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葯加工中農葯制劑是由原葯和什麼組成
A. 什麼是農葯原葯
農葯是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為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B. 農葯的加工劑型有哪些
1.粉劑
供噴粉用的具有規定細度的粉狀物。是原葯加上一定量的填充料混合、加工而成。粉粒的細度要求95%通過200號篩目,粉粒直徑在30微米以下。粉劑使用簡便、不用對水1施葯工效高,不易產生葯害,但粉劑一般用量大,在大氣中飄移,易被雨水沖失。
2.微粉劑(粉塵)
是粉劑的1種類型。其特點是粉粒的粒徑更小,要求在5微米以下,填充料一般為吸油率高的礦物細粉和粘土細粉組成。噴撒後形成煙狀微粉,粉粒不凝集,以單一顆粒在空中較長時間擴散,均勻的附著在植物各部位。適於溫室和保護地使用。
3.可溫性粉劑
是由不溶於水的農葯原葯與填充料、濕潤劑、分散劑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製成。供對水噴霧使用。葯效一般比同1種農葯的粉劑高。注意不要將可濕性粉劑當作粉劑直接噴撒。因為它分散性差,濃度高,易使植物產生葯害。
4.可溶性粉劑(水溶性粉劑)
由具一定水溶性的固體農葯和水溶性填料或極細的水不溶性填料及少量助劑組成。其有效成分含量通常為60%~90%,葯效比可濕性粉劑高,與乳油相近。
5.乳油
是由原葯加乳化劑、溶劑經溶解混合而成的1種均勻油狀制劑。加水後變成不透明的乳狀葯水——乳劑。其特點是有效成分含量高、穩定性好、使用方便、葯效高。
6.水劑
水溶性原葯直接溶於水中製成的均相液體制劑廠是葯劑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一般使用時再加水稀釋,葯效和乳油相似,但化學穩定性不如乳油。
7.油劑
是原葯加油質溶劑和助劑混制而成的油狀制劑。用時不加水,直接進行超低量噴霧。油劑要求農葯原葯必須是低毒的,溶劑應揮發性低、粘度低、閃點高,對人畜和作物安全。
8.膠懸劑(濃懸浮劑)
由固體原葯載入體加分散劑混合製成的1種能流動的高濃度粘稠劑型。其特點是粒度細、懸浮率高,在水中分散均勻,在作物上附著力強。使用方便,葯效高於可濕性粉劑。
9.水分散性粒劑入水後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懸浮液的粒狀劑型。是正在發展的新劑型。具有懸浮性、分散性、穩定性好等優點。
10.顆粒劑
由原葯、載體和助劑加工製成的粒狀劑型。主要用於撒施或處理土壤。其特點是使用方便、安全、殘效期長、污染范圍小。
11.緩釋劑(微膠囊劑)
農葯的原葯用具有控制釋放作用或保護膜作用的物質包裹起來以使葯劑緩慢釋放的農葯劑型。其特點是使用過程中對人畜比較安全,污染小,持效期長。
12.煙劑
由原葯、燃料、助燃劑等混制而成,是1種引燃後葯劑有效成分以煙狀分散懸浮於空氣中的劑型。主要用於溫室、大棚、倉庫等相對密閉的環境。具有使用方便、工效高等優點。
13.片劑
由原葯、填料、吸油劑、潤濕劑和崩解劑配製加工而成的片狀劑型。片劑可對水噴霧或直接撒施,也可作為1種方便劑型用於倉庫害蟲防治。其特點是計量准確,使用、貯藏方便。
14.種衣劑
用於種子處理的流動性粘稠劑或水中可分散的干制劑,加水後調成漿狀。該制劑主要用於種子包衣。葯效持久、使用方便。
C. 農葯為什麼要進行制劑加工
首先,農葯的原葯濃度過高,不宜直接使用,因為1.濃度過大會導致葯害;內2.很多農葯不易溶於一般溶劑,或容者物理狀態不適合直接施用(如某些固體葯劑)
其次,原葯的物理性質大部分不容易施用,尤其不容易更好的附著展布,從而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然後,經過制劑加工後更利於農葯的儲存和運輸
再者,制劑中的某些助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提高葯效(其實是提高農葯利用率)
還有,通過制劑加工可以進行葯劑的復配(幾種葯劑混合加工),從而提高葯效或者擴大防治范圍
