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漬海蜇有什麼加工方法
Ⅰ 即食海蜇絲加工方法
1工藝流程
干海蜇皮、頭→浸泡→沖洗→消毒→切絲→沖洗→瀝干→增脆冷卻→浸漬→瀝干→調味→入箱→殺菌→稱重裝袋→真空封口→成品。
2操作要點
①浸泡。將干海蜇皮、頭用清水浸泡24小時,其間要換水至無鹵味。
②沖洗。用流動自來水反復沖刷干凈,目的是除去表面的菌群,時間大約為10分鍾。
③消毒。在稀醋酸中沖洗兩遍,除去嗜鹽菌。
④切絲。將海蜇切成長5厘米、寬0.5厘米的細絲。
⑤沖洗、瀝干。用清水沖洗兩遍,然後放置在10目的尼龍網架上,控水5分鍾。
⑥增脆冷卻。將海蜇絲放入57~60℃的熱水中燙1分鍾,撈起,快速放入冷水中,冷卻至室溫。
⑦浸漬。處理後的海蜇絲放入浸漬液中浸泡1~2小時。浸漬液的配比為:食鹽20%、白糖5%、味精0.5%、保水劑1.4%。反復浸泡幾次後,若濃度下降,要按比例增加配料,達到浸漬液的密度。
⑧調味。把浸漬後的海蜇絲控干後,浸入調味料中。調味料的配比為:胡椒粉0.3%、辣椒粉0.2%、蒜蓉1.0%、食醋0.5%、香油適量、苯甲酸鈉0.05%。
⑨入箱、殺菌。海蜇絲放進無菌包裝箱,然後通過紫外燈照射區殺菌。
⑩稱重、包裝、封口。殺菌後的海蜇絲通過包裝區的手孔,在無菌室內稱重、包裝,然後立即真空封口。裝袋時離封口處2厘米寬不能有水和海蜇絲。真空度為65千帕。
Ⅱ 海蜇怎麼加工
新鮮海蜇捕獲後,先將頭部和體部分開,除去內臟和血衣,再將頭部和體部分別用鹽、礬按特定比例腌制,濾去液汁便成為鹽漬海蜇,經過三次鹽、礬(或一次礬及二次鹽、礬混合物)加工的海蜇俗稱三礬提干海蜇。
Ⅲ 海蜇是怎樣加工出來的
o哦,有天然的呀。不用加工的,直接從海里撈出來的,水嘟嘟的好吃!
Ⅳ 如何加工海蜇
海蜇加工
海蜇的含水量在95%以上,又加上產在溫度較高的夏秋季節,不及時處理,很易發生腐爛變質,加工方法不妥,也會造成質量差和出成率低。海蜇的加工方法沿海各地不一,比較科學的是三礬加工法
一、海蜇皮、海蜇頭 1.初礬。用竹刀沿海蜇傘體腹面將頸部與頭(包括紅墩)割下,蜇頭集放一旁,待後處理;摘除蜇體腔內的蜇花(積存以備加工);用竹刀割去傘體腹部的白色膏膜和血衣,用海水洗刷干凈。在缸(池)內注入少量的海水,其水量以蜇體可活動開為准。按100公斤鮮蜇體用明礬0.5公斤計算用礬量。將所需的礬粉(明礬要提前粉碎成細末)放進水中攪拌均勻,在投放蜇體過程中,要輕輕攪拌,使蜇體能夠均勻吸收礬液。經15小時左右即可撈出,背部向上垛放在筐中,瀝水2~3小時,然後再進入二礬。在瀝水期間,須自上而下地倒動一次,使之脫水均勻並防止蜇堆中間發燒「走肉」,影響質量和出成率。
割下來的蜇頭經5小時左右(溫高時間要短,溫低時間要長),讓污液滲出,觸須爛掉,用海水沖洗干凈。在缸(池)內按每100公斤蜇頭用明礬0.5公斤配好適量的礬液,蜇頭投入後要攪拌均勻,經20小時左右即可撈出,盛在筐中瀝水1小時左右,再進入二礬。
經過初礬後的蜇皮和蜇頭的重量約占鮮蜇重量的50%。
2.二礬。初礬蜇皮瀝水後,每100公斤用鹽礬混合物(食鹽和明礬的比例為100∶4)15公斤進行腌制。腌時將蜇皮平放在木板上,每張皮用鹽礬混合物一把,撒在膛心上,逐個垛鹽3~4張時平放於缸(池)內,腌滿後,加蓋封頂鹽,經5天後即成二礬蜇皮。蜇皮撈出後,在地板上垛起33厘米高左右斗笠形小堆,瀝水4小時左右再進入三礬。瀝水期間要自上而下地倒動一次。
初礬蜇頭瀝水後,每100公斤用鹽礬混合物(比例100∶)14公斤進行腌制。腌時先在缸(池)底撒鹽礬混合物少許,然後將蜇頭投入,一層蜇一層鹽地逐層腌制,每層厚度為20厘米左右,每層都要用力踏實,腌滿後,加蓋封頂鹽,經5天左右即可撈出,瀝水1小時後再進入三礬。
