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疗法都包含哪些仪器
⑴ 直流电疗法的]注意事项
1.输出导线宜用不同颜色,如阳极为红色,阴极为其他颜色,以示区别。如用专夹子联接导线与金属属电极,宜在其下垫以胶皮等绝缘物。作用电极一般应小于辅助电极。
2.患者在疲劳或饥饿时不宜进行治疗。治疗中随时询问患者反应及观察电流输出,如超过规定量,或患者感觉不能耐受时,均应即时降低。
3.治疗中不得拨动极性转换开关,电流强度没有降到零时,不得拨动分流器。
4.头部治疗时,应注意防止电流时通时断对头部的强烈刺激。
5.治疗后局部宜涂以50%甘油,并嘱患者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抓伤。
6.每次用过的衬垫要洗净、煮沸,金属电极应刷洗干净,保持平整。
⑵ 直流电疗法的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
人体内各种体液是组织细胞进行各种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内在环境,体液中含有各种电解质。体液中的电解质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和渗透,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具重要作用,而一些微量元素是许多酶的激活剂。体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有K+、Na+、Ca2+、Mg2+等,而阴离子有C1-、HCO3-、HPO43-、SO42-,有机酸离子和蛋白质等。所以人体体液是电解质溶液,人体组织是电解质导体,能够导电。直流电治疗时,两电极间存在着稳定不变的电势差,人体组织内各种离子向一定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由于离子移动并引起体液中离子浓度对比的变化是直流电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
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离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一部分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被一层水分子所包围,称为离子的水化。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阳离子移向阴极并在阴极上获得电子而还原成为原子或原子团,电子从外电路进入溶液;阴离子移向阳极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氧化为原子或原子团,电子离开溶液流入外电路。在电极上产生物这些原子或原子团,或者它们同溶剂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新物质,叫做电解产物。现以食盐溶液为例说明电解过程:
氯化钠溶液中,受水化作用自动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电时,钠离子向阴极移动,从阴极上得到电子成为钠原子;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变成氯原子。钠原子和氯原子同水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和盐酸并放出氧气,所以在阴极处产生碱性电解产物而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 这是胶体分散体系在直流电作用下同时出现的两种现象。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的羧基离解出氢离子而带负电荷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的氨基结合氢离子而带正电荷呈碱性。人体内血液、淋巴和脑脊液等体液,在正常情况下为弱碱性,因而蛋白离表面带负电荷。正电荷离子被蛋白表面负电荷吸引而分布在蛋白周围,形成一种独特的电荷分布:蛋白表面负电荷和这些负电荷所吸引的少数正电荷构成吸附层,吸附层四周的正电荷构成扩散层。从图2.1.3可看出,吸附层虽有少数正电荷,但仍以负电荷居多,因此带负电:扩散层则为正电荷组成。这两层间产生一定的电位,称为Zeta电位。
直注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层响阳极移动,是为电泳;扩散层正离子连同其水化膜向阴极移动则为电渗。由于蛋白胶体的移动影响了蛋白的分布和密度,同时,由于电渗,将使一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而另一极则相对脱水,这些将对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应激性)需要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维持一定的比例。其关系如下: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体液中K+、Na+、Ca+、Mg2+都向阴极方向移动,由于K+和Na+的水化膜较薄,移动速度较快,所以在阴极下K+和Na+的浓度相对升高,以及阴极下碱性升高,H+浓度较低,所以阴极有提高组织兴奋性作用,而阳极下的Ca2+和Mg2+的浓度相对增加,H+浓度较高,所以阳极有降低组织兴奋性的作用。
直流电能改变细胞膜两侧原有的膜电位的水平(或叫做改变膜的极化状态)。阴极使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负内正的电压降(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将使膜两侧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的数值减少,使膜处于一种低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升高;而阳极下,由于在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和膜两侧原有的电位差同方向,膜电位增高,处于一种超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降低。
⑶ 什么是理疗,分哪几种
理疗就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
常用人工物理因素有电、光、声、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疗法;声疗又分超声波和超低声疗法;利用温度的治疗有热疗、冷疗和冷冻疗法;利用机械力的疗法有按摩、推拿、手法治疗、牵引和运动等。
(3)直流电疗法都包含哪些仪器扩展阅读:
