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如何加工
❶ 我想開個竹子加工廠。有這方面經驗的朋友大家互相交流交流。
竹子全身是寶,你選擇這個行業眼光獨到,相信你已經考察過市場內已經當地的資源蓄積量或者容是你已經做好了資源儲備,竹子的加工有很多類型:大的方向說有筍加工和竹材加工,竹材加工投入最大的是造紙,相信這個一般人是不可能的,說點實際的。
1,第一類:竹材可加工竹子膠合板比如竹地板壁板、傢具板材等,部分材料用作筷子、牙簽的加工、竹筒酒容器的加工,竹工藝品的加工,有些竹子加工竹炭也很好,其次,現在還流行竹纖維的加工,比如有些襪子衣服都是竹纖維加工。
2,第二類,竹子的根可做工藝品根雕,竹子枝條和葉子可以提取竹瀝(保健或醫葯用)等,第三類,竹子的筍加工,比如筍干、清水筍、紅油即時筍,酸筍等等,其他就不過多列舉了,竹子產品非常多,但基本上就這些類別細分。
❷ 竹子簡單加工可以做成什麼
涼席,竹炭,生活用品,益智玩具,這些街上都有賣,用的地方都挺廣的,
細細的竹子可以編竹籃。粗一點的可以製成竹砧板、竹煙缸,工藝筷。等等。太多了。
❸ 竹子工藝品加工流程
關注一下,有竹子是很好的資源,可以生產竹茶具竹茶道竹子擺件等
❹ 關於竹子的加工
用明火適當加熱後可防止斷裂,
如果中間是空的,在彎曲前可填充一些沙子;
加工竹子應在未乾燥前完成;
❺ 竹子加工
1572003386
❻ 誰知道竹子破碎後怎麼加工
特性1、為什麼竹子長到一定長度後只長高不變粗因為竹子缺少形成層使得竹子長到一定長度後只長高不變粗的.這是因為竹子是單子葉植物,而一般樹木大多是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莖的構造和雙子葉植物有很大的區別,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單子葉植物的莖里沒有形成層。如果把雙子葉植物的莖切成很薄的薄片,放到顯微鏡下面觀察,可以看到一個個的維管束,外層是韌皮部,內層是木質部,在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夾有一層薄薄的形成層。正是這層薄薄的形成層,樹木長得那麼粗全靠他。形成層是最活躍的,他每年都會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的韌皮部和木質部,於是莖才一年一年粗起來。如果把單子葉植物的莖橫切成薄片放在顯微鏡下面觀察,也可以看到一個個的維管束,同樣外層是韌皮部,內層是木質部,但是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並沒有一層活躍的形成層,所以單子葉植物的莖,只有在開始長出來的石斛能夠長粗,到一定程度後就不會長粗了(長高不變粗)。2、為什麼不見竹子年年開花因為竹子是多年生一次開花植物,竹子開花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屬於竹子結籽繁殖的一個過程。我國古代人民早就觀察到這種現象,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記載。晉代戴凱所著的《竹譜》中記述著:「葯必六十,復亦六年。」其註解是:「竹六十年亦易根,易根輒結實而枯死。」不過,竹子主要是進行無性繁殖的,每年春季從地下的竹鞭上長出筍來,然後發育成新竹。竹鞭不是它的根,而是地下莖。地下莖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單軸型的地下莖能繼續生長,芽著生於兩側,側芽發育成筍;合軸型的頂芽發育成筍,側芽產生新的地下莖,相連形成合軸,地下莖產生竹稈密集成叢,大熊貓喜歡吃的愉竹和華桔竹,就屬於這一類;此外還有一種復軸型,是上述兩種的混合型。竹子的有性生殖則像其他有花植物一樣,先開花,後結籽,完成整個生長周期。