最後,通過制劑加工可以使得某些葯劑在儲存或運輸中更安全,或者可以降低對動物毒性
上述內容非常零散,而且不是很全面 因為沒有系統總結,希望您根據這個意思以及您自己的知識加以整理和總結
僅供參考
D. 農葯劑型加工的主要原則是什麼
農葯劑型加工涉及多學科的理論及試驗技術,主要利用表面活性劑的兩親特性或填料的黏著、吸附等作用,達到農葯原葯的極大分散。農葯劑型加工的最主要目的是「賦形」,即農葯原葯經加工後便於流通和使用,同時,又能滿足不同應用技術對農葯分散體系的要求。除此之外,隨著人類科技進步和環保意識加強,降低使用毒性、減少環境污染、優化生物活性也成為農葯劑型加工的主要原則。
一種農葯可加工成何種劑型,首先取決於農葯原葯的理化性質,尤其是在水中及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和物理狀態表2-3。按表2-3所示,一種農葯雖可加工成很多劑型,但在實際應用中,一種農葯的加工劑型又是有限的。因為劑型的選擇,還應取決於使用上的必要性、安全性和經濟上的可行性。例如涕滅威原葯為固態,油溶性,可以加工成大多數劑型。但由於它是高毒農葯,現僅限於加工成粒劑在土壤中使用。又如緩釋劑(表中微囊劑),既可節約農葯用量,又對環境壓力小,凡是油溶性的原粉或原油均可加工該劑型,而由於該劑型的加工方法,不僅要求技術水平高,而且囊壁材料昂貴,這又限制了該劑型的發展。所以,表2-3中的「相關性」僅為某種農葯加工成某種劑型的可能性,而非必然存在這種劑型。
農葯的溶解性和物態與其劑型的相關性
E. 1. 農葯原葯有失效的說法嗎2.農葯制劑2013年9月份生產的了,現在還能用嗎
農葯原料合成的液體產物為原油,固體產物為原粉,統稱原葯。絕大多數農葯原葯由於其理化性質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實踐當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劑型。目前,常用的農葯劑型有以下幾種: 1. 乳油(EC)乳油主要是由農葯原葯、溶劑和乳化劑組成,在有些乳油中還加入少量的助溶劑和穩定劑等。溶劑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釋農葯原葯,幫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動性等。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農葯乳油要求外觀清晰透明、無顆粒、無絮狀物,在正常條件下貯藏不分層、不沉澱,並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葯效。原油加到水中後應有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藍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並有足夠的穩定性,即在一定時間內不產生沉澱,不析出油狀物。穩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徑一般在0.1~1微米之間。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劑型,但由於乳油使用大量有機溶劑,施用後增加了環境負荷,所以有減少的趨勢。 2. 粉劑(DP)粉劑是由農葯原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有些粉劑還加入穩定劑。填料種類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嶺土、滑石、硅藻土等。對粉劑的質量要求,包括粉粒細度、水分含量、pH值等。粉粒細度指標,一般95% ~ 98%通過200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為30毫米;通過300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為10~15微米。通過325號篩目(超篩目細度),粉粒平均直徑為 5~12微米。