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梳子怎麼加工
① 製作一把木頭梳子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看你選擇的木片的大小,大的話就要鋸子,厚度正好的就用砂紙磨磨就行,齒縫的話,還得鋸子上,鋸好後在根據齒距選擇是用砂紙還是銼刀後面的加工
② 木梳都是那些木頭製作的
製作木梳最好的木材應該是黃楊木,其次是花梨木、最次是桃木。
③ 製作木質梳子都需要什麼工具
鋸、銼、木器蠟、黃楊木等等
一把成品梳都要經過:切盤、切板版、煮、曬、上架、推頭、權開齒、磨平面、做齒、磨光、刷灰、拋蠟、檢驗、包裝等14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很有講究,除切盤、切板、推齒等藉助一定的機械設備外,其餘程序主要程序主要以手工操作為主,確保了木梳傳統的工藝質量。
一般的注意事項:
1.木板厚度要合適,注意木紋走向,順紋、截紋。(黃楊木強度不錯也可忽略木紋)
2.梳子背要足夠寬、厚度合適,保證強度。
3.梳齒厚度不要太薄
4.梳齒用鉛筆在料上畫好後用鋼鋸小心鋸,鋸完後用小整形銼(或砂紙棒)修整。
5.拋光、刻花、完成(也可上蠟或刷清漆)
④ 手工製作木梳子,求助工藝流程、工具推薦和注意事項。
木板厚度要合適,注意木紋走向,順紋、截紋。(黃楊木強度不錯也可忽略版木紋)
梳子背要權足夠寬、厚度合適,保證強度。
梳齒厚度不要太薄
梳齒用鉛筆在料上畫好後用鋼鋸小心鋸,鋸完後用小整形銼(或砂紙棒)修整。
拋光、刻花、完成(也可上蠟或刷清漆)
⑤ 我自己用進口的木材邊料加工木製品比如:筷子,碗,梳子之類,需要辦什麼證照才可以在市場流通,手續流程
手工藝品不用可以網售等想做大品牌時再注冊品牌那時叫品牌保護
⑥ 用什麼木材做的梳子梳頭最好
一般的木的,或者按摩梳子都可以。
⑦ 我想製作一個木頭梳子、如何製作簡單方便的!
綠檀梳子的製作過程抄
畫了個圖,貼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伐鋸,
再掰齒,用來開齒,料可掰的大些
按線操作,
鋸出齒尖弧度
粗磨鋸痕
鋸掉多餘部位
基本成型
用大銼整形
把齒尖修型,先用刻刀剔,再用大銼修
再磨齒,把齒部造型完畢
用斜口刀按線深刻
大鏟出粗坯
隔天的木色差別很大,繼續
小處不要用大刀
用銼修正圓滑,順暢
剩下就是無盡的打磨,從150目到2500目,一絲不苟
上3000目後,用布擦拭
⑧ 想用木頭做一個梳子要怎麼做
首先要買好木材,並不是所有木料都適合做梳子的,之後把工具准備好,各種鋸子像U型鋸拉花鋸等,最後還要買好打磨砂紙。
⑨ 木梳的製作工藝流程
相傳炎帝身邊手藝人赫廉,用獸骨模仿人的手指,做了把五指梳,赫廉被奉為制梳的始祖。也傳,梳子是軒轅皇帝第二妻室方雷氏,受了魚骨頭的啟發而發明的。當然,無論是誰造出了第一把梳子,中國人用梳理發,已近五千年。那時,鋸子還沒有發明,梳子還只能用竹枝、木棍、獸骨纏綁,粗拙難看。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陸續出現了木梳、骨梳、角梳、塑料梳乃至金屬梳,梳子的形狀大小不一,梳齒排列有別,功能用途各異。江南古鎮,多臨河而建,依水築屋,街橋相連。宅院重脊高檐,古舊幽寂,清靜安詳。小橋、流水、人家的小鎮,似一曲柔軟的江南小調,嫵媚婉轉。浙江烏鎮,恰著這悠揚小調,唱了二千年。烏鎮的古城區,天還未亮。