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是什麼
A. 什麼是人才培養的質量標准與規格要求
質量標准:
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科學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學科基礎扎實,具有自我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訓練,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備較強的獲取知識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優秀的科學品質。
規格要求:
培養人才的形式有多種,除了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進行系統教育的進修外,還可採取業余教育,脫產或不脫產的培訓班、研討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業余教育、電化教育等條件,提倡並鼓勵自學成材。
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各行各業都有所不同,但總的目標是達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對於企業來說,人才培養是多層次的,包括高級經營人才的培養;職能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基層管理人才的培養,等等之類。
(1)食品加工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是什麼擴展閱讀
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人才培養質量,有兩種評價尺度。一種是學校內部的評價尺度,另一種是學校外部的評價尺度,即社會的評價尺度。
社會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顯質量特徵即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質量作為評價依據,而對高等學校內部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太關注;社會對畢業生質量的整體評價,主要是評價畢業生群體能否很好地適應國家、社會、市場的需求。
學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內部質量特徵作為評價依據,即評價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整體上是否達到學校規定的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與培養目標的是否相符。
因此,高等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是提高人才培養對社會的適應程度,提高人才培養與培養目標的符合程度。
B.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人員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中,因各類人員工作崗位不同,所負責任的不同,對其基本要求也有所不內同。對於企業法定容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員,則要求其必須了解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法律知識,明確應負的責任和義務;對於企業的生產技術人員,則要求其必須具有與食品生產相適應的專業技術知識;對於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應經過技術(技能)培訓,並持證上崗;對於質量檢驗人員,應當參加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規定的資格,能夠勝任崗位工作要求。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人員,特別是生產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傳染疾病,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C. 企業做需要的專業人才是什麼都需要什麼條件
一、當今企業所必須擁有的人才
1、生產、技術方面:生產、技術、工程開發、動力設備、品質檢驗等;
2、市場營銷方面:市場開拓、管理、銷售、服務、調研、廣告宣傳等;
3、人力資源方面:人事、勞資、培訓考核等;
4、行政後勤服務方面:行政、辦公、保衛、後勤服務等;
5、其它方面:采購、倉儲、運輸、公關、法律、參謀顧問等。
二、當今社會人才結構(人力資源結構)
橄欖型人才結構:兩頭小中間大,高級人才與平庸人物不多,中間一般層次的人才佔大多數。(主要以求職打工者的白領階層而言)
1、幹才群體:幹才在社會人才結構中佔有大部份群體,他們通常比較務實,非常精幹,工作踏實,有一定工作經驗和實務操作能力。他們具有一定的指揮能力,有一定技術、能熟練示範操作,能帶領下屬很好地完成任務。
2、將才群體:將才在社會人才結構中占的比例較小,他們通常在企業里擔任一個部門(或項目)的領導、管理工作。他們具有專業知識,能制訂業務計劃,能組織、指揮、激勵、監督下屬,執行堅決、修正及時。
