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控机床是什么水平
⑴ 中国数控机床同国际先进水平多大差距
差距主要体现在:
1.技术水平方面
由于我国机床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产品设计水平、质量、精度、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5-10年,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大部分要依靠引进技术或合资生产;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15年。同时我国在应用技术及技术集成方面的能力也还比较低,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对滞后,国产的数控机床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高。
2.产业化生产方面
目前我国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数量50%、价值量30%左右),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不多;功能部件的专业化生产及社会化配套能力不高,大量功能部件依靠进口使得我国生产数控机床的成本增高,特别是数控系统--品种和功能少,可靠性不高,一直是我国数控机床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我国数控机床的市场信誉。同时,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市场营销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化的发展。
3.人才方面
由于数控系统是一种专门化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应用科学,它涉及到许多经验的积累。在人才问题上,我国不但人员数量不足,而且现有人员的软件开发能力也不够强。这是因为一般纯粹设计软件的人并不能很好地做系统,数控系统的开发必须和机床的应用相结合,需要的是能将软件设计和加工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我国也培养了不少这样的人才,但僵硬的机制以及激励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人才的大量外流,这就更加拉大了我们与国外在开发能力上的差距。
⑵ 中国的数控机床到底处在世界上什么样的水平
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因为中国的数控技术起步很晚,所以中国的数专控属机床目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您可以留意一下,身边的国产数控设备,基本上都是搭载日本,德国的数控系统,包括台湾的设备都是,系统是机床的大脑,虽然广数近几年发展比较快,可实际上他没多少东西是自己的,而且广数系统大多用于经济型数控车床上面,所谓经济型,就是打价格战的流量型产品,利润很低。机床本体,跟国外也存在差异,中国追求的是量,国外很多机床厂不是追求品质,他们一年可能生产一千台产品,但每台的附加值高,中国机床厂就是一年生产十万台,一台基本无附加值,利润低,所以靠量取胜。
⑶ 中国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是几轴的,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单纯最求轴多少是没用的,要求联动。机床这玩意没有什么最先进。看你干什么。一般三维加内工容的话就说是五轴联动。中国机床也不差。能达到五轴联动的有的是。主要是中国人有这个思维惯性,要求国产东西性能好,价格还得低,是不科学的。
⑷ 现在的数控机床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高速发展,在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稳固提升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引着外资企业的加入来丰富国内市场。在制造行业自动化热潮不减的今天,数控加工已被普及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生产等众多领域。但不得不承认,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成熟度,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国家相比,只能算是初学者。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2014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39.1万台,此项数据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预测,2020年我国数控机床资产规模将达2700亿元。
近年来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事实上,数控加工取代人工操作早已在全国各地各领域掀起巨大风暴。随着用工成本的增高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各行业为加快效率转型,提升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的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专业化设备被引入。
但由于我国不具备成熟的高档数控机床研制能力,因此,制造业企业在制定生产制造工艺的时候,只能选择进口机床或者装配了进口数控系统的国产机床来加工工件。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器”即为数控机床,尤其是高档数控机床。没有制造高档机床的能力,在所有后发制造的环节上,我们都会受制于人。
总是来看,我国数控产业之路依旧漫长。不过,自从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发展到了成熟期之后,各个领域都开始了对于数控机床的广泛关注,相信我国数控机机床行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⑸ 中国数控机床在国际上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这么多年,中,那来里没自有国产系统,广泰,低端。目前广数是国产数控产品最全的了。直接挤占了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国产数控10万以上的机床的市场,大森是三菱的复制版(忽略),市场占有太少)。加工中心也极难见到国产系统总的来说。特别是最近的西门子的808D,并且成功普及的伺服主轴驱动(值得表扬)。
目前格局就是大把利润给FANUC等拿走。基本上是FANUC的地盘。华中也是(基本可以忽略,特别是中,并且终于在980TDB中实现了内置PLc,极少有人用国产系统,还有数控立钻上面。就拿它举例吧。一般10万以上的数控车床,FANUC和西门子如果捋起袖子和国产杀价。那么国产将毫无还手之力。国产的广数和KND。华中主要用户是学校,一直在模仿FANUC!
主要用户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简易数控车床和数控立钻上面。国产系统只能在低端杀价,KND的伺服和电机全部代工,都
集中在低端的经济简易数控车床上。基本上FANUC多。
国产广数做的最好。
一句话,高端产品是国外的天下。
进口系统FANUC占很大市场
⑹ 中国的机床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这么多年,中,那来里没有国产系统自,广泰,低端。目前广数是国产数控产品最全的了。直接挤占了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国产数控10万以上的机床的市场,大森是三菱的复制版(忽略),市场占有太少)。加工中心也极难见到国产系统总的来说。特别是最近的西门子的808D,并且成功普及的伺服主轴驱动(值得表扬)。
目前格局就是大把利润给FANUC等拿走。基本上是FANUC的地盘。华中也是(基本可以忽略,特别是中,并且终于在980TDB中实现了内置PLc,极少有人用国产系统,还有数控立钻上面。就拿它举例吧。一般10万以上的数控车床,FANUC和西门子如果捋起袖子和国产杀价。那么国产将毫无还手之力。国产的广数和KND。华中主要用户是学校,一直在模仿FANUC!
主要用户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简易数控车床和数控立钻上面。国产系统只能在低端杀价,KND的伺服和电机全部代工,都
集中在低端的经济简易数控车床上。基本上FANUC多。
国产广数做的最好。
一句话,高端产品是国外的天下。
进口系统FANUC占很大市场
⑺ 中国的PLC和数控机床处于什么水平
别提水平,中国在水平线以下呢。所有的设备plc全都是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
⑻ 中国的数控机床到底处在世界上什么样的水平
这么多复年,中,那里没有国产系制统,广泰,低端。目前广数是国产数控产品最全的了。直接挤占了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国产数控10万以上的机床的市场,大森是三菱的复制版(忽略),市场占有太少)。加工中心也极难见到国产系统总的来说。特别是最近的西门子的808D,并且成功普及的伺服主轴驱动(值得表扬)。
目前格局乏籂催饺诎祭挫熄旦陇就是大把利润给FANUC等拿走。基本上是FANUC的地盘。华中也是(基本可以忽略,特别是中,并且终于在980TDB中实现了内置PLc,极少有人用国产系统,还有数控立钻上面。就拿它举例吧。一般10万以上的!
⑼ 中国数控机床处在世界上什么样的水平
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因为中国的数控技术起步很晚,所以中国的数控机床目前处版于权一个尴尬的境地,您可以留意一下,身边的国产数控设备,基本上都是搭载日本,德国的数控系统,包括台湾的设备都是,系统是机床的大脑,虽然广数近几年发展比较快,可实际上他没多少东西是自己的,而且广数系统大多用于经济型数控车床上面,所谓经济型,就是打价格战的流量型产品,利润很低。机床本体,跟国外也存在差异,中国追求的是量,国外很多机床厂不是追求品质,他们一年可能生产一千台产品,但每台的附加值高,中国机床厂就是一年生产十万台,一台基本无附加值,利润低,所以靠量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