在河邊屋檐下坐等日出,身旁昏暗的燈籠光亮,映照出一塊木質招牌:烏鎮牛角梳作坊。十多平米的作坊,用一條玻璃櫃台隔分出加工區與銷售區。門邊放了個裝滿水牛角的大竹筐,這既為制梳原材料,也是招攬客人的廣告實物。制梳器械簡陋得讓你無法聯想到精緻的梳子:一張改造後的條凳就是工作台,幾把鋸子、鋼銼、鐵錘、剪刀、鑿子。小櫃台陳列了老人加工的各式牛角梳,每把樣品梳旁都有張小紙條,標明了該貨品的名稱與價格。遊客依樣品選好梳子,匠人就會放下手中的活計,起身拿貨收錢。江南的牛角梳,在近千年的歷史長河裡,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品牌,尤以浙江嘉興烏鎮的「沈記梳業」最為顯赫,其制梳工序,在民間作坊里一直沿襲至今。出料制坯:將牛角鋸開成片,高溫蒸煮軟化便於壓平,烘乾晾曬,得到角梳坯。梳坯按預先設計的式樣鋸模,出片齊口後剔制梳齒,打磨梳面後,就能加工梳背弧形。刮磨梳背、梳齒、便可以用細砂拋光。除了牛角做的梳子,木梳子也是手工梳子的一個重要種類。做木梳最好的木料是棗木,棗木硬而沉,棗木梳使用的年代越久就越發光亮。其次是梨木和杏木等。那時,大家都到周邊的深澤、無極和定縣等地收購木料,然後用鋸子把木頭「解」成一片一片。那時,我父親和爺爺都做木梳,逢周邊的縣集市,就起早擔著木梳步行到集上去賣。大姑娘小媳婦、上歲數的老太太,一聽說是四常木梳,都爭著買,一天就能賣三四百把。選好木材後不放入鍋中煮,怕這樣一來木頭本身的木汁會流出,導致木質變脆。對於製作木梳的工序,匠人絕對不含糊。在牆上,掛著一溜兒工具,叫「十八樣」,每樣工具對等一道工序。這些工具,每件都有操作口訣,像開齒所用的「割鋸」,低向敲凸向,凸向敲低向;里寬外緊,外寬里緊。這樣開出的梳齒就「梳」「掠」分明,齒距均勻,齒長合適。剛開好的梳齒帶有毛茬,要用手工進行細致的打磨,尤其是梳齒的內側面,可是頗費工夫的一道工序,磨得不光很容易傷害頭發。木梳做工精細,製作工藝流程有30多道工序,僅是製作工具就有20多種。製作木梳前,「梳匠」首先要選料,選擇那些幾十年或上百年樹齡的樹木,且要求粗大、筆直、無疤痕、無畸杈的,最好是棗木等。這些樹木質堅硬,呈淺紅色,經久耐用,成型後的梳子還要經過七八道工序。如怎樣把一根木梳齒製成內厚外薄、下頭尖,這就需要三種特製工具製作三道工序才能完成。哪一道工序均要極巧的手法,因為工具都是鐵制的,鐵制工具製作木料活兒,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碰斷木梳齒。梳子在過去是女性的「閨中密友」,是件裝飾品;而且現代人對木梳的審美功能需求,重過養生功能需求。雖然現在很多木梳都用機器加工,比手工製作的要精緻、光滑,但很多細節還是機器無法代替的,像梳齒上方有兩道細細的凹線,就必須用線耙勾勒出來,而且梳背上的花紋形式多變,非手工無法打制。梳子製成後為了美觀,還得在木梳上印花、刻花或者烙花。匠人雕刻圖案時,全神貫注、匠心獨運,其木質花紋,巧妙構思,精心雕刻,一絲不苟。「二龍戲珠」「喜鵲登梅」「鴛鴦戲水」「並蒂蓮」等圖案清新典雅,惟妙惟肖;「嫦娥奔月」「天仙配」等造型獨特不凡,栩栩如生。雕刻圖案之後。再在每把梳子上塗兩遍油漆,塗漆更是細活兒,不可大意。塗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若是太厚,容易粘住木梳齒縫,若是太薄,漆進不到齒縫,則保不住質量。油漆晾乾後,一把木梳才算製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