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仪器有哪些
❶ 康复器材有哪些
基本的康复器械有
电动起立床
治疗作用
1. 站立训练 主要针对偏瘫、截瘫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站立适应性训练。
2. 预防卧床并发症 预防因长期卧床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骨质酥松、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作用:
锻炼肌力;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挛缩;诱发正常动作模式,抑制异常模式;预防卧床并发症等。
Bobath训练床
适用范围:患者卧位、坐位动作训练如:偏瘫、截瘫,四肢活动障碍的患者可在床上做翻身、坐起及前后移动、爬行、转移等训练,坐位及手膝位的平衡训练,各种神经生理学疗法,如Bobath疗法、PNF疗法等。
悬吊康复训练器
适用范围
神经康复 由于偏瘫、截瘫、脑瘫等中枢神经损伤疾病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骨科康复 因肌肉劳损与关节疾病等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 因产后盆—腹动力及结构变化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电动移位机(天轨转移/训练系统)(原名:天轨转移训练系统)
适用范围
1.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脑外伤、儿童脑瘫等)。
2. 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恢复期(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下肢骨折等)。
3. 假肢、矫形器穿戴前后的下肢步行训练。
4. 转移功能障碍的患者。 (老年人群)(轮椅患者)(卧床休息)(偏瘫患者)(截肢患者)
❷ 脑瘫儿童康复器材有哪些
脑瘫儿童康复器材有:儿童扶梯,
儿童康复矫正鞋
及其附带的矫正脚托,儿童平行杠,儿童股四头肌训练椅,儿童液压踏步器,巴氏球,儿童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等。脑瘫儿童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姿势的稳定性差,脑瘫儿童康复器材对其运动能力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❸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康复不是一件小事的,建议是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成都有家,成华区东站好的,顾连康-复
❹ 脑瘫病人的康复治疗可借助哪些仪器
治疗脑瘫没有什么仪器效果好的。因为脑瘫注要是通过功能训练、器械训练,同时再配合药物、理疗等才效果更好。物理治疗是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等等。
❺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抄、脑部受损部部位不同的患儿、不同年龄的患儿,症状表现都可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治疗时,所选择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临床上,脑瘫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约占脑瘫患者总数80%)当属痉挛型脑瘫。痉挛型脑瘫是指因未成熟大脑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不全而致的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紊乱。对于这类型的患者,应该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手术的作用就是为后期的脑瘫康复奠定基础,同时由于痉挛的有效的解除,康复训练也由原先的被动变为主动,自主的康复训练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恢复。同时术后有效的进行脑瘫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孩子的运动功能,纠正孩子长期形成的错误姿势,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❻ 脑瘫儿锻炼工具有哪些
玩具对脑瘫儿的意义
玩具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相适应的玩具,可能有很多的父母并不是特别清楚,玩具对脑瘫儿的意义,因为脑瘫孩子是特殊的群体,相对于各方面是比较差的,需要家长的注意更多一些,玩具对脑瘫儿的意义当然也是需要向家长介绍的,因为这对孩子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玩具可以促进儿童智力、语言、情感、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相较于此,玩具对脑瘫儿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1 玩具可补偿脑瘫儿的感知缺陷
脑瘫儿由于受到其身心特点的影响,在感知外界事物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不少玩具对儿童的触觉、视觉等感知器官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由于脑瘫引起的儿童智力低下、视力减退,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卡片等对其进行视觉训练,用各种不同质地材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大小、重量的玩具进行触觉训练,用各种形状的拼板进行视觉动作协调训练。由于脑瘫儿在感受外部刺激时缺乏主动感受的积极性,因此,丰富多彩的玩具能够增强其感知觉活动的主动性,使其在主动运用感知器官的过程中发展感知觉能力,丰富其感知觉表象。
2 玩具可以促进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发展
许多玩具可以让脑瘫儿童饶有兴趣的投入到运动性的活动中,通过玩具的玩耍可以促进脑瘫儿四肢肌肉的发展,获得功能上的培养与满足,如皮球、平衡杠、蹦床等。这些能让脑瘫儿做多方面的训练,包括上肢控制、四肢协调、肌力提高、身体平衡、注意力及对空间的和时间的判断力,通过这些能让脑瘫儿重复各种动作模式和各种动作技巧的玩具,能有效地促进脑瘫儿运动功能的提高。
3 玩具可以促进脑瘫儿语言、情感的发展
玩具是脑瘫儿世界的一部分,许多玩具能促进其听说能力的提高,将现实生活中的喜乐和感受通过玩具表达出来,从而获得一份满足,如会发声音的各种玩具模型等可刺激脑瘫儿说话、激发想象力,患儿一面操作玩具,一面自然的发声,以此来增进语言情感的发展。通过玩玩具可以满足其兴趣,同时可以宣泄自己的烦恼,使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得到平衡。
以上就是玩具对脑瘫儿的意义介绍,目前玩具已经成了脑瘫儿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脑瘫儿功能训练的重要工具,同时可协助治疗师和家长评估其康复训练的进展情况,脑瘫儿在治疗师和家长有目的的指导下玩玩具,是把康复训练融入到玩耍中,在玩玩具的过程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脑瘫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脑瘫患者都伴有智力低下的并发症。对于智力低下的脑瘫儿,可选择合适的玩具锻炼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那脑瘫患儿玩什么玩具好呢?
