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椭圆怎么编程
假设椭圆中心在工件坐标零点的位置,以下是精加工椭圆的宏程序:回
答G01X20Y0F0.2;
#1=1;
WHILE[#1LT360]DO1;
#2=20*COS[#1];
#3=11*SIN[#1];
G01X#2Y#3;
#1=#1+1;
DO1;
G00X50;
㈡ 请问哪位老师知道,数控铣铣椭圆球窝,宏程序怎么编写程序
这个不会,挺难的
㈢ 数控铣床g代码怎么编程椭圆
采用复宏指令
追问:
能具体点制么?比如公式什么的,我知道用宏程序,但是不知道怎么编啊。
回答:
有一个具体的数据吗?最好是指粗加工还是精加工,而且数据铣床编程椭圆,可采用自动编程啊?是考试还是实际的要求啊?
追问:
长边A=100.短边B=90.是粗加工用的。我就是想知道他是怎么编的,以便我以后要是有用到的地方我可以自己编一下。
回答:
O0100;G00G40G80G49G54;M03S1500:X50Y0Z10;G01Z-20F200;#1=0;#2=180;#8=200;wHILE=[#1LE#2]DO1;N1
#3=45*COS[#1];
#4=50*SIN[#1];G01X[#1]
Y[#1]F[#8];
#1=#1+0.5;END1;G01x60F500;G00Z50;M30;
补充:
我写了一个精加工程序,因时间关系,可能有点小问题,可调试后修改,另外,粗加工时可根据坐标进行外形的粗加工。如采用圆弧进行,可相互交流。
㈣ 怎样用数控铣床加工椭圆,只需编程,急用……谢谢
假设椭圆中心在工件坐标零点的位置,以下是精加工椭圆的宏程序:用宏程序粗加工的话请版另行提权问。
G01X20Y0F0.2;
#1=1;
WHILE[#1LT360]DO1;
#2=20*COS[#1];
#3=11*SIN[#1];
G01X#2Y#3;
#1=#1+1;
DO1;
G00X50;
需要解释的话再找我!
不要宏程序的话,可以拿圆弧逼近,用AUTOCAD先画椭圆出来,然后用圆弧逼近!出来的都是近似值!这样,如果零件精度要求不高的话,也能出来椭圆!
㈤ 数控铣,铣出来的圆是椭圆怎么调参数
首先查看系统是否有刀具补偿,如果有请置0。排除加工工艺和外界因专素没有问题后。
可以断定是属机床本身精度造成的,加工圆成椭圆这现象在调机床的眼里是最普遍不过的一个现象,当然也是最易解决的。
1、如果是新出厂的,建议找厂家调整,最好是打一下循圆检验,就是平常说的打下BALLBAR,一般情况是XY轴的伺服增益没调好,如果加工出来的是X轴是长轴,Y轴是短轴,说明,X轴跑快了,Y轴跑慢了,那么把长轴的速度环增益调小,在机床出厂说明书里一般都会介绍到。
2、如果是用过很多年的老机床那要先修整机械结构,排除机械配件松动或磨损严重造成,之后再调整伺服参数,甚至要调整系统参数主要有间隙补偿和线性补偿。
㈥ 求数控铣床铣椭圆的方法
#24=Xo;Xo 是凸半球球心的X绝对坐标值#25=Yo;Yo 是凸半球球心的Y绝对坐标值#26=T; T 是凸半球最终加工深度#11=H; H是凸半球球顶的Z绝对坐标值#4 = I; I 是凸半球的圆弧半径#5=J; J是立铣刀半径#17=Q; Q是Z向下刀每次的深度#3=C; C是切入圆弧半径(C大于等于J)#9=F; F是切削速度O0001;#37=#17;G90G0X[#24+#4+#5+#3] Y[#25];刀具移动到X轴上Z[#11];刀具下降工件上方WHILE[#11LT#26]D01;#11=#11-#17;任意层的Z向高度坐标计算#30=SQRT[#4*#4-[#4-#37]*[#4-#37];刀具中心轨迹在任意层的圆弧半径计算#37=#37+#17;G90G01Z#11F[3*#9];绝对方式,刀具支线下降到当前层高G01X[#24+#30+#5+#3] Y[#25-#3];直线插补到切入圆起点G91G02X[-#3] Y#3 R#3F#9;增量方式,以1/4圆弧切线切入G03I-[#30+#5];在当前层高上进行整圆插补G02X#3 Y#3 R#3;以1/4圆弧切线切出(这里以圆球为例X,Y,R相等)G01Y[-#3];直线插补到X轴上END1;G90G0Z100;M30;我亲手写的,很累啊,块给分吧!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㈦ 数控铣加工椭圆如何编程
实际应用中,还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椭圆形加工特征。在现今的数控系统中,无论硬件数控系统,还是软件数控系统,其插补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实现插补运算的方法有所区别。常见的是直线插补和圆弧擂补,没有椭圆插补,手工常规编程无法编制出椭圆加工程序,常需要用电脑逐一编程,但这有时受设备和条件的限制。这时可以采用拟合计算,用宏程序方式,手工编程即可实现,简捷高效,并且不受条件的限制。加工如下图所示的椭圆形的半球曲面,刀具为R8的球铣刀。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和圆的参数方程来编写宏程序。
椭圆的参数方程为:X=A*COS&;
Y=B*COS&;
其中,A为椭圆的长轴,B为椭圆的短轴。