3、帥才群體:帥才在社會人才結構中的比例就更小,他們是領袖型、統帥型人才,如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等。他們有全面管理企業的能力,熟悉企業的宏觀控制和微觀運作。他們對組織以外的事物也能產生興趣,他們敏感、判斷力、決策力、精力、韌性都很強,有卓越的創新意識,執行堅決、修正及時,有很強的人格魅力。
4、通才群體:通才又稱復合型人才。這種人才在社會人才結構中也相對稀少,他們具備豐富的知識,有較全面的工作經驗,在企業中至少能擔任或從事三種以上不同的相關工作。
三、當今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人才結構)
1、先知先覺型:有非常強的分析、預測、判斷能力,能對企業未來及中長期發展進行設計、規劃;(企業中的最高層領導、智囊等,包括對市場、產品等發展能預測和規劃的人才)
2、後知後覺型:能忠實理解、執行先知先覺型人才所提出的工作方案、工作意圖,能踏踏實實地按照先知先覺型人才設計好的目標奮斗,並帶領、領導屬下努力、正確工作;(企業中的後知後覺型人才屬中、高層管理者,如部門經理、項目負責人及主管級人才等)
3、不知不覺型:他們沒有想法,沒有意見,只有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埋頭工作,按企業制定的方針、目標,在上級領導的安排下做好自身一份工作。
四、當今社會人才中的三大層面
1、找工做:這個層面的人比較多,通常是文化、學歷都比較低的人,比如農村來的學生,民工等;
2、找工作:這個層面的人也很多,他們或有一點技能,或剛剛大學畢業,但沒有實際工作經驗,他們需要一份工作,需要有一個可以容納他的環境,在那裡完成人生最初的工作實踐和經驗積累;
3、找老闆;這個層面的人他不僅僅為了找工作,他們更多地是找企業、找老闆,因為他們原來就有工作,甚至有些人還有自己的事業,他們有知識、有經驗,有的甚至是一些企業可遇而不可求的高級人才;他們要尋找那些既開明又明智的老闆,只有在這種老闆的企業里打工,才可能通過自己才幹、能力的發揮為企業創造價值,而企業有了發展,那自己也肯定能有更大的提升,老闆也會在收入待遇等方面給予最大的滿足。五、當今社會人才中的五種類型
1、人裁,哪些人是這類人裁?是那些能力又差、人品中等或偏差的人,這種人在企業里要堅決裁掉。
2、人豺,哪些人是這類人豺?是那些人品差而能力強或中等的「人面豺心」的人,千萬不能給他機會。
3、人材,哪些人是這類人材?是那些可造之材,可留下培訓,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或提升或淘汰。
4、人才,哪些人是這類人豺?通常的人才,是企業里所需要的德才兼備的幹才和將才,這些人要大膽使用,但對能力強,人品中等的人,要留有戒心。
5、人財,哪些人是這類人豺?這種人才是企業可遇而不可求的,他能給企業創造大量財富。要合理授權、放手使用,讓其做領導、做統率,使之與人才、人材組成最佳人才結構。
六、目前企業選擇人才的八條標准
1、有強烈的進取心和責任感:追求進步,敢於承擔責任,能堅忍不拔、獨立自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2、有較好的組織才能:能領導並激勵下屬,能與同事之間有良好的工作關系和人際關系,並能幫助別人。
3、有較強的分析能力:能全面思考問題,准確找出問題的實質,能對紛繁復雜的事件進行分析並得出合理結論。
4、有較強的表達和交流能力:能簡明而有說服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可對別人產生影響,同時又應有客觀、開放的態度吸取別人的建議及反饋。
5、富有創造性:要有創意,有創造性地發揮,應有發現新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達到、實現某個目標最佳途徑的能力。
6、有很好地團隊精神:一個具有領導才能的人才,應能領導一個集體以取得最佳成果,懂得如何激發周圍人的熱情,令他們團結一心、協調合作,在工作中最好地發揮個人及集體的作用。
7、具有正直的人格:優秀的人才不貪婪、不狡詐、不存私心,能有為所從事的工作或服務的公司竭盡全力的思想,在每項的工作中都努力遵循誠實和正直的原則。
8、有善於學習的能力:學習能使人增長知識、才幹,以便協助公司達到所企望的目的。只有善於學習、不斷學習,才能緊跟社會時代的腳步,才能適應企業不斷發展的要求。
七、所謂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
1、道德素質: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忠誠。
2、文化素質:有較豐富的知識結構,很好的文化素養。
3、心理素質:能自我調節心態,能放棄、敢選擇,自信但不驕狂、自重而不浮躁。
4、身體素質:身體健康,能自我鍛煉,保持優良、健康的體魄。八、所謂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
1、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有較強的工作協調能力;
3、有很好的文字組織能力;
4、有基本的組織指揮能力;
5、有對自身部門(組織)工作的統籌、計劃能力;
6、有一定的應變能力;
7、有很好的計算(心算)能力;
8、有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
九、所謂人才必須做到六化
1、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2、深奧的問題通俗化;
3、零散的問題系統化;
4、枯燥的文字圖表化;
5、分析問題要全面化;
6、演講的表達條理化。
十、我們為誰打工?
1、我們為什麼打工?
我們是為資本打工,當今社會是資本說話的年代,我們必須尊重資本;只有知識而沒有資本時痛苦的,但你的知識而不能讓你賺到金錢就更加痛苦。因此我們時為了賺錢、為了生存打工。
2、我們為誰打工?
