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仪器测树木多少方
1. 什么仪器能测出树木的格
什么仪器能够测出树木的格?你是说联联吗?直接数就好了,不用仪器去测。
2. 山上的树木怎样测量才好估算方数
测量1.3米处直径,查一元立木材积表。先算出蓄积量(每棵会总) 。如果没有一元立木材回积表。你可以这样算答:每棵树在1.3米处的直径乘以树高,再乘以0.6,汇总后也得出大致蓄积。然后乘以07的出材率系数,就是木材实际材积(方数) 。
3. 一棵树怎么算出它能出多少立方木头
大批量测定树干材积,可根据所测定的立木胸径(树高 1.3米处的树干直径)和树高或原木的小头直径和材长分别查相应的立木或原木材积表即得。板方材按实测长、宽、厚相乘或查板方材积表而得。单株伐倒木、单株立木树干材积,薪炭材材积计算法介绍如下。
伐倒木树干材积
常用计算方法有:
①中央断面求积式,也称胡伯尔公式:
V=g1/2L
量测树干长L、在1/2L处量测直径d1/2,计算出断面积g1/2,代入公式求算材积V。
[图1]
图1
②平均断面求积式,也称斯马林公式: (图1);用于截顶树的量测,分别测定大头直径d0和小头直径dn,并求得断面积g0和gn。
③截顶抛物体、圆锥体和凹面体求积式,也称牛顿公式或里克公
[图2]
图2
式:(图2);利用此式需量测大头,中央和小头3处直径。
④赫斯菲尔德公式:FC=CA
量测树长1/3处直径和小头直径。若取带梢树干,则gn=0,公式变为: G=CB
⑤按区分段计算材积公式:按一定长度l(一般为1米或2米)把树干分成若干段,分别量测每段的中央直
[图3]
图3
径,并量梢头底直径和梢长。 (图3)式中V1、V2……为各区分段材积,V′、l′、g′分别为梢头材积、梢头长、梢头底面积。
单株立术材积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
①胸高形数法:
V=g1.3Hf1.3
式中V为树干材积;g1.3为胸高断面积;H为树高;f1.3为胸高形数。形数一般是根据大量伐倒木的实测数据取得,经过数理统计整理,求得实验回归式,编制出不同树种各直径和树高的形数表,在计算材积时查用。
②实验形数法:
V=g1.3(H+3)fэ
实验形数fэ是根据大量资料的分析而得出的一个经验系数,它随树高的变化要比胸高形数稳定得多,大部分树种的fэ集中在0.40~0.44之间。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常数对待。
[图4]
图4
③望高法:(图4)式中Hr为望高(树干基部至上部直径等于 1/2胸径处的高度);m为测点高(即胸高1.3米,若从采伐点算起则为 1.0米)。此法不需要测定全树高,只用仪器(如速测镜)找到等于1/2胸径处并测出Hr便可计算材积。
[图5]
图5
④丹琴略算法:(图5) ,对计算树高25~30米时的材积较为可靠。
薪炭材材积测定 一般不用单根检尺的方法测定材积,而把它们截成一定长度后堆放成垛,根据所占空间计算一垛的材积。按垛的长、宽、高所计算的空间体积称层积材积,扣除材间空隙而求得的木材体积称实积材积。层积材积可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出实积材积。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材积的直径、弯曲和枝节有关。简易测定方法有:
①相片网点测定法。将所要测定的木材垛横断面拍成相片,覆盖网点板。统计木材断面上所落点数与总点数的比例,即为实积系数。
②对角线比例测定法。在材垛的正面划一个与垛高相等的长方形,在长方形两对角线各牵一皮尺,沿皮尺在各木材头上用粉笔划一条线,量测材头截线的总长度与对角线长度之比即为实积系数。
4. 光学测树仪是什么
(optical dendrometer)
(刘元本)
以光学元件为主要部件,以测定树干上部直径为主要测定用途的间接测树工具。分光叉式、短基线视距仪式和轮尺式三大类。这三类光学测树仪又可彼此结合构成综合式仪器。光学测树仪需要安装放大光学系统;且由于林内光线阴暗、树冠枝叶密集,使树干上部所能测定的高度受到限制,为测定或标定所测上部直径的位置,又必须具有测高器,甚至视距装置。因而其结构较复杂,体积较笨重。应用较多的有如下几种:
DQL-1型测树罗盘仪
具有带读数游标的全圆竖角度盘和12倍放大率、光路转折45°能呈正象、用以测径的分画板视距常数为100的弯管望远镜的罗盘仪。属于光叉式测树仪。其外形与分画板如图1。各测树有关计算公式为:
