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如何加工
『壹』 消失模模具
消失模鑄造又稱為干砂實型負壓鑄造,國外稱之為EPC,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鑄造工藝之一,被譽為鑄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國內外稱之為21世紀綠色鑄造。
消失模鑄造(又稱實型鑄造)是將與鑄件尺寸形狀相似的石蠟或泡沫模型粘結組合成模型簇,刷塗耐火塗料並烘乾後,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動造型,在負壓下澆注,使模型氣化,液體金屬占據模型位置,凝固冷卻後形成鑄件的新型鑄造方法。
加工流程:
1、製作泡塑氣化模;
2、組合澆注系統;
3、氣化模表面噴刷特製耐火塗料並烘乾;
4、將特製隔層砂箱置於三維振動工作台上;
5、填入底砂(干石英砂)振實,刮平;
6、將烘乾的氣化模型放於底砂上,按工藝要求填滿干砂,數控振動適當時間,然後刮平箱口;
7、用塑料薄膜覆蓋箱口,放上澆口杯,起動真空系統,干砂緊固成型後,進行澆注,氣化模型消失,金屬液取代其位置;
8、釋放真空,按工藝待鑄件冷凝後翻箱,從鬆散的石英砂中取出鑄件。
消失模鑄造與傳統的砂型鑄造相比較有如下顯著優點
1、 消失模鑄造不需要分型和下芯子,所以特別適用於幾何形狀復雜、傳統鑄造難以完成的箱體類、殼體類鑄件、筒管類鑄件。
2、 消失模鑄用干砂埋模型,可反復使用,工業垃圾少,成本明顯降低。
3、 消失模鑄造沒有飛邊毛刺,清理工時可以減少80%以上。
4、 消失模鑄造可以一線多用,不僅可以做鑄鐵、球鐵,還可以同時做鑄鋼件,所以轉項靈活,適用范圍廣。
5、 消失模鑄造不僅適用批量大的鑄造件,進行機械化操作,也適用於批量小的產品手工拼接模型。
6、 消失模鑄造如果投資到位,可以實現空中無塵,地面無砂,勞動強度低,做業環境好,將以男工為主的行業變成了以女工為主的行業。
7、 消失模鑄造取消了造型工序,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就可以成為熟練的工人,所以,特別適用技術力量缺乏的地區和企業。
8、 消失模鑄造適合群鑄,干砂埋型脫砂容易,在某些材質的鑄件還可以根據用途進行余熱處理。
9、 消失模鑄造不僅適用於中小件,更適用做大型鑄件,如:機床床身、大口徑管件,大型冷沖模件,大型礦山設備配件等,因為模型製作周期短、成本低、生產周期也短,所以特別受到好評。
『貳』 消失模 模具製造工藝是什麼。
產品三維建模 /設計模具/粘型/鑄造/機加工/裝配
『叄』 消失模鑄造的生產工藝
本套設備及工藝是集實型、真空鑄造的優點為一體,適用於鋼、鐵、鋁、銅等各種牌號,各種材質不同結構的大、中、小各類鑄件,對結構復雜鑄件的效果更佳。
1、結構形狀不受鑄造工藝限制,為產品的設計製造提供了廣泛的自由度,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不用混砂、下芯、起模、合箱、分型、易於一箱多鑄、群鑄,實現最優化的設計,避免了因下芯、起模、合箱等因素引起的鑄造缺陷和廢品
2、鑄造尺寸精度高,形狀尺寸准確,內外質量好,具有精密鑄件的特點,可部分取代熔模精密鑄造,減少機械加工餘量最高可達60%,工藝出品率可達95%。
3、投資少、上馬快、用人少、成本低、設備緊湊、佔地面積小、工藝技術易於掌握,便於實現機械自動化生產。 1、製作泡塑氣化模具(手工、機械);
2、泡塑氣化,模具組合後烘乾;
3、泡塑氣化模具表面刷、噴耐火塗料後再次烘乾(一定干透);
4、將特製砂箱置於三維振實台上;
5、填入低砂(干砂)振實、刮平;
6、將烘乾的泡塑氣化模具放於底砂上,按工藝要求分成填砂,自動振實一定時間後刮平箱口;
7、用塑料薄膜覆蓋砂箱口,放上澆口杯,接負壓系統。緊實後進行鋼液澆鑄,泡塑氣化模具消失,金屬液取代其位置;
8、鑄件冷凝後釋放真空並翻箱,取出鑄件,進行下一個循環。 1.鑄件尺寸形狀精確,重復性好,具有精密鑄造的特點;
