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控仪器 » 砂层需要什么仪器检测承载力

砂层需要什么仪器检测承载力

发布时间: 2021-01-10 00:30:48

Ⅰ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抽测中,回弹一组,保护层一组,一组代表几个部位急需

了解以下内容
熟悉1、地基容许承载力确定的方法:1)在土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参照邻近结构物地基容许承载力;2)根据现场荷载试验或触探试验资料;3)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4)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
掌握2、如何按规范法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首先要确定土的类别名称,然后再确定土的状态,最后再确定土的容许承载力。当基础最小边宽超过2m或基础埋深超过3m,且h/b≤4时,上述一般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σ]= [σ0]+K1γ1(b-2)+K2+γ2(b-3)。b—当b2m时,取b=2m;当b10m时,按10m计算;h3m时,取h=3m
掌握3、荷载板试验方法:1)试验原理:在欲试验的土层表面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在其上逐级加荷载,每级荷载增量持续时间相同或接近,测记每级荷载作用下荷载板沉降量的稳定值,加载至总沉降量为25mm,或达到加载设备的最大容量为止,然后卸载,记录土的回弹值,持续时间应不小于一级荷载增量的持续时间。破坏状态分为三个阶段,压密阶段,剪切阶段,破坏阶段。2)试验方法:试验加荷方法应采用慢速法或快速法,加荷标准如下:第一级荷载应接近卸去土的自重,每级荷载增量一般取被试地基土层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8~1/10,施加的总荷载应尽量接近试验土层的极限荷载。各级荷载下沉降相对稳定标准一般采用连续2h的每小时沉降量不超过0.1mm或连续1h的每30min的沉降量不超过0.05mm。试验点附近应有取土孔提供土工试验指标,或其他原位测试资料,试验后,应在承压板中心向下开挖取土试验,并描述2倍承压板直径范围内土层的结构变化。试验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之一,即认为土体已达到极限状态,应终止试验。①承压板周围的土体有明显的侧向挤出或发生裂纹;②在24h内,沉降随时间趋于等速增加;③荷载P增加很小,但沉降量却急剧增大,P-S曲线出现陡降阶段,或相对沉降已等于或大于0.06~0.08.3)数据处理:绘制P-S曲线。①地基土的承载力,P-S曲线上直线段上拐点所对应的压力值,作为地基土的承载力②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一般取P-S曲线的直线段,用下式计算:E0=(1-μ2)πB/4?△P/△S。
掌握4、标准贯入试验方法:采用质量63.5㎏的穿心锤,以76㎝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先打入土中15㎝,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用此30㎝的锤击数作为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1)试验方法:①用钻机先钻到要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②将贯入器先打人15㎝,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记录其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N,若遇密实的砂层,贯入不足30㎝的锤击数已超过50击时,应终止试验,并记录实际贯入深度△S和累计锤击数n,按下式换算成贯入30㎝的锤击数N=30n/△S。③提出贯入器,将土样取出,进行鉴别苗描述、记录,然后钻进至下一需进行时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同一土层应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
掌握5、泥浆性能指标检测:1)相对密度,用泥浆相对密度计测定;2)粘度,用工地标准漏斗粘度计测定;3)静切粒,用浮筒切力计测定;4)含砂率,用含砂率计测定;5)胶体率,是泥浆中土粒保持悬浮状态的性能;6)失水率;7)酸碱度,用PH值法
熟悉6、灌注桩完整性检测的方法:钻芯检验法、振动检验法、超声脉冲检验法、射线法
掌握7、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现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被测桩应凿去浮浆,桩头平整。2)检查仪器设备性能是否正常。3)确定最佳激振方式和接受条件。4)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传感器应稳固地安置在桩头上,对于大直径的桩可安置两个或多个传感器。5)当随机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方式,进行多次重复激振与接收。6)为提高检测的分辨率,应使用小能量激振,并选用高截止频率的传感器和放大器。7)判别桩身浅部缺陷,可同时采用横向激振和水平速度型传感器接收,进行辅助判定。
掌握8、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现场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问题。1)现场检测:①先要预埋检测管,桩径小于1.0m时应埋设双管,1.0~2.5m时应埋设三根管,2.5m应埋设四根管。②现场检测前测定声波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系统的延迟时间t0,并按下式修正 t′=D-d/vt+D-d/vw。③检测管内应注满清水,测点间距20~40㎝。④应将每2根检测管编为一组,分组进行测试。⑤每组测试完,应随机重复抽测10%~20%。2)数据处理:①概率法,计算出桩基各测点声时的平均值及标准差,然后采用声时平均值与声时2倍标准差之和作为判定桩身有无缺陷的临界值。②相邻测点间声时的斜率和差值乘积判据,③多因数概率分析法,是运用声时、频率、波幅或声速、频率、波幅等参数,通过其总体的概率分布特征,获得一个综合判断值NFP来判断缺陷的一种方法。
掌握9、基桩静荷载试验方法和现场注意问题。(一)静压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和荷载与位移的关系,以及校核动力公式的准确程度,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用单循环加载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加载方法: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预估最大荷载的1/10~1/15,加载过程中,荷载不能超过每级的规定值;沉降观测:未达到稳定状态不得进行下一级加载,每级加载完毕后,每隔15min观测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加载终止及极限荷载取值:①总位移量≥40mm,下沉量≥前一级荷载的5倍时,加载即可终止,此终止时荷载小一级的荷载为极限荷载。②总位移量≥40mm,加载24h未达稳定,加载即可终止;桩的卸载应分级进行,回弹量观测,至少在2h内每30min观测一次。(二)静拔试验,确定单桩抗拨容许承载力,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施加的静拨力必须作用于桩的中轴线,均匀,无冲击;位移观测,15min一次,1h后,30min一次,位移量≤0.1mm/h,即可认为稳定,总位移≥25mm,加载即可终止。(三)静推试验,确定桩的水平承载力、桩侧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承受反复水平荷载的基桩,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方法,承受长期水平荷载的基桩,采用单循环加载方法;加载装置:一般采用两根单桩通过千斤顶相互顶推加载,或在两根锚桩间平放一根横梁,用千斤顶向试桩加载;多循环加卸载试验法,如位移量≤0.05mm/h,即可认为稳定。(四)①加载装置要安全可靠,保证有足够的加载量,不能发生加载量达不到要求而中途停止试验的事故;②设置基准点时应满足的条件:基准点本身不变动,没有被接触或遭破损的危险,附近没有振源,不受直射阳光与风雨等干扰,不受试桩下沉的影响;③当量测桩位移用的基准梁采用钢梁时,基准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必须自由支承,防止受日光直接照射;基准梁附近不设照明及取暖炉,必要时基准梁可用聚苯乙烯等隔热材料包裹起来,以消除温度影响;④测量仪器安装前应予校验,擦干润滑。