水平距离: L=100cos2β (竖尺视距时)
L=1001cosβ (横尺视距时)
全高: H=L(tgα—tgβ)
任意高: Hn=L(tgαn—tgβ)
树干中央高所对应的俯仰角的正切函数:
树干直径: D=a·n
式中 仰角α为正值,俯角β为负值,并已改算在式中;α为格值,是所用观测距离的0.1%;n为格数。此测树罗盘仪为中国张绍良与杜丽雁所研制、南通光学仪器厂生产(1981),用于森林调查较为方便,精度亦较高。但不便标定一定高度位置的直径;各测树因子均须计算求得结果。该厂生产的还有DQL-1A型测树罗盘仪(其望远镜为直管,当仰角过大时应用不够方便)和DQL-2型测树罗盘仪(没有安装水平度盘)。
1962年罗比森(D.W.Robison)推荐的由格里(W.Gurley)和格里(L.E.Gurley)设计的专用林业经纬仪是一种操作容易而精确的光叉式测树仪。它不仅具有带读数游标的全圆竖角度盘,而且有12~18倍放大率的可变放大目镜。但仪器重近8磅,连三脚架约20磅,使用不方便。
惠勒五棱镜轮尺
由五棱镜对构成的光学轮尺。简称惠勒轮尺或五棱镜轮尺。是一种手持式轻便光学测树仪(图2)。通过定五棱镜上缘直视树干左侧,同时左右滑动五棱镜使在定五棱镜中见到由动五棱镜反射树干右侧的虚象与实际树干左侧相吻合,此时两五棱镜中动镜入射面的中点到定镜出射面的中点间的垂直距离即树干测点直径。用等腰直角三棱镜代替五棱镜,亦可构成光学轮尺。1962年惠勒(P.R.Wheeler)采用五棱镜的根据是:五棱镜尾部为45°,顶角90°,其余两个角均为112.5°的四棱镜截去尾部所构成,其光学性能可使光线在其入射面上偏折90°,而且不受入射光线与镜面是否垂直的影响。为了在测径的同时测定树高,惠勒在定镜一端的尺身头边安上桑托测斜器,对轮尺进行了改进。
图2 惠勒五棱镜轮尺
a.外形;b.应用;c.光路
TGC-300型光学测树仪
以五棱镜对和可调双圆光楔为主要元件,兼有轮尺式与光叉式的光学测树仪。测径光路如图3。1976年河南农学院园林系等研制。基尺长300毫米。视窗能安上2.4倍的望远镜。光楔圈位于定五棱镜的前方,分为前光楔圈与后光楔圈,安在圈座(角度圈)上可自由旋转。两块顶角相同的圆光楔安在圈中。圈上刻画为双圆光楔构成的偏向角的正切函数即光楔常数K。共刻画K=1/10,1/20,1/25,1/30,1/50,1/100,1/200及∞诸数的分母作为代号。当光楔圈的∞同时与圈座的0°对准,则两光楔构成了平面玻璃。在定五棱镜的左侧安装有偏重度轮测高器。使用时既可手持,又可安在三脚架上。当取双圆光楔的∞对0°时,则与惠勒轮尺使用相同。最大直径量程为300毫米。当被测树干大于此数,就需使用光楔扩大量程,即同步异向转动两光楔圈使某K值(如1/50)同时对准0°。通过如此组合的光楔进行观测,可把待测直径分为位移量Z与位移余量C两部分,再分别观测求和(图4)。具体应用方法有二:①等K分段观察法。测Z时,内光楔圈向右、外光楔圈向左作同步异向转动,到某一K值如1/50,此时拨动动五棱镜便成光楔顶角在左方,读数为Z值。而后与前者相反,即内光楔圈向左,外光楔圈向右作同步异向转动仍到K=1/50处,再拨动动五棱镜便成光楔顶角在右方,读数为C值。因为等K观测Z与C的最大值为300毫米,则等K分段测法最大测径量程为600毫米。②当大于600毫米时,应采取不等K值法分段观测,即测C时所用K值为测Z时的n倍(K′=nK)。例如K=1/50,K′=1/25时,测出Z后乘以2再加上用K′光楔所测Z求和。其最大量程可达900毫米。余类推。这种测树仪可利用短光学轮尺测得大于基尺(n+1)倍长的直径,但利用光叉与距离有关。直径过粗,观测距越远,不易看清测准。一般测定600毫米能保证精度。有了双圆光楔,用测Z值除以K的办法,可得无标尺视距。
图4 TGC-300型光学测树仪的视距与扩大基尺测径量程
1.光楔中树干位移象;2.定五棱镜中树干的位移象;3.光楔视窗
Z为D的位移量;C为D的位移余量;K为位移量与视测距之比
图3 TGC-300型光学测树仪光路
FP-15型测树仪
一种短基线无标尺的视距仪式测树仪(图5)。为英国的巴尔—斯特劳德(Barr and Stroud)公司制造,故常叫巴尔与斯特劳德测树仪。基线长20.3厘米,望远镜放大倍数5.5,能在相距11~110米范围内观测,测距范围11~620米,测径范围3.8~500厘米,俯仰角可达-60°~+60°。仪器净重2.3公斤,测量精度相当高(见表)。测量距离与直径时,对准目标,拧动仪器调节头,从目镜中见到树干分离虚象呈左方同侧上下吻合(真吻合)时,在显微读数镜中读得第一读数;当下方树干虚象的右侧与上方的树干虚象左侧相吻合时(假吻合),读出第二读数。以此两次读数查表或电算得距离或直径。测量树高时,先用测角器对准所选倾斜角的正弦值,或看清树干的适当位置来选定倾斜角,然后用测微器进行调正,直到水准器的气泡居中时,读出正弦值并乘以距离即得树高。
