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怎么通过仪器检测
⑴ 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方面,粘度的分类有哪些分别用什么方法或仪器检测
溶液粘度何其流体力学体积有关,熔体粘度和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子枝内化,加工条件有容关,溶液粘度用乌氏粘度计或者奥氏粘度计(不推荐)测量,熔体粘度用毛细管流变仪,转筒粘度计,落球法,锥板黏度计都可测,熔体粘度分为实际粘度,零切粘度,表观粘度,稠度等多种表征,溶液粘度用特征粘度来表征,望采纳 ,谢谢
⑵ 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使用什么仪器
原子的质量来计量一样,分子的自质量计量也先后存在3个量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和分子量。众所周知,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质量之和。在日常专业工作中,不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们的分子质量都是根据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周期表上查到)计算得到。
⑶ 一个聚合物的合成是否成功需要哪些手段去检测
流变学更偏重于物理,偏理论;合成自然属化学的了,不过可以合成新的材料哟,应用方向似乎更广些,生物、医药都可以涉足的了。
⑷ 如何用显微镜准确测定聚合物粒子的大小
颗粒计数器是测试空气尘埃粒子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的专用仪器,由显微镜发展而来,经历了显微镜、沉降管、沉降仪、离心沉降仪、颗粒计数器、激光空气粒子计数器
⑸ 常见的聚合物的结构表征仪器有哪些
IR(红外光谱),NMR(核磁共振波谱),UV(紫外光谱),GPC(凝胶渗透色谱),XRD(X衍射光内谱),TEM(透射电镜容),SEM(扫描电镜),AFM(原子力显微镜)等等,具体要参考待测聚合物所要表征的结构或性质选择合适的表征手段。
⑹ 活性自由基聚合如何通过仪器测定,原理与普通自由基聚合如何判别
活性自由基聚合是一个可逆活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单体及引发剂加入量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PDI可以做到1.1以下,可用于精密合成,合成具有一定拓扑结构的聚合物,而普通自由基聚合很难做到
⑺ 如何通过检测的手段,鉴定塑料回料
1.1 外观法
外观鉴定主要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来观察塑料产品的外观特征,如产品的形状、透明性、颜色、光泽、硬度等。塑料经过回收再加工过程,颜色、光泽、强度等都会发生变化,无二次料的颜色一般都会较透明,混有二次料的产品会降低透明性,透明性比无二次料的低;二次料的光泽比较差;塑料的强度可用牙齿咬来初步确定,有添加二次料的比较脆。[6]外观法一般作为塑料二次料的初步鉴定。
1.2 密度、冲击强度、抗拉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等物理性能检验法
同种类的塑料,其密度通常相差比较大,同一种塑料经再回收前后密度相差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密度法可用于塑料二次料的大致鉴别,但不能用来表征塑料二次料,因为塑料回收再生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空洞或其他缺陷。[5]例如,ABS/PC的再生过程就会产生很多微小的孔洞,并且孔洞的数量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多而增加。[7]
对于冲击强度、抗拉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等强度性质,随着塑料二次回收料含量的增加会发生变化。例如,HP-126NC001、GAR-011C(KS 2511BK)、GAR-011(L65) KS2511BK、GAR-011(L85) KS2511BK这四种ABS塑料产品,四种产品ABS二次料添加量是依次增大的。依次对四种产品做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测试,这些强度性质随着二次料含量的增大关系,如图1~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塑料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都有随着二次料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特别是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些强度性质的降低是与二次料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形成空洞与缺陷、分子量的减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于塑料回收料的鉴定,可以通过测试塑料的这些强度性质,通过对比可以初步确定产品中是否含有二次回收料。
1.3 溶解法
利用塑料在不同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可以鉴别不同的塑料,也可以鉴别塑料二次料,由于二次料回收再利用过程中,难以达到较高的纯度,都会存在些杂质,导致二次料的溶解性没有原产料的好,塑料二次料在有机溶剂溶解过程中会有残渣的出现。常用的塑料溶解有机溶剂有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醚、丙酮与甲酸等。但是溶解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很多塑料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都会加有各种填料,这就影响了二次料与原产料的对比。因此,溶解法做二次料鉴定有很大的误差,但作为鉴定塑料二次料种类是比较快的方法。[4]
