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瓦加工按什麼校正
『壹』 部分式軸瓦是如何固定的
1整體式徑向滑動軸承(軸承座 整體軸套 油孔 螺紋孔) 2對開式徑向滑動軸承(內軸承座 軸承蓋容 雙頭螺柱 螺紋孔 油孔 油槽 剖分式軸瓦) 3止推滑動軸承(軸承座 止推軸頸) 止推滑動軸承又分為空心式 單環式 多環式 三種 滑動軸承通常用於高速重載的場合
『貳』 軸瓦的加工過程卡
這個問題太深了 沒有這方面的專家么??
你再去重新提個問題 然後做個高分的懸賞 效果會好些
『叄』 軸瓦的中分面怎麼分出來的,用銑床嗎
軸瓦的中分面加工:抄鍛件坯料進廠前不管直徑大小,均為整圈鍛料。整圈至兩半加工:一般用卧式鋸床加工,成本低,效率適中。線切割、鋸片銑刀亦可,但若對軸瓦專業製造廠來說,線切割成本高,耗工時,鋸片銑刀成本也高,但效率高(成本主要從設備工時價格及刀具上考慮);若軸瓦直徑大,壁較厚,那這兩種方法就不適用了。
供參考
『肆』 怎麼刮軸瓦
使用球磨機的刮瓦方法:
准備刮瓦的工具。首先將球磨機刮研工具准備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刮瓦
『伍』 怎樣進行軸瓦巴氏合金層的機械加工
軸瓦是用銅合金或鑄鐵鑄造後經機加工製成的,為了提高它的耐磨性能,常在軸瓦的內表面澆注一層巴氏合金,澆注後再進行機械加工。澆注軸瓦的方法一般有離心澆注法和靜止澆注法兩種。為了是使巴氏合金能牢固地附著在軸瓦的內表面,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澆注工藝。
1、軸瓦澆注工藝
巴氏合金軸瓦的澆注工藝過程分為瓦胎的清洗、瓦胎的保護、鍍錫、合金熔煉、澆注5個工序。
1.1 瓦胎的清洗
對於新瓦瓦胎(即非重新澆注、堆焊及補焊的瓦胎),必須按以下步驟進行清洗。
(1)新瓦瓦胎鍍鍍錫前必須進行鍍錫面的氧化物檢查,如發現有氧化痕,必須消除氧化物。可採用濃度為8-12%的鹽酸進行刷洗除銹,酸洗後,再浸入70-80℃的熱水中清洗,並檢查其澆注軸承瓦胎表面,確認無氧化物痕跡後方可認為合格。
(2)新瓦瓦胎鍍錫前,若發現其瓦胎表面有油污或其他污物,可以用丙酮溶液擦洗或用機械加工或用電爐加熱等方法去污,確保鍍錫表面清潔。
(3)待鍍錫的表面在鍍錫前應均勻的塗一層氯化鋅溶液,防止氧化。
對於需重新澆注的軸瓦,瓦胎清洗處理按如下步驟進行。
(1)去除瓦體舊合金:根據瓦體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焊槍,用中性焰,均勻的從瓦體背部加熱到200℃左右,再用火焰把舊合金直接烤下來。從背部均勻加熱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瓦體受熱變形。
(2)瓦體舊合金基本清除後,待瓦體上的剩餘合金凝固前,立即用鋼絲輪清除瓦體,直至瓦體待鍍錫的表面清潔、發亮為止。
(3)瓦體加熱(﹤100℃),將待鍍錫表面均勻塗一層飽和氯化鋅溶液,防止氧化,塗氯化鋅溶液後,應立即鍍錫。
1.2瓦胎的保護
(1)用石棉泥堵緊軸瓦上的工藝孔,防止鍍錫時錫液和澆注時合金液侵入。
(2)不鍍錫的表面塗一層均勻的保護劑,保護劑可以採用石墨粉+水+水玻璃,按重量比1:1:1的配方。
1.3鍍錫
瓦體清洗、保護工作完成後應立即鍍錫,鍍錫的方法可以採用錫條塗抹法,此法簡單易操作,具體鍍錫過程如下。