图5 FP-15型测树仪
FP-15型测树仪测量精度数值表
广东林业
(forest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林密,刘集汉)
据中国1977~1981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广东省森林面积为587.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7%,活立木总蓄积量23183.39万立方米。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面积约占全省1/2,蓄积量占60%以上,较集中在中部山区的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等三大林区。这些天然林是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不明显,主要代表树种有陆均松、鸡毛松、母生、坡垒、青皮、加卜、油楠、花梨、红罗、荔枝、子京等。广东大陆天然林具有季雨林特征,大多分布在北江、东江、西江上游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以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北纬24°以北地区,马尾松、壳斗科的树木占优势,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木兰科也较常见。南部以樟科、桑科、大戟科、金缕梅科、壳斗科、山茶科、桃金娘科、清风藤科、木兰科、番荔枝科、无患子科、楝科的树木占优势。现存的天然林多为次生林。人工林以马尾松、杉木、窿缘桉、木麻黄、湿地松、加勒比松、台湾相思、荔枝、龙眼、橡胶树、椰子、油茶、板栗、油桐、柿树等为主。广东省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6600种以上,其中乔、灌木树种有2000多种,列为国家珍贵的保护树种有桫椤、海南粗榧、坡垒、野荔枝、海南油杉、子京、观光木、篦子三尖杉、花梨、青梅、格木等50多种;有森林动物700多种,其中鸟类500多种,列入国家珍贵的保护动物有海南坡鹿、黑长臂猿、华南虎、猕猴、穿山甲、麝、毛冠鹿、水鹿、苏门羚、金猫、孔雀雉、白鹇等30余种。全省已建立了尖峰、鼎湖等20个自然保护区。
广东古代陆地上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在秦汉时期潮州、惠州、广州还有象群、犀牛、孔雀、鳄鱼等野生动物出现。宋室南迁以后,大量人口南下,珠江三角州、琼州及儋州的沿海平原,原来布满原始森林的地方被辟为农田。元代海上运输贸易兴起,造船业发达,进一步加快了对森林的开采和利用。清朝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及战争的摧残下,森林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1949年后,全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资源,到1981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81.20万公顷。100多万公顷的水土流失地区已经治理过半。2500公里的沿海宜林沙荒已基本形成防护林带。用材林基地县发展到56个。修建林区公路1万公里,林区铁路60多公里。以人造板和松香为主体,包括三板(即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和栲胶、紫胶等多品种的新兴工业已经形成。到1982年,已为国家提供原木5455多万立方米、松香180多万吨、各种人造板47万多立方米,以及一大批林副产品。原木的年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10倍以上。
