要。
『玖』 琥珀蜜蠟原石在那裡進貨
看你進多少了,量不大的話市場上就可以了,買的多講講價就好
『拾』 財經頻道介紹琥珀原石在哪裡
來錯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