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控仪器 » 温度需要什么气象仪器测量

温度需要什么气象仪器测量

发布时间: 2021-01-26 15:35:24

『壹』 气象仪器的气温观测仪器

气温系以温度计量测之,指在距地面1.25 - 2.00公尺间流动,而不受太阳直达辐射影响之空气温度而言。 有关气温观测仪器之史料如下:
1592年:荷兰人C. Drebbel von Alkmar与意大利人Galileo Galilei同时发明空气温度计。
1620年:荷兰人C. Drebbel von Alkmar 发明酒精温度计。
1643年:德国人Kircher 发明水银温度计。
1665年:荷兰人Huygens 作温度计温标,订水之冰点及沸点。
1714年:德国人G.D. Fahrenheit 制作水银温度计,订华氏温标。
1730年:法国人Reaumur 制订列氏温标。
1742年:瑞典人Anders Celsius 制订摄氏温标。
1794年:英国人Daniel Rutherford 发明最高最低温度计。
1887年:德国人R. Assmann 发明通风乾湿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气象仪器发展神速,法国巴黎Richard公司依照 Bourdon氏发明之巴塘管原理而制作自记温度计,近年因仪器自动化而使用白金电阻温度计,在特殊用途上,尚有光学温度计之发明。 气温观测仪器之简介如下:
(1)双管温度计(Sheathed Thermometer)
使用时间:自设站迄今
用途:测量气温
构造及原理:
原理与单管温度计相同,构造则略有差异,即利用毛细管连接于圆形感应部,毛细管再固定于刻度板上。感应部连接外套管,外套管内填入乾燥空气,使不致因冷热而使水汽凝结于管壁,影响读数,外套管上端再与以封闭。双管温度计之好处在于刻度板因不与外界潮湿空气接触,所以刻度不致模糊,而内部之乾燥空气亦可隔绝辐射热之影响。
(2)黑(白)球温度计(Globe Thermometer)
使用时间:
用途:自设站至民国四十年代
构造及原理:
用玻璃制温度计,将感温球部涂成黑 (白)色封入玻璃制之套管内,玻璃套管球部作成球形,直径约 5.8 公分,刻度部分作成圆筒形,内径较温度计约大一倍,温度计插入后,用铜片在靠近球部及顶端各作一处支撑,然后除外管内侧抽成真空后封闭,测量辐射时与白球温度计同时使用,利用二者之差求得辐射量。
(3)海水温度计(Marine Thermometer)
使用时间:自设站至民国三十年代
用途:测量海水温度用
构造及原理:
温度计以水银作为感温液,最小刻度为0.2 ℃,测定范围 -15℃ ~ +45℃。温度计刻度部分以不锈钢套固定,感应部则插入以皮革制成之蓄水桶内,不锈钢套上端有一钩环,可以系上铁链或绳索。使用时,将铁链及温度计放入所需测量深度之海水中,俟皮革内之海水与其环境之海水温度均匀时,拉起温度表,即可读出该层海水之温度。

『贰』 气象观测场的仪器安装要求

仪器要求与允许误差范围基准部位
干湿球温度表 高度1.50m ±5 cm
最高温度表 高度1.53m ±5 cm最低温度表 高度1.52m ±5 cm
温度计 高度1.50m ±5 cm
湿度计 在温度计上层横隔板上
毛发湿度表 上部固定在温度表支架上横梁上
温湿度传感器 高度1.50m ±5 cm
雨量器 高度70cm ±3 cm
虹吸雨量计 仪器自身高度
翻斗式遥测雨量计 仪器自身高度
雨量传感器 高度不得低于70cm 口缘
小型蒸发器 高度70cm ±3 cm
E-601B型蒸发器(传感器) 高度30cm ±1 cm
地面温度表(传感器) 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土中一半 感应部分中心
草面温度传感器 离地面6cm ±1 cm
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 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土中一半 感应部分中心
曲管地温表(浅层地温传感器) 深度5、10、15、20 cm ±1 cm
倾斜角45° ±5°
感应部分中心
直管地温表(深层地温传感器) 深度40、80 cm ±3 cm
深度160 cm ±5 cm
深度320 cm ±10 cm
感应部分中心
冻土器 深度50-350 cm ±3 cm
内管零线
日照计(传感器) 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纬度以本站纬度为准 ±0.5°
方位正北 ±5°
辐射表(传感器) 支架高度1.50m
直射、散射辐射表
方位正北 ±0.25°
直射辐射表(传感器):
纬度以本站纬度为准 ±0.1°
支架安装面底座南北线
风速器(传感器) 安装在观测场高10-12 m 风杯中心
风向器(传感器) 安装在观测场高10-12 m
方位正南(北) ±5°
方位指南(北)杆
电线积冰架 上导线高度220 cm ±5 cm
定槽水银气压表 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水银槽盒中线
动槽水银气压表 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象牙针尖
气压计(传感器) 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感应部分中心
采集器箱 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叁』 气象观测站记录气温的仪器叫什么