(1)將瓦體在爐內加熱或用焊槍從瓦體背部均勻加熱到300-350℃(此時需重新澆注的瓦體上的殘余合金呈微融狀態),用錫條在火焰的烘烤下塗在掛錫的部位,並用毛刷沾氯化鋅飽和溶液刷塗錫蹭過的瓦面。
(2)檢查掛錫質量,良好的錫面應該是均勻的銀白色鏡面,否則應立即清除掛上錫的部位,繼續掛錫,直到合格為止。鍍錫不合格的不能澆注。
1.4合金熔煉
(1)在坩堝底部放一層乾燥的木炭,將坩堝預熱到200℃左右。
(2)清除合金錠表面的污物,放入坩堝內,待合金全部熔化後進行清渣處理。
(3)升溫至420
10℃范圍內,並用脫水氯化銨進行精煉處理。氯化銨的用量為合金液的0.1-0.15%。如果連續澆注,可每隔1小時處理一次。
(4)澆注前,均勻攪拌合金液5分鍾,然後扒渣。
1.5澆注
澆注有靜止澆注和離心澆注兩種方法。
澆注前工具需預熱,預熱溫度見表1 。
表1
序號 預熱工具名稱
預熱溫度(℃)
1 攪拌工具 150-200
2 澆包 250-300
3 澆注試樣的模具 ≥60
4 離心澆注的夾具、石棉墊和澆道 150-200
5 靜止澆注的胎具 320
6 靜止澆注的石棉墊板 280
1.5.1靜止澆注
(1)根據澆注的軸瓦的尺寸大小,選擇合適的工裝。在潔凈、乾燥的平台上,鋪上預熱過的石棉板。
(2)迅速將剛鍍錫並檢查合格的軸瓦平穩地放置在經預熱的石棉板上,要使其整個下端面完全接觸石棉板,以免跑火。
(3)經熱加工的金屬芯(金屬芯的預熱溫度300
10℃)平穩地放入待澆注的軸瓦內,並找正使軸瓦的內圓與金屬芯的外圓之間的間隙均勻一致,且保證有足夠的加工餘量。
(4)用專用工裝將其緊固,並用沙子或石棉在其周圍煨好,防止跑火。
(5)以上幾個步驟應在5分鍾內完成,保證其在澆注前溫度不低於280℃,否則需要重新鍍錫。
(6)澆注時,金屬液流要短而均勻、連續地沿胎具圓周移動。
(7)在澆注過程中,用預熱過的攪拌棒沿瓦體圓周垂直攪動,以利於合金液中的雜質上浮、氣體排出和合金補縮。機械設備網jxsb.worldbuy.cc
(8)當軸承合金全部澆入後,應從瓦胎外圓噴水冷卻。同時,靈活掌握用乙炔焊槍烘烤合金液較後凝固的部位,保證其從下而上順序凝固,以防瓦體上部提前凝固。
(9)合金完全凝固,溫度降至204℃以下後,停止噴水,並拆除胎具,將其清理干凈輕吊放於100℃左右的爐中,緩慢冷卻至室溫。
1.5.2離心澆注
(1)
檢查離心機及其輔助設備工作是否良好。將機器空運轉1-2分鍾,觀察其運行是否正常。
(2)將軸瓦用預熱過的夾具放置在主、從動夾盤之間,用螺栓緊固,卡裝在離心機上。檢查卡盤與軸瓦間有無縫隙,如果有,應該用石棉封堵。
(3)上述步驟進行的要迅速,保證瓦體在澆注前溫度不低於280℃,否則需要重新鍍錫。
(4)合金澆注溫度為420
10℃。
(5)根據軸瓦內徑選擇離心澆注機的變速等級,
軸瓦內徑 離心機變速比 離心機轉速(r/min)
50≥d≤100 1.6 900
100≥d≤220 2.6 554
220≥d≤350 3.6 400
(6)安裝澆道,啟動離心機,待至規定轉速後,倒入定量的合金溶液,合金溶液注入時要平穩、均勻、連續。
(7)在澆注合金完全倒入後,稍停,即向軸瓦外表面噴水冷卻,當溫度降至150-200℃以下時,停止噴水並關機。
(8)小心卸下軸瓦,輕吊放於100℃左右的爐中,緩慢冷卻至室溫。
2、結語
以上澆注方法經過作者幾年的實踐,證明此方法在技術上可行,在經濟上合理,具有投資少,澆注效果好,澆注方法簡單,值得推廣等特點。
『陸』 軸瓦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軸瓦的使用:
一:首先確保選擇的尺寸規格和所裝配的座孔軸頸相匹配;