Ⅱ 砂层注水试验的渗透量是多少

砂卵石换填压实度来95% 承载力多少自≥200KPa。砂卵石换填在压实系数94% -97% 时,承载力为200-300KPa。按照压实系数小的垫层,承载力取低值,反之取高值的原则取值。砂和砂石地基(垫层)采用砂或砂砾石(碎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实力,减少变形量,同时垫层可起排水作用,地基土中孔隙水可通过垫层快速地排出,能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砂和砂石地基具有应用范围广泛;不用水泥、石材;由于砂颗粒大,可防止地下水因毛细作用上升,地基不受冻结的影响;能在施工期间完成沉陷;用机械或人工都可使地基密实,施工工艺简单,可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等特点。适于处理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系数小的粘性土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

Ⅲ 基础标高位于回填砾砂层,其承载力够,回填砾砂层下部(800mm-1500mm)为细砂层,其承载力不够,如何处理基础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
第5.2.7条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

Pz+Pcz≤faz(5.2.7-1)

式中
Pz----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
Pcz---软卧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faz---软卧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式(5.2.7-1)中的Pz值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
条形基础

Pz=b(Pk-Pc)/b+2ztanθ(5.2.7-2)

矩形基础

Pz=lb(Pk-Pc)/(b+2ztanθ)(l+2ztanθ)(5.2.7-3)

式中
b---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边的宽度;
l---矩形基础底边的长度;
Pc---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z---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θ---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可按表5.2.7采用。

地基压力扩散角θ表5.2.7
Es1/Es2z/b0.250.503
5
106°
10°
20°23°
25°
30°注:
1.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2.z/b<0.25时取θ=0°,必要时,宜由试验确定;z/b>0.50时θ值不变。