双金属温度计(温度计)

『肆』 气象观测是预报天气和了解当地气候状况的基础工作。气象台站常用温度表、太阳辐射仪和蒸发皿等仪器测量当


小题复1:B
小题2:A
小题3:A

『伍』 气象仪器的自记温湿度仪

自记温湿度仪(Thermo-hygrograph)
使用时间:民国六十年代迄今
用途:连续量测气温及湿度
构造及原理:
以双金片为气温量测之感应部,以脱脂毛发为湿度量测之感应部。气温升降时,双金片随之变形,其变量以传动部机械放大,记录于自记时钟之上层记录纸上。湿度变化时,毛发亦随之伸缩,其伸缩量亦以传动部机械放大,同样记录在下层记录纸上。虽然很早就在市面贩售,但因单机之记录纸放大倍率较大,容易读数,所以至本局自动气象测报系统启用后,才被作为备品使用。

『陆』 气象色谱仪的标定

色谱仪仪器没有“标定”一说,只有定量用计量用具才有标定。气相只有“检定”,是国内相关有资质的计量部门上门对你的仪器进行检定,出具检定报告。有这个报告,国内的相关审查机构才能承认你的仪器是符合国家要求的。检定需要在固定周期进行复检。一般色谱仪为检定周期为2年。
剩下的对仪器性能的检定还有“3Q认证”,属于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全面认证,与国内的检定相比,过程严谨复杂和认证尺度严格,仪器所得数据能够被FDA和欧盟承认。但是由于国内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所以并不是法律承认的检定程序,经过认证的仪器还是要通过定期的检定才能被国家承认。
另外就是仪器出现异常之后,用户自己可以对仪器进行“验证”,通过起草验证方案,合理设计安排验证计划,得出验证结果,从而对仪器的性能能够全面掌握。

国内的检定操作规程为:JJG700-1999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网络搜索词条可以得到下载链接。
下面是是我手头的检定规程,贴出部分内容,以供参考。想得到该文件可以私信找我。
2 检定条件