2.鑄件的表面光潔度高;
3.取消了砂芯和制芯工部,根除了由於制芯、下芯造成的鑄造缺陷和廢品;
4.不合箱、不取模,大大簡化了造型工藝,消除了因取模、合箱引起的鑄造缺陷和廢品;
5.採用無粘結劑、無水分、無任何添加物的干砂造型,根除了由於水分、添加物和粘結劑引起的各種鑄造缺陷和廢品;
6.大大簡化了砂處理系統,型砂可全部重復使用,取消了型砂制備工部和廢砂處理工部;
7.落砂極其容易,大大降低了落砂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
8.鑄件無飛邊毛刺,使清理打磨工作量減少50%以上;
9.可在理想位置設置合理形狀的澆冒口,不受分型、取模等傳統因素的制約,減少了鑄件的內部缺陷;
10.負壓澆注,更有利於液體金屬的充型和補縮,提高了鑄件的組織緻密度;
11.組合澆注,一箱多件,大大提高了鑄件的工藝出品率和生產效率;
12.減少了加工裕量,降低了機加工成本;
13.易於實現機械化自動流水線生產,生產線彈性大,可在一條生產線上實現不同合金、不同形狀、不同大小鑄件的生產;
14.可以取消拔模斜度;
15.使用的金屬模具壽命可達10萬次以上,降低了模具的維護費用;
16.減少了粉塵、煙塵和噪音污染,大大改善了鑄造工人的勞動環境,降低了勞
動強度,以男工為主的行業可以變成以女工為主的行業;
17.簡化了工藝操作,對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要求大大降低;
18.零件的形狀不受傳統的鑄造工藝的限制,解放了機械設計工作者,使其根據零件的使用性能,可以自由地設計最理想的鑄件形狀;
19.可減輕鑄件重量;
20.降低了生產成本;
21.簡化了工廠設計,固定資產投資可減少30∽40%,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可減少30∽50%,動力消耗可減少10∽20%;
22.消失模鑄造工藝應用廣泛,不僅適用於鑄鋼、鑄鐵,更適用於鑄銅、鑄鋁等;
23.消失模鑄造工藝不僅適用於幾何形狀簡單的鑄件,更適合於普通鑄造難以下手的多開邊、多芯子、幾何形狀復雜的鑄件;
24.消失模鑄造工藝可以實現微震狀態下澆注,促進特殊要求的金相組織的 形成,有利於提高鑄件的內在質量;
25.在干砂中組合澆注,脫砂容易,溫度同步,因此可以利用余熱進行熱處理。特別是高錳鋼鑄件的水刃處理和耐熱鑄鋼件的固溶處理,效果非常理想,能夠節約大量能源,縮短了加工周期;
26.利用消失模鑄造工藝,可以根據熔化能力,完成任意大小的鑄件。
27. 消失模鑄造適合群鑄,干砂埋型脫砂容易,在某些材質的鑄件還可以根據用途進行余熱處理。 l.一些廠家引進消失模鑄工藝不夠慎重、不夠科學,缺少專業人員對消失模鑄造的深入了解、目標產品不明確或缺少產品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充分論證;缺少完整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就匆忙立項 。
2.企業領導對上新工藝的期望值很高,企業內部又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消化了這一工藝,實踐少,不能穩定生產。
3.大部分廠家的消失模鑄造工藝還十分粗糙,消失模鑄造看似簡單,實際要控制的工藝環節大大增加,我們基本上還用初期作抗磨件的簡單作法來作更復雜的鑄件,模具,澆注系統等委粗糙,沒有嚴格的工藝規程。
4.缺少嚴格的質保體系,缺少嚴格的工藝管理。
5.我們的工藝積累還很少,也不夠穩定。
6.原輔材料質量不較差,也不夠穩定。
7.轉讓單位的水平不高,給生產單位贊成影響。
8.市場的原因,有些單位,由於市場的激烈變化造成停產,新產品開發能力制約了轉產的速度。 消失模鑄造工藝包括冒口系統設計、澆注溫度控制、澆注操作控制、負壓控制等。
澆注系統在消失模鑄造工藝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鑄件生產成敗的一個關鍵。由於鑄件品種繁多、形狀各異,每個鑄件的具體生產工藝都有各自的特點,並且千差萬別。這些因素都是直接影響到澆注系統設計結果的准確性。
