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仪器设备有哪些
『壹』 心理学仪器包括什么
在心理学研究工作中用于呈现、控制、测量、计算、检查的器具或设备。心理学仪器种类繁多,最简单的如机械滑轮、音叉等,极复杂的如电子计算机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仪器也在不断更新。
用实验法探讨心理学问题,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心理实验中,研究者借助于仪器才能呈现刺激,施加实验处理;对于无关刺激也只有借助于仪器才能排除,以免干扰实验结果。此外,仪器还可以帮助研究者观测,记录及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即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仪器也是有益的辅助工具。
常用的心理学仪器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一般可分为4类:①产生刺激的仪器,如速示器记忆鼓、色轮、闪光融合器、棒框调节器、复合器、深度知觉仪、测听器、触觉仪等。这些仪器虽然还有其他用途,但主要是用于呈现刺激的。②记录反应的仪器,如反应时仪、多道记录仪、斯金纳箱、迷津、拉什利跳台、测谎器等。这些仪器主要用于记录反应频率、反应时间、反应强度和反应正误等行为指标。③综合性的仪器最主要的是电子计算机,它在心理学研究工作中,除用于统计处理数据外,还可呈现刺激,记录反应,和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程序控制,是具有多种用途的重要设备。④控制无关变量的装置,如眼罩、暗室、隔音室、单向透光玻璃窗、闭路电视等。这些装置的作用是使被试免受实验变量之外的无关刺激的干扰。
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仪器进行心理学研究有不少优点:①可以排除研究者的某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呈现刺激和记录反应更加客观、准确。②可以同时长时间地搜集多种资料。例如,借助多道记录仪可以同时记录被试的脉搏、心跳、呼吸、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变化等多种心理的生理指标。③可用于数量浩大、复杂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多元统计软件包的进一步开发,将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④可用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模拟实验。用仪器进行心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仪器本身会干扰正在研究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因为仪器也是一种刺激,并有暗示实验目的的某些知觉线索,被试可能会感受到这些线索的意义而作出符合实验情境的预期行为或产生不自然的行为。因此,借助仪器所得出的实验结果往往外在效度低,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表现有一定的距离。
『贰』 心理学的经典实验有哪些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作者: 劳伦·斯莱特 (Lauren Slater)这书很好看的,讲了10个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
『叁』 实验心理学实验仪器速视仪还能做什么实验
在在知觉、记忆和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中,经常要用速视仪来把刺激呈现给被试,以记录他们的反应。
『肆』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情景下人类的行为。通常,实验中要求人类参与者做某些任务。自1990年以来,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改变了实验的呈现方式,减少了实验误差。实验除了可以测量反应时、错误率之外,还可在实验之前、之间、之后运用调查、观察的方法研究。 实验室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里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实验结果,常用于对感知、记忆、思维、动作和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
人类的行为和意识异常复杂,要想得到正确的结果,必须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 。
试验中要控制额外变量、缩小实验者偏差、平衡实验顺序、选择合适的样本、确定合适的操作定义、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很重要)。 除了实验室实验之外,还有个案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自然实验法。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科学。有关被试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只能从收集到的实际材料中分析、综合,而不能凭研究者想当然地发挥。因此,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都要学会正确使用研究方法。心理现象是复杂的,运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研究对象、研究条件、研究目的来确定,有时要综合好几种方法才能收集到多方面的资料。
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是收集感性材料的直接手段,目的是要从中分析、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因此,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还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感性材料做出全面的、深刻的、相互联系的理性分析,防止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研究心理现象。
『伍』 实验心理学史主要有哪些内容
《实验心理学史》内容精要:《实验心理学史》内容丰富,考证严密而周到。在波林眼里,“实验心理学——也就是科学心理学”。因此此书实际上是以实验心理学为主线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全书。