以上为三种常用的物理鉴定法,也是比较简单的鉴定方法,能初步判断是否为二次回收料产品。
3. 仪器分析鉴定法
3.1红外光谱吸收光谱分析法
红外光谱是记录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或透过程度)与波长(或波数)的关系图。波长范围从0.75μm到300μm的区域称为红外区。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断未知物结构,依照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红外光谱分析法具有快速、高灵敏度、试样用量少、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等特点。[8]因此,利用红外光谱可以分析鉴定塑料二次料。
按照红外光波长的不同,可以将红外光谱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近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远红外区,相对应的为近红外分析技术(NIR)、中红外分析技术(MIR)和远红外分析技术(FIR)。近红外分析技术的波长范围为0.75-2.5μm,适用于大多数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鉴定。中红外分析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技术之一,利用中红外光分析技术可以确定塑料特定的化学键与官能团,因此,也可以用来鉴别塑料。远红外光谱只能引起骨架的振动,不适用于鉴别分析。在塑料二次料的鉴定当中,红外光谱也是一个能有效保证结果准确的方法之一,由于塑料在回收过程中分子量会减小和杂质的存在,利用红外光谱分别对塑料二次料与原产料分析,比较红外吸收峰位移和强弱,可以鉴定二次料的存在。[9][10]
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指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输入到被测样品与参比样品的功率差或热量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技术。常用的DSC有功率补偿型与热流补偿型两大类。功率补偿型DSC,通过功率差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曲线,能提供关于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包括吸热、放热、热容变化过程和物质相转变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不同物质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其关系曲线也不相同,功率差与温度的曲线变化对应于物质热容的变化。[11][12]废旧塑料在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塑料的热学性质会发生改变,因此,利用DSC得出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和原产料相对应的DSC曲线是有区别的,可以利用这点对塑料二次料进行鉴定。下面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和耐冲击性苯乙烯(HIPS)为例子分析。
分别用含0%、10%、20%、40%、50%、70%、100%二次料的ABS和HIPS进行DSC测试,以国际标准ISO11357的条件进行测试,取第二次升温曲线分析,测试的结果如图5和图6。
,我们可以看出ABS中加入二次料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观察含0%-100%二次料样品的DSC曲线,可以看出在120℃至140℃之间的热容变化台阶随着二次料的含量增加而向左移动,并且随着二次料添加量的增加在165℃左右出现了新的热容变化台阶,并且随着二次料含量的增加热容变化越来越强,这个台阶可以看成是二次料的特征热容变化。
如果能将各种塑料原产料和二次料的DSC曲线中的特征热容变化台阶积累成DSC曲线数据库,即可利用DSC鉴定二次料能达到方便准确的效果,将产品的DSC曲线与数据库里面的曲线对照就能得出该塑料产品是否含有二次料。同时,利用DSC法鉴定二次料也可利用与原产料的DSC曲线对比,找出曲线之间的特征热容变化台阶以鉴定产品中是否含有二次料。
⑻ 聚合物薄膜的柔度怎么测试做三点弯曲实验有什么意义大角度的弯折怎么测仪器叫什么
防水卷材低温柔度试验仪主要是用来检测沥青类防水卷材的低温柔性。弯曲半径为30mm—50mm
低温版弯折仪器(权不是折弯仪,折弯机/仪是使直管弯曲到一定角度的设备)主要用来检测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柔性。其工作原理是狭小的范围内使材料对折。
⑼ 聚合物Tg可以通过哪些仪器获得
聚合物Tg主要采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来进行测量的。
。聚合物Tg点,是聚合物的玻内璃化温度,是聚合物从高弹态转变容为玻璃态的温度。但因为高弹态是固体,玻璃态也是固体,普通的方法很难判断。但从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聚合物之间形成结晶,放出大量的热,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测量出转变时放出的热量,即可确定聚合物的Tg
⑽ 求助 聚合物粘度怎么测需要那些仪器和药品,具体步骤
可以参考2010药典,附录VI
G黏度测定法(二部
附录42页),有三种方法,很详细。药典网上可下载,或小木虫搜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