竹子開花的周期,也因竹子種類不同有三種類型:少數竹子可以年年開花,開花後竹稈並不死亡,仍然可以抽鞭長筍;大部分竹子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只開一次花,而且有一定周期,從40到80年不等,開花後桿葉枯黃,成片死去,地下莖也逐漸變黑,失去萌發力,結成的種籽即所謂竹米,下種後萌發生長,才能長成新竹,箭竹和華桔竹就屬於這個類型;還有一種類型是不定期零星開花,開花後,竹林並不死去,例如慈竹就是其中的一種。華桔竹、大箭竹等都屬於定期成片開花的一類。這類竹子開花的間隔時間很長,一般為50一60年:還有的甚至要近百年才開一次花。但是,不論哪一年長出的竹竿,只要竹鞭的年齡相同或相近,那麼開花的時間就大體相同。即使生態環境差別很大,如陽坡、陰坡,陡坡、緩坡,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海拔高度,都能同時開花。用途在農業方面,竹子的利用更為普遍。竹子可編制各種農具,如籮篩、簸箕、掃帚、曬墊等。將竹子的竹節打通當作水管,供農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四川自貢鹽區用竹管輸送鹽鹵,費用低廉,經久耐用。大竹稈削去竹青,紮成竹筏,吃水淺,浮力大,至今仍是我國南方內河上游傳統的交通工具。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編成石籠,內裝石塊,圍在岸邊用來防止河岸沖刷,鞏固堤壩,修建水庫,在都江堰等全國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廣泛使用。在漁業生產中,竹子也廣為利用,從簡單漁具到復雜的器具,水產養殖的固定支架和漂浮物均要用竹子製成,漁船的網架、桅桿、船篷、船籬也都離不開竹子。在園林綠化觀賞上,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廣州富韻竹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首創園林綠化觀賞竹子的設計、施工、養護和返收購一條龍服務。竹,雖無梅的俏姿,菊的艷麗,蘭的芳香,松的雄偉。然而,竹的高節心虛,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愛,受人贊誦。所謂「松、竹、梅」歲寒三友,「梅、蘭、菊、竹」四君子,構成中國園林的特色。縱觀古今,愛竹、書竹、畫竹、詩竹之士,不僅喜竹之外形,更愛竹之內涵,無不把竹子當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們喜歡在房屋周圍、庭園、公園里種植竹子。園藝愛好者用竹子製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種很多,如盆景中被列為十八學士之一的鳳尾竹、娟秀文雅的觀音竹、瀟灑飄逸的佛肚竹,情韻幽深的湘妃竹、骨節勁奇的羅漢竹、稈紫古樸的柴竹等。竹筍是我國人民傳統的素食品種之一,用現代工業化方法將各種鮮筍加工成罐頭食品,不僅可滿足無竹地區人民食筍的需要,而且竹筍加工業已成為我國重要出口創匯行業。竹筍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營養學家認為竹筍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它纖維含量高,脂肪含量
❼ 竹子是怎麼做成工藝品的
用生白灰來燒泡加工過的自板材,可製做高檔傢具、裝飾材料、室內木門,樂器。通過用生白灰對板材進行燒泡,對木材徹底消霉,使板材成為環保型傢具、裝飾材料的基礎原材料。
加工後的板材不變型、不裂縫,增加材質密度,顏色多為紅、黃、黑三色,不用塗油漆,並有越擦越亮原紋絡特點的環保型新材料。