澆注系統設計與傳統砂型鑄造有一定區別。在澆注系統設計中,應考慮到這種工藝的特殊性,澆注系統各部分截面尺寸與鑄件大小、模型簇組合方式以及每箱件數都有關系。
模型簇組合方式可基本反映鑄件的特點,以及鑄件的補縮形式。由於模型簇的存在,使得金屬液澆入後的行為與砂型鑄造有很大的不同。在澆注過程中模型氣化需要吸收熱量,所以消失模鑄造的澆注溫度應略高於砂型鑄造。
設計澆注系統各部分截面尺寸時,應考慮到消失模鑄造金屬液澆注時由於模型存在而產生的阻力,最小阻力流面積應略大於砂型鑄造。
負壓是黑色合金消失模鑄造的必要措施。負壓的作於是增加型砂強度和剛度的重要保證措施,同時也是將模型氣化產物排除的主要措施。負壓的大小及保持時間與鑄件材質和模型簇結構以及塗料有關。
消失模鑄造澆注操作最忌諱的是斷續澆注,這樣容易造成鑄件產生冷隔缺陷,即先澆入的金屬液溫度降低,導致與後澆注的金屬液之間產生冷隔。另外,消失模鑄造澆注系統多採用封閉式澆注系統,以保持澆注的平穩性。對此,澆口杯的形式與澆注操作是否平穩關系密切。澆注時應保持澆口杯內液面保持穩定,時澆注動壓平穩。
『肆』 消失模成型機如何工作
消失模成型機有自動和手動兩種,手動是靠人工操作液壓閥控制,使成型機上模板、左右模板、前後模板按照模具設計時的順序開啟和閉合。 將熟化後的可發性聚苯乙烯珠粒填滿密閉的型腔,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熱蒸氣通過型壁的氣孔直接進入型腔中,使珠粒受熱後軟化膨脹。由於型腔的限制,膨脹的珠粒得以填滿全部空隙,完全粘結為一整體,經過冷卻定型後,再打開模具取出鑄件模樣。
自動消失模成型機按照手動的順序採用PLC自動控制液壓閥,完成模具的開啟和閉合。
模壓成型包括兩個階段,蒸氣加熱和冷卻定型。
熟化後的預發珠粒通過蒸氣進行加熱,約在20s-60s的時間內,空氣來不及溢出,受熱膨脹後產生壓力,壓力的總和大於珠粒外面所加熱的蒸氣壓力,此時聚合物軟化,發泡劑汽化後泡孔內的壓力大於外面的壓力,珠粒又再度膨脹,並脹滿珠粒間隙而結成整塊,形成與模具形狀相同的泡沫塑料製品,通水冷卻後便可以成型聚合。
消失模鑄造法按EPC工藝先製成泡塑模型,塗掛特製塗料,乾燥後置於特製砂箱中,填入干砂,三維振動緊實,抽真空狀態下澆鑄,模型氣化消失,金屬置換模型,復制出與泡塑模一樣的鑄件,冷凝後釋放真空,從鬆散的砂中取出鑄件,進行下一個循環。
消失模鑄造工藝流程
1、製作泡塑氣化模具(手工、機械);
2、泡塑氣化,模具組合後烘乾;
3、泡塑氣化模具表面刷、噴耐火塗料後再次烘乾(一定干透);
4、將特製砂箱置於三維振實台上;
5、填入低砂(干砂)振實、刮平;
6、將烘乾的泡塑氣化模具放於底砂上,按工藝要求分成填砂,自動振實一定時間後刮平箱口;
7、用塑料薄膜覆蓋砂箱口,放上澆口杯,接負壓系統。緊實後進行鋼液澆鑄,泡塑氣化模具消失,金屬液取代其位置;
8、鑄件冷凝後釋放真空並翻箱,取出鑄件,進行下一個循環。
『伍』 有誰知道最新的消失模具的生產流程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樓主你好~很榮幸為你解答 消失模鑄造用模具應用中所存在的幾個問題: 1.模具設計的計算機輔助化程度低一般工廠企業的消失模用模具的開發設計多採用手工制圖的方式來完成,效率比較低,設計周期比較長,對設計人員的技術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如若本企業沒有合適的設計人員,那麼將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和研製,從而導致企業的產品的更新能力低下,影響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的發展。 2. 模具加工的高新技術含量低下,加工的專業化程度低一般工廠企業的模具加工多採用老式的機床來加工,加工的精度和質量都不是很高,而且比較浪費原料,使得模具加工的成本提高很多。