二礬後的蜇皮和蜇頭重量占鮮蜇重量的20%左右。
3.三礬。二礬蜇皮瀝水後,每100公斤用鹽礬混合物(比例100∶1.5)18公斤進行腌制,腌時將蜇皮攤在木板上,用鹽礬混合物一把,均勻地撒在蜇皮上,逐個腌制,每6~8張為一迭,平放池中,滿池後加蓋封頂鹽,經7天後即成為三礬蜇皮。鹵液的波美度(Be′)要求在22~23。如果經20天後,蜇皮充分脫水,肉質更為堅實。
二礬蜇頭瀝水後,每100公斤用鹽礬混合物(比例100∶1.5)18公斤進行腌制,腌制方法同二礬蜇頭。經7天後即成三礬蜇頭,鹵液的Be′在22左右即可。
蜇皮和蜇頭的混合出成率一般在10%左右,其中皮占成品總量的40%,頭占成品總量的60%。
二、海蜇花、海蜇卷 蜇花。鮮海蜇在初礬前進行頭體分離時,將腔內的蜇花(也叫蜇腦)摘下,集於盆中(注意不要沾污泥沙等雜質),放進沸水中氽,液體狀的蜇花馬上凝成花菜狀的固體,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直接進食和入菜;也可在席子上曬成「蜇米」。蜇花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不及時加工很易變質,要趁鮮整取速氽。
蜇卷。鮮海蜇的傘體腹部肌肉上,附有一層白膜是一種粘液液蛋白,在進礬前需用竹刀颳去,否則影響蜇皮的質量。這層白膜是一種粘液蛋白,集於盆中,及時入沸水中氽,液狀的粘膜很快縮成厚實的卷狀固體。食用起來鮮嫩可口,其味道在蜇花之上,可鮮食也可干制。蜇卷對鮮度和時間性的要求較蜇花更高。
Ⅳ 如何腌制海蜇
海蟄忌與白糖同腌,否則不能久藏。新鮮海蟄不宜食用。因為新鮮的海版蟄含水多,皮體較厚權,還含有毒素,只有經過食用鹽加明礬鹽漬3次(俗稱三礬),使鮮海蟄脫水3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
海蟄腌制的方法,包括准備工作、海蟄預處理,以及海蟄分次腌制,其特徵在於,經預處理的海蟄分四次按下列步驟進行液態式腌制:
(1)第一次腌制向容器中加入鹽度3Be』-飽和濃度的含鹽水,加水量以能浮起海蟄腌制物為准,將腌制物逐層投放其中,層加明礬並攪拌,每n層加一層鹽以使體系保持鹽度在5Be』以上,最後一層上加封頂鹽覆蓋表面,腌制8-15小時;上述逐層加明礬也可按量一次加入體系攪拌均勻;上述腌制物是蟄體或蟄頭;
(2)第二次腌制重復(1)的過程,所不同的是每n+1層加一層鹽,腌制5-20小時;
(3)第三次腌制在容器中撒一層封底鹽覆蓋容器底部,加入鹽度達飽和濃度的含鹽水,水深以能浮托起所投入的海蟄腌制物為宜;將腌制物逐層投放其中,層層加鹽和明礬,最後一層上加封頂鹽覆蓋表面,腌制不少於四天;上述明礬也可不加;
(4)第四次腌制重復(3)的過程,不加明礬。
Ⅵ 新鮮海蜇怎麼腌制
處理方法一:只有經過食鹽加明礬鹽漬3次(俗稱三礬)使鮮海蜇脫水3次,才能讓回毒素隨水排盡。三礬答後海蜇呈淺紅或淺黃色,厚薄均勻且有韌性,用力擠也擠不出水,這種海蜇方可食用。
處理方法二:海蜇有時會附著一種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細菌,對酸性環境比較敏感。因此涼拌海蜇時,應放在淡水裡浸泡兩天,食用前加工好,再用醋浸泡5分鍾以上,就能消滅全部「弧菌」。這時候,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吃涼拌海蜇了。生拌海蜇絲冷盤美食務應認真處理,操作過程中要注意衛生,做好防蠅、防塵、防污染等工作,最好是切絲之後再用涼開水反復沖洗干凈、晾乾,以預防食物中毒。
海蜇為什麼要腌制