理疗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查看仪器的合格证、药管械牗准牍字号、产品编号、产品备案号,以确认所使用的理疗仪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不同的治疗仪,具有不同的适应症。比如:直流电疗法常用于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等;低频电疗法常用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神经痛症。
3、每种疗法都有严格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比如:直流电疗法禁用于高热、局部金属异物、出血倾向、血液循环障碍、恶性肿瘤等;中频电疗禁用于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的下腹部、心脏部位、脑部;磁疗法禁用于出血性疾病、溃疡病、月经期、心区。
4、每种疗法的操作和电极放置方法都有规范的要求,如:高频电疗时应取下病人身体上的一切金属物品,戴节育环(含金属成分的)禁止治疗。
⑷ 直流电疗法的设备与治疗方法
1.直流电疗机直流电疗机是利用电子管或晶体管交流电进行波整流,经滤波电路输出平稳直流电。电压在100伏以下。电流输出0~50mA连续可调。此外,干电池也可作直流电电源。
2.电极电极包括金属电极板和衬垫。电极板多采薄铅片,0.25~0.5mm,形状大小依治疗部位而定。铅片可塑性好,化学性能稳定。衬垫用无染色的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制成,一般用白绒布叠成厚1cm左右,衬垫应超出边缘1~2cm。治疗时衬垫用温水浸湿,贴在皮肤上,铅片放在衬垫上,用导线同直流电疗机连接。湿衬垫的作用是:吸附和稀释电极下面的酸碱电解产物,避免发生直流电化灼伤;使皮肤湿润,降低皮肤电阻和使电极紧密接触皮肤,电流均匀分布。
3.输出导线选用绝缘良好的比较柔软的导线,分红、兰色两种,以便区别阴阳极,每条长2米。 分对置法和并置法两种
1.对置法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身体某部位的内外两侧或者前后面,例如膝关节内外侧对置,上腹部与腰部前后对置等,对置法多用以治疗头部、关节及内脏器官等部位的疾病。
2.并置法两个电极放在躯体的同一侧面,例如左下肢前面的并置。并置法多用于治疗周围神经和血管疾病。
此外,还有斜对置法。总之,电极的不同放置方法,是为了让电力线更好地通过病变部位或需要作用的部位。 直流电疗法电流强度以衬垫单位面积毫安数计算。一般成0.03~0.1mA/cm2,儿童为0.02~0.08mA/cm2。作反射治疗时,电流强度应适当减小,治疗冠心病时用0.01mA/cm2。治疗时间15~2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2~18次为一疗程。
四、主要适应证与禁书忌证
直流电适用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冠心病、骨折不连接和延迟连接等。其他适应证和禁忌证见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附:处方举例
1.直流电心前区(+)与肩胛间区(-)前后对置,电极各12×17cm,0.01mA/cm2,10~20分钟,每日一次,18次。
适应证冠心病
2.直流电右小腿内侧(+)与外侧(-)对置(图2.1.11),电极各10×20cm,0.05-0.2mA/cm2,20~25分钟,每日一次,12次。
适应症 小腿内侧血栓性静脉炎
⑸ 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方法
1.选妥所需电极及衬垫,衬垫应较金属电极边缘宽出1~2cm,厚度至少1cm,用时浸湿,拧至适当湿度。
2.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破损,如有抓伤或擦伤,宜贴以橡皮布或塑料布绝缘,如破损严重则停止治疗。如毛发过多,宜剃去或用温水浸湿。如有感觉丧失,则不宜进行治疗。
3.将衬垫紧密接触治疗部位皮肤,其上依次置以金属极板、胶布或塑料布,并酌情用沙袋、尼龙搭扣、绷带固定电极或由患者以自身体重将电极固定妥当。
4.检查电疗机mA表指针是否在零位,极性转换开关是否指向正常位置,电流分流器所指强度应合乎治疗要求,导线连接的极性须正确无误。
5.电疗机一切正常时,接通电源,缓慢调节输出机钮,并根据患者的感觉,经1~2次间隔逐渐增加电流至所需强度。
6.电流强度以衬垫面积计算,并应结合患者耐受量而定。一般成人用0.05~0.2mA/cm,小儿用0.02~0.05mA/cm,反射疗法用0.02~0.03mA/cm。
7.在治疗中如患者感觉电极下有局限性刺痛或烧灼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检查原因,经妥善处理后再继续治疗。
8.一般每次治疗15-25min,1/d,10~20次为1疗程。
[常用方法举例]
1.眼—枕部治疗法 面积为4cm×5cm之椭圆形衬垫电极2cm(或1个)置于闭合的眼睑上,用分叉导线连于输出端的1极;另1面积为60~100cm电极置于枕部。极性视需要而定。
2.面部治疗法 半面具形衬垫电极置于患侧面部,使各叶分别贴在前额、颊部及下颌部;另一面积为200-300cm衬垫电极置于肩胛间或对侧上臂处,极性视需要而定。
3.心前区治疗法 将面积为10cm×15cm之两衬垫电极分别置于心前区及左肩胛部或左上臂外侧,极性视需要而定。
4.领区治疗法 1个披肩形衬垫电极置于脊柱及肩的上部和锁骨上区(颈6~胸4);另1个面积400~600cm衬垫电极放在腰骶部。单纯直流电疗时领区电极通常接阳极,腰骶部接阴极。首次治疗时电流强度宜小,以后每次或隔次增加1~2mA,直到所需电流强度。治疗时间开始6min,每次增加2min,至16min为止。
5.全身治疗法 2个面积各为150cm衬垫电极放在两侧腓肠肌部,用分叉导线连于输出端的1极;另1面积为300cm衬垫电极置于肩胛间区,极性视需要而定。
⑹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原理有哪些
在电极片如棉花或是海绵,浸泡要导入的药水,假设药为带负电,就把药放在负极,反之亦然,利用同电性相斥,通入直流电,使药物进入体内。
1、药物导入的基本理论: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导入人体。许多实验临床观察证明,在直流电作用下,可将带不同电荷的离子导入人体内。阳离子从阳极导入,而阴离子则从阴极导入体内。
2、药物导入的分布和滞留时间:
人体皮肤表面有大量的毛孔、皮肤腺和汗腺导管的开口。药物离子通过直流电导入体内的主要通道是皮肤汗腺导管的排泄孔。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一部分药物离子经汗腺管口进入皮肤后,较长时间的存留于皮肤表层,形成所谓“皮肤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血流。不同种类的药物离子在皮肤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可短至数小时,长达数十天。例如新霉素经直流电导入体内后,在局部皮肤内可存留3~6小时,链霉素为6~12小时,青霉素为6~24小时。碘为15~20天,肾上腺素亦可在局部皮肤层蓄积达20天之久。