Ⅳ 预应力锤击管桩在砂层施工遇不明坚硬层须进行引孔。如何保证单桩承载力

砂层用cfg桩是没有问题的,不应该改。
估计砂层比较密实,所以预应力锤击管桩打不下去专了,这个桩型才不合理。

引孔属直径做小一点,满足打得下去就可以了。具体单桩承载力能达到多少,要试桩,由单桩承载力试验来确定。
如果你是施工单位,就没有义务保证单桩承载力能达到多少,你要做的就是按图施工引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收锤标准和桩长。
一般来说,摩擦桩,满足了桩长,达到了收锤标准,只要不是地质发生了大的变化,一般承载力都能满足要求。

话说回来,以前用CFG桩,可能是做复合地基吧。如果原来是CFG桩复合地基,现在改用管桩后,还是可以做复合地基,我估计做管桩复合地基根本不用穿过砂层,不用引孔,打到打不动了承载力就够用了,因为管桩的承载力本来比CFG桩的高,而且桩长都有了10多米。这个可以做试验验证。

Ⅳ 桩基础沉降观测高60米沉总量不能大于多少

地基承载力检测
一、 地基土载荷实验
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1. 地基土载荷实验要点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 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应注意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2) 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3) 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 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② 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 曲线出现陡降段;
③ 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度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④ 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
(5) 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
① 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② 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
③ 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面积为0.25~0.50㎡,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
(6) 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基本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
(2) 分级加荷至设计荷载,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塑限含水量时,每级荷载可按25kPa增加。每组荷载施加后,按0.5h、1h各观察沉降一次,以后每隔1h或更长时间观察一次,直到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
(3) 连续2h的沉降量不大于0.1mm/2h时,即可认为沉降稳定。
(4) 浸水水面不应高于承压板底面,浸水期间每隔3d或3d以上观察一次膨胀变形。连续两个观察周期内,其变形量不应大于0.1mm/3d,浸水时间不应少于两周。
(5) 浸水膨胀变形达到相对稳定后,应停止浸水按规定继续加荷直至达到破坏。
(6) 应取破坏荷载的一半作为地基土承载力的基本值。
3. 黄土湿陷性载荷试验
用于测定湿陷起始压力、自重湿陷量、湿陷系数等。有室内压缩试验载荷试验、试坑浸水试验。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建筑规范》(GBJ25)附录六“黄土湿陷性试验”。
常用方法:
(1) 双线法载荷试验: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一标高处,做两个荷载试验,其中一个在天然湿度的土层上进行;另一个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进行。
(2) 单线法载荷试验: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一标高处至少做3个不同压力下的浸水载荷试验。
(3) 饱水法载荷试验: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做一个载荷试验。
(4)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个点计算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低级承载力标准值。
4.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用于确定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 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檫力。
(2) 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3) 加载方式: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 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承载力设计值的1/5,以后每级1/10。
(5) 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6) 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7)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 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h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② 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8) 卸载观测: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三倍。每级卸载后,每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0.5h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稳定。
(9) 承载力的确定
① 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即为极限荷载。对微风化岩及强风化岩,取安全系数为3;对中等风化岩需根据岩石的裂缝发育情况确定,将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② 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小于3点,取最小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注:除强风化的情况外,岩石地基不进行深宽修正,标准值即为设计值。
5. 轻便触控试验(轻型动力触探)
用于检验浅层土(如基槽)的均匀性,确定天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及检验填土的质量(干土质量密度)。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其试验要点是:
(1) 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所需实验土层连续进行锤击贯入触探。
(2) 贯入时,落距为50±2cm,使其自由下落,将探头竖直打入土层中,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贯入锤击数N10,
(3) 若N10,超过100或贯入10cm 锤击数超过50,则停止贯入;如需对下卧层继续试验,可用钻具钻穿坚实土层后再作试验。
(4) 若需描述土层时,可将触探杆拔出,取下探头,换以轻便钻头,进行取样。
(5) 本试验一般最大贯入深度为4m,必要时可在贯入4.0m以后用钻具扩孔再贯入2.0m
6. 袖珍型土壤贯入仪试验
是一种微型静力触探工具,利用对贯入阻力的快速测定,确定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及相关的力学指标。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袖珍贯入仪试验规程》(CEC54:93)。
贯入操作要点:
(1) 微型贯入仪,一般采用弹簧顶杆机构,设置的贯入阻力较小(一般为20~40N),测定前应根据土层的软硬程度,选择能满足测试范围的、适宜的规格。
(2) 测试前,应将贯入仪探头拧下来,用布檫干净后,再接回去拧紧,上平。每测一次都应清理一下探头上的泥土,以免探头滑动时,将泥土带入套管内。贯入前,应将刻度归零。
(3) 五指平握贯入仪的套管,将探头垂直压入土层中。施力要均匀缓慢,贯入速度1mm/s,连续贯入,直到规定的贯入深度(一般为10~20mm)。微型贯入仪贯入深度较小,贯入时眼睛要不停地注视,当贯入深度刚没到土面时,立即停止贯入。但不可突然松手应逐步放松,以免弹力太大,影响数值的准确。在刻度杆直接读取测试结果(贯入阻力P )。
(4) 用上述方法,在同一试件上取4~5点,分别测出相应值P 后,求出平均值P (注意探头的清理和刻度杆的归零)。现场测试应尽量避免在砾石和裂缝处贯入。
二、 单桩静载荷试验
桩的静载试验,一般和试桩同时进行,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并不应少于2根,工程总桩数50根以下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试验内容有: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单桩抗拔载荷试验、单桩浸水静载荷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等。

