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漿是用什麼加工的
㈠ 蜂王漿怎麼做出來的
蜂王漿蜜常見的是1千克成品中含有40~50克蜂王漿,現以每千克成品中含蜂王版漿50克的蜂王漿蜜的配製方法為權例說明蜂王漿蜜的配製方法。
(1)配方(1000克)鮮蜂王漿 50克,食用酒精適量,蜂蜜(42波美度以上),山梨酸鉀0.5克。
(2)工藝流程
㈡ 鮮蜂王漿 製作過程
鮮蜂王漿的製作過程:
1、生產條件
要求溫度度以上,無連續寒潮。蜜粉源豐富且有連續性,特別是花粉充足,處於輔助蜜源時期或主要蜜粉源時期,15天內不會出現蜜粉源短缺現象。蜂群內部已解除保溫包裝,處於增殖期;群勢增長速度加快,幼蜂積累漸多,趨於過剩狀態,但尚未發生嚴重的分蜂熱。
2、產漿准備
生產蜂王漿的工具包括:采漿框、台基條、移蟲針、刮取王漿的器械、利刀、鑷子和貯漿瓶等。采漿框規格與巢框相似、上樑和側條均為13mm;框內橫裝4條寬13mm、厚6~8mm的板條。稱為台基板,供安裝台基條用,台基板最好能翻轉自如。產漿群蜂數達8框以上時,即可開始生產王漿。若用平箱產漿,應適當緊脾,使蜂略多於脾。用隔王板將箱體分為2區,即育蟲區和產漿區。育蟲區放蜂王及3~4張脾(老蛹、空脾、卵脾),供蜂群繁殖;產漿區從兩側依次放蜜粉脾、新蛹脾、幼蟲脾和漿框。已加繼箱的蜂群,用一平面隔王板放在巢、繼箱之間,同樣隔成2區,巢脾分上、下2區按前述順序排列。利用雙王群產漿的蜂群,要使一隻蜂王的子脾和蜂偏多、造成泌漿條件,按有王群加隔王板生產王漿的方法下框。
3、生產王漿
用框線將台基條綁在台基板上,使漿條底部平貼於台基板。然後在每個台基內點少許蜂蜜,置於蜂群內讓工蜂清理30一60分鍾。當台基上出現白色或黃色新蠟時,即提出移蟲。產漿大多採用1次移蟲法,蟲齡以12~20小時為佳。移蟲要快速、准確,蟲齡均衡,無針傷,成活率和接受率高。注意蟲脾的保溫和使用時間,每張蟲脾在群外不超過1小時,用完的蟲脾及時送回原群。為節省找蟲脾時間,在產漿前最好選定育蟲群,隨用隨取。移蟲後的漿框馬上放入生產群內,蜂路大小依蜂數而定,蜂少時蜂路稍小,蜂多時蜂路略大。有條件的蜂場。在移蟲後3~4小時可將漿框提出,給未接受的台基重新補移和其它台基內日齡一致的幼蟲。
取漿在移蟲後65~70小時進行,盛期可提前幾小時。將采漿框從蜂群中提出時,先把漿框兩側巢脾稍加活動,向外推移,保證提框時不擠蜜蜂,不碰王台。附在漿框上的工蜂用蜂刷輕輕掃去,不可用力抖動,防止抖掉王漿或使蟲體陷入漿內,減少王漿產量。取出漿框後,用利刀割去台基口加高部分的蜂蠟,要割得平、齊,露出原台基的形狀,然後用鑷子夾出台基內的幼蟲。最後用取漿筆或刮漿鏟沿著台基內壁輕輕刷刮,將王漿取出,刮入漿瓶內。1次刮不凈的可重復利取。接著再刮下1個。整框王漿取完後,用刀割去未接受台基內及周圍的蜂蠟,用取漿筆從接受台基里蘸少許殘漿抹入末接受台基內,然後移蟲,重新放入生產群內。
4、王漿貯存
生產性蜂場大都在山區、野外,有條件的應及時低溫冷凍保存,無冷藏設備的,取漿後,要密封瓶口。將漿瓶置於山泉、冷水中保存。或在蜂場遮蔭、通風處挖深l~2m的土坑,內置1水桶,將漿瓶放入其中,並盡快送交收購單位,防止高溫影響蜂王漿的質量。
㈢ 蜂王漿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蜂王漿是由工蜂頭部王漿腺分泌出來的、用於飼喂蜂王及幼蟲的一種特殊乳內膠狀物質,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容形似奶油,冷凍情況下呈固體狀,具有酸、辣、辛、澀的味道,是唯一一種可食用的昆蟲的乳汁。
