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蘭根怎麼加工飲片
1. 板蘭根葉子怎麼採收加工晾曬,達到什麼標准
1.大青葉的採收
在北來方6月下自旬苗高18~20cm時可收割一次葉子,割時留茬3~5cm,待苗子重新生長可再割一次葉。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每年可收葉3次,曬干即為葯用大青葉。
2.板藍根的採收
在秋季板藍根地上部枯萎後刨根。一般春播的應在立秋至霜降時採挖,秋播的宜在霜降後採挖。根據各地經驗,秋末採挖的質量優於春季採挖的,因此應提倡秋季採挖。採挖時先在畦旁開挖60cm深的溝,然後順序向前刨挖,去凈泥土,曬至七八成干,紮成小捆,再曬干透。以根長直、粗壯、堅實、粉性足者為佳。
3板藍根的貯藏
板藍根一般貯藏在乾燥通風處,適宜溫度在28℃以下,相對濕度65%~75%。商品安全水分為11%~13%。本品易受蟲蛀、受潮發霉、泛油、變色、散味、吸潮變軟,兩端及折斷面易出現白色或綠色霉斑;泛油品斷面顏色加深,溢出油狀物,氣味散失。為害的倉蟲主要有黑毛皮蠹、花斑皮蠹、鋸谷盜、長頭谷盜、葯材甲、煙草甲、粉斑螟、印度谷螟等。蛀品表面可見蛀孔、蟲糞,嚴重時剩空殼。貯藏期間應定期檢查,發現初霉、蟲蛀要及時晾曬或用溴甲烷、磷化鋁等熏蒸。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密封臭氧充氮養護。
2. 何謂飲片飲片加工的目的是什麼
飲片指的是中葯根據需要,經過炮製處理而形成的供配方用的中葯,或可內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葯。容
中葯飲片加工指對採集的天然或人工種植、養殖的動物和植物中草葯進行加工、處理的活動。
包括:—各種中葯材經過加工、炮製後形成的中葯飲片;—其他提取中葯的加工。
中葯飲片是中醫葯的精華所在,葯材經過不同的炮製方法,其葯性和功效會改變,是中醫用葯的特點和優勢。
3. 中葯板藍根怎樣煎多久為宜
一般中葯飲片(板藍根)用清水洗凈後浸泡3--5分鍾然後入鍋煎煮從沸騰算起10--15分鍾即可.
4. 想在農村辦一個小型的中葯飲片加工,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這個需要葯品監督管理局咨詢辦理,有審批過程,而且是必須的。注冊資金,什麼的很多東西,還有就是專業人員,必須符合學歷和資質否則被打擊,而且沒批准文號你也無法合法的交易。
5. 我想開中葯飲片粗加工廠(無炮製過程)是否需要通過GMP認證 中葯材初加工具體應該辦什麼手續和資質
做個體加工戶就行了,農產品初加工不需要辦資質和手續,做飲片需要辦資質和手續,資質、手續、認證、驗收需要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資金少則幾百萬,如果有實力可以去做。
6. 中草葯板藍根如何種植
板藍根別名大靛、菘蘭、菘青、大青等,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以根入葯稱板藍根,只一年起收,以葉入葯稱大青葉,根及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能。主產於河北安國、江蘇南通。全國各地廣泛引種栽培。黑龍江栽培,可作為一年生種植,一般不能越冬。要得到種子,秋季收根入菜窖中貯藏。第二年栽種可得到種子。
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怕澇,水浸後易爛根,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地均可種植。底肥充足耐連作。但選擇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
