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控仪器 » 为什么保健品保健仪器专骗老年人

为什么保健品保健仪器专骗老年人

发布时间: 2021-02-10 03:37:57

❶ 为什么骗子喜欢以健康为诱饵专骗老年人的钱

年纪大了对健康和死亡的恐惧是越来越深,除此之外,子女对老人的关版心不够,有销售经验的权人员最爱给老人家洗脑的就是,你生病了给子女添麻烦,他们平时忙也没空照顾你,自己把自己照顾好才是最重要的,老人一听觉得有道理,靠谁也靠不住,还不如吃点保健品自己把身体保养好,平时老人花钱的地方也少,自然把钱也乐意用在这方面。

❷ 央视曝光保健品新骗局,老年人该如何提防被骗

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关于保健品的骗局,基本人群都是针对老年人。因为他们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而且人一旦进入老年,就会缺失安全感。尤其是保健品这种东西,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很多老年人因为关心家庭健康以及带着某些迷信思想,就很容易就被人带入骗局中。为了让家里的老年人提防被骗,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个办法:
01、年轻人要多关心老人,留意他们的在家表现。

老人一旦被骗,并且自己还不知道自己被骗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表现。至少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喜悦感,因为他们还以为自己赚到了。家里人一定要注意老年人在家的表现,一旦发生异常,最好马上进行沟通。要是发现有被骗的可能性,一定要马上阻断。

老年人一直都是被诈骗的高风险人群,而年轻人更应该多关注他们。只有多给他们一些关心,他们才会减少被诈骗的几率。

❸ 现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保健仪的骗局很多,需要怎么样防范

不得不说,现在的骗子简直就是在绞尽脑汁算计你,这不,骗不到年轻人了专又来骗老年人。属

其实,最可恶的就是骗老年人的骗子。本来老人们就没有经济来源,仅剩的一点儿养老钱还是嘴上不吃肚里挪的。你们也忍心?


现在的骗局这么多,就需要我们这些做子女多上点儿心,平时多关心关心老人,节假日带着他们出去走走,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充实一点儿,同时要注意正确引导老人,尽最大的努力让老人们认清骗子的骗局。这样才能不让骗子们得逞。

❹ 骗老年人买保健品

采用欺骗的手段让老人购买保健品是违法的,老人如果受骗可以由子女陪同依内据受骗的不容同情形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物价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等地投诉,也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情节严重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符合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情节,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根据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对于已经被工商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查获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损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购买假冒伪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损失提出赔偿;对于已经交由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保障自身的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❺ 为何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子的圈套

很多人不解,为何家里的老人屡屡都陷入保健品的风波之中呢?而且很多人还是倾家荡产也要去买,甚至跟家里人闹翻了也要听信保健品销售者的一番说辞。这些老人是怎么了,明明活了几十年按照道理来说是不会被诱惑的,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掏钱。其实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有一部分是因为销售者的花言巧语,有些是老人自身的心理需求。

所以,老人深陷保健品的风波,一部分是销售者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为儿女不再身边。让这些销售者抢占先机躲得了老人的信任之后,就会教唆老人,对儿女好还不如对自己好,你看儿女也没有管你多少等说法之中,让人防不胜防。

❻ 【社会问题】为什么那么多老年人会轻信那些骗人的保健品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健康,所以会不怕风险的花重金买保健品,这和古代帝王爱吃丹药是一样的。

❼ 三无保健品专盯老年人 老人为何屡屡被“忽悠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7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老年保健品成为十大消费维权热点之首。普通的食品、器械、日用品“摇身一变”,具有了神奇的保健功效,许多老人心甘情愿高价购买。老年人为何容易受骗?“坑老保健品”的监管难在哪里?请看记者调查。

看骗局

“忽悠”式推销、赠送礼品,引诱老年人非理性消费

“大家说,年纪大了什么最重要?对,是健康!”早上7点钟,村湾小广场已经人声鼎沸。一个男青年举着话筒,向坐在简易塑料凳上的30余名老人大声喊话,旁边还有两名中年女子站在场外警惕地环顾四周。

这是日前发生在湖北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的场景。近年来,公开推销保健品成了该村的常见事。