1. 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
目的为求得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k。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设备同地基土现场载荷试验一样,包括加荷与稳压系统、测量系统和反力系统。加载反力装置有压重平台、锚桩横梁和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等,可依工程实际条件选用。
2. 单桩抗拔载荷试验
抗拔力作用下桩的破坏有两种形式,一是地基变形带动周围土体被拔出;一是桩身强度不够,桩身被拉裂或拉断。抗拔载荷试验方法与压桩试验相同,只是施加荷载力的方向相反。
3. 单桩浸水静载荷试验
目的是确定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单桩容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4. 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
目的是采用接近于单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来确定单桩的水平承载力和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并可测得桩身应力变化情况,求得桩身弯距分布图。
5. 单桩静载荷试验步骤:
(1) 结合实际条件和试验内容,选定试验设备;
(2) 规定载荷试验条件,一般应通过试桩进行验证后再修订试验条件;
(3) 加荷与卸荷;
(4) 资料整理:试验原始记录表、试验概况、绘制有关曲线等;
(5) 成果分析与应用:单桩极限承载力Pu的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Pk的确定,Pk=Pu / K,K 为安全系数,通常取2。并求出桩侧平均极限摩阻力和极限端承力等。
三、 单桩动测试验
采用各种动测方法求得单桩承载力及检验桩的质量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但由于动测的可靠程度还受设备、操作、环境等影响,所以,在采用各种动测法时,均应满足下列原则:应做足够数量的动静对比试验,以检验方法本身的准确程度(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并确定相应的计算参数或修正系数;试验本身可重复;系非破损试验;方法简便快捷。
因各种动测法本身有一定的测试误差,所以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并不少于4根。
目前国内已用于工程检验的动测法根据桩基激振后桩土的相对位移或桩身所产生的应变量大小,分为高应变和低应变两大类。
1. 高应变动测
高应变动测是指采用锤冲击桩顶,使桩周土产生塑性变形,实测桩顶附近所受力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应力波理论分析得到桩土体系的有关参数。
(1) 检测目的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采用实测曲线拟合分析时,可以得到桩侧与桩端土阻力分布,模拟静载荷试验的p – s曲线;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判断桩身质量及缺陷位置;打桩时检测桩身应力和进行桩锤效率的监测,选择沉桩设备与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桩型和桩长。
(2) 检测数量
高应变动测数量,在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施工条件相同时,不宜少于总桩数2%,并不应少于5根。对于一柱一桩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全部进行完整性检测,对非一柱一桩时,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对桩基施工质量有疑问时,应由设计方按有关规范决定增加试桩数量。
(3) 检测方法
① 检测前必须检查仪器的使用状态。每年应由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标定,精度要达2%以上。
试验用锤击必须具备足够的锤击能量
② 对需要进行检测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满足大于等于28d 的强度,桩顶必须处理,要凿除顶部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将桩接长至地坪以上1.5~2倍桩经处,所有主筋均需接至桩顶保护层以下并对桩顶进行加强保护,桩顶混凝土≥C30。同时在锤与桩顶之间设置;有效垫层。
③ 在桩身两侧对称安装两只加速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它们与桩顶之间的距离应≥1.5倍桩经。在进行高应变动测时,必须同时量测每次锤击下桩的最终贯入度。为使桩周土产生塑性变形,单击贯入度不宜小于2.0mm。应力和加速度必须随时间连续测定和采样。在检测过程中要不断比较桩身材料实测阻抗与理论阻抗的关系,锤击时实测力与速度峰值应成正比,如果不符,应立即停捶检查。高应变试验应采用实测曲线拟合分析确定CASE阻尼系数值,拟合计算桩数不宜少于试桩总数30%并不少于5根。