(7)竹子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竹雕品、木雕品以及材料是由竹子或木材製作的裝飾擺件。竹木工藝品不僅僅是裝飾品在具備觀賞性的同時也有著實用性,如竹窗簾、木屏風、竹墊等。竹木工藝品設計獨特、工藝精湛、色澤高雅,具有不變形、不蟲蛀、手感爽滑等特點。
我國的竹木工藝品源遠流長,我們的學術、考古界一直認為,遠在紙墨筆硯發明之前,先民們已經學會用刀在竹木上刻字記事。據古代文獻上的記載,中國竹木工藝品藝術的源頭,早在商朝以前就已出現,這是毋庸置疑的。
❽ 竹子該怎麼加工值錢
可以做竹炭、竹纖來維、竹醋、竹自鹽、竹酒和竹文化旅遊。產品有竹筍、竹日用品、工藝品、竹膠板、竹地板、竹材傢具、竹碳、竹纖維紡織、竹漿造紙、竹化工產品等十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容量大,不以犧牲資源為代價,極大地提升了資源效能,獲得極高經濟效益。
2017年竹製品行業分析報告
2017年竹製品行業分析報告
❾ 如何把竹子加工成竹地板
竹地板的生產工藝
竹材地板是一種特殊的人造板,其加工精度,美觀度等方面比其它人造板要求更高。因此,在生產工藝上通常採用的工藝流程是,先將圓筒狀的竹材加工成等寬等厚的竹片,然後再按一般的木材集成材的加工方法進行後續製作。這與竹材膠合板的竹材壓平展開或竹簾編結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是我國竹材地板生產中普遍採用的工藝流程:
(一)斷料
選取新鮮、四齡以上的原竹按照預先設定的長度用截斷機裁鋸成一段一段的竹筒,俗稱下料。竹材地板生產用的原竹一般長度在7m~9m之間,眉圍為300mm以上,重量則在25kg/根~35kg/根左右,原竹的竹壁厚度、尖削度,彎曲度及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程度不一。因此在下料時,應注意因材選用,提高竹材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1.先截去原竹根部採伐時形成的歪斜的端頭,形成平整的埠。
2.以埠為定位面,從根部向梢部依次截取成一定長度的竹筒。
3.遇彎度較大的部位時,應踞成較短的竹筒,遇原竹裂開的部位應按裂口的長度截取,以免影 響其他部位竹筒的使用。
4.截斷時應合理留足加工餘量。一般來說,如果地板成品的長度為910mm,則截斷長度應為950mm,如果成品地板的長度為610mm,則截斷的長度應為650mm……。
5.原竹梢部由於竹壁較薄,不宜用於加工地板,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一般過壁厚小於7mm的竹梢,用於生產竹筷、竹串或加工竹簾。
(二)開片
將截斷機所截取的竹筒,用同軸雙鋸片開片機鋸開,得到等寬等長的竹片。竹片的寬度由鋸片之間的間隔來決定,可按需要進行調整。通常,竹片寬度越寬,則刨削竹青、竹黃時的切削量就越多。竹材的利用率就越低。但竹片過窄,則踞路的損耗亦隨之增大。因此,必須合理確定竹片開片的寬度。通常,如果生產的是徑向板則竹片的寬度以25mm左右為宜,如果生產的是弦向板則竹片的寬度應選定在19mm左右。竹筒開片時,應將小頭朝前,大頭在後,以免產生最後一片不夠寬度的現象。
竹片開片機的工作過程是,將竹筒沿固定的軌道,以一定的速度推向高速旋轉的兩塊鋸片,鋸切出兩條穿透竹壁的裂口,再將竹筒退出並翻轉一定角度,以其中的一條裂口對准一塊圓鋸片定位,重新推出,鋸出另外一片,如此往復,直至鋸完為止。由於竹片鋸開後,仍然有內節拉住,因而竹筒在踞片過程中不會散開,大大方便了操作。竹筒開片完畢後,用力向地面一摔,竹片就相互分離。
(三)粗刨(四面粗修平)
竹筒鋸開分離後的竹片,實際上就是竹筒圓弧中的一段,為了便於後續加工,必須將竹片兩面竹青、竹黃去掉,並刨削加工成斷面形狀為矩形的竹片。因為竹青組織緻密,質地堅韌,外表還附有一層蠟質,竹黃維管束稀疏,如不去掉表層、里層的竹青竹黃,不僅蒸煮漂白時,化學葯物難以滲透進去,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在熱壓時影響膠粘劑的附著,降低膠合強度。