我們為自己打工,當你缺少自己想創業的最基本的資金時,你就必須為了完成最原始的資本積累而去打工;你在企業創造多少價值,你就獲得多少利益,很公平,能力強者老闆就多給錢,反之就只能拿最低工資。
3、目前人才流向趨勢
目前社會人才的流向趨勢是:人才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資本走,資本跟著利潤走。
附:人生對金錢,對他人的態度
1、生活中不能沒有錢,但絕不能為了錢而活著,一旦鑽進錢眼就不可自拔。(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絕不取不該取之財)
2、不歧視任何人,也不盲目崇拜任何人。從人格角度和自然人角度看,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所不同的是所受教育不同,經歷、閱歷、悟性等方面的不同而產生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
3、我們必須學會接納,接納比我們高的人。
我們必須學會寬容,寬容比我們差的人。
4、人與人之間相處應本著:多一點尊重,多一份理解,再多一些善良與寬容。(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尊重你)
D. 食品加工人員的工作要求是什麼
食品加工人員要求及標准
目的
提高員工衛生意識,規范公司直接與產品生產有關的員工的個人衛生要求,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保證產品的衛生質量。
范圍
定義/參考
1 《生產車間衛生管理規定》
2 《生產設備、加工用具的衛生管理規定》
職責
1 各部門主管負責所屬與公司產品生產直接接觸的員工的衛生健康達標及日常的監督。
2品管部負責進行定期個人衛生的抽查考核。
程序內容
1 衛生健康檢查
1.1 人事部負責組織公司所有與產品生產直接有關的員工每年至少一次的衛生健康檢查。一般情況檢查單位至少應具備市區級以上醫療衛生的資格水平,經檢查如發現患有有礙食品衛生疾病者,由人事部調離該當事人直接與產品生產有關的工作崗位,並根據該當事人的實際工作能力,安排適合的崗位或辭退。 1.2 每位從事與公司產品生產直接有關的個人,必須接受有食品衛生與安全方面的內容培訓。
1.3 新進員工若分配進行從事與產品生產有關的崗位,需經人事部組織衛生健康檢查,同時由品管部組織食品衛生與安全內容的培訓,合格者方可上崗。 1.4 所有個人衛生健康檢查證明或健康證的復印件由人事部建檔保管,保存期一年。 2 著裝要求
A.不留長指甲,禁塗指甲油,禁止化妝後進入車間或在車間內化妝。 B.不得戴首飾(戒指、耳環、項鏈、手鏈、發卡等)、手錶等飾物進入車間。
C.必須穿戴統一發放的工作服、水鞋,戴發網、工作帽進入作業車間,並且應保持干凈。
D.衛生區作業員工必須戴口罩。
E.工作服等應穿整齊,頭發不得外露。不允許將工作服、水鞋穿到車間以外,進廁所必須換下工作服和鞋靴。
3 個人行為
A.不允許在車間(包括更衣室、消毒間以及化驗室內)有吸煙、吃零食,
隨地吐痰等不良行為。
B.不得帶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物品進入車間或化驗室。 C.工作時,接觸食品人員不得讓汗水、唾液等污染食品。
D.工作中不許交頭接耳或進行打鬧,衛生區人員手部不得隨意抓頭、碰衣裳及不潔物,若不小心觸及則須立即清洗消毒,在未清洗消毒前不得接觸食品。
E.沒有得到允許,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F.在包裝車間,每位員工應戴手套作業,嚴禁手面直接接觸半成品、成品。
G.離開車間時必須換下工作服、帽、鞋。
H.嚴格遵守洗手和消毒衛生規范,保證做到完全徹底,且每次出車間後再進來時均要重新洗手和消毒。
I.包裝車間的作業員,在工作時,手及工器具應定時消毒。 J.非衛生區人員不得擅自進入衛生區,以免交叉污染。
4 進出車間順序
4.1 必須按規定從車間的人員入口處通道進入車間。 4.2 進入更衣室按規定順序更衣。
4.3 按規定程序清洗、消毒、風淋、刷毛發及鞋靴消毒後才能進入生產車間。
4.4 先用肥皂洗凈雙手後,再對手部進行完全消毒,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4.5 衛生區人員在手部消毒後,始可戴上衛生手套,然後再對手套進行消毒。
4.6須戴口罩的員工應在手洗後消毒前佩戴好,不能在車間內或消毒後再佩戴,更不得在工作過程中隨意拉下口罩,將鼻孔露出口罩之外。
4.7 進入衛生區的所有員工必須戴上口罩、衛生手套。
4.8 如因生產需要,非衛生區員工進入衛生區必須由衛生區人員入口處按上述程序消毒後才能進入。
5特殊情況處理
A、手部有創傷的或生產過程中手部受輕刀傷人員必須及時包紮好,戴上橡膠手套,並調離與食品加工直接接觸的崗位。
B、感冒等輕病者必須戴上口罩且消毒後才能進入生產車間,並且只能臨時調到不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工作崗位。
6 監督
1 由生產部主管對每個生產崗位個人衛生情況不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責令當事人糾正。
2 品管部應隨時對個人衛生情況進行隨機檢查,並做好記錄。
E. 食品加工專業是什麼學科門類
是一門以化學、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為基礎,研究現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的交叉學科。我國的傳統食品加工技術方面在國際上具有較高地位,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國民對於生活品質改善的願望日益強烈,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對於食品開發與生產中應用現代加工技術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同時,通過現代加工理論與技術的融入,傳統的食品加工技術概念已大為擴展,因而本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可廣泛適應以各種生物材料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及相關行政、事業、科研、流通等部門。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化學、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加工與貯藏技術方面的知識,能在現代食品加工及相關領域內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工程設計、設備管理等工作的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特色 本專業在傳統食品專業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強調融入現代食品開發與加工理論與技術,並擴展相關領域知識的學習,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全面提高綜合素質,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擇業競爭能力和就業適應能力。
主幹課程 肉品工藝學、乳品工藝學、果蔬加工工藝學、軟飲料工藝學、焙烤食品工藝學、現代食品加工技術原理、食品感觀評價、食品包裝學、食品機械學、食品工廠設計等。