(1) 看图识字的图片 应用:训练认知及分类配对能力。 注意事项:图、字要鲜艳、醒目易于辨认。
(2)积木 应用:质地为塑料或木头的,可搭成图案。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知觉,数的概念,颜色形状的认识,及对大小、多少的感知练习。注意事项;积木块不能太小,以防儿童误食。要着色均匀,不脱色。
(3)穿孔珠子、绳 应用:质地塑料或木头的均可,也可用大算盘珠。训练精细运动,数的概念,加减法,对颜色的认识。 注意事项:珠子不能太小,以防儿童误食。要着色均匀,不脱色。 智力较好的孩子玩小球。
(4) 各种规格的球类 应用:锻炼智残儿童大运动能力,上、下肢肌力,平衡反应和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直径在8-25cm的比较合适,宜选择耐用的橡胶质的,充气的小皮球,乒乓球质地较薄,易碎,不应选择。
(5)儿童用剪刀 应用: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应选择儿童用剪尖钝圆的小剪刀,以确保安全,防止扎伤。
(6)布口袋(内装软硬、大小不同的物件) 应用:训练触觉分辨,及对大小、形状的认识。 注意事项:袋内物件不要锐利,防止扎、划伤皮肤。
(7) 家居玩具(锅、碗、厨具等) 应用:训练认知能力、精细运动。 注意事项:玩具最好是塑料的,要结实、耐用,以防易碎伤人。
(8)钟或表 应用:认知训练,认识时间。 注意事项:为了辨认方便表面应大,并要有1-12个数字。
(9) 各种玩具娃娃(应有男有女,大小不限)应用:训练社会适应能力,知道性别、年龄及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注意事项:制作物要结实,不易损坏。
(10)日常生活用品(分别准备有尼龙搭扣的、拉锁的、扣子的衣服;有尼龙搭扣的和系带的鞋、毛巾、杯子、牙刷等) 应用: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注意事项:拉锁、扣子要钉牢,以免误食伤人。
(11) 彩色笔、纸 应用: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彩色笔尖要粗圆、钝些。
(12) 带盖的瓶子 应用:训练精细运动和手指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为防止玻璃瓶口划伤手指,应选用塑料瓶。
以上介绍了脑瘫患儿玩什么玩具好。小儿脑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长发育,已成为引发儿童残疾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脑瘫患者要早起干预,锻炼他们的大脑发育,这样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❼ 康复科常见的设备有哪些
康复科室常用器械设备清单(附件)
PT常用设备
PT床
4个
康复治疗
PT凳
4个
康复治疗
平衡杠
1组
站立步行及肌力训练
训练用台阶
1组
步行及肌力训练
平衡板
1个
平衡功能训练
姿势镜
1个(大)
康复训练用
Motomed
1个
维持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
站立床
1-2个
康复训练
站立架(双人或四人)
1个
立位及单负重训练
悬吊架及悬吊带
1套
康复训练用
股四头肌训练器
1个
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空气压力波
1套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CPM
1套
做下肢关节松动
助行架
1个
步行辅助
OT常用设备
磨砂台及磨具
1套
作业治疗
手动螺丝
1套
手指精细功能训练
木钉插板
1套
手指精细功能训练
彩色橡皮泥
1套
手协调性准确性训练
Bobath球
1个
作业训练
日常生活训练工具
若干
作业训练
体操棒
1组
作业训练
理疗设备
设备
数量
低频电疗
2台
中频电疗
2台
神经肌肉电刺激
1台
磁热机
1台
红外线治疗机
3台
牵引治疗仪器
1台
蜡疗机
1台
❽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
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的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内、外翻扳的应用。
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
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
(1)屈曲位,患儿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
(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
(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
(5)举臂摸肩(弯肱拨刀),叉腰挺胸(雏鸟习飞)训练。
2.肘关节屈曲的训练
(1)主动、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2)上肢负重,伸肘抓物训练。
(3)屈伸时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
(1)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儿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法在批端收尾,反复操作。
(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
(3)挠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的训练(五指分开,合拢动作)。
4.拇指内收的训练
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
手足徐动型的训练方法
多年来治疗脑瘫的临床经验证实,“治疗是基础,训练是关键”。缺乏治疗的训练不是无法进行,就是效果不佳。相反亦然,没有训练的治疗既不能巩固其治疗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治疗加训练事半功倍!
因地因人而辩证施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其顺序是一抬头,二挺腰,三作四肢,四体操。
❾ 脑瘫儿童康复器材有哪些
康复器械包括很多种 ,要看你需要什么样的器械 你可以把孩子的症状说出来我 帮 你解答 !或者你加597265999 咨询!
❿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治疗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今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版但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权在这里为您推荐西安323医院的生物诊疗中心采用的“生物因子修复疗法”,该疗法无副作用及并发症,无免疫反应,临床治疗具有高度安全性。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显著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