(4) 结果评定
① 应力不应有负值;
② 应力和速度的尾部应归零
③ 一般情况下t1-t2时间段(速度曲线)在F(t) (力曲线)的下方
④ 信号前沿,Z.?V(T)和F(t)曲线基本重合,且共同达到峰值
⑤ FMX(最大打击力)与FHM(根据锤击动量估算的最大打击力)接近、
⑥ 最大的动位移超过2~5mm
⑦ 信号无交流震荡干扰
⑧ 桩底反射明显
⑨ 信号不削顶
⑩ 用拟合法时,拟合曲线完成或拟合系数值,灌注桩不宜大于5%,预制桩不宜大于3%
? 用拟合法时,计算与实测的锤击数(贯入度)接近
(5) 报告审核
① 波形及有关参数是否符合上述结果评定的要求
② 报告中有部分或全部采用拟合法计算承载力
③ 实测承载力应与设计承载力对照
④ 高应变动测可用与部分验收,不宜作为设计依据;宜进行静载荷试验作为设计依据
2、 低应变动测
低应变动测主要采用弹性反射法。它是将桩视为一维的弹性杆件,在桩顶施加一冲击力,产生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传播,当遇到波阻抗存在差异的界面,就会产生反射信号,反射信号由旋转于桩顶的传感器所接收,再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判断桩的质量情况。
(1) 检测目的
主要对各类灌注桩进行质量普查,检查桩身完整性,是否有断桩、夹泥、离析、缩颈等缺陷存在并基本定位。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管桩等桩,主要用于检查桩身完整性。
(2) 检测数量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式抽检,进行低应变动测的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根,对于独立承台形式的桩基础工程必须增加检测比例直到100%检测。
动测后不合格的桩比例过高时(占抽检总数5%以上),宜以相同的百分比进行扩大抽检,设计单位认为需要时,可扩大到普检。
对同一工程中的同一批桩中有疑异的桩,宜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并进行综合分析
(3) 检测方法
检测前,先进行截桩处理至设计标高,凿去疏松部分后用砂轮磨平,安装传感器、放大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显示器(目前常用的PIT动测仪已一体化)。然后在桩顶施加冲击力产生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至桩底或遇界面产生反射信号,再由传感器接收,经分析计算,产生检测结论。
(4) 结果评定
① 根据时域波形,比较入射波于反射波到达时刻及其振幅、相位、频率等特征,进行判断和计算;而波阻抗Z=pVA, p为密度、V为速度、A为截面积,很显然,波阻抗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密度、面积的变化。当桩的密度变化大时,就可能存在着混凝土的疏松、夹泥、离析等;面积变化大时,就可能存在扩颈、缩颈、裂缝、断桩等。波阻抗差异越大,反射信号就越强烈。
② 完整性良好的单桩具有下列特征:
a. 桩底反射明显,无缺陷反射波存在(需要说明,无桩底反射的不一定是坏桩,有桩底反射的一定是好桩)
b. 波形规则,波列清晰,完整桩之间波形特征相似
c. 桩身混凝土平均波速较高
③ 完整性存在缺陷的桩具有下列情况:
a. 桩的界面反射明显,反射信号到达要小于桩底反射时刻
b. 波形受到干涉,波的振幅、相位、频率相对正常桩的波形出现异常,缺陷严重时,易形成多次反射,振幅较大
④ 低应变动测桩身质量评定等级宜为四类(重点):
a. 无缺陷的完整桩
b. 有轻度缺陷,但基本不影响原设计桩身结构强度的桩
c. 有明显缺陷,影响原设计桩身结构强度的桩(可部分利用或降级使用);
d. 有严重缺陷的桩(废桩)。
(5) 报告审核
① 审核报告结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 审看波形图
无缺陷波形图,有桩底反射;有浅部缺陷波形图;有两次反射的波形图
3. 目前有关常用的动测法介绍如下:
(1)打桩分析仪法
是采用大应变打桩分析仪检测桩的承载力,大应变PDA是根据CASE法原理设计的专用仪器,试验时用锤锤击桩顶,然后根据桩顶实测到的力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简单计算确定壮的承载力和断桩结构的完整性,包括缺陷程度和缺陷位置。分析、显示、记录由打桩分析仪及配套仪器自行完成
(2)水电效应法
由激振系统电路放电,每次以模拟信号变成一组数据信号,然后输入到信号处理机中,经过变换得出频谱图。是利用测出的波形曲线和频谱曲线的形态来判断断桩的位置。
(3)应力波反射法
当应力波在一根均匀的杆件中传播时,其大小不发生变化,波的传播方向与压缩波中质点运动方向相同,于拉伸波中质点运动方向相反,应力波反射法检测桩的完整性就是利用应力波的这种特征。当桩身某截面出现扩颈、缩颈、断裂或有泥饼等情况时,就引起阻抗的变化,从而使一部分波产生反射并到达桩顶,由在桩顶安装的拾振器测试并记录下来,则可判断出桩的结构完整程度。
(4)声波透射法
此法是利用波幅比声速对缺陷反应更灵敏,使用接受信号能量平均值的一半作为判定缺陷临界值。此法适用于检测桩经大于0.6m的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
(5)机械阻抗法
本方法有稳态激振和瞬态激振两种方式,适用于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部位