3.1 检定环境和仪器安装要求
3.1.1 检定环境
3.1.1.1 环境温度:5℃~35℃
3.1.1.2 环境相对湿度:20%~80%
3.1.1.3 室内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的物质,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3.1.2 仪器安装要求
3.1.2.1 仪器应平稳而牢固地安置在工作台上,电缆线的接插件紧密配合,接地良好。
3.1.2.2 气体管路应使用不锈钢管、铜管、聚四氟乙烯管、尼龙管,禁止使用一般的橡皮管。
3.2 检定设备
3.2.1 1秒表:分度值<0.03s。
3.2.2 注射器:满量程10ul,需校准,校准方法见附录A
3.2.3 空盒气压表:测量范围800hPa~1,060hPa,测量不确定度≤2.0hPa。
3.2.4 流量计:测量不确定度≤1%。
3.2.5 铂电阻温度计:(Pt100)准确度≤0.3℃。
3.2.6数字多用表:电压测量不确定度5μV,电阻测量不确定度0.04Ω(电流1mA),或色谱仪检定专用测量仪。
3.3 标准物质
3.3.1 苯-甲苯溶液;
3.3.2 正十六熔-异辛烷溶液;
3.3.3 甲基对硫磷-无水乙醇溶液;
3.3.4 丙体六六六-异辛烷溶液;
3.3.5偶氮苯-马拉硫磷-异辛烷溶液;
3.3.6氮(氦、氢)中甲烷标准气体。
注:应使用经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布,并具有相应标准物质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提供的标准物质。
4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4.1 一般检查检查
4.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国内制造的仪器应标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
4.1.2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用试验液检查气源至仪器所有气体通过的接头,应无泄漏。
4.1.3 仪器的各调节旋钮、按键,开关、指示灯工作正常。
4.2 载气流速稳定性检定
选择适当的载气流速,待稳定后,用流量计测量,连续测量6次,其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
4.3 温度检定
4.3.1 柱箱温度稳定性检定
把铂电阻温度计连线连接到数字多用表(色谱仪检定专用测量仪)上,然后把温度计的探头固定在柱箱的中部,设定柱箱温度为70℃,加热升温,待温度稳定后,观察10min,每变化一个数记录一次,求出数字多用表最大值与最小值所对应温度差值,其差值与10min内温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比值,即为柱箱温度稳定性。
4.3.2 程序升温重复性检定
按4.3.1的检定条件和检定方法进行程序升温重复性检定。选定初温50℃,终温200℃.升温速率10℃/min左右。待初温稳定后,开始程序升温,每分钟记录数据一次,直至终温稳定。此实验重复2~3次,求出相应点的最大相对偏差,其值应≤2%。结果按下式计算。
相对偏差=
式中;——相应点的最大温度(℃);
——相应点的最小温度(℃);
——相应点的平均温度(℃)。
4.4 衰减器换档误差检定
在各检测器性能检定条件下,检查与检测器相应的衰减器的误差,待仪器稳定后,把仪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数字多用表(或色谱仪检定专用测量仪)上,在衰减为1时,测量一个电能值,再把衰减置于2,4,8……直至实际使用的最大档,测量其电压,相邻二档的误差应小于1%。
4.5 TCD性能检定
4.5.1 检定条件见表2
4.5.2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检定
按表2的检定条件,选择灵敏档,设定桥流或热丝温度、待基线稳定后,调节输出信号至记录图或显示图的中部,记录基线半小时,测量并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4.5.3灵敏度检定
根据仪器的总体用途,可按4.5.3.1或4.5.3.2方法进行检定
4.5.3.1 用液体标准物质检定
按表2的检定条件,待基线检定后,用校正的微量注射器,注入1~2μL5mg/mL或50mg/mL的苯—甲苯溶液,连续进样六次,记录苯峰面积。
4.5.3.2用气体标准物质检定
按表2的检定条件,进入1μmoL/moL的CH4/N2,CH4/N2或CH4/He标准气体,连续进校六次,记录甲烷的面积。
4.5.3.3 灵敏度的计算
STCD=(2)
式中:STCD——TCD灵敏度(mV·ml/mg);
A——苯峰或甲烷峰面积算术平均值(mV·min);
W——苯或甲烷的进样量(mg);
FC——校正后的载气流速(ml/min)。
载气流速的校正见附录B。
用记录器记录峰面积时,苯峰或甲烷峰的半峰宽不小于5mm,峰高不低于记录器满量程的60%,(2)式中的峰面积A按(3)式计算。
A=1.065C1C2A0K (3)
式中:A——苯峰或甲烷峰面积
C1——记录器灵敏度
C2——记录器纸速的倒数
A0——实测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K——衰减倍数。
4.6 FID性能检定
4.6.1 检定条件见表2
4.6.2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检定
按表2的检定条件,选择较灵敏档,点火并待基线稳定后,调节输出信号至记录图或显示图中部,记录半小时,测量并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4.6.3 检测限检定
根据仪器的具体用途,可按4.6.3.1.或4.6.3.2方法进行检定。
4.6.3.1用液体标准物质检定
按表2的检定条件,使仪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入1~2μl,浓度为100ng/μl或1,000ng/μl的正十六烷-异辛烷溶液,连续进样六次,记录正十六烷峰面积。
4.6.3.2用气体标准物质检定
按表2的检定条件,进入100μmol/mol的CH4/N2标准气体,连续进样6次,记录甲烷峰面积。
4.6.3.3检测限的计算
DFID= (4)
式中:DFID——FID检测限(g/s);
N——基线噪声(A)
W——正十六烷或甲烷的进样量(g);
A——正十六烷或甲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A·s)。
4.5 FPD性能检定
4.7.1 检定条件见表2。
4.7.2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检定
按表2的检定条件,测量方法与4.6.2相同。
4.7.3 检测限检定
按表2 的检定条件,使仪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浓度为10ng/μl的甲基对硫磷-无水水乙醇溶液,进样1μl~2μl,连续进校六次,记录硫或磷的峰面积。
4.7.4 检测限的计算

硫: DFPD= (5)