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於1%。PH值6~8。粉劑主要用於噴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噴霧。 3. 可濕性粉劑(WP)可濕性粉劑是由農葯原葯,填料和濕潤劑混合加工而成的。可濕性粉劑對填料的要求及選擇與粉劑相似,但對粉粒細度的要求更高。濕潤劑採用紙漿廢漿液、皂角、茶枯等,用量為制劑總量的8%~10%;如果採用有機合成濕潤劑(例如陰離子型或非離子性)或者混合濕潤劑,其用量一般為制劑的2%~3%。對可濕性粉劑的質量要求應有好的潤濕性和較高的懸浮率。懸浮率不良的可濕性粉劑,不但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懸浮率的高低與粉粒細度、濕潤劑種類及用量等因素有關。粉粒越細懸浮率越高。粉粒細度指標為98%通過200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為25微米,濕潤時間小於15分鍾,懸浮率一般在28%~40%范圍內;粉粒細度指標為96%以上通過325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小於5微米,濕潤時間小於5分鍾,懸浮率一般大於50%。可濕性粉劑經貯藏,懸浮率往往下降,尤其經高溫懸浮率下降很快。若在低溫下貯藏,懸浮率下降較緩慢。可濕性粉劑加水稀釋,用於噴霧。 4. 顆粒劑(GR)顆粒劑是由農葯原葯、載體和助劑混合加工而成。載體對原葯起附著和稀釋作用,是形成顆粒的基礎(粒基)。因此要求載體不分解農葯、具有適宜的硬度、密度、吸附性和遇水解體率等性質。常用做載體的物質如白炭黑、硅藻土、陶土、紫砂岩粉、石煤渣、粘土、紅磚、鋸末等。常見的助劑有粘結劑(包衣劑)、吸附劑、濕潤劑、染色劑等。顆粒劑的粒度范圍一般在10~80目之間。按粒度大小分為微(細)粒劑(50~150目)、粒劑(10~50目)、大粒劑(丸劑,大於10目);按其在水中的行為分為解體型和非解體型。顆粒劑用於撒施,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安全、應用范圍廣及延長葯效等優點。高毒農葯顆粒劑一般作土壤處理或拌種溝施。 5. 水劑(AS)水劑主要是由農葯原葯和水組成,有的還加入小量防腐劑、濕潤幾劑、染色劑等。該制劑是以水作為溶劑,農葯原葯在水中有較高的溶解度,有的農葯原葯以鹽的形式存在於水中。水劑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但有的農葯在水中不穩定,長期貯存易分解失效。 6. 懸浮劑(SC)懸浮劑又稱膠懸劑,是一種可流動液體狀的制劑。它是由農葯原葯和分散劑等助劑混合加工而成,葯粒直徑小於微米。懸浮劑使用時對水噴霧,40%多菌靈懸浮劑、20%除蟲脲懸浮劑等。 7. 超低容量噴霧劑(ULV)超低容量噴霧劑是一種油狀劑,又稱為油劑。它是由農葯和溶劑混合加工而成,有的還加入少量助溶劑、穩定劑等。這種制劑專供超低量噴霧機使用,或飛機超低容量噴霧,不需稀釋而直接噴灑。由於該劑噴出霧粒細,濃度高,單位受葯面積上附著量多,因此加工該種制劑的農葯必須高效、低毒,要求溶劑揮發性低、密度較大、閃點高、對作物安全等。如25%敵百蟲油劑、25%殺螟松油劑、50%敵敵畏油劑等。油劑不含乳化劑、不能兌水使用。 8. 可溶性粉劑(SP)可溶性粉劑是由水溶性農葯原葯和少量水溶性填料混合粉碎而成的水溶性粉劑。有的還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劑。細度為90%通過80號篩目。使用時加水溶解即成水溶液,供噴霧使用。如 80%敵百蟲可溶性粉、50%殺蟲環可溶性粉、75%敵克松可溶性粉、64%野燕枯可溶性粉、井岡黴素可溶性粉等。 9. 微膠囊劑(MC)微膠囊劑是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將農葯液滴包裹起來的微型囊體。微囊粒徑一般在25微米左右。它是由農葯原葯(囊蕊)、助劑、囊皮等製成。