全书共分27章。第一部分(1—8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科学内的起源。先从近代科学的兴趣谈起,然后专叙神经生理学、感觉生理学以及催眠术、人差方程式等蕴含有未来心理学内容的几个学科的进展。第二部分(9—13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哲学内的起源。广泛地讨论了笛卡尔哲学、康德哲学、英国的经验主义与联想主义、法国的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在心理学方面的贡献。第三部分(14—16章)是实验心理学亦即科学心理学的建立。重点论述了创始人费希纳、赫尔姆霍茨和创建者冯特各自在心理学初始阶段的地位与作用。第四部分(17—19章)是近代心理学在德国的建立与发展。介绍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概况,各派心理学家的侧重点。第五部分(20章)是近代心理学在英国的建立与发展。达尔文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巨大影响,英国的机能主义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尔顿个别差异心理学。第六部分(21—22章)是近代心理学在美国的建立与发展。人数众多的美国机能心理学,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和应用心理学的兴起。第七部分(23—26章)是近代心理学的晚近趋势。评论分析时兴的格塔式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及其他动机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最后部分(27章)是扼要的总结与回顾。
波林的著作具有许多优点和特色。
其一是取材丰富但又能提纲挈领、简单明了。他以哲学和自然科学两条主线为背景来论述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阐明心理学“起源于笛卡尔、莱布尼兹和洛克的哲学,而在19世纪初期的新的实验生理学中得到发展的。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即由于这两种运动的结合”。全书可以清楚地看到,哲学给心理学以体系,自然科学给心理学以方法。各心理学流派的产生过程和来龙去脉以及纵横关系因此勾画得清清楚楚,使人读后备感条理井然、因果分明。
其二是对每一心理学家和每一心理学流派,评价都比较客观和公正。有叙有论,论而不忌,坦荡直言,入情合理,这是历史学家难能可贵的品质。例如他对冯特的评价时说:“现在的心理学家往往好指摘冯特心理学的褊狭,有时且深以冯特留给我们的遗产为憾。新学派的设立几乎都用以驳斥冯特心理学的这一特征或那一特征,然而我们虽欢迎这些新学派,但对于其抱怨则不敢赞同。无论何时,一个科学总只是它的研究的产物,而研究的问题则只是有效的方法可供探索而又为时代所准备提出的那些问题。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有赖于前一步,这个进展不是由愿望促进的。”
其三是对心理学的发展潮流与趋势能高瞻远瞩,富有启发和预见性。例如他对屈尔佩的预言:“40年后,我们知道屈尔佩改变思想的能力比铁钦纳的坚持不变的一贯性对心理学有更大的价值。……屈尔佩这个向动机问题的转移将使任务和态度成为下一代心理学的语言方面的工具。”70年代,屈尔佩的动机领域果然成了心理学的中心问题。波林还预言当时不被正统心理学所接纳的弗洛伊德日后将成为有巨大影响的伟大人物,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其四,波林把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与不断变化的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讲解,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对心理学发展的种种影响,不乏真知灼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波林非常重视科学家的个体作用,在著作里加进许多传记材料,使人物思想有血有肉,历史过程生动可信,不流于空泛枯燥,读来趣味盎然。波林又深刻地认识到:“产生伟大人物的乃是时代而不是魔术”,“如果他要成功,时代必须要与之合作”。所以,《实验心理学史》又处处把科学家的贡献,心理学的进展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考察评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能够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避免片面的任意夸大或全盘否定。
当然,波林还没有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他的时代背景仅仅是学术上的背景,很少谈及经济、政治方面的社会因素,这是他的不足。但是,在当时唯心主义与唯灵论都甚烈的心理学界,波林能够避免唯灵论与唯天赋论,能够发现和坚持时代决定论,已经是难能可贵。波林不仅仅有熟练的技巧,而且还有深刻的思想,所以才写出了有深刻见解的广受人们欢迎的《实验心理学史》。
『陆』 心理学相关器材设备有哪些
贵阳一中配置的都是上海心灵伙伴的心理教学设备。学生也很喜欢上心理课,老师们也觉得很方便很实用。最主要的是可以做到科学的统计和系统的记录,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都会有据可查。
我们配置的设备有:
您好,心理咨询室中的配置可以参考以下清单:
1.“个体咨询区”作为心理教师与来访者进行面对面咨询的场所,配置的常用设备包括:沙发、茶几、纸巾盒、绿色植物或盆景、钟表、暖色窗帘等
2.心理沙盘(分为普及型、基础型、标准型、专业型、团体型)。可以促进精神升华,提高团队凝聚力,培养大家的协作精神和锻炼协作人才;释放老师的教学压力。如果是学校心理咨询室,可以配置3D电子心理沙盘。比如我们贵阳一中,配置的就是上海心灵伙伴的整套设备,很方便。手触屏,就像放大的pad一样,系统还可以直接出具测评分析报告,如果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话,还可以及时预警。方便老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或者做单独心理咨询。
3.音乐放松椅包括:普及型、标准版、智能身心反馈型、体感音乐放松椅基础型等。可使来访者达到放松的目的,稳定情绪、调节压力、提高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效率。
4.宣泄器材:击打仪、宣泄人智能仿真型、宣泄设备耐用1.2型、宣泄人(全硅胶型)疏导调节新入陌生环境者如学校新生,调节极度郁闷、不安、惶恐、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者等。
5.心理挂图:心理挂图包括宣泄挂图、心理指导图、心理挂图。心理挂图作为一种心理学教育辅导工具,已近广泛的应用于心理健康的教育系统,从而使的心理
学知识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使很多神奇美妙的心理现象得以形象生动的呈现,便于大众了解和接受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现象,学会用心理学来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生活更美丽。
6.