磷: DFPD= (6)
式中: DFPD——FPD对硫磷或磷的检测限(g/s);
N——基线噪声(mV)
A——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mV·s)
W——甲基对硫磷的进校量(g)
h——硫的峰高(mV)
W1/4——硫的峰高1/4处的峰宽(s);
ns=
==0.122
np=
==0.118
4.5 ECD性能检测
4.8.1 检定条件见表2
4.8.2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检定
按表2 的检定条件,选择较灵敏档,调节输出信号至记录图或显示图的中部,待基线稳定后,记录半小时。测量并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4.8.3 检测限检定
按表2 的检定条件,使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微量注射注射器注入浓度为0.1ng/μl 的丙体六六六-异辛烷溶液。进样1~2μl,连续进样6次,记录丙体六六六峰面积。
4.8.4 检测限的计算
DECD=
式中:DECD——ECD检测限(g/ml);
N——基线噪声(mV):
W——丙体六六六的进样量(g):
A——丙体六六六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mV·min)
FC——校正后的载气流速(ml/min)
4.9 NPD性能检定
4.9.1 检定条件见表2
4.9.2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搂表2 的条件,选择量程灵敏档和适当的衰减,待基线稳定后,记录基线半小时,测量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4.9.3 检测限检定
搂表2 的条件,选择量程灵敏档和适当的衰减,用微量注射器注入1~2μl浓度为10ng/
μl的偶氮苯-10ng/μl马拉硫磷-异辛烷混合溶液,连续进样6 次,计算偶氮苯(或马拉硫磷)磷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4.9.4 检测限的计算
氮 DNPD= (8)
式中:W——注入的样品中所含偶氮苯的含量(g);
A——偶氮苯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nN=×氮的原子量
==0.154
磷 DNPD= (9)
式中: W——注入的样品中所含马拉硫磷的含量(g);
A——马拉硫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NP=×磷的原子量
==0.0938
4.10 定量重复性检定
定量重复性以溶质峰面积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依下式计算:
RSD=××100%
式中:RSD——相对标准偏差(%);
n——测量次数;
——第I次测量的峰面积;
——n次进样的峰面积算术平均值;
——进样序号。证书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5.1 按本规程要求检定并达到表1中技术指标的合格失误仪器发给检定证书证书,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告书.
5.2 气相色谱仪的检定周期为2年.

『柒』 室外气象站都包含什么设备

室外气象站系统FT-QXZ08 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由集成一体化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器、多种传感器、支架及防护箱、太阳能供电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软件包括数据接收平台和移动客户端软件。

『捌』 气象站里测量气温用的温度计装在百叶箱里,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以你这答案来讲,只有A是对的,以下资料参考一下。
8.2 百叶箱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内外部分应为白色。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8.2.1 结构
百叶箱通常由木质和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箱壁两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º,呈“人”字形,箱底为中间一块稍高的三块平板,箱顶为两层平板,上层稍向后倾斜。
木制百叶箱分为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mm、宽460mm、深290mm,用于安装干球和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内部高612mm、宽460mm、深460mm。用于安装温度计、湿度计或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玻璃钢百叶箱内部高615mm、宽470mm、深465mm。用于安装各种温、湿度测量仪器。
8.2.2 安装
百叶箱应水平地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支架上。支架应牢固的固定在地面或埋入地下,顶端约高出地面125cm;埋入地下的部分,要涂防腐油。架子可用木材、角铁或玻璃钢制成,也可用带底盘的钢制柱体制成。多强风的地方,须在四个箱角拉上铁丝纤绳。箱门朝正北。
8.2.3 维护
百叶箱要保持洁白,木质百叶箱视具体情况每一至三年重新油漆一次;内外箱壁每月至少定期擦洗一次。寒冷季节可用干毛刷刷拭干净。清洗百叶箱的时间以晴天上午为宜。在进行箱内清洗之前,应将仪器全部放入备份百叶箱内;清洗完毕,待百叶箱干燥之后,再将仪器放回。清洗百叶箱不能影响观测和记录。
安装自动站传感器的百叶箱不能用水洗,只能用湿布擦拭或毛刷刷拭。百叶箱内的温、湿传感器也不得移出箱外。
冬季在巡视观测场时,要小心用毛刷把百叶箱顶、箱内和壁缝中的雪和雾凇扫除干净。百叶箱内不得存放多余的物品。

『玖』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中文版一共多少个版本

温度测量仪器 玻璃复温度表 双金制属片温度计 金属电阻温度表 热敏电阻温度表 温差电偶温度表 石英晶体温度表 空盒气压表 微压计湿度测量仪器 干湿球温度表 毛发湿度表 露点仪 电阻式湿度片 薄膜测湿电容风的测量仪器 风速测量仪器 达因风向风速计辐射测量仪器 降水量测量仪器 能见度测量仪器 ① 透射型 ② 散射型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