也有採用先進的數控加工中心進行模具的加工和製造的,但是,其專業化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走高精度、專業化的道路是一條必經之路。 3.模具的標准化、通用化程度低現在,消失模鑄造用模具的生產,基本上是各自為戰的局面。因此,模具的標准化、通用化程度低也就是必然的了。因此,有關方面盡快建立消失模鑄造用模具的標准化、通用化的協議,已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消失模用模具的加工、製造和使用走上一個良性發展的道路。 對消失模鑄造用模具的幾點建議 1.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快速原型製造技術、數控加工技術等高新技術,進一步改造和提升模具的設計和製造水平。以微電子、光電子、計算機、網路通訊與軟體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是當代高新技術發展的一個熱點領域,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鑄造產品的結構、模具的製造方式和經營管理。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模具產品的生產技術、製造水平和管理水平,對提高鑄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力、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率起著關鍵的作用。 2.調整模具產品的結構,大力發展精密、復雜、長壽命的模具。目前我國的鑄造用低檔次模具已經供大於求,而且也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和企業生產的需要。中檔次的鑄造模具還是基本上能滿足要求,也基本上供需平衡。而未來的發展方向必定是質量好、復雜、精密、長壽命的高檔次的模具。 3.在模具和製造領域,將大量採用快速製造技術和並行環境下計算機模擬模擬,從而大大縮短模具的生產時間,實現鑄件的快捷生產。所謂快速製造技術即採用快速原形製造技術(RPM)提供的原型與精密鑄造技術結合,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製造出精確的模具鑄件。並行環境下的計算機模擬模擬即RationalProct/Pro-cessDesign(簡稱RP2D)新方法,即在設計產品及進行性能分析的同時,可以通過STEP圖形信息傳遞與交換,同時進行鑄造工藝CAD,鑄件成形過程模擬(CAE)以及鑄造工裝的CAD/CAM,當產品設計完成,鑄件的生產准備工作也同時完成,這樣就大大縮短了鑄件投放市場的時間。發泡成型模具和模片粘合用胎具是制模工序中最關鍵的工藝裝備。對於缸蓋、缸體等復雜鑄件的模具應採用CAD/CAM來完成。單靠鑄造工程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將鑄造專家、機器設計師、零件加工方面的工程師和數控加工技術專家組織起來,分工合作,共同攻關,創建先進實用的模具CAD/CAM系統。完善制模技術,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生產實踐,掌握發泡模具-泡沫塑料模樣-鑄件之間的尺寸變化規律,為新的模具設計積累可靠的數據。 4.模料的發泡成型控制,是消失模鑄造一個關鍵的工藝,為確保模樣尺寸和形狀的穩定,製成的模樣應孔徑均勻,結構緻密,加工性能好。因而應根據鑄件的特點及要求,控制模樣的密度及發泡程度。加快高精度、高效制模機和粘合機等專用的新型設備的研製開發工作,並實現國產化和系列化。加強成型消失模模具的設計製造及成型工藝的研究工作,採用快速製造技術和並行環境下計算機模擬模擬,縮短模具的生產時間,實現鑄件的快捷生產。 追問: 謝謝您!可以提供一下最新的消失模具的 生產流程 ?比較先進的,謝謝!! 目前大數生產流程是: 產品設計 , 模具設計 ,CAM(白模),CNC加工(白模),翻沙(鑄鋁),CAM(鑄鋁),CNC(鑄鋁),鉗工裝配,拋光,噴塗!模具就OK了! 目前就是翻沙這道工藝 太原 始了,還是用人工去翻,人力資源太浪費,加上鑄鋁的品質也不高。所以敬請各位幫忙,提供一下最新的消失模具的生產流程。重要就是在人力翻沙這一步改進!謝謝 回答: 目前的廠家都是採用 人力 翻沙,好沒有改進的的消息