二:裝機完成一定要確保有已經的間隙;
三:裝機之間檢測壁厚和半徑高,因為此尺寸為關鍵項目;
四:裝機之前首先要檢測軸瓦內圓表面是否有劃傷,此劃傷有可能成為致命的傷害;
五:確保裝機的清潔度;
六:按照要求定期進行保養,防止機油變質造成對軸瓦的傷害,因為機油在運行一個階段之後會形成一定的酸性物質。
軸瓦裝配時需注意什麼
(1)、薄壁軸瓦不允許修刮,只能按相應尺寸選配
現代發動機曲軸主軸承和連桿軸瓦的耐磨合金塗層均很薄,加工的尺寸精度很高,粗糙度很低,一般不允許修刮,只能按相應的尺寸選配;如果沒有合適尺寸的軸承,可採用基孔制的方法磨削曲軸。對於三層合金軸瓦(由鋼背一銅鉛合金一表層構成),電鍍在銅鉛合金上的表層合金厚度一般為0.02~0.03mm,若刮削將會破壞其配合性能,故直接裝配成品瓦。鑊瓦或直接裝配成品瓦時,主要以配合尺寸合適為主,同時檢查接觸印痕和松緊度,印痕稍小於75%也是允許的。軸瓦磨損後,不可在瓦背上加墊。軸瓦裝配後不允許松動。
(2)、削薄軸瓦工作面分界處
採用工作面分界處削薄結構的軸瓦,因軸瓦裝配時有一定的過盈量,可能引起分界面的微量變形,破壞軸瓦的潤滑和工作條件。為此,將軸瓦工作面分界處削薄15~35μm,等於在軸瓦內圓周面分界處開出了一道截面很小的縱向油槽,有利於潤滑和沖出雜質。修理廠如採用自己澆注的軸瓦,須加工出上述結構,以保證發動機修理質量。
(3)、軸瓦背面有定位唇也要預防滾瓦
軸瓦工作時不允許轉動、移動和振動,可靠定位的關鍵是過盈量適當,而不是依靠定位唇,定位唇的作用是裝配時作初始定位用。
(4)、曲軸膠帶松緊度調整適當
若膠帶過緊,不僅會造成傳動阻力增加,還會引起水泵軸、風扇軸和交流發電機軸變形,甚至加速軸承損壞。
(5)、曲軸及連桿軸瓦合金厚度多趨減薄
若軸瓦合金層比較薄,使用時內部應力分布會比厚的要均勻得多,同時合金層間的剪應力可以減少到零,表面的疲勞狀況也就大大改善。經過試驗,發現薄的合金層最耐用,粘合的情況也好。對曲軸和連桿鈾瓦的合金層厚度,推薦白合金為0.25~0.4mm,銅鉛合金為0.4~0.8mm,上述合金層厚度不包括刮削量。
(6)、軸瓦或軸承套與軸頸間要留出一定的間隙
滑動軸承的間隙有徑向間隙和軸向間隙兩種。徑向間隙又分頂間隙和側間隙,前者的數值約為後者的兩倍;軸向間隙也叫軸間竄動量,又分為推力間隙和膨脹間隙。
『柒』 齒條因再次加工而變形怎樣校正
齒條在銑齒加工前將毛坯鍛成整個圓環,整體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消除應力後將鍛件圓環毛坯,按齒圈各道工序預留出加工流量,在立車上將扇形外形車成,為防止變形,車削完成後還需要進行消除應力的自然時效處理,之後再按圖樣實際尺寸切開,成為單個齒條,然後在進行銑齒加工。
在齒條的熱處理過程中,在保證齒條硬度的前提下,選擇合適形式的熱處理防變形,使齒條在熱處理時及之後應力釋放均勻,齒條變形量小,是該齒條加工的難點之一。為此,我們決定採用對單件齒條進行鍛造及加工和熱處理的工藝方法,確保齒條加工的質量。
為了防止齒條在熱處理過程中產生無法校正的變形,通過對齒條加工工藝方法的探討,結合熱處理工藝方法,保證單個齒條在調質後具有足夠高的強度、硬度,良好的塑性和韌性及高的加工精度。
首先對齒條粗開齒後、熱處理前應力釋放後導致的變形進行檢測,根據變形情況選擇合適的加工餘量。餘量的選擇為:齒條採用粗開齒後進行調質,齒側每面留8mm餘量,齒底留有25mm餘量,外圓每面留16mm,幅板上下端面分別留40mm、15mm餘量,確保一旦發生變形後有足夠加工餘量將變形量擬補,為後續加工准備。