新鮮海蜇的刺絲囊內含有毒液,其毒素由多種多膚物質組成,捕撈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接觸海蜇的觸手會被觸傷,引致紅腫熱痛、表皮壞死,並有全身發冷、煩躁、胸悶、傷處疼痛難忍等症狀,嚴重時可因呼吸困難、休克而危及生命。
古代,漁家就已經懂得新鮮海蜇有毒,必須用食鹽、明礬腌制,浸漬去毒濾去水分方可食用。許多海邊漁家為貪海鮮美味,食鮮海蜇而引致中毒者屢見不鮮。另外,海蜇也和其他海產品一樣,很容易受到諸如嗜鹽菌等細菌的污染,致食涼拌海蜇絲引致細菌性食物中毒。
Ⅶ 海蜇的海蜇加工技術現狀
2. 1 傳統海蜇加工技術 傳統的海蜇加工方法是把海蜇頭和海蜇皮分離, 再進行/三礬二鹽0加工。首先, 把剛捕到的鮮海蜇, 立即放入瓷缸或帆布袋內, 按鮮海蜇體重0.2% ~0.6%的比例, 配製明礬, 用水溶解, 腌漬2 d, 使鮮蜇收斂, 排出水分, 此謂/初礬0。再按初礬蜇皮的體重, 加鹽12%~20%, 加礬0.5% ~ 0.8%, 再腌漬7~ 10 d, 進一步排除水分,此謂 「二礬一鹽」。再按二礬蜇皮體重, 加鹽20%~30% , 加礬0.2% ~ 0.3%, 再腌漬10 d。這樣經過3周, 使蜇皮含水分降到8%~10%, 即成為初級加工產品。明礬是強脫水劑, 明礬中的Al3+ 對蛋白質的凝固作用很強, 食鹽除有脫水作用外, 主要是防腐, 兩者合理配比用量, 對海蜇色澤、厚度、鬆脆、成品率等質量指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總的原則是,礬的使用量逐步由多到少, 而鹽的用量逐步由少到多。需要注意的是, 海蜇蜇頭必須放置一段時間, 待血污滲出後(即棒狀和絲狀附器等爛掉後), 再進行初礬處理。
2. 2 常見的海蜇產品及加工工藝 除了傳統的腌制海蜇皮以外, 國內外近幾年開發了多種海蜇食品。
海蜇絲軟罐頭, 可作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小食品, 方便即食食品。其製作工藝為: 原料驗收˃浸泡˃沖洗˃切絲˃沖洗˃瀝水˃調味˃稱量裝袋˃封口˃殺菌冷卻˃裝箱˃入庫。要求: 海蜇用清水浸泡24 h, 其間換水2~ 4次, 直至沒有鹵味, 然後用流動水沖洗干凈。
海蜇純粉, 其工藝流程: 原料驗收˃浸泡沖洗˃粗切˃離心脫水˃細切˃乾燥˃包裝˃檢驗˃入庫。特點: 可選用等級稍差一些的新鮮海蜇作為加工原料, 若採用腌制的海蜇, 則須反復提泡沖洗, 充分除去鹵味。»海蜇膏, 其工藝流程為: 原料驗收˃浸泡清洗˃粉碎˃調制˃濃縮˃裝罐˃排氣密封˃殺菌冷卻˃檢驗˃裝箱˃入庫冷藏。
海蜇口服液, 其工藝流程為: 原料驗收˃浸泡沖洗˃粉碎˃水解˃水解液的精製˃過濾˃殺菌˃一罐裝˃檢驗˃成品。其技術關鍵為水解操作, 可採用酶水解、鹼水解和酸水解等方法。此外, 還可利用海蜇為原料, 研製生產海蜇膠囊、海蜇保健酒等, 從而為海蜇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多種途徑。
Ⅷ 如何腌制海蜇
海蜇為什麼要腌制
新鮮海蜇的刺絲囊內含有毒液,其毒素由多種多膚物質組成,捕撈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接觸海蜇的觸手會被觸傷,引致紅腫熱痛、表皮壞死,並有全身發冷、煩躁、胸悶、傷處疼痛難忍等症狀,嚴重時可因呼吸困難、休克而危及生命。
古代,漁家就已經懂得新鮮海蜇有毒,必須用食鹽、明礬腌制,浸漬去毒濾去水分方可食用。許多海邊漁家為貪海鮮美味,食鮮海蜇而引致中毒者屢見不鮮。另外,海蜇也和其他海產品一樣,很容易受到諸如嗜鹽菌等細菌的污染,致食涼拌海蜇絲引致細菌性食物中毒。
