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加工米線
A. 加工米線利潤有多大
和大家說的差抄不多吧!!襲!我們這邊也是買現成的米線,平均2元一公斤,可以放置三碗米線,然後調料中最成本大的是「帽子」,每碗的帽子大約0.7元(不算黑心那種),加上其他低價調料,利潤可以達到2.5元,但是不包括人工和房租水電!!!呵呵
B. 開一個米線加工廠要投資多少錢
要是家庭作坊的話一萬塊就差不多了,要是不會做一千塊我教你
C. 米線加工小作坊,做出來米線老是粘在一起,怎麼解決啊
米線加工小作坊,做出來米線老是粘在一起,說明米線熟透,還有米線機質量專導致的。碎米是製作米線屬最好的原材料,在挑選碎米的時候一定要觀察米芯是不是白色的,注意辨別一下。
另外北方米和南方米製作米線的時候,在前期的加工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米線機的質量嚴重影響著米線好壞,單軸螺旋摩擦加熱間隙通常在2.5公分,造成米線熟透的根本原因就是摩擦加熱之後受熱不均勻的情況造成的。
(3)怎麼加工米線擴展閱讀:
方便米線同方便麵一樣,食用時不需要熱煮,只要用熱水浸泡幾分鍾就可食用,並且帶有各種調味湯料,可以適應不同的口味需求。
保鮮濕米線經由獨特的工藝和配方製成。保留了傳統濕粉的特色,同時具有食用方便、耐保存的特點。食用時不需繁瑣的烹調方法和技術。開袋後用沸水沖泡一下加入調味料即可得到涼拌粉線,或再加入開水成湯粉,也可人鍋炒食。
保鮮濕米線的生產工藝,從大米預處理至米粉條成型都與直條米線生產工藝相同.但是在工藝後端增加了酸浸、真空包裝、殺菌等工序。防止保鮮米線因水分過高易變質和出現老化現象。
D. 大米米線是怎樣做成的
工具/原料
大米制、桶、盆、石碾子、粉碎機、壓面機
方法/步驟
1.將大米倒入桶中,用涼水浸泡半小時。具體多少根據自己要的量來。
E. 怎麼加工出來的米線勁道
你好,首先原材料要選擇好,然後 找一個專業做米線的師傅教教你,這樣做出來的米線就會更好吃了。
F. 米線加工流程
米線
是雲南最具風味特色的知名小吃,雲南人長期在外,回家第一件事必是先過米線癮;也有的甚至不惜千里迢迢,請人從昆明坐飛機帶碗米線來解饞……
米線製作
雲南米線製作,有兩法:其一,取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其工藝復雜,生產費時,然口感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製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其曬干後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香不及酸漿米線。
過橋米線
簡介
傳說蒙自城的南湖舊時風景優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冷盤,身體日漸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付之餘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書。只好將飯菜取回重熱,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佳,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一些米線、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都效仿她的這種創新烹制,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楊秀才從家到湖心亭要經過一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經過歷代滇味廚師改進創新,「過橋米線」成為滇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G. 開個米線加工廠如何利潤怎麼樣有懂行的嗎
自己計算嘛,我都是做這一行的,100斤大米,相當可以找的利潤是120~130塊錢左右。
H. 加工米線需要什麼添加劑嗎
為了健康,最好不要添加劑,主要是選米。
主要原料採用廉價的早秈米。其外觀潔白光亮,吐漿率低,不斷條,有咬勁。近年來,通過對設備的小型化改進,更適合於廣大農村、中小城鎮個體戶生產。
一、工藝流程
洗米→潤米→粉碎→拌粉→擠絲→時效處理→復蒸→松粉→乾燥→切割
→入庫。
二、操作要點
1.洗米 通過機底裝有射流裝置的洗米機進行循環沖洗,使漂浮在水面的泡沫、糠皮等雜物超過洗米桶上面的隔離板,經溢流管排入下水道。
2.潤米 一般情況下,浸泡0.5小時,潤米1-2小時。但由於溫度、濕度及大米組織結構的差別,浸泡潤米的時間應有所不同,通常可用手將米粒輕輕研磨,如能成粉且沒有明顯的顆粒感覺,則說明浸泡潤米已達到要求。
3.粉碎 用錘片粉碎機進行粉碎,一般篩片孔徑直徑以0.6-0.8毫米為宜。
4.拌粉 為了增加米線的耐煮度可以加入0.3%的天喜牌米線增筋劑或天喜牌米線耐煮劑,還可以添加0.1-0.2%的天喜牌米線增白劑用以調節米線的白度。另外,為了使擠出的米線鬆散不粘手添加0.05-0.1%的天喜牌米線疏散劑及0.3%色拉油。由於受前道工序的影響,物料流經本道工序時,水分會忽高忽低,很不穩定,需加水進行調節,通過攪拌,使水分均勻、穩定地混合在粉粒當中,一般要添加食鹽水,但加鹽量不能過多,以佔大米重量的0.5%左右為宜。加水量以掌握在粉料一捏即攏、一碰即散的程度為宜,含水量在30%-32%。
5.擠絲 這是米粉生產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擠絲時,粉料要連續、均勻地喂入,粉料在熟化筒中適當熟化後,進入排絲螺旋在輸送擠壓下成為粉絲。粉絲的粗細根據市場需求有直徑0.6-1.2毫米不等。粉絲要用鼓風機對其充分冷卻,以擠出的粉絲粗細均勻、有透明感、外觀光亮平滑、無夾白、無氣泡為優。流量偏小時,粉料易糊化過度,變成褐黃色,且易粘連、易產生氣泡;流量偏大,粉料熟度不夠,粉絲夾白,透明感差。
6.時效處理 將米粉放入時效處理房內靜置密閉保潮12-24小時,使米粉老化,至不粘手、可鬆散、柔韌有彈性為宜。
7.復蒸 將時效處理後的米粉掛入低壓蒸櫃(壓力0.035-0.045兆帕),蒸5--8分鍾,使米粉特別是表層進一步糊化,提高光澤透明感,降低吐漿率。
8.乾燥 可採用太陽曬露天乾燥,如採用索道或低溫烘乾房,則米粉質量會更好。
9.切割 用人工或切割機切成18-22厘米長的小段,進行包裝後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