齒條加工防變形工藝方法在投入實用後,經測量檢驗,齒條在整個調質前後的各部分尺寸,均完全滿足後續精加工的需要,力學性能檢測,滿足圖樣技術要求。採用該方法加工齒條,有效的防止了齒條在熱處理過程中出現的嚴重扭曲變形;該工藝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可重復利用在同類產品的熱處理過程中,利用率高,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捌』 軸瓦的軸瓦加工
軸瓦一般用青銅、減摩合金等耐磨材料百製成,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膠版製成。軸瓦權材料通常較軟,內圓柱面不宜用磨削度法加工,可以採用鏜削、金剛鏜削、刮削或研磨法加工。
厚壁軸瓦可以鑄造,為改善摩擦性能,可在軸瓦內表面澆注一層軸承合金 。為使軸承合金和軸瓦貼附得好,常在軸瓦內表面上制出各種形式的榫頭、凹溝或螺紋 。薄壁軸瓦可以用雙金屬板連續軋制等工藝大量生產。
(8)軸瓦加工按什麼校正擴展閱讀:
軸瓦材料通常較軟,內圓柱面不宜用磨削法加工,可以采知用鏜削、金剛鏜削、刮削或研磨法加工。研磨時不應採用與軸徑配研的方法,而應使用特製的、尺寸與軸瓦孔尺寸一樣的研棒。刮削多用於部分瓦軸承,用寬刃刮刀機刮。手工刮削時,刮痕應淺。內表面形狀復雜的軸瓦,應根據具體形狀採用特殊的鏜削道方法。
『玖』 軸瓦裝配時需注意什麼
(1)、薄壁軸瓦不允許修刮,只能按相應尺寸選配
現代發動機曲軸主軸承和連桿軸瓦的耐磨合金塗層均很薄,加工的尺寸精度很高,粗糙度很低,一般不允許修刮,只能按相應的尺寸選配;如果沒有合適尺寸的軸承,可採用基孔制的方法磨削曲軸。對於三層合金軸瓦(由鋼背一銅鉛合金一表層構成),電鍍在銅鉛合金上的表層合金厚度一般為0.02~0.03mm,若刮削將會破壞其配合性能,故直接裝配成品瓦。鑊瓦或直接裝配成品瓦時,主要以配合尺寸合適為主,同時檢查接觸印痕和松緊度,印痕稍小於75%也是允許的。軸瓦磨損後,不可在瓦背上加墊。軸瓦裝配後不允許松動。
(2)、削薄軸瓦工作面分界處
採用工作面分界處削薄結構的軸瓦,因軸瓦裝配時有一定的過盈量,可能引起分界面的微量變形,破壞軸瓦的潤滑和工作條件。為此,將軸瓦工作面分界處削薄15~35μm,等於在軸瓦內圓周面分界處開出了一道截面很小的縱向油槽,有利於潤滑和沖出雜質。修理廠如採用自己澆注的軸瓦,須加工出上述結構,以保證發動機修理質量。
(3)、軸瓦背面有定位唇也要預防滾瓦
軸瓦工作時不允許轉動、移動和振動,可靠定位的關鍵是過盈量適當,而不是依靠定位唇,定位唇的作用是裝配時作初始定位用。
(4)、曲軸膠帶松緊度調整適當
若膠帶過緊,不僅會造成傳動阻力增加,還會引起水泵軸、風扇軸和交流發電機軸變形,甚至加速軸承損壞。
(5)、曲軸及連桿軸瓦合金厚度多趨減薄
若軸瓦合金層比較薄,使用時內部應力分布會比厚的要均勻得多,同時合金層間的剪應力可以減少到零,表面的疲勞狀況也就大大改善。經過試驗,發現薄的合金層最耐用,粘合的情況也好。對曲軸和連桿鈾瓦的合金層厚度,推薦白合金為0.25~0.4mm,銅鉛合金為0.4~0.8mm,上述合金層厚度不包括刮削量。
(6)、軸瓦或軸承套與軸頸間要留出一定的間隙
滑動軸承的間隙有徑向間隙和軸向間隙兩種。徑向間隙又分頂間隙和側間隙,前者的數值約為後者的兩倍;軸向間隙也叫軸間竄動量,又分為推力間隙和膨脹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