广东省设有林业厅及厅属林业勘测设计院。全省共有国营林场(局)211个,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58个,中等林业学校1所。华南农业大学设有林学系。林业科学技术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有11项,获得林业部、省科学大会、农科大会奖的有50项。这些成果有些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例如:沿海防护林和农田防护林的营造技术;容器育苗的培育;窿缘桉、台湾相思和湿地松、加勒比松等树种的选育和引种;种子园和采穗园的营造;飞机播种造林;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技术;集材索道、装卸桥等的设计等。
5. 有没有什么可以简单测量树木灌幅,胸径,高度的仪器!
有 :
飞艇两驾 千米绳子一根 飞行与上空 用于测量树冠
钢钉一枚 绳子一根 用于测量 胸径.
线垂球一个 飞艇一架 用于测量树高.
6. 测量树的立方的仪器叫什么 我爸让我上淘宝买这个仪器,说叫什么“裁截表”(我爸是这样说的)
你爸说的是“材积表”
是“活立木材积表”或者是“原木材积表”“木材材积表”
不是仪器。是一本书。
7. 有没有什么可以简单测量树木灌幅,胸径,高度的仪器!
有 :
飞艇两驾 千米绳子一根 飞行与上空 用于测量树冠
钢钉一枚 绳子一根 用于测量 胸径。
线垂球一个 飞艇一架 用于测量树高。
8. 测树工具是什么
(instruments of forest mensuration)
(刘元本)
量测树木、林分与木材的仪器工具。包括测径器、测高器、生长测微器,以及林分郁闭度与单位面积林地胸高断面积测定器等。它们的性能多半是单项用途,也有一器多用的。能测定立木任意位置直径的大都具有多种性能。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1958年定义这类测树仪器为测树仪(dendrometer)。为便于野外测树工作的携带与使用,一般要求测树工具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牢固而精确。
测树工具是测树技术的组成部分和推动测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由一般简单机械结构发展为与几何光学原件或电子原件结合的复杂结构。用于测定树干任意可见部位直径的光学测树仪,需配合任意一种测高构件。按其构造不同可分为光叉式、轮尺式和短基线视距仪式三种。但它们可彼此结合构成多性能或高精度的测树仪。利用照象机与单筒望远镜中分画板上的横刻画线等测径的属于光叉式。利用五棱镜对、三棱镜对或平行平板镜构成平行光视线测径的为轮尺式。短基线视距仪式有可变基线与固定基线之别,则往往兼有前二者的特点。单一轮尺式光雪测树仪具有直接读得测量结果的优点,容易现场发现错误而便于重测;同时能兼测一定高度的树干直径和一定直径的干高,有利于立木区分求积、立木材种划分和树干削度或干曲线的量测。林分速测镜属光叉式仪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主要用以测定单位面积林地胸高断面积和任意可见树干。没有放大系统的光学测树仪,一般只能在15~20米远处观测。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轮尺,在北欧,特别在瑞典发展较快。它具有数据分类贮存器,并能向微机直接输入数据,比之穿孔式或划记式自记轮尺有了长足进展。它消除了用一般轮尺测径的数据记录、贮存、传输等人为错误,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计算机数据处理功效。由于遥感材料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测树工具在广义上还包括森林航空象片及量测判读等仪器。
参考书目
B.胡希、C.I.米勒、T.W比尔斯合著,测树学翻译组译:《测树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B.Husch,C.I.Miller,T.W.Beers,Forest mensuration,2nd Ed.,The Ronald Press Company,New York,1972.)