(1)整地施肥
板藍根系深根植物,選擇土層深厚、疏鬆的土地。每畝施圈肥3000~4000千克,畝施磷酸二銨15千克,畝用生物鉀肥4千克,均勻撒於地內深翻30厘米以上,有利於根部生長成順直光滑不分叉。然後做成1米寬的平畦,以待播種。
(2)播種
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以條播為好。播前種子用40℃溫水浸泡4小時,用草灰播拌勻。然後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開一條1.5厘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1厘米,稍加鎮壓,灌透水7~10天可出苗,如種子發芽率70%,每畝用種量2.5千克左右。
(3)留種與采種
一年生大青葉不開花結果,春播的當年可收根。在刨根時,注意選擇無病害、蟲害,粗大健壯不分叉的根條留種。按行距40厘米×30厘米,移栽到肥沃的留種地里培植。栽後及時澆水,加強管理。冬季需培土、施肥防寒。翌年4月幼苗返青後及時澆水鬆土除草。不可過量施氮肥,否則莖稈徒長細弱,遇風雨易倒伏,不利種子成熟。因此,要配合施磷鉀肥,待種子成熟後,採收曬干脫粒,放置迎風乾燥處貯存。
(4)田間管理
①鬆土除草:播種後保持土地濕潤,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後淺鋤,防止傷幼苗,經常保持土疏鬆無雜草。
②間苗定苗:苗高7~8厘米時按株距6~10厘米定苗,去弱留壯缺苗補齊。
③追肥澆水:以收大青葉為主的,一年要追3次肥。第一次在定植後,每畝用尿素10~15千克,在行間開淺溝施入,地旱及時澆水。第二三次都在收完葉子後立即追肥,每次可用圈肥並適當配施磷鉀肥供使植株生長壯旺。以收板藍根為主的,生長旺期不割葉子,少追氮肥,適當施用肥和草木灰,促使根部生長粗大,產根量高,根葉兼收時,生長旺盛時期割一次葉子,秋後收根。
(5)防治病蟲害
①霜霉病:為害葉部,葉背面不產生白色或灰色霉狀物,無明顯病斑嚴重時葉枯黃。防治方法:一是採取農業綜合防治地排水,夏防澇,通風透光,燒毀病株。二是在發病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百菌清噴施,控制其蔓延。
②菜青蟲、蚜蟲:為害葉片,嚴重時將葉片吃成網狀,葉片變黃、捲曲、植株矮小,蚜蟲用40%樂果乳劑2000倍噴施,菜青蟲用敵殺死、萬靈進行噴灑防治。在生長期進行兩次辛硫磷灌根,以防地蛆,造成爛根。
(6)收獲加工
如收大青葉,播種後水肥管理跟上去,一年可割收2~3次。割收葉子時選晴天,立即曬干、色綠、質量好。如遇陰雨應烘乾,否則要發霉變黑,降低質量。干後即可供葯用。收板藍根時,注意不要刨斷刨傷,影響質量,把刨回的根晾到六七成干,去掉泥土,捆成小捆,曬至完全乾燥。以粗壯均勻、條干整齊粉性足實者為佳品,一般畝產板藍根300~500千克,於葉200千克左右。
7. 怎麼加工葯材
中葯材為什麼要加工呢?主要目的是:1,除去雜質和非葯用部分,保持葯材純凈;2,使葯材乾燥;3,通過加工,分出規格等級,便於按質論價;4,形成一定商品性狀。加工葯材一般都要達到形體完整,身干無雜,色澤好,不變氣、味,有效成分破壞少等。所以,葯材加工對中葯材商品形成、中葯飲片、中成葯以及市場流通和臨床使用都有重要意義。
中葯材常用加工方法:
洗滌與挑選。洗滌主要是洗除葯材泥沙和污垢,多用於根及根莖類葯材。直接曬干或陰乾的葯材、具有芳香氣味的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挑選主要是清除雜質和非葯用部分,同時初步分級,利於分別加工和乾燥。