囊皮常用人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醯胺、聚酯、動植物膠(如海藻膠、明膠、阿拉伯叫膠)等,它是一種半透性膜,可控制農葯釋放速度。該制劑為可流動的懸浮體,使用時對水稀釋,微膠囊懸浮於水中,供葉面噴霧或土壤施用。農葯從囊壁中逐漸釋放出來,達到防治效果。微膠囊劑屬於緩釋劑類型、具有延長葯效、高毒農葯低毒化、使用安全等優點。 10. 煙劑(FU)煙劑是由農葯原葯、燃料(如木屑粉)、助燃劑(氧化劑,如硝酸鉀)、消燃劑(如陶土)等製成的粉狀物。細度通過80號篩目、袋裝或罐裝、其上配有引火線。煙劑點燃後可以燃燒、但沒有火焰、農葯有效成分因受熱而氣化,在空氣中受冷又凝聚成固體微粒,沉積在植物上,達到防治病害或蟲害目的。在空氣中的煙粒也可通過昆蟲呼吸系統進入蟲體產生毒效。煙劑主要用於防治森林、倉庫、溫室、衛生等病蟲害。 11. 水乳劑(EW)水乳劑為水包油型不透明濃乳狀液體農葯劑型。水乳劑是由水不溶性液體農葯原油、乳化劑、分散劑、穩定劑、防凍劑及水、經均勻化工藝製成。不須用油用油作溶劑或只須用少量。水乳劑的特點有:1. 不使用或僅使用少量的有機溶劑;2. 以水為連續相,農葯原油為分散相,可抑制農葯蒸氣的揮發;3. 成本低於乳油;4. 無燃燒、爆炸危險,貯藏較為安全;5. 避免或減少了乳油制劑所用有機溶劑對人畜的毒性和刺激性,減少了對農作物的葯害危險;6. 制劑的經皮及口服急性毒性降低,使用較為安全;7. 水乳劑原液可直接噴施,可用於飛機或地面微量噴霧。 12. 水分散性粒劑(WG)入水後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懸浮液的粒狀農葯劑型。產生與20世紀80年代初,是正在發展中的新劑型。這種劑型兼具可濕性粉劑和濃懸浮劑的懸浮性、分散性、穩定性好的優點,而克服了二者的缺點;與可濕性粉劑相比,它具有流動性好,易於從容器中倒出而無粉塵飛揚等優點;與濃懸浮劑相比,它可克服貯藏期間沉積結塊、低溫時結凍和運費高的缺點。
F. 有懂得農葯配製的嗎回答詳細另加分
你的想法不可行。
雖然是生產自用,這也是要生產農葯,同樣要具有相應的條件。國家規定農葯生產要有一些列相應配套的生產設備、廠房,環境污染也得達標,同時還要具有其它相應的資質,產品也要經過試驗、登記才能應用於生產。
如果你的農葯用量大,為了節約成本,可以不經過經銷商,直接與有關農葯生產廠家聯系進貨,直接定製大包裝農葯也可以。現在流通環節的利潤很大,直接從農葯生產廠家定製大包裝農葯可以節約很多費用。
G. 農葯的原葯和制劑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
農葯制劑是將農葯原葯當做有效成分進行制備。農葯原葯是農葯制劑的一種主要回原料。農葯原葯直接使用葯效答很差,容易產生要害。將農葯原葯製作成農葯制劑可以提高葯效。
區分的話,農葯原葯的含量一般在95%以上。農葯制劑中農葯原葯的有效含量一般在20%左右,其他的部分為乳化劑分散劑填料等。農葯原葯一般賣給農葯制劑廠,農葯制劑是給農戶使用。
H. 農葯加工的原理
農葯劑型加工是復制葯制工程和葯學等專業重要專業課程,是研究農葯劑型的配製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具備農葯劑型及制劑的設計、制備和生產、質量控制的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為學生今後從事農葯制劑的研究、開發、生產奠定基礎。
I. 農葯制劑和助劑有什麼區別
農葯助劑是指農葯制劑中除有效成分外所使用的用於改善農葯制劑理化性質的各種輔助回物質的總稱。農答葯助劑本身基本沒有生物活性,但是能夠顯著增強防治效果,且便於農葯原葯的加工以及制劑的貯藏。助劑選用適當與否,直接影響農葯制劑葯效的發揮。
J. 農葯原葯
農葯原料合成的液體產物為原油,固體產物為原粉,統稱原葯。絕大多數農葯原葯由於其理化性質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實踐當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劑型。
目前,常用的農葯劑型有以下幾種:
1. 乳油(EC)