有些药物离子导入体内后,能选择性的停留在对该药物有亲和力的脏器内。例如碘离子经直流电导入体内后,大部分存留于甲状腺;而磷则主要蓄积在中枢神经和骨骼等部位。
3、导入体内的药液浓度:
和电流强度、通电时间、寄生离子等多种因素有关。
实验证明,一些常用的溶液浓度在5%以下时,导入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当浓度大于5%时,药物导入量几乎不在增加。导入体内的药物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但是当电流强度增至一定值,通电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时,药物导入量不在随之增加。
4、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最常使用的是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它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引,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经临床验证证明具有确切的疗效。适用于各种骨质增生及其他关节边缘形成的骨刺、滑膜肥厚等,临床使用证实对于其他肿痛以及肌肉软组织损伤(肩周炎、腰肌劳损、扭挫伤)也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易懂,使用安全,易于携带,特别适用于诊所及家庭使用。
在选用离子导入法做为治疗时,一定要了解病人的状况,询问病史、药物史,注意并非每个病人都适合使用,避免除了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外,甚至可能会造成病人更严重的伤害。
⑺ 理疗都有哪些种类呢
理疗分类理疗可分2大类:
人工物理因素疗法
(一) 电疗法
包括(静电疗法、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超高频电疗法、特高频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电离空气疗法、电水浴疗法、射频疗法等。)
1.直流电疗法
(1)单纯直流电疗法:将直流电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 用。小剂量直流电阴极,可促进骨生长。但高热、恶病质、心力衰竭、急性湿疹、有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2)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人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3)电水浴疗法:将肢体浸入水中,再通以不同波形的电流以进行治疗的方法。
2.低频脉冲电疗法 应用频率低于1000HZ的各种波形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电流具有强刺激作用。
(1)感应电疗法:又名法拉第电流,应用这种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感应电疗法。适用于废用性肌萎缩、神经功能丧失等疾患。
(2)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引起肌肉收缩治疗疾病的方法。
(3)超刺激电流疗法:利用超过一般剂量的电流强度进行低频脉冲电疗的方法。
(4)间动电疗法:在直流电基础上,叠加经过半波或全波整流的低频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3.中频正弦电疗法 使用频率为1000~100000Hz的正弦交流电作治疗的方法。
(1)干扰电疗法:用两路频率相差0~100Hz的中频正弦电流,交叉地输入人体,形成干扰场,使之内生0~100Hz的低频调剂的脉冲中频电流,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适应证:局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缺血性肌痉挛;周围神经疾病,如神经痛、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神经麻痹和肌肉萎缩等。
(2)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是应用频率1000~5000Hz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进行治疗的方法。
适应证: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捩伤、挫伤、关节炎、肩周炎、骨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4.高频电疗法 应用振荡频率高于1000千Hz的交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
(1)短波疗法:应用频率为300~3000万Hz的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治疗方法。
(2)超短波疗法:应用l0~lm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治疗方法。
(3)微波疗法:适用lm~lmm的特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治疗方法。
(二)磁疗法
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静磁场疗法、脉冲磁场疗法、低频磁场疗法、中频电磁疗法、高频电磁场疗法等
(三)光疗法
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线(红外线、紫外线等)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包括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等。
1.红外线疗法 利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根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痉挛性麻痹、周围神经损伤等。
2.紫外线疗法 利用紫外线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炎症、骨折和神经痛等。
(四)超声疗法
1.超声疗法 利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炎症、坐骨神经痛、冻伤、扭挫伤等。
2.超声一间动电疗法 同时应用超声波和间动电疗法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是利用超声波把药物经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透入人体内的治疗方法。