所授學位 工學學士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到食品加工企業、國家機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海關、商檢、衛生防疫、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F.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人員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在食品生產加復工企業制中,因各類人員工作崗位不同,所負責任的不同,對其基本要求也有所不同。對於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員,則要求其必須了解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法律知識,明確應負的責任和義務;對於企業的生產技術人員,則要求其必須具有與食品生產相適應的專業技術知識;對於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應經過技術(技能)培訓,並持證上崗;對於質量檢驗人員,應當參加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規定的資格,能夠勝任崗位工作要求。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人員,特別是生產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傳染疾病,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G.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培養要求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食品科學、食品工程技術、化學、物理學、生物學、計內算機應用技術和容管理學的基本知識,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創新精神,能獨立從事食品開發、食品生產技術管理、質量控制、工程設計和市場營銷等相關企事業部門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的高級人才。
知識技能
1.掌握生物化學、食品化學、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與實驗技
2.掌握食品分析、檢測的方法;
3.具有工藝設計、設備選用、食品生產管理和技術經濟分析的能力;
4.熟悉食品工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食品儲運、加工、保藏及資源綜合利用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H. 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是什麼
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食品工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能在食品的加工、流通、進出口、衛生和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經營管理、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等工作。
培養要求:針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本專業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努力使學生具有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特點,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注重提高人文科學、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素質等修養,使學生能夠成為食品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並具有成為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潛能。
通過本專業的學習,畢業生從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將達到如下要求:
(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食品專業知識用於解決食品製造過程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並通過文獻研究分析食品製造過程中的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食品製造過程中的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食品加工系統和單元設備或食品工藝流程,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於科學原理並採用科學方法對食品製造過程中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並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食品製造過程中的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並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於食品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食品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食品加工過程中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食品工程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能夠就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並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並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主幹課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安全、食品分析、食品工藝學、食品工廠設計、食品工廠機械與設備。
深造情況:近3年國內外深造比例在37%左右。學生可赴歐美食品著名高校/研究機構(如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英國食品研究所、加拿大圭爾夫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等)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到國內「985」重點大學、中科院研究所等單位讀研。
就業去向:食品加工相關企事業單位及相關管理部門(如億滋、雀巢、聯合利華、光明乳業、中糧集團等國內外大型食品企業、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所、食葯監局系統、工商局系統等)。2018年就業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