乳油主要是由農葯原葯、溶劑和乳化劑組成,在有些乳油中還加入少量的助溶劑和穩定劑等。溶劑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釋農葯原葯,幫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動性等。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農葯乳油要求外觀清晰透明、無顆粒、無絮狀物,在正常條件下貯藏不分層、不沉澱,並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葯效。原油加到水中後應有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藍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並有足夠的穩定性,即在一定時間內不產生沉澱,不析出油狀物。穩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徑一般在0.1~1微米之間。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劑型,但由於乳油使用大量有機溶劑,施用後增加了環境負荷,所以有減少的趨勢。
2. 粉劑(DP)
粉劑是由農葯原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有些粉劑還加入穩定劑。
填料種類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嶺土、滑石、硅藻土等。
對粉劑的質量要求,包括粉粒細度、水分含量、pH值等。粉粒細度指標,一般95% ~ 98%通過200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為30毫米;通過300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為10~15微米。通過325號篩目(超篩目細度),粉粒平均直徑為 5~12微米。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於1%。PH值6~8。
粉劑主要用於噴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噴霧。
3. 可濕性粉劑(WP)
可濕性粉劑是由農葯原葯,填料和濕潤劑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濕性粉劑對填料的要求及選擇與粉劑相似,但對粉粒細度的要求更高。濕潤劑採用紙漿廢漿液、皂角、茶枯等,用量為制劑總量的8%~10%;如果採用有機合成濕潤劑(例如陰離子型或非離子性)或者混合濕潤劑,其用量一般為制劑的2%~3%。
對可濕性粉劑的質量要求應有好的潤濕性和較高的懸浮率。懸浮率不良的可濕性粉劑,不但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懸浮率的高低與粉粒細度、濕潤劑種類及用量等因素有關。粉粒越細懸浮率越高。粉粒細度指標為98%通過200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為25微米,濕潤時間小於15分鍾,懸浮率一般在28%~40%范圍內;粉粒細度指標為96%以上通過325號篩目,粉粒平均直徑小於5微米,濕潤時間小於5分鍾,懸浮率一般大於50%。
可濕性粉劑經貯藏,懸浮率往往下降,尤其經高溫懸浮率下降很快。若在低溫下貯藏,懸浮率下降較緩慢。
可濕性粉劑加水稀釋,用於噴霧。
4. 顆粒劑(GR)
顆粒劑是由農葯原葯、載體和助劑混合加工而成。
載體對原葯起附著和稀釋作用,是形成顆粒的基礎(粒基)。因此要求載體不分解農葯、具有適宜的硬度、密度、吸附性和遇水解體率等性質。常用做載體的物質如白炭黑、硅藻土、陶土、紫砂岩粉、石煤渣、粘土、紅磚、鋸末等。常見的助劑有粘結劑(包衣劑)、吸附劑、濕潤劑、染色劑等。
顆粒劑的粒度范圍一般在10~80目之間。按粒度大小分為微(細)粒劑(50~150目)、粒劑(10~50目)、大粒劑(丸劑,大於10目);按其在水中的行為分為解體型和非解體型。