编制参考宏程序如下:
%0012
#1=0
#2=20
#3=30
#4=1
#5=90
WHILE
#5
GE
#1
DO1
#6=#3*COS[#5*PI/180]+4
#7=#2*SIN[#5*PI/180]
G01X[#6]F800
Z[#7]
#8=360
#9=0
WHILE
#9
LE
#8
DO2
#10=#6*COS[#9*PI/180]
#11=#6*SIN[#9*pi/180]*2/3
G01X[#10]Y[#11]F800
#9=#9+1
(计数器)
END1
#5=#5-#4
(计数器)
END2
M99
在上例中可看出,角度每次增加的大小和最后工件的加工表面质量有较大关系,即记数器的每次变化量与加工的表面质量和效率有直接关系。希望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注意。
㈧ 数控铣床椭圆宏程序怎么编程,详细的
O0001
G43G49G64G80
G54G17G90
M03M08S800T1F200
G00G43H01Z50
G00X0Y0
Z0.2
G01Z-2F60
G01G41D01X20Y0 添加刀具补偿g41
#3=0 起始角度为专0
WHILE [#3 LE 360] DO1
#1=20*COS[#3] 长半轴 为20
#2=10*SIN[#3] 短半轴 10
G01X#1 Y#2 F1000
#3=#3+1 每次属角度增长 1度
END1
G01Z0.2F100
M08
G00Z50
G40X0Y0
M05
M30
㈨ 数控铣床加工椭圆宏程序
好办,你先得看图纸(显然这是废话,不过这是事实)
加工前记得把工件坐标糸原点对在在椭圆的中心
你是不是直接或间接找到了这个椭园长轴和短轴的长度了?(图纸没标错没标漏尺寸的话,一定能找出)
有了这个两个尺寸,这个椭园就可以确定了
接下来,你根据上面的两个尺寸写出椭园的标准方程(不知道什么是椭圆的方程,不知道什么是椭圆的轴?
好吧,送佛送到西,椭园的标准方程是:(x/a)括号外面平方+(y/b)括号外平方=1,a是长轴长度,b是短轴长度)
要是你还不明白,回去找你们高中数学老师去,要不去自学《平面解析几体》
把方程写 y=f(x)(1号等式 ) 的形式
显然,x变,y也跟着变
关键部分开始:
以西门子802S为例,具体思路为:
先告诉机子,R1=a R2=0 。。。。 R1=a R2=0
再让刀到X=R1,y=R2的地方 MKARKE1:G01 X=R1 Y=R2
注:"MKARTE"是一个记号,等下你就明白在这做记号的原因了
再告诉机子,现在的R1比刚才的R少了0.01了 R1=R1-0.01
再告诉机子,R2是随着R1按椭园规律变化的, R2=f(R1)既代入1号式
好了,直线拟合: G01 X=R1 Y=R2
(因为R1只减少了0。01,因此这一步,刀只动了一点点,几乎看不到)
现在问机子,我们的参数R1等于零了没?
如果没等于零,程序跳转到MKARKE的地方 IF R1>0 GOTOB MKARKE1
这样,机子就从上MKARKE1的地方往下走,走到 IF R1>0 GOTOB MKARKE1的地方发现R1比零大,于是他又跳到MKARKE1的地方重新走,每走一遍X坐标就小了0。01,Y跟着增加,直到X走到零时,我们椭园第一象限的轮廓也完成了,然后退刀
G00Z5
G00X100Y100
椭园是对称的,其它象限的走法,雷同,自己研究吧,比如在第五程序断中,
如果写成G01 X=R1 Y=-R2,则会走出第四象限的轮廓
还有一种用椭圆参数方程编程的方法,不用分四次走,不过本质上是一样的
好了,费了这么大的劲,你是不是多给几分呢?
㈩ 数控铣床椭圆宏程序编程
西门子:
长半轴=45
短半轴=25
O0001
T1D1
N13G90G00X65Y0Z100.0 刀具运行到(65,0,100)的位置
N14S1000M03
N15G01Z-10F1000.0 刀具下到-10mm
N16#114=0 赋初始值
N18#112=45*COS[#114] 计算X坐标值
N20#113=25*SIN[#114] 计算Y坐标值
N22G01G42X[#112]Y[#113]D02F200.0走到第一点 N24#114=#114+1 变量#114增加一个角度步长
N26IF[#114LT361]GOTO18 条件判断#114是否小于361,满足则返回18
N28G01G40X65Y0 取消刀具补偿,回到(65,0)
N30G90G00Z100.0M05 快速抬刀
N32M30 程序结束
发那科:
长轴48,短轴36
程序如下:
O1001(主程序)
T0101
G94S700M03M08
G54
G00G43Z30
G90X40Y0
Z2
G01Z0F150
M98P120L9(去毛坯余量,每次切深2毫米)
G00Z3
M30
O120(毛坯余量子程序)
G91G01Z-2
G90
#103=360(角度变量初赋值)
N100 #104=18*COS[#103](X坐标值变量)
#105=24*SIN[#103] (Y坐标值变量)
G41 X#104 Y#105 D01
#103=#103-1(角度增量-1)
IF[#103GE0]GOTO100(如果角度大于等于0,则返回执行循环)
G40G01X40Y0
M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