『陸』 消失模鑄造技術的三個步驟
白區、澆鑄和最後清整工序。消失模鑄造工人根據聚苯乙烯的發泡成型製造了「白區」這個詞,並且,測得最終鑄件質量80~90%取決於白區工序。白區工序過程是珠粒發泡、泡沫成型、組合成串、刷塗料、烘乾。而整個技術的其它工序也很重要(事實上,澆鑄一個消失模模樣跟一個空腔鑄型沒有半點相似之處)。這篇文章重點在於介紹消失模白區工藝以及白區在製作高質量的大批量鑄件中的作用。
為了清楚的說明消失模鑄造中的泡沫成型部分,關於消失模鑄造模具是如何製得的討論是必須的。 為了保證鑄件既滿足產品功能要求又能達到可鑄和方便加工的要求,在零件設計人員,消失模鑄造工作者和機械加工人員中實施並行工程是必須的。消失模鑄造技術的真正價值是零件的設計可以比典型的用在型砂和金屬模中的型芯更復雜。機器加工步驟可以免去,並且整個零件可以被粘合以消除墊圈和/或聯接緊固密封圈。如果產品客戶和加工客戶真正懂得消失模鑄造配件給產品設計帶來的價值,消失模鑄件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零件設計人員和模具設計人員進行同步設計時,三維電腦工作平台的使用是必須的,模具設計者可以把草圖、拔模斜度、倒圓和縮放因素放入到零件設計中。當零件設計者改進圖紙時,模具設計者可以開始設置分模線、融合線和必須的抽芯機構來制泡沫模型,模具壁厚和模具嵌塊正確使用的重要性,透氣塞和射料槍的合理布置是三個屬性,不僅用於產品設計,也可用於模具設計。使用電腦「壁厚探測器」探測薄壁問題。
一個消失模模具的設計製造中心包含「普通模具庫」的使用、這個「三維電子CAD庫」存有消失模模具用到的所有普通硬體,消失模鑄造模具設計者利用電子三維館中儲存的樣品並使之適用於設計中的特殊零件。這「普通模具庫」包含特定工程配件,一般商品(緊固件、定位器、汽缸、活塊等),並且有超出模具設計的射料槍,射料槍安裝夾板,汽室和絕緣裝置,型芯抽出裝置,限制開關等等。這個庫中還包含所有的重要配合尺寸和被並入到泡沫模型店中的制模和粘合機器的工作參數。普通幾何尺寸合公差也被收藏到這個庫中,假如希望的話,快速變化模具可以被設計,包括蒸汽、水、電流、壓縮空氣、真空源等等。
如果真正的並行工程嘗試被零件設計、模具設計者、模具操作者採用以及在鑄造廠中澆鑄成型,這個普通模具庫就變得真的有價值,從過去的工作中可學得經驗並存檔到這個電子CAD庫中,所以新的零件設計可以建立在這些取得的經驗上。舉個例子,當檢測一個模具的故障,模具機器操作者發現不管他如何調整機器參數,總是不能把料填到模具中的特定區域中。這個模具的設計者被咨詢後,作出了在問題區域添加一把射料槍或者添加透氣孔的決定。於是,射料問題解決了。當這個模具設計者研究了問題區域的幾何結構,他制出了射料槍和透氣孔的分布規則用於將來的模具設計。一份標準的設計清單、材料清單和過程清單可從這發展出來,這庫引領著將來的零件設計。
『柒』 消失模的鑄造工藝
1、泡塑珠粒的選用:
消失模鑄造專用的泡沫珠粒有三種。
①可發性聚苯乙烯樹脂珠粒(簡稱EPS);
②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簡稱STMMA); ③可發性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樹脂珠粒 (簡稱EPMMA)。
常用可發性聚苯乙烯樹脂珠粒(EPS),用於鑄造有色金屬、灰鐵及一般鋼鑄。
珠粒特點:半透明珠粒,預發泡倍數40~60,粒徑為0.18~0.80亳米(6種尺寸),
一般選用的原始珠粒的粒徑小於或等於鑄件的最小壁厚的1/9 ~ 1/10。
2、模型製作: 有兩種情況:
