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适合的仪器有哪些
1. 如何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一)、教给学生常用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身心特点等原因,对许多实验仪器及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不清楚,若不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使用方法,小学生在使用仪器和材料实验时,既影响课堂质效,又容易出错,弄不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课堂教学事故。(像酒精灯、试管等这类实验仪器的使用。)“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中的实验材料:电池、导线、小电珠,小学生尽管很熟悉,也能用很多种方法使小电珠发亮,但多数小学生实验的盲目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撞天浑”。那么这样的科学课堂教学就不利于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磨刀不误砍材工”,花几分钟让学生弄明白:小电珠要发亮,必须将金属小圆点、金属螺纹用导线接通;电池也有两个接线点,即两极――正极,也就是电池的铜帽(电流流出来),负极,也就是电池的锌皮(电流流回去)。学生再做“小电珠发亮”的实验时就有较强的针对性了。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在小学生遇到新的仪器或工具是,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接触,引导他们认识并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至于是教师讲解、示范,还是让学生实验中探索,或是实验后引导学生归纳,这要根据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具体特性而定。
(二)、教师科学实验示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两类实验,一类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一类是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即使是后者,有时候也需要教师科学实验示范,尤其是刚接触科学课程不久的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的科学实验示范(或是教师单独示范、或是师生合作示范),能有效给学生作出垂范,有助于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基础。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身教重于言教”。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教师的科学实验示范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程序、过程和结果的良好实验习惯。在学生交流“点亮我的小灯泡”的实验后,我就同学生合作,向全体同学科学示范了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小灯泡,亮不亮,要看锌皮与铜帽,金属螺纹与小圆点是否都接上。四个全接它就亮,四者缺一它不亮。”
(三)、学生分组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关键。
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学生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充提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同时又提出了“科用累能”,即从事各种不同活动、各种不同职业积累各种不同能力。那么作为小学生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所必须具备的科学实验能力,当然也必须在小学生不断的科学实验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程序、过程和结果的良好实验习惯。如“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分组实验中,我就注重让学生用图示法记录小灯泡发亮(一根电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法
(四)、注重学生记录、分析、整理、归纳和交流,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必要补充。
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更要培养他们整理、归纳数据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创造之能力。因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如实作好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记录、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因而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师生之间的实验交流,让学生把他们实验中的困惑与经验,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 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仪包含哪些仪器
身高体重测试仪
肺活量测试仪
坐位体前驱测试仪
仰卧起坐测试仪
50米跑测试仪
跳绳测试仪
3. 当我们进入实验室时科学老师会根据小学生实验守则致提出意见要求你记往哪些
小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整洁,进入实验室后应按指定专位置就坐。不得大属声喧哗及自行摆弄仪器装置。
二、学生在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前应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器材进行认真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
四、公共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各组仪器未经教师许可,不得随意移动。
五、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实验记录、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按规定填写好实验报告。
六、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和实验材料。实验中损坏仪器应主动向教师报告,凡因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而造成的仪器损坏和药品浪费,应照价赔偿。
七、废纸、废液、火柴梗及玻璃片等杂物不得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抛,应倒入废液缸或垃圾箱中。
八、实验完毕,应整理仪器装置,清洗器皿,搞好卫生,关闭电源、水源,经教师检验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 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仪包含哪些仪器
肺活量,视力,血压,腹部按压。好像小学的只有这些……
5. 小学生学汉语拼音的仪器
小学生学汉语拼音的仪器(yí qì)
6. 小学生怎样预防近视(使用仪器的除外)
1.预防近视。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读写姿势要坐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不躺着看书。乘车走路时不看书。
2.读写时间不宜过长。每隔50分钟左右要放松休息一下,或是做做眼健康操,或是到窗前眺望远处。
3.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操作电脑和玩电子游戏。
4.注意防止眼外伤,异物入眼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5.不用手揉眼睛,不用脏手帕或脏毛巾擦眼睛。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浴具。
6.不直视太阳(尤其是在正午)和电焊光,以免烧伤眼睛。
多吃对视力有益的桂圆肉、山药、胡萝卜、菠菜、番薯、芋头、玉米、动物肝脏、牛肉、桑椹、红枣等食物,或者以红枣、人参、枸杞、菊花、罗汉果泡茶饮用,也可护眼。
熨目法:早上起床后,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以手掌熨贴双眼,反复3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吐气法: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徐吸气,待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
折指法:是指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扳的屈伸运动。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此法坐、立、卧皆可做,每天坚持早晚各做1遍,不仅能养脑明目,对有白内障和其他眼病者也有一定疗效。
7. 小学生作文《我最关心的一件事》
考试结束,轻松的伸了一下懒腰,真想把考前的疲劳抛到九宵云外,然而却牵肠挂肚的关心起了我的成绩。
这一次我确实努力了。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回成绩也不知如何?
夜里,本想好好的睡一觉,却很难和上那双疲倦的眼皮。那卷纸上一道道题,一个个符号,老在眼前跳跃;那错误的答案,修改的痕迹又在脑中闪过。“唉!只错了那个选择,不应该错的呀!也不知那个选择要扣多少分、、、、、、”伴着我的“选择题”辗转着睡去。
清晨起来,揉揉腥红的双眼,匆匆吃了口饭,急忙向学校跑去。班级只来了几名同学,放下书包,急忙去敲办公室的门,敲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办公室的门还锁着,老师还没有来。叹口气回到班级,又和同学唠叨起我那不知结果的试卷。快要把卷纸从头讲到尾时,才发现他正神经质的看着我,猛然想起,他是在班级里打狼的红椅子。说了句“sorry”,忙把头埋进了书里。
下课了,几个箭步飞进了办公室,推开混乱的看分人群,来到班主任的桌前,查看自己的分数。刚翻了几页,就被班主任赶回了班级,理由是影响办公室纪律。“老师呀!就这么折磨我们这受苦受难的人呀!”心理又是倍感焦急。更加痛苦的是,班主任最后甩出的一句话:“不准再到办公室查分!”
整整一天,焦急、痛苦、期望编织成一张网,把我紧紧的裹了起来,我就象那尼龙网里吐着泡沫的螃蟹,等待着最后的判决。
总算等到了发表成绩,名次排出来了。我习惯的从中间往前找了起来。每次都能很快的找到,而这次却迟迟还没到来,不禁一丝喜悦。10名、7名、、、、、、2名,啊是我,真的是我,不敢相信。是老师的玩笑,是上天的恩赐,还是、、、、、、
我最关心的事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个结果告诉我:“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8. 测雨量的仪器小学生怎么做
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秤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虹吸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