F.Loetsch,Forest Inventory,Vol Ⅱ,B L V Verlagsgesellschaft,München、Bern、Wien,1973.H.K.Теслюк,Мемобы измеримельной максации,Изд.Гесн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Москва,1978.测树数表
(table of forest mensuration)
(常昆)
查定与预估有关伐倒木、立木、林分各种量的数表。它应用数学方法,对单株木或林分的各测树因子之间、测树因子与立地因子之间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相关表的形式表示诸因子数量指标的关系。表中的因变量(亦称目标变量、目标估计量)是难于测定的因子;自变量(亦称辅助因子)是容易测定的因子。因此,通过实测胸径、树高、年龄等易测因子,应用有关数表便可迅速查出如材积、材种出材量、立地生产力、生长量、收获量等难测因子的估计值,从而减轻了调查的工作量。
测树数表种类
按计测目的划分如下几类:①材积表类:包括原木材积表、杉原条材积表、立木材积表等。②干形表类:形数表、形高表、形率表、削度表等。③蓄积量表类:林分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现实林分蓄积量表等。④生长收获表类:收获表;林分或立木生长量、生长率表等。⑤材种数表类:材种表(材种等级表)、材种出材量表等。⑥地位数表类:地位级表、地位指数表等。⑦其他数表:如以重量表示林木干、枝大小的重量表;为利用航空象片估测林分材积编制的航空象片立木材积表;用于估测林副产品资源的林副产品产量表;以影响森林生长的环境因素和影响目标变量的测树因子,以及航片测定因子等为自变量,用多变量及数量化分析方法编制的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数量化航空象片林分蓄积量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以及反映林木的干、枝、叶、根干物质量的生物量表等。每一表种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编表基础资料收集
编表基础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是编制测树数表的关键。收集方法主要有典型选样和随机(含机械)选样两大类。一般以计量为主的数表,如材积表、材种表等多采用随机选取样本的方法;兼有揭示森林生长规律、指导森林经营和计量功用的数表,如收获表、标准表、生物量表等,多用典型选样法,且编制收获表以固定标准地长期观测积累资料为最佳。随机选择,必须符合随机抽样的原则,避免人为的干扰。典型选样,要通过有关因素的控制尽量减少选样误差。无论采用哪一种选样方法,都要在编表区域范围内合理配置样本,使其具有最大代表性。通常根据各类数表性质、功用,以及影响目标变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自然区域的变化情况,确定编表和用表的地域范围。各地以往多按森林自然生长区系或行政区编制数表。随机选取样本的数量,根据影响数表目标估计量的主要测树因子的变动系数与允许误差确定,同时还要满足各条件(如直径组、树高组、年龄组等)样本份量基本呈正态分布的要求;典型选取样本的数量,一般根据所编数表及其目标估计量的性质和控制因素等级(如地位级、树高级、干形级、林分密度级、林分结构类型等)划分的粗细程度,由有经验的专家确定,并以保证各条件平均数有较强的代表性为原则确定条件样本份量。各地编表实用的样本数量,一般远远超过理论计算或经验估计的数量。
编表方法