顆粒劑用於撒施,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安全、應用范圍廣及延長葯效等優點。高毒農葯顆粒劑一般作土壤處理或拌種溝施。
5. 水劑(AS)
水劑主要是由農葯原葯和水組成,有的還加入小量防腐劑、濕潤幾劑、染色劑等。該制劑是以水作為溶劑,農葯原葯在水中有較高的溶解度,有的農葯原葯以鹽的形式存在於水中。水劑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但有的農葯在水中不穩定,長期貯存易分解失效。
6. 懸浮劑(SC)
懸浮劑又稱膠懸劑,是一種可流動液體狀的制劑。它是由農葯原葯和分散劑等助劑混合加工而成,葯粒直徑小於微米。懸浮劑使用時對水噴霧,40%多菌靈懸浮劑、20%除蟲脲懸浮劑等。
7. 超低容量噴霧劑(ULV)
超低容量噴霧劑是一種油狀劑,又稱為油劑。它是由農葯和溶劑混合加工而成,有的還加入少量助溶劑、穩定劑等。這種制劑專供超低量噴霧機使用,或飛機超低容量噴霧,不需稀釋而直接噴灑。由於該劑噴出霧粒細,濃度高,單位受葯面積上附著量多,因此加工該種制劑的農葯必須高效、低毒,要求溶劑揮發性低、密度較大、閃點高、對作物安全等。如25%敵百蟲油劑、25%殺螟松油劑、50%敵敵畏油劑等。
油劑不含乳化劑、不能兌水使用。
8. 可溶性粉劑(SP)
可溶性粉劑是由水溶性農葯原葯和少量水溶性填料混合粉碎而成的水溶性粉劑。有的還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劑。細度為90%通過80號篩目。使用時加水溶解即成水溶液,供噴霧使用。如 80%敵百蟲可溶性粉、50%殺蟲環可溶性粉、75%敵克松可溶性粉、64%野燕枯可溶性粉、井岡黴素可溶性粉等。
9. 微膠囊劑(MC)
微膠囊劑是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將農葯液滴包裹起來的微型囊體。微囊粒徑一般在25微米左右。它是由農葯原葯(囊蕊)、助劑、囊皮等製成。囊皮常用人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醯胺、聚酯、動植物膠(如海藻膠、明膠、阿拉伯叫膠)等,它是一種半透性膜,可控制農葯釋放速度。該制劑為可流動的懸浮體,使用時對水稀釋,微膠囊懸浮於水中,供葉面噴霧或土壤施用。農葯從囊壁中逐漸釋放出來,達到防治效果。微膠囊劑屬於緩釋劑類型、具有延長葯效、高毒農葯低毒化、使用安全等優點。
10. 煙劑(FU)
煙劑是由農葯原葯、燃料(如木屑粉)、助燃劑(氧化劑,如硝酸鉀)、消燃劑(如陶土)等製成的粉狀物。細度通過80號篩目、袋裝或罐裝、其上配有引火線。煙劑點燃後可以燃燒、但沒有火焰、農葯有效成分因受熱而氣化,在空氣中受冷又凝聚成固體微粒,沉積在植物上,達到防治病害或蟲害目的。在空氣中的煙粒也可通過昆蟲呼吸系統進入蟲體產生毒效。煙劑主要用於防治森林、倉庫、溫室、衛生等病蟲害。
11. 水乳劑(EW)
水乳劑為水包油型不透明濃乳狀液體農葯劑型。水乳劑是由水不溶性液體農葯原油、乳化劑、分散劑、穩定劑、防凍劑及水、經均勻化工藝製成。不須用油用油作溶劑或只須用少量。
水乳劑的特點有:1. 不使用或僅使用少量的有機溶劑;2. 以水為連續相,農葯原油為分散相,可抑制農葯蒸氣的揮發;3. 成本低於乳油;4. 無燃燒、爆炸危險,貯藏較為安全;5. 避免或減少了乳油制劑所用有機溶劑對人畜的毒性和刺激性,減少了對農作物的葯害危險;6. 制劑的經皮及口服急性毒性降低,使用較為安全;7. 水乳劑原液可直接噴施,可用於飛機或地面微量噴霧。
12. 水分散性粒劑(WG)
入水後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懸浮液的粒狀農葯劑型。產生與20世紀80年代初,是正在發展中的新劑型。這種劑型兼具可濕性粉劑和濃懸浮劑的懸浮性、分散性、穩定性好的優點,而克服了二者的缺點;與可濕性粉劑相比,它具有流動性好,易於從容器中倒出而無粉塵飛揚等優點;與濃懸浮劑相比,它可克服貯藏期間沉積結塊、低溫時結凍和運費高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