竹片粗刨用專用粗刨機進行加工,首先應將竹片上殘留的竹內節用刀削去,然後將竹片按厚度分類,一般分2~3種厚度,將粗刨機調成相應的厚度規格,粗刨後分別堆放,並捆紮成捆。竹壁較厚的竹片,刨削成較厚的竹坯片,反之則製成薄一些的坯片。竹片刨削量以大致平整為宜。即兩面青、黃的殘留量不超過30%。但要注意刨削量不能太大,以留足後續加工餘量。
粗刨機的工作過程是,機器的輸送輪將竹片勻速送入前後兩組高速旋轉的滾刀下面,滾刀上下分布,分別將竹青竹黃刨削成竹屑並將之旋轉排出。
(四)蒸煮、漂白
竹材比一般木材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這些有機物質是一些昆蟲和微生物(真菌)的最好營養。在這些營養物質中,蛋白質的含量為1.5%~ 6.0%,糖類為2%左右,澱粉類為2.0%~6.0%,脂肪和蠟質為2.0%~4.0%,因而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使用和保存,容易引起霉變和蟲蛀。蛀食竹材的有竹蠹蟲,白蟻,竹蜂等。其中竹蠹蟲最為嚴重。竹材的腐爛與霉變主要由腐朽菌寄生所引起,在通風不良的濕熱條件下,極易發生。而竹材地板使用期較長,外觀要求高加上使用環境不良,不經過處理或處理不好,勢必影響其使用壽命。因此,竹材地板必須首先解決防蟲防霉問題。
在生產上,解決竹材蟲蛀和霉變的方法,一是竹材蒸煮,二是竹材碳化(另述)。竹材蒸煮是製作本色竹地板的必要環節。其原理是通過高溫煮沸,並加入一定的氧化漂白劑及專用防蟲防霉劑,將竹材中的可溶性有機物析出,並殺死竹材中的蟲卵和黴菌,以達到防蟲防霉的目的。此外在竹材蒸煮過程中,由於氧化漂白劑的作用,使不同年齡和不同部位的竹材顏色趨於一致,增加了地板的美觀性,減少了色差。
在實際操作上,可先將粗刨好的竹片放入60℃左右的熱水中,再按5%~8%的比例加入30%的過氧化氫(H2O2)及適量的防蟲防霉劑,將水用蒸汽加溫煮沸至100℃,並保持6~8小時。蒸煮完畢後,將竹片取出。蒸煮池中的水仍可繼續使用,但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需要依次加入上述化合物。由於竹片經過粗刨後,竹青、竹黃已去掉了大部分,故葯物能較順利地滲入竹片中。通過蒸煮的竹片,其防蟲防霉效果較為可靠。
(五)碳化
碳化的原理是將竹片置於高溫、高濕、高壓的環境中,使竹材中的有機化合物,如糖、澱粉、蛋白質分解變性,使蛀蟲及黴菌失去營養來源,同時使附著在竹材中的蟲卵及真菌被殺死。竹材經高溫、高壓後,竹纖維焦化變成古銅色或類似於咖啡的顏色。碳化加工出來的地板,顏色古色古香,別具一格。由於碳化過程中沒有象蒸煮時將可溶性有機物析出,因此碳化後的竹片其比重要比蒸煮的竹片大一些。同時由於竹纖維的焦化,增加了竹材的表面硬度,但竹材的柔韌性方面則要降低一些。
生產中一般將粗刨後的竹片,放入專用碳化爐中,通入蒸汽後保持一定的壓力即可。其步驟是,將竹片放入金屬筐中,沿軌道推進爐內後關閉爐門,打開蒸汽閥,使壓力達到3Kg/cm2左右,並保持70至90分鍾,然後關閉蒸汽閥,排出爐內蒸汽打開爐門,取出竹片。
❿ 請問我想把竹子加工成竹碳要怎麼做啊
竹碳以深山生長多年的毛竹為原料,經近千度高溫燒制歷時30天,在無氧狀態下干餾炭化而成。
高溫竹炭、精製竹醋的製造工藝
1、 原材料的選擇:從毛竹(或其他竹種)的竹材加工現場選擇無污染、干凈的原竹或竹片、竹篾等能適合竹炭加工的材料,運到竹炭加工現場。
2、 預備加工:把適合竹炭加工的材料按不同的大小尺寸加以分別,置於水池中洗凈後,使其自然乾燥達到含水量15%以下。
3、 裝入干餾釜:在1立方米容積的干餾釜中裝入竹材料,裝入方法應採用最有效的品質保證方法。