确定构成数表目标变量的方法,可分为图解法、数式法和综合法三种。①图解法:是早期编表常用的方法。如材积表常用绘制材积直线或曲线方法决定各条件材积平均值;材种表至今还常用绘制曲线法求得不同大小树木或林分的各工业材种出材量(以百分数表示);地位级表、树高级表亦曾用过图解法按等距或按递降比率有规律地调制曲线的编表方法。美国著名的斯克里布纳原木板积表也是按设计好的尺寸,以图解法编制的。②数式法:通过选择适宜的数学模型,根据基础数据拟合回归方程,求解参数值,用已知参数的数学模型求算出数表的目标变量。随着数理统计学和电子计算机在林业上的应用,为多元分析和对多个回归方程进行选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迅速运算的手段,因此,近代广泛采用数式法编制各种数表。由于各类数表的编表项目不同,且诸因子间彼此又存在着各不相同的相关规律,用数学法描述的形式可能有多种,所以选用最适合的数学模型则是提高编表精度的关键。③综合法:是图解法和数式法相结合决定数表目标变量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以数式法拟合相关曲线或直线,只是对线的大小两端略用图解法予以调整,以克服由于该线段条件样本份量过少而带来的趋势性偏差。本法现已不常用。各种数表成果,均需注明基础数据收集的地域范围、样本选取的方法和数量、数学模型及其参数值、统计误差和适用地区。
评价与展望
测树数表反映的目标变量的数值都是大量个体的条件平均数,对某一个体都有或正或负、大小不同的误差。凡计量功用的数表都是用来估算许多个体的总数量的,计量的个体数越多或森林面积越大,其总数量估计值的精度越高。现行的数表,不完全是采用数式法编制的,没有提供利用电子计算机直接运算的条件,需要查表方能达到目的,影响计测工作实现电算化,是主要不足之处。随着电子计算技术和现代应用数学在林业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建立预测各种量的高精度数学模型,将其纳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的应用系统,迅速准确地计测与更新数据的方法,已开始应用,并将得到发展。但现行的数表形式因有其特定的功用,仍不可缺少,特别是林业基层生产部门和小规模的森林调查等各项活动中,尤为需要。近些年来,一些专家主张通过对以往积累的大量资料的分析,搞清林木生长的一般规律和地区性特点,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测树数表的统一系统,使各地区都有适合本区特点的一系列数表和相应的数学模型。中国现已完成了全国林业区划和省级林业区划,为合理确定各树种的各类数表的编表地域范围及建立完善的测树数表统一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9. 测树木高度用哪种测高仪
申请专利号 CN91225979.5
专利申请日 1991.09.27
名称 新型测高器
公开(公告)号 CN2105669
公开(公告)日 1992.05.27
类别 物理
颁证日
优先权
申请(专利权) 董金伟
地址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37号
发明(设计)人 董金伟
国际申请
国际公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测高器,在林业上用于测量树木的高度。其基本原理是按任意相似三角型的原理设计而成。其特征是不需测量水平距,且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经使用,测高精度在±3%之内,测高效率是勃鲁莱测高器的2.5倍。测高树高,只需在被测树木的树干设一2米的标高,在离树木水平距10~40米范围内的任一测点,由仪器瞄准标高,树基或树顶时摆针的停留位置,移动活动标尺,即可从固定刻度盘上确定出树木的高度。
主权项
活动标尺(3)和固定刻度盘(4)与起动钮(7)、制动钮(1)、摆针(5)等部件构成的新型测高器,其特征是活动标尺(3)可沿距摆针(5)圆心垂直距离10厘米的滑动轨迹(6)移动,固定刻度盘(4)粘固于该仪器的内壳上,活动标尺(3)上的刻值与固定刻度盘(4)的各条横线所表示的值相对应。
10. 如何测量山林木材有多少方
如何测量山林木材有多少方
首先需测量山林面积,其次要分区域取样,统计样本中树木密度以及各胸径、高度树木各占有的比例.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计算木材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