蜂王漿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乙醯膽鹼、王漿酸等營養物質,在蜜蜂王國里,蜂王漿是蜂王終生的食物,而工蜂只能在嬰兒時期吃三天的蜂王漿,足以見其珍貴程度,並且終生吃蜂王漿的蜂王壽命可達5-6年,而工蜂只有1-2個月的壽命,差別巨大,說明蜂王漿具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㈣ 蜂皇漿是怎麼做出來的
在氣候適宜蜜粉源較好的繁殖季節,蜂群發展到一定程度產生分蜂情緒時,養內蜂人便為之准備產漿框容,框上橫著四根窄扁的木條,每根條上粘有30多個蠟質或塑料王台(專門用來培育蜂王的、比普通巢房大幾倍的大巢房)。待時機成熟,技術人員將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1~2日小幼蟲移入台內,安放到蜂群中的幼蟲脾之間,一般在65~70小時內,台內王漿積累到較為飽滿程度,養蜂人取出王漿框,挑出幼蟲,用取漿勺一個一個將王漿挖出,每個可取漿0.3~0.5克,放人暗色玻璃瓶或塑料瓶內存放。
㈤ 蜂王漿 什麼做原料
蜂王漿是5-15日齡的哺育工蜂從上顎泉地分泌的一種乳白色營養物質,蜂蜜把它專門用來待喂蜂王和哺育幼蟲。
蜂王漿中含有益智補腦和延緩衰老物質乙醇膽鹼和超癢化物岐化酶,所以蜂王終身食用蜂王漿。
㈥ 蜂皇漿怎麼生產的
蜂王漿是工蜂的舌腺(通稱王漿腺)和上齶腺等腺體的分泌物,是日齡以內的工蜂、雄蜂幼蟲和蜂王的終生食物。隨花期、生產季節、蜂種的不同,蜂王漿呈乳白至微黃的凝乳狀,具酸、辣、澀、微甜味。蜂王漿是一種天然保健品,對人體無任何危害,其適用范圍相當廣泛。男、女、老、少皆可受益。服用後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病後康復,對高血壓、高血脂、神經衰弱、動脈硬化、皮膚損傷等多種疾病均有明顯的輔助療效。
1、生產條件
要求溫度15度以上,無連續寒潮。蜜粉源豐富且有連續性,特別是花粉充足,處於輔助蜜源時期或主要蜜粉源時期,15天內不會出現蜜粉源短缺現象。蜂群內部已解除保溫包裝,處於增殖期;群勢增長速度加快,幼蜂積累漸多,趨於過剩狀態,但尚未發生嚴重的分蜂熱。
2、產漿准備
生產蜂王漿的工具包括:采漿框、台基條、移蟲針、刮取王漿的器械、利刀、鑷子和貯漿瓶等。采漿框規格與巢框相似、上樑和側條均為13mm;框內橫裝4條寬13mm、厚6~8mm的板條。稱為台基板,供安裝台基條用,台基板最好能翻轉自如。產漿群蜂數達8框以上時,即可開始生產王漿。若用平箱產漿,應適當緊脾,使蜂略多於脾。用隔王板將箱體分為2區,即育蟲區和產漿區。育蟲區放蜂王及3~4張脾(老蛹、空脾、卵脾),供蜂群繁殖;產漿區從兩側依次放蜜粉脾、新蛹脾、幼蟲脾和漿框。已加繼箱的蜂群,用一平面隔王板放在巢、繼箱之間,同樣隔成2區,巢脾分上、下2區按前述順序排列。利用雙王群產漿的蜂群,要使一隻蜂王的子脾和蜂偏多、造成泌漿條件,按有王群加隔王板生產王漿的方法下框。
3、生產王漿
用框線將台基條綁在台基板上,使漿條底部平貼於台基板。然後在每個台基內點少許蜂蜜,置於蜂群內讓工蜂清理30一60分鍾。當台基上出現白色或黃色新蠟時,即提出移蟲。產漿大多採用1次移蟲法,蟲齡以12~20小時為佳。移蟲要快速、准確,蟲齡均衡,無針傷,成活率和接受率高。注意蟲脾的保溫和使用時間,每張蟲脾在群外不超過1小時,用完的蟲脾及時送回原群。為節省找蟲脾時間,在產漿前最好選定育蟲群,隨用隨取。移蟲後的漿框馬上放入生產群內,蜂路大小依蜂數而定,蜂少時蜂路稍小,蜂多時蜂路略大。有條件的蜂場。在移蟲後3~4小時可將漿框提出,給未接受的台基重新補移和其它台基內日齡一致的幼蟲。