◎由泡塑珠粒製作:予發泡——熟化——發泡成型——冷卻出模
①予發泡
EPS珠粒在加入模具前,要先進行予發泡,以使珠粒膨脹到一定尺寸。 予發泡過程決定了模型的密度、尺寸穩定性及精度,是關鍵環節之一。適用於EPS珠粒予發泡的方法有三種:熱水予發泡、蒸汽予發泡和真空予發泡。真空予發泡的珠粒發泡率高,珠粒乾燥,應用較多。
②熟化
經予發泡的EPS珠粒放置在乾燥、通風的料倉中一定時間。以便使珠粒泡孔內外界壓力平衡,使珠粒具有彈性和再膨脹能力,除去珠粒表面的水分。熟化時間在8~48小時。
③發泡成型
將予發泡且熟化的EPS珠粒填充到金屬模具的型腔內,加熱,使珠粒再次膨脹,填滿珠粒間的空隙,並使珠粒間相互融合,形成平滑表面,即模型。出模前必須進行冷卻,使模型降溫至軟化溫度以下,模型硬化定形後,才能出模。出模後還應有模型乾燥及尺寸穩定的時間。設備有蒸缸及自動成形的成型機兩種。
◎由泡塑板材製作:泡塑板材——電阻絲切割——粘結——模型
對簡單模型,可利用電阻絲切割裝置,將泡塑板材切割成所需的模型。
對復雜模型,首先用電阻絲切割裝置,將模型分割成幾個部分,然後進行粘,使之成為整體模型。
3、模型組合成簇:
是將自行加工好(或外購)的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組合粘結在一起,形成模型簇,這種組合有時在塗料前進行,有時在塗層制備後埋箱造型時進行。是消失模(實型)鑄造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目前使用的粘結材料:橡膠乳液、樹脂溶劑和熱熔膠及膠帶紙。
4、模型塗層:
實型鑄造泡塑模型表面必需塗一層一定厚度的塗料,形成鑄型內殼。其塗層的作用是為了提高EPS模型的強度和剛度,提高模型表面抗型砂沖刷能力,防止加砂過程中模型表面破損及振動造型及負壓定型時模型的變形,確保鑄件的尺寸精度。
外購的消失模鑄造專用塗料,在塗料攪拌機內加水攪拌,使其得到合適的粘度。攪拌後的塗料放入容器內,用浸、刷、淋和噴的方法將模型組塗覆。一般塗兩遍,使塗層厚度為0.5 ~ 2mm。據鑄件合金種類、結構形狀及尺寸大小不同選定。塗層在40~50℃下烘乾。
5、振動造型:
我們介紹常用的一種造型方法(兩種方法之一)。
其工序包括如下工序:砂床制備——放置EPS模型——填砂——密封定型
①砂床制備
將帶有抽氣室的砂箱放在振動台上,並卡緊。底部放入一定厚度的底砂(一般砂床厚度在50~100mm以上),振動緊實。
型砂為無粘結劑、無填加物、不含水的干石英砂。黑色金屬溫度高,可選用較粗的砂,鋁合金採用較細砂子。型砂經處理後要反復使用。
砂箱為單面開口、設有抽氣室或抽氣管、起吊或行走機構的砂箱。
②放置EPS模型
振實後,其上據工藝要求放置EPS模型組,並培砂固定。
③填砂
加入干砂(幾種加砂方法),同時施以振動(X、Y、Z三個方向),時間一般為30~60秒,使型砂充滿模型的各個部位,且使型砂的堆積密度增加。
④密封定型
砂箱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用真空泵將砂箱內抽成一定真空,靠大氣壓力與鑄型內壓力之差將砂粒「粘結」在一起,維持鑄型澆注過程不崩散,稱之為「負壓定型。較為常用。
6、澆注置換
EPS模型一般80℃左右軟化,420~480℃時分解。分解產物有氣體、液體及固體三部分。熱分解溫度不同,三者含量不同。
實型鑄造澆注時,在液體金屬的熱作用下,EPS模型發生熱解氣化, 產生大量氣體,不斷通過塗層型砂,向外排放,在鑄型、模型及金屬間隙內形成一定氣壓,液體金屬不斷地佔據EPS模型位置,向前推進,發生液體金屬與EPS模型的置換過程。置換的最終結果是形成鑄件。
澆注操作過程採用慢——快——慢。並保持連續澆注,防止澆注過程斷流。澆後鑄型真空維持3~5分鍾後停泵。澆注溫度比砂型鑄造的溫度高30~50℃。
7、冷卻清理
冷卻後,實型鑄造落砂最為簡單,將砂箱傾斜吊出鑄件或直接從砂箱中吊出鑄件均可,鑄件與干砂自然分離。分離出的干砂處理後重復使用。
『捌』 消失模加工用什麼設備
加工平面、弧面、曲面可以用數控銑床或者CNC加工,如果有圓柱還需要車床,刀具則用銑刀,車刀。您哪裡?