(五)传导热疗法
以各种热源为介质,将热直接传至人体达到治疗目的方法。
1.泥疗法 : 用各种泥类物质加热后作为介质,涂敷在身体的一定部位,将热传至人体,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2.石蜡疗法 : 以加热熔解的石蜡为温热介质,涂敷于患部,将热能传人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3. 玉石疗法:例如:健康坊温热理疗仪,利用电热原理加热玉石产生大量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远红外线被人体表层吸收后产生大量的热能,并传导至皮下更深层组织,令人体细胞活化,促进新陈代谢,增进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到达康复治疗的目的。
此外,还有水疗法、冷冻疗法、运动疗法、拔罐疗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
(二)自然物量因素的疗法
包括矿泉、气候、空气、日光、海水疗法等。
(六)瑜伽理疗
瑜伽理疗自学网络;每个瑜伽体位完成后,都要将这个姿势保持一定的时间。本书特意不写明这个动作要保持多少秒钟,甚至也不注明每个体位要重复做几遍。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需要坚持的时间各不相同,每个体位需要重复的次数也是因人而异的。你做到自己觉得可以的程度就ok!不必刻意数呼吸,不需要跟着口令做,当瑜伽导师不在身边的时候,你的身体就是最好的导师!同时,我们由衷地希望你在练习瑜伽的时候,将更多的注意力用来关注身体的一动一静,关注你自己的一呼一吸。瑜伽远远不止是肢体动作,向它倾注用心,它会报答你更多!
⑻ 经常用电疗对身体有害吗
电疗有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回法,高频电疗法 ,静电疗法。不同答类型电流对人体主要生理作用不同。电疗存在一定的电磁辐射,因为任何电器都会发生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只是没有太大的副作用。如果需要长期做电疗的话,建议多吃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都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平时注意多喝水,注意锻炼身体。。。。。
⑼ 直流电疗法的直流电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
在直流电作用下,由于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物理化变动,从而引起机体相应的生理反应。通过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改善病理生理过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直流电对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的影响,这是直流电作用的特点之一。当通过弱或中等强度的直流电时,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当通过的电流强度较大或通电时间较长时,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如果电流强度进一步增大或者通电时间很长,阴极下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称为阴极抑制。这是因为K+的浓度进一步增高时,膜结构更加疏松,通透性过度增高,完全失支了对离子的选择性阻挡作用,不能维持正常的膜电位,而失去了产生兴奋的基本条件。
1.直流电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有调整作用,即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情况下,直流电有使之正常化的作用。因此,直流电常用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和外伤、炎症等引起的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的症状。
2.直流电可改变周围神经的兴奋性,并且有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消除炎症等作用,因此,直流电常用以治疗神经炎、神经痛和神经损伤。
3.对植物神经的作用直流电刺激皮肤或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影响植物神经的功能,从而影响内脏器官和血管的舒缩功能。例如,直流电领区治疗,可通过颈交感神经调节颅内、头颈部和上肢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
4.断续直流电刺激神经干或骨骼肌时,在直流电通断瞬间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而出现肌肉收缩反应。断续直流电可用以治疗神经传导功能失常和防治肌肉萎缩。
直流电对前庭神经、味觉、视觉等特殊感觉也有兴奋作用而引起相应的反应。
阳极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的作用。经动物实验证明,10~20μA直流电阴极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10~20μA直流电阴极对骨折不连接有促进愈合作用。这种治疗需要将阴极电极(不锈钢丝或克氏针,外套硅胶管,露出金属顶端0.5~1cm)直接插入骨不连接处,阳极铅片置于附近皮肤上。伤肢用木夹板固定,微电流发生器绷附在小夹板外。连续通电1~4月。
微弱直流电阴极使骨形成的机理还完全明瞭。Friedenberg等提出骨生成(或修复)活跃的区域呈负电位,而不甚活跃区呈正电位,这一电位的产生取决于细胞的活力。有的认为微电流可以改变细胞的微环境而对细胞发生作用。已知阴极下氧的消耗增加并产生氢氧根,从而使局部组织中的氧分压降低并提高阴极周围的pH。有研究证明,组织中氧张力降低和碱性环境有利于骨的形成。有的还认为直流电阴极能通过激活环腺苷酸系统而作用于骨和软骨细胞,以及在直流电场中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等。
弱直流电(电流强度0.001mA/cm2)作用心区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弱直流电阳极有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况促进心肌兴奋性、传导性正常化,消除心律不齐以及恢复心室收缩功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