取漿在移蟲後65~70小時進行,盛期可提前幾小時。將采漿框從蜂群中提出時,先把漿框兩側巢脾稍加活動,向外推移,保證提框時不擠蜜蜂,不碰王台。附在漿框上的工蜂用蜂刷輕輕掃去,不可用力抖動,防止抖掉王漿或使蟲體陷入漿內,減少王漿產量。取出漿框後,用利刀割去台基口加高部分的蜂蠟,要割得平、齊,露出原台基的形狀,然後用鑷子夾出台基內的幼蟲。最後用取漿筆或刮漿鏟沿著台基內壁輕輕刷刮,將王漿取出,刮入漿瓶內。1次刮不凈的可重復利取。接著再刮下1個。整框王漿取完後,用刀割去未接受台基內及周圍的蜂蠟,用取漿筆從接受台基里蘸少許殘漿抹入末接受台基內,然後移蟲,重新放入生產群內。
4、王漿貯存
生產性蜂場大都在山區、野外,無冷藏設備,因此,取漿後,要密封瓶口。將漿瓶置於山泉、冷水中保存。或在蜂場遮蔭、通風處挖深l~2m的土坑,內置1水桶,將漿瓶放入其中,在10℃以下保存5~7天,盡快送交收購單位,防止高溫影響蜂王漿的質量。
㈦ 蜂王漿是怎樣生產採集的
在氣候適宜蜜粉源較好的繁殖季節,蜂群發展到一定程度產生分蜂情緒時,養蜂人回便為之准備產漿框,框上橫著四根答窄扁的木條,每根條上粘有30多個蠟質或塑料王台(專門用來培育蜂王的、比普通巢房大幾倍的大巢房)。待時機成熟,技術人員將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1~2日小幼蟲移入台內,安放到蜂群中的幼蟲脾之間,一般在65~70小時內,台內王漿積累到較為飽滿程度,養蜂人取出王漿框,挑出幼蟲,用取漿勺一個一個將王漿挖出,每個可取漿0.3~0.5克,放人暗色玻璃瓶或塑料瓶內存放。
㈧ 蜂王漿是蜜蜂的什麼東西做的
一、蜂王漿來源及特性
蜂王漿又名蜂皇漿,簡稱王漿,俗稱蜂王乳,是11~21日齡青年工蜂發達的下咽頭腺和大顎腺所分泌,蜂王漿為乳白色或淡黃色,半透明微黏稠的漿狀物,有特殊香味,味酸澀辛略甜,主要為蜂王的終身食物及養育工蜂幼蟲,由於蜂王與工蜂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發育而來,而蜂王終身食用王漿其壽命比工蜂長達10倍以上,且蜂王每日能產下2,000粒卵,其總卵重幾乎與蜂王體重相近,可見蜂王漿是多麼神奇的物質,蜂群自然情形下當王台杯內有幼蟲時,工蜂便會分泌蜂王漿去餵食蜂王幼蟲,因此只要在仿照自然王台大小作成的塑料王杯(王台)內,即可誘使工蜂在王杯內分泌蜂王漿,待移蟲後三日,杯內王漿達到最高量(約250mg~450mg)時,即可採收,先用攝子小心將幼蟲夾出,再用竹片來挖取杯內的王漿,也可以採用機器採收增加工作效率,一般一群一次可放入60~100個人造王杯,一次能產漿30~50公克,一年平均便可生產2.4~4公斤王漿,產量不高。
二、蜂王漿的成分
蜂王漿的化學成分極為復雜,新鮮蜂王漿含水65-68%、蛋白質11-14%、脂類6%、碳水化合物14-17%、灰分1%、未確定物質3%,一般成分含量如表一。王漿中的蛋白質約占干物重的50%,其中2/3為白蛋白(清蛋白),45%為球蛋白,此和人類血液中的清球蛋白的比值大致相似,目前已知王漿中含多種活性蛋白質,主要:有活性多、類胰島素、球蛋白和X類四種。王漿中氨基酸約占干物重的0.8%、相當鮮王漿的0.28%、已測出至少含有18種氨基酸,有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主要種類依次為脯氨酸55%、賴氨酸25%、谷氨酸7%、精氨酸4%等。