4、 干餾及收集竹醋液:啟動自動控制加手動聯動的電力干餾釜,按照使竹炭和竹醋有效產生(即得率最高、有害物質產生最少的組合)的溫度曲線進行干餾,收集煙氣並使其冷凝。將木煤氣和干餾液分別收集、儲藏。
5、 取出產品:由於干餾周期是24小時以內,干餾完成後,在安全溫度下揭開干餾釜蓋,取出竹炭產品,並按形狀分類,以備商品加工。
6、 竹醋液精製:將干餾液靜置約1個月之後,置於自動控溫的竹醋液精製釜(可容納500公斤)中,進行干餾精製(一次精餾)。在既定的溫度曲線下分出前餾液(約15%)、精製竹醋液(70%)、後餾液(約5%)、釜液(約15%)等四部分,並分別避光避熱儲藏,以備商品加工。
7、 商品加工:根據客戶要求,竹炭可進行切斷、拋光、粉碎、篩分、包裝等加工,而精製竹醋液則可進行過濾、裝瓶(或裝罐)、包裝(以及根據情況進行2次精餾)等加工,成為出廠商品。
高溫竹炭粉的製造工藝
1、 原材料選擇及制備:將大智牌800度竹炭進行粉碎(粒度3~5毫米)後置於特製耐高溫容器中(容器內容量5公斤),並控制一定的含水量。
2、 裝料:將10個容器成為1組,均衡置於高溫干餾爐中,以保證均勻受熱。
3、 干餾及精練:操作加熱機構按既定的溫度曲線進行干餾,至目標溫度(1500度~1600度)後,保溫精練約1小時。
4、 出爐及冷卻:精練完成後,打開爐蓋取出容器,隔絕空氣,用干凈的自來水進行環境冷卻至安全溫度。
5、 乾燥及製品:在安全溫度下打開容器取出竹炭產品,進行乾燥至目標含水率後,按客戶要求的粒度進行再加工。
6、 商品加工: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粉碎、裝袋密封、運輸等工序。
高溫竹炭粉製造要求:
l 干餾爐充分清理干凈
l 裝竹炭時加干凈水至適宜的含水率
l 整個過程應隔絕空氣(氧氣)
l 整個過程應防止雜質混入
l 溫度曲線:技術秘密
l 出爐後,迅速用清潔的自來水噴霧冷卻至不可燃溫度,然後自然冷卻
l 其他要求參照高溫干餾的製造過程指標
竹炭雖然是為了取代備長炭的產物,但它與備長炭並不相同。兩者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材質不同,燒制方法也不同。竹子如何變成竹炭的呢?以下將詳細解說。
竹炭到底是怎麼燒出來呢?簡單地說,竹炭是以4年以上的成熟竹子,經過高溫無氧炭化技術製成。要燒出上等的竹炭,從選竹材,切割,預乾燥,細綁,到入窯升溫炭化,每一步驟都得講究。
(1)竹炭的最佳材料
竹炭是以竹子為材料燒成。我國現有的常見竹子種類有:桂竹,麻竹,綠竹,孟宗竹,刺竹,長枝竹等。這些竹子都可以拿來燒成竹炭,但最適合者以生長在中低海拔,五年以上的或成熟的孟宗竹,燒成竹炭後品質與效果最佳。
竹子從冒出地表長成後開始生產竹筍,一直持續4-5年左右,竹筍產量逐漸降低,竹材含水量也逐漸減少,此時竹子開始老化,也表示竹子材質成熟了。
竹子在4-5歲前,竹身含水量高。產筍速度也高,此時砍來燒制竹炭,不但減少竹筍的產量,同時燒制時也需費更多的時間來乾燥竹子中的水量,相當不劃算。
但是等到竹子長至5歲以後,竹身含水量減少,產竹筍量自然下降,竹子開始老化,農民通常進行部分老竹砍伐,來促進竹子的新生。
利用這些砍下來的老竹來燒竹炭,不會傷害森林生態,完全沒有破壞水土的負面作用,而且將老竹做更多面的利用,做成可凈化環境的竹炭,對人體健康及環境保護都有正面功效。
用來燒制竹炭的竹林中,以生長在中低山區,無污染源,水質干凈的竹林最適合,其中最符合的品種就是孟宗竹。
根據工研究的反復試燒研究後,國內六大經濟竹子中,以4-6年的成熟孟宗竹,其組織結構穩定,材質夠硬,燒成竹炭後,品質與效果比其它竹子更好。 【來一張小的竹林圖片】
有了最適合的竹材,還得經過前處理,乾燥,一次炭化,二次炭化等高技術過程,才能燒出完美的竹炭。
(2)分段切割,整竹利用
竹子燒成竹炭,其中利用價值最高的部分是竹子中間部位,即從地表算起第10-20節最後,這一段竹子含水量適中,竹子粗細均勻,燒成竹炭後可做最多的利用。