动感单车:可以通过运动来发泄不良情绪,同时身体会获得积极反馈。
7.
生涯发展系统和生涯C-ACT工具箱:可以制定生涯发展计划和生涯课程,不仅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有规划的系统学习过程,对于老师来讲,也是应对新高考政策的一个很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
我们学校配置的就是心灵伙伴的整套心理设备,包括前面说到的3D电子沙盘,还有音乐放松椅、生涯教学系统、心理学平台、呐喊宣泄仪、减压动感单车、爱心抱抱人等,对于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老师来讲,操作方便,便于管理。
希望可以帮到您!
『柒』 高尔顿对实验心理学做出了哪些伟大的贡献
19世纪后半叶,实验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和生理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回在这一历史变答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德国的威廉•冯特(W.Wundt)和英国的高尔顿。但实验心理学之父的美誉给了冯特,因为冯特试图建立一个系统,努力使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他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认为是现代实验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虽然高尔顿没有想到要把实验心理学独立成一门科学,但他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高尔顿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还包括一系列他所发明的心理测验仪器和测验方法。有些仪器后来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例如测量听觉阈的高尔顿笛和测量视觉范围的高尔顿棒,这些仪器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是心理实验室的标准仪器。他还用盛有不同物质的瓶子来测验嗅觉,这一方法被后人沿用至今。除此之外,他又设计了测量肌肉感觉、反应力、触觉的仪器和方法。
『捌』 心理学仪器的分类
常用的心理学仪器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一般可分为4类:
①产生刺激的仪器,如速示器记忆鼓、色轮、闪光融合器、棒框调节器、复合器、深度知觉仪、测听器、触觉仪等。这些仪器虽然还有其他用途,但主要是用于呈现刺激的。
②记录反应的仪器,如反应时仪、多道记录仪、斯金纳箱、迷津、拉什利跳台、测谎器等。这些仪器主要用于记录反应频率、反应时间、反应强度和反应正误等行为指标。
③综合性的仪器最主要的是电子计算机,它在心理学研究工作中,除用于统计处理数据外,还可呈现刺激,记录反应,和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程序控制,是具有多种用途的重要设备。
④控制无关变量的装置,如眼罩、暗室、隔音室、单向透光玻璃窗、闭路电视等。这些装置的作用是使被试免受实验变量之外的无关刺激的干扰。
『玖』 实验心理学
你好~双任务范式只抄是一种范式,具体的在e-prime中怎么设计还是要看你的具体实验过程的要求,并没有说什么固定的程序模式,当然你也可以补充说明一下你的程序要求,我再做解答。如果你需要程序示例也可以参考我空间中的示例,恩。
传送门:http://hi..com/zkmilk
『拾』 心理学里面的 量杯实验 是什么
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即定势所决定的。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证明了这一现象。
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容积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量的水(D)。有N组盛有不同水量的量杯进行实验。实验组和控制组开始时做一道练习题,然后按要求解决其他几道题。实验组做全部的题目,而控制组只做7~11题。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由于先进行了一定的练习,直接将三杯方法迁移到后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后面解题的速度加快,问题变得比较容易。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定势是迁移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
但是,这种定势同时又阻碍、限制了其他更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思维僵化、因循守旧,难以灵活应用其他有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这种定势阻碍了将其他方法迁移于目前问题的解决,因此表现为一种负迁移。
实验组的被试,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三杯量法的定势,而控制组的被试,通常继续用两杯量法。实验组被试通常坚持用三杯量法去完成这一系列的课题,而忽视更简单的可能解法。甚至实验者企图用各种方法提醒他的被试,使他们避免这种可怜的盲目,但是很难成功。这就是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在解题中失去思维的灵活性。
(10)实验心理学仪器设备有哪些扩展阅读:
心理学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里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实验结果,常用于对感知、记忆、思维、动作和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
人类的行为和意识异常复杂,要想得到正确的结果,必须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 。
试验中要控制额外变量、缩小实验者偏差、平衡实验顺序、选择合适的样本、确定合适的操作定义、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科学。有关被试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只能从收集到的实际材料中分析、综合,而不能凭研究者想当然地发挥。
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是收集感性材料的直接手段,目的是要从中分析、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因此,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还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感性材料做出全面的、深刻的、相互联系的理性分析,防止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研究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