王漿中含大量水溶性維生素,以B1、B2、B6、B12等B族含量最多,其中以B1含量最豐富,亦含一定量脂性維性素A、D、E及煙鹼酸、泛酸、生物素、股醇、乙醯鹼等。維生素B族可促進體內蛋白質、脂肪、醣類等三大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有輔素的功能,維生素B1對人體疲勞、倦怠、睡眼障礙、肌肉痙戀、神經痛等有明顯的功效,維生素B2對促進發育、強壯身體、防止研老有直接作用,與碳水化物、脂肪及氨基酸的代謝有切關系,全部的磷酸和核酸等的結合活性也與維生素B2有關。煙鹼酸是兩種輔X的成分,對保護皮膚、造血機能及治療神經炎症有效,乙醯膽鹼是王漿中的活性物質,是天然食品中含量最高的一種,主要以乙醯膽的形式存在,在體內可直接被吸收利用,是記憶和神經信息傳達的支柱,和腦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的提高和改有種要作用。
㈨ 生產蜂王漿有哪些工序
蜂王漿生產的主要工序有安裝台基、清掃台基、點漿、移蟲、下框、補蟲、提框、割台、撿蟲、取漿、清台、蜂王漿保存等。
安裝台基是將無污染全塑台基條用細鐵絲捆綁或粘到采漿框的台基板條上。清掃台基是在開始生產蜂王漿前一天,將新組裝好的采漿框插入生產群內,讓工蜂清掃24小時左右。點漿是為了提高初次移蟲的接受率,移蟲前,用少許新鮮蜂王漿點於工蜂清掃過的台基底部。移蟲是用移蟲針將1日齡小幼蟲從巢脾的房底移出,放入台基底部中央的過程,每個台基移入一隻幼蟲。下框是將移好蟲的采漿框及時運到蜂場,插入生產群內的過程。補蟲是為提高接受率,增加蜂群產漿量,於下框後3~5小時,提出產漿框,對無幼蟲的台基補移一次蟲齡與原來相近幼蟲的過程。提框是於取漿前,將采漿框從蜂群中提出,輕輕抖落框上的蜜蜂,運到取蜜室,准備取漿的過程。割台是用鋒利的刀片,將王台條上的台基加高部分的蠟壁割去的過程。割台時注意要使台口平整,不要將幼蟲割破。撿蟲是將割掉了台口的台基內浮在王漿上的幼蟲一一撿出的過程。撿蟲時注意,要把不慎割破幼蟲的台基內的王漿挖出另放。取漿是用刮漿片或吸漿器,將王台中的王漿逐一取出,暫存於盛漿瓶的過程。清台是將未被接受的台基內的蠟瘤,用專用金屬片清除干凈的過程。被接受的台基和清除干凈的台基可繼續移蟲,進入下一輪生產工序。
蜂王漿採收完成後立即密封,然後貼上膠布,註明盛漿瓶的皮重、毛重、生產日期、產地、蜜源等,並盡快將其放到冰箱或冰櫃中冷凍保存。沒有冰箱、冰櫃,則暫存於放有冰塊的廣口保溫瓶中,及早送到收購單位。
㈩ 蜂王漿是怎麼產出來的
蜂王抄漿來源於青年工蜂上顎腺和舌頭腺的分泌物,用來飼喂蜂王和幼蟲的漿狀物質,也是蜂王漿的終身食物。工蜂分泌的一部分蜂王漿用來飼喂蜂王和1~3日齡的蜜蜂幼蟲。另一部分蜂王漿大量堆積在蜂巢脾的自然王台中,養蜂人從王台中將其取出,這就是我們所吃到的蜂王漿。
蜂群中的工蜂只認王台里有幼蟲,就會分泌蜂王漿。養蜂人根據蜜蜂這一生物學特性,在外界花蜜、花粉充足時,用許多人造塑料王台,並將孵化1~2天的蜜蜂幼蟲移入到假王台內,然後放到蜂群中,工蜂就向人造塑料王台內分泌蜂王漿飼喂幼蟲。
移蟲後經過蜜蜂分泌3天的蜂王漿,營養物質達到頂峰,養蜂人就用取漿工具將王台內的蜂王漿取出採集裝瓶,並立即冷凍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