處理方法一:只有經過食鹽加明礬鹽漬3次(俗稱三礬)使鮮海蜇脫水3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三礬後海蜇呈淺紅或淺黃色,厚薄均勻且有韌性,用力擠也擠不出水,這種海蜇方可食用。
處理方法二:海蜇有時會附著一種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細菌(小編前文提到「速凍食品:細菌滋生是否與溫度相關?」),對酸性環境比較敏感。因此涼拌海蜇時,應放在淡水裡浸泡兩天,食用前加工好,再用醋浸泡5分鍾以上,就能消滅全部「弧菌」。這時候,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吃涼拌海蜇了。生拌海蜇絲冷盤美食務應認真處理,操作過程中要注意衛生,做好防蠅、防塵、防污染等工作,最好是切絲之後再用涼開水反復沖洗干凈、晾乾,以預防食物中毒。
海蜇蜇傷怎麼辦:info.gdcct.com/0001/0004/201210/2169.html
Ⅸ 海蜇的腌制工藝與具體操作方法步驟
你說的是海蜇還是海蜇皮,海蜇不能腌制,他會換成水,不過很好吃,海蜇皮需要用粗鹽腌制放缸裡面
Ⅹ 海蟄怎麼腌制
一種海蜇腌制的方法,包括准備工作、海蜇預處理、第一次腌制、第二次腌制、第三次腌制、第四次腌制、第五次腌制七道工序,其特徵在於各道工序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准備工作1)配置2°Be′~23.5°Be′的食鹽水2)備好容器,包括蓄水容器和蓄積容器3)備好其他常規使用工具海蜇預處理:1)在一蓄水容器中加入1/3海水,然後將捕撈的新鮮海蜇暫貯於其中,待處理;2)將海蜇頭、海蜇體分割開,海蜇頭集中在一起堆放入一空的容器中,採用適用的保溫材料覆蓋上部開口,或不用保溫材料覆蓋,待蜇頭爛掉須毛後將其取出洗凈,進行第一次腌制;將得到的蜇體刮掉其頂膏膜,清理掉頂膏膜周圍的衣膜粘液,洗凈後,進行第一次腌制;第一次腌制:在空的蓄水容器中,加入占其體積百分之四十的2~23.5°Be′食鹽水,將預處理好的蜇體、蜇頭分別投入不同的盛有食鹽水的容器中,蜇體腔心向上,蜇體、蜇頭都均勻地逐層放置,每放置一層,加撒一層明礬,攪動一次,每放置兩層蜇體、蜇頭再加撒一層食鹽,如此循環往復進行下去,直至加完為止,最後再加一層封頂鹽,覆蓋好表層腌制8~15小時;其中明礬總加入量,腌制蜇體時按明礬占所加工海蜇的0.2~0.5%計算明礬用量,腌制蜇頭時,則按明礬占所加工海蜇的0.05%~0.25%計算明礬用量,而腌制蜇體、蜇頭時每層食鹽的加入量均按每平方米2公斤加入;第二次腌制:在空的蓄水容器中,加入占其體積百分之四十的2~23.5°Be′食鹽水,將經過第一次腌制的蜇體、蜇頭分別投入不同的盛有食鹽水容器中,蜇體腔心向上,蜇體、蜇頭分別均勻地逐層放置,每放置一層,加撒一層明礬,並攪動,明礬的總加入量均按明礬占所加工海蜇的0.05~0.15%計算,每放置三層,加撒一層食鹽,每層食鹽按每平方米2公斤加入,如此進行下去,直至加完,表層加一層封頂鹽後,腌制5~20小時;第三次腌制:除腌制時間需48小時外,其他同第二次腌制;第四、五次腌制:將23.5°Be′ 食鹽水加入空的蓄水容器中,水深與容器高度比為30∶100,加撒一層封底鹽,覆蓋容器底部,然後將蜇體、蜇頭逐層分別均勻投入盛有食鹽水的不同容器中,蜇體腔心向上,蜇頭單層擺勻,每放入一層,加撒一層食鹽,比例是每平方米1公斤,如此進行下去,直至加完,加封頂鹽覆蓋表層,四、五次各腌制四天後,整個腌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