『玖』 消失模鑄造工藝及原理
消失模鑄造(又稱實型鑄造)是將與鑄件尺寸形狀相似的石蠟或泡沫模型粘結組合成模型簇,刷塗耐火塗料並烘乾後,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動造型,在負壓下澆注,使模型氣化,液體金屬占據模型位置,凝固冷卻後形成鑄件的新型鑄造方法。1958年,美國的H.F.shroyer發明了用可發性泡沫塑料模樣製造金屬鑄件的專利技術並取得了專利(專利號USP2830343)。最初所用的模樣是採用聚苯乙烯(EPS)板材加工製成的.採用粘土砂造型,用來生產藝術品鑄件。採用這種方法,造型後泡沫塑料模樣不必起出,而是在澆入液態金屬後聚苯乙烯在高溫下分子裂解而讓出空間充滿金屬液,凝固後形成鑄件。1961年德國的Grunzweig和Harrtmann公司購買了這一專利技術加以開發,並在1962年在工業上得到應用。採用無粘結劑干砂生產鑄件的技術由德國的H.Nellen和美國的T.R.Smith於1964年申請了專利。由於無粘結劑的干砂在澆注過程中經常發生坍塌的現象,所以1967年德國的A.Wittemoser採用了可以被磁化的鐵丸來代替硅砂作為造型材料,用磁力場作為"粘結劑"。這就是所謂"磁型鑄造"。1971年,日本的Nagano發明了V法(真空鑄造法),受此啟發,今天的消失模鑄造在很多地方也採用抽真空的辦法來固定型砂。在1980年以前使用無粘結劑的干砂工藝必須得到美國"實型鑄造工藝公司"(Full
Mold
Process,Inc)"的批准。在此以後,該專利就無效了。因此,近20年來消失模鑄造技術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編輯本段]消失模鑄造工藝的特點消失模工藝的砂...
1.鑄件精度高:消失模鑄造是一種近無餘量、精確成型的新工藝,該工藝無需取模、無分型面、無砂芯,因而鑄件沒有飛邊、毛刺和拔模斜度,並減少了由於型芯組合而造成的尺寸誤差。鑄件表面粗糙度可達Ra3.2至12.5μm;鑄件尺寸精度可達CT7至9;加工餘量最多為1.5至2mm,可大大減少機械加工的費用,和傳統砂型鑄造方法相比,可以減少40%至50%的機械加工間。2.設計靈活:為鑄件結構設計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可以通過泡沫塑料模片組合鑄造出高度復雜的鑄件。3.無傳統鑄造中的砂芯
因此不會出現傳統砂型鑄造中因砂芯尺寸不準或下芯位置不準確造成鑄件壁厚不均。4.清潔生產
型砂中無化學粘結劑,低溫下泡沫塑料對環境無害,舊砂回收率95%以上。5.降低投資和生產成本
減輕鑄件毛坯的重量,機械加工餘量小。
消失模鑄造工藝與其他鑄造工藝一樣,有它的缺點和局限性,並非所有的鑄件都適合採用消失模工藝來生產,要進行具體分析。主要根據以下一些因素來考慮是否採用這種工藝。1.鑄件的批量
批量越大,經濟效益越可觀。2.鑄件材質
其適用性好與差的順序大致是:灰鑄鐵--非鐵合金--普通碳素鋼--球墨鑄鐵--低碳鋼和合金鋼;通過必要的准備以不致使工藝實驗、調試周期過長。3.鑄件大小
主要考慮相應設備的使用范圍(如振實台,砂箱)。4.鑄件結構
鑄件結構越復雜就越能體現消失模鑄造工藝的優越性和經濟效益,對於結構上有狹窄的內腔通道和夾層的情況,採用消失模工藝前需要預先進行實驗,才能投入生產。-----更多詳見
http://ke..com/view/891565.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