Ⅵ 某建筑场地地基主要受力层为粉细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120kPa,压缩模量Es=5.6MPa。

请仔细核对你给的条件:桩土应力比n=510/120=4.25,你怎么给了个桩土应力比为2,这不是相内互矛盾的么。建议容把桩土应力比n=2去掉,或者把振冲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pk=510kPa去掉。请确定之后再计算。

Ⅶ 管道焊接鱼鳞纹路怎么走

预应力管桩一般分:PC桩(预应力管桩)和PHC桩(高强预应力管桩)
直径分:300、400、500、550、600等规格
按抗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的大小分为:A、AB、B型耐打性按Alt;ABlt;B
设计上,一般考虑地质条件,持力层的选用,经验是标贯在30击左右的土层或砂层基本很难穿透,主要考虑竖向承载力的(侧土比较好),可以采用薄壁A型,要考虑桩的水平承载力(侧土如淤泥等)最好采用厚壁B型,当然两种之间很多种组合可以挑选,把握好水平力或长细比大的用抗侧力强的桩。承载力特征值的选定一般根据地质报告、规范参数、已经本地区经验综合选定,我发现用规范的公式很难算到实际能达到的承载力,但有时审图却需要计算,往往要解释半天,对于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验比较丰富的,采用经验值,其他地方还是适当保守,通过静载试验后慢慢调整,如桩数较多,宜先试桩并试载确定。
管桩成桩主要有柴油锤击打或静力压桩两种。柴油锤要根据承载力合理选用锤重和冲击能量,原则是重锤低击优于轻锤高击,轻锤高击容易打烂桩帽。打入式成桩主要控制有桩长和最后三镇贯入度或两者双控。静力压桩选用压桩重种越为特征值的2.2~2.5倍,静力压桩比较直观,成桩后承载力比较有保证。静力压桩的机械笨重,占地大,对场地尺寸和表层地基承载力有要求。两种成桩方式静力压桩要贵,机械进退场费也贵一点。目前珠三角大约是相差10Yuan/m。施工过程对配桩和接桩有些要求:例如配桩宜一根桩到底不用接桩,有接头宜接头在深处不宜在表面,接桩焊接要求高,要有专业焊工证(固结你是建设方的,尤其需要查这一证),焊缝要均匀饱满,老工程师说面有“鱼鳞状”纹路为好,焊接后要等凉却一定时间后才能继续施工,以免焊缝处入土急冷后冷脆影响使用寿命(这一点很多赶工期的工程很多人做不好),有抗浮设计要求的,对焊缝要求很高,更应该控制好质量。在网上看过报道有用机械卡口式接桩的,我没见过,不过如工艺成熟,我认为会比目前焊缝好,目前焊缝几乎都没做防锈处理,几十年,谁知道会怎样,也许成桩垂直度高的问题不大,垂直度低或有抗浮要求的难说。
桩施工过程难免出现错位,垂直度不好,桩头打烂等,要坚决费桩,重新补桩。桩尖如果碰到孤石,容易断桩或桩头损伤,断桩要费,一般工地会倒2米左右混凝土封底,我认为封底防水的功能难圆其说,倒是可以弥补桩头的损伤。
桩基施工完成后采用动测检测其完整性,采用静载试验或高应变动测法检测承载力。其中高应变动测法并不能完全反映承载力,但比较便宜,静载较贵但是承载力结果权威

Ⅷ 砂层能做地基承载力实验吗

可以做,看下地基勘察报告,如果与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直接用天然地基基础,做静载试验验证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