竹子的根部則含水量過高,而竹子末梢則含水量太低且太細,兩者燒成的竹炭,前者炭化不夠,竹炭最珍貴的吸附效果及遠紅外線功能不好,而枝梢則因太細而易斷裂,無法切割成完整片狀—這是以量產效益來看。但對創意無限的燒炭人來說,竹子的根部與尾部雖部好燒,但是更珍貴。
竹子根部粗而帶有須狀根,每一個竹子根都是一個造型獨特的藝術品,一旦燒得好,可以直接拿來當成擺飾。【竹根圖】身價立刻百倍。而竹子的尾部末梢,或細幼的枝條,雖然不能切成竹炭片,但發揮創意將之變成調咖啡棒,十分好用。
(3)陽光預先乾燥,去除多餘水分
竹材燒制前,得先經過裁切,切割成約1公尺長,再將竹子十字對刨成竹片,將竹片以綿繩或麻繩捆成一束,放置在空地中曬太陽,讓青綠的竹子逐漸變黃,等竹子中的含水量減少13%~15%時,才能進行燒制。
將竹子堆置在空曠地區,利用陽光來暴曬竹子,大約得經過7~14天才能讓竹子中含水量減少至適合進窯的程度。以陽光天然烘乾法,不耗費能源,而且可以保留竹子中最多的礦物質。
(4)炭窯有學問,燒炭有技術
燒制竹炭的炭窯與一般燒木炭的炭窯不同,竹炭窯的主要結構,可以簡單分成三個部分:
燃燒室——包括內外強、進氣口、出氣口、燃燒口。功用是添加燃燒材料,用來為炭窯升溫,並供應燃燒時所需氧氣之處。
炭化室——包括窯壁與窯頂。功用是堆置竹材的地區,讓竹子在窯溫升高後,使竹材在高溫無氧的環境下悶燒,讓竹子炭化成竹炭。
排煙室——包括煙口、集煙室、煙囪。功用是收集竹子在高溫炭化過程中產生的竹煙,竹煙經過冷卻形成竹醋原液,再經過蒸餾手續,做成竹醋液。
為了燒出天然無污染的竹炭,竹炭窯最好是土窯或磚窯。建窯的地點最好選在空曠無人、動風少、岩石少、坡度小的地點,當地地下亦不可有廢棄物掩埋,以免地下的廢水與污染物經過土質在燒炭高溫中蒸發進入竹炭中。所以燒炭人需有相當技術與品質把關,才能少出優良的竹炭。
首先,得嚴格選用熟成年分的孟宗竹材,並經過確實的預先乾燥過程,同時捆綁竹材的繩子一定得使用天然的材料,如綿繩或麻繩,絕不能使用塑膠繩或金屬制的鐵絲,以免燒制時融化的繩子變成有害毒性物質,吸進竹炭的多孔質中,一旦使用這種竹炭,不但不能去除污染,反而成了污染。
再者,燒竹炭得利用木材等天然的燃燒材料來進行窯室的升溫,在升溫過程中還得確保竹材的炭化區沒有氧氣進出,以免竹材還沒有炭化就先燒光了。
升溫的速度得保持穩定上升,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升溫太快窯內溫度會無法達到平均,燒出來的竹炭良莠不齊;升溫太慢則耗費燃燒材料,造成浪費。
當窯中溫度升高至400~500度左右,窯內竹材即開始炭化,開始炭化時則需以快速而熟練的動作進行對窯,讓窯內利用土窯保溫與竹材自動炭化產生的溫度來將竹子【燜燒】成竹炭,此時如果對窯的動作太慢或對窯不確實,窯中溫度即無法持續上升至600度、800度,甚至1000度,也無法燒出品質優良的竹炭。
對窯後竹材開始炭化,至竹子大部分炭化完成後炭窯自然溫度逐漸下降,就能開啟炭窯,收獲竹炭了。
從開始加溫燃燒,至封窯讓竹炭進行炭化,約需要10~14天。封窯炭化開始至炭化完成,竹炭逐漸降溫,炭窯才可以打開,也需14天左右,製作竹炭前前後後至少得用上35天至2個月時間,才能達到品質完美的竹炭。
(5)低溫竹炭吸濕除臭,高溫竹炭導電阻電磁波
以攝氏600度高溫無氧法燒成的竹炭,讓青翠蒼綠的竹子變成為烏金發亮的竹炭。竹子的維管束組織中具有無數肉眼看不見的細胞,細胞中的水分在燒炭過程中被抽光,留下炭化後的細胞壁,形成【多孔質】,多孔質具有:凈化水質、凈化空氣、除臭、調節濕度、調節溫度、防腐、縮小水分子、產生負離子、產生遠紅外線熱能、天然堆肥等,讓竹炭成了凈化環境的最佳媒介。但如果窯達到導電,阻隔電磁波的功能,則需讓竹炭炭溫度升高至1200~2000度左右。經過這種高溫度燒成的竹炭,是當年愛迪生尋找電燈中導電燈絲材料時,曾嘗試使用的媒介之一。具有導電性的竹炭,放置在電器用品周邊,由於其導電特性能輕易吸收電器散發出來的電磁與磁波,也就等於具有阻隔電磁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