修整切制。運用修剪、切削、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葯用部分和不合規格的部分,試葯材整齊,利於包裝,如剪去蘆頭、須根,進行切片、切瓣、截短等。目前,葯材多在產地趁鮮加工切制,這樣易切制,片形好,乾燥快,減少一些工序,成本低。
去皮、殼。對果實種子或根及根莖類葯材以及皮類葯材去除表皮或外殼,使葯材表面光潔,有利於乾燥和儲藏。對果實種子類葯材,一般採收後曬干去殼,去除種子;或先去殼去除種子,而後曬干。
蒸、煮、燙。對某些葯材經蒸、煮、或燙後進行乾燥。含黏液汁、澱粉、或糖分多的葯材,不易乾燥,經蒸、煮或燙處理後,則乾燥快,不易生蟲。加熱時間長短及採取何種加熱方法,視葯材性質而定,葯材加熱處理後,不僅容易乾燥,而且利於刮皮抽芯。
熏硫。是在葯材乾燥前後用硫磺熏制。有些葯材,為使表面色澤潔白,防止霉爛,常用硫磺熏制。目前在基層此方法常用,其效果好、成本低、運用歷史悠久。但二氧化硫殘留高,往往出口受限,應引起重視。新版葯典已對部分葯材進行二氧化硫殘留限量規定。
發汗。將葯材曬或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後,堆置起來發熱,使其內部水分散發的方法習稱「發汗」,可根據情況反復多次,有利於乾燥,可使葯材變軟、變色、增加香味或減少刺激等。
乾燥。除去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發霉、蟲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被壞,利於貯藏,保證葯材質量。除少數鮮用的葯材外,均需要乾燥。常用的有以下方法:1)曬干。利用陽光直接曬干,是一種最簡便、經濟的方法。多數葯材用此方法乾燥。需注意:①含揮發油的葯材不宜採用此法,以避免揮發油散失。②葯材的色澤和有效成分受日光照射後易變色者,不宜用此法。③有些葯材在烈日下曬後易爆裂。④葯材曬干後,葯涼透才可以包裝,否則將因內部溫度高而發酵,或因部分水分未散盡而造成局部水分過多而發霉等。2)烘乾。利用加溫的方法使葯材乾燥。一般溫度以50~60℃為宜,此溫度對一般葯材的成分沒有大的破壞作用,同時抑制了酶的活性。對含維生素C的多汁果實葯材可用70~90℃的溫度以利乾燥。含揮發油或需保留酶活性的葯材,不宜用此法。富含澱粉的葯材如需保持粉性,烘乾溫度應緩緩升高,以免新鮮葯材遇高熱澱粉發生糊化。3)陰干。將葯材放置或懸掛在通風的室內或蔭棚下,避免陽光直射,利用水分在空氣中自然蒸發而乾燥。主要適用於含揮發性成分的花類、葉類及草類葯材。有的葯材在乾燥過程中易與皮肉分離或空枯,因此必須進行揉搓。有的葯材在乾燥過程中葯進行打光。4)焙乾。與烘乾方法相似,只是溫度稍高,且置於瓦、陶器上加熱。多用於某些動物葯材的乾燥或研粉。
8
挑選分等。對加工後的葯材劃分規格等級的方法,是產地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葯材的規格等級是葯材的質量標准,應注重實用而合理。
8. 黃芩飲片怎麼加工
屬於飲片,雖然你沒有按照炮製規范加工,但也是飲片,是屬於待加工的飲回片。 中葯答一共分3種,中葯材、中葯飲片、中葯提取物。其中飲片部分實行了批准文號管理,目前還不完善。中葯提取物已經要求必須具有批准文號。
9. 中葯飲片製成怎麼製成的啊求普及
中葯飲片是中葯材經過按中醫葯理論、中葯炮製方法,經過加工炮製後的,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葯。
有關中葯材價格信息,可以多查閱中葯材天地網。
10. 如何辦理中葯飲片加工廠的程序,越具體越好.謝謝!!
中葯飲片加工廠首先要有中草葯購銷證明 然後就是工商局辦法的許可證 還有葯監局的許可證 但是從某種角度上說這些都不用辦理的 因為葯材加工廠是關門做生意 這些極少用上稅 因為屬於農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