这一回,卖的是“电磁疗内衣裤”,据说穿上能治风湿病、糖尿病、缓解腰酸腿痛。男青年并不急着推销产品,而是先跟老人们拉家常、谈养生。近一个小时里,他从中华孝道谈到科学前沿,时不时与老人们互动并赠送礼品,现场掌声不断……很多人当场就要交钱拿货。短短十几分钟,24套“电磁疗内衣裤”便销售一空。

76岁的舒老汉买完东西正要离开,撞上了赶来找他的小儿子。小儿子生气地指责推销者“诈骗”,并拿出手机准备报警,却被暴怒的父亲拦了下来。

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发现,该“电磁疗内衣裤”的生产、销售公司并不存在,是典型的“三无产品”,类似商品在一些网店上单价只有不到40元,卖给老人的价格却是每套120元。村支书陈细庆曾召集年轻人开会要求防止自家老人上当,甚至还报过警,无奈“卖家买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警方调查几乎没有实际成效”。

家住上海的小缪有着同样的无奈:家里年近80岁的老父亲最近为了买一台6万块钱、号称德国进口的保健仪器,向老伴要3万块付了首期,还找子女借钱。“但是我妈后悔了,说钱拿不回来就跳楼!”后来经过反复交涉,这家公司总算退回了钱款。“我真是搞不懂,他也是大学毕业,怎么就那么轻信骗子?”

日前,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与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上海13.8%的老年人在保健品上消费超过1万元,44.9%的老年人有非理性消费保健品倾向。据介绍,去年上海市消保委共计受理保健品投诉375件,同比上升2.2%,涉及金额300余万元,但保健品投诉数量仅占投诉总量的0.32%,且大部分是子女投诉。

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说,老年人维权意识较差,发现上当,也大都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这无疑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识套路

设置“温柔陷阱”,形成精神依赖,让老人们防不胜防

一场场保健品骗局中,老人为何屡屡心甘情愿被“忽悠”?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调查对象中七成以上的子女提醒过老人不要上当,但效果并不理想。购买保健品的行为倾向与老年人的学历、原工作职务等无关,与年龄、健康状况和与子女亲密度相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提高。如在61—65岁老人中,此比例为28.7%,但80岁以上老人则达到95.2%。

专家认为,老年人知识更新慢,面对疾病,他们往往会病急乱投医,导致轻易被骗子“拿下”。即使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也使他们的心理防线容易被攻破。

在湖北鄢城派出所便衣大队队长程兴强看来,犯罪分子极力营造的“送温暖”氛围,正是专为老人而设的“温柔陷阱”。“相比于远在他乡的子女,温言好语、体贴入微的保健品销售人员更让老人有依赖感。即使在破案之后,还有一些老人不愿承认上当受骗。”

湖北通山刘家岭村保健品流行的现状,在乡村较为普遍。刘家岭村很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离乡千里,只有老人留在家中。日常生活的枯燥、精神世界的空虚等因素给了保健品推销者乘虚而入的机会。大城市也有类似的问题:子女平日工作繁忙,而老人们生怕影响孩子工作,生了病也不敢告诉家人,而是寄望于所谓的保健品。等到上了当醒悟过来,害怕“丢面子”或者担心给子女添麻烦,也不愿报案。

骗子们“高明”的骗术,也是让老年消费者防不胜防的重要原因。

程兴强向记者再现了一个诈骗团伙的行骗过程:2016年12月8日,田某某一伙人以举办感恩活动向老年人送温暖的名义,发放传单将上百名老人引至宜城市汇友宾馆会议室,冒充养生专家的身份,向老人们宣传保健知识,并推销所谓“宜兴紫砂杯”“虫草保健品”等大量廉价保健品,并承诺第二天参会将全额退款,等于赠送。老人们第二天收到退款,就更加信任该诈骗团伙。一周后,该团伙向老人们推销标价500元的怀表和标价1200元的“奥克斯空调”,现场有60余人交钱拿货。第二天,等着退款的老人们来到宾馆,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经警方查证,老人们所买的“奥克斯空调”只是市场价150元的暖风机,怀表则是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生产地址的“三无产品”。

程兴强介绍说,这是一种常见的针对老年人诈骗的策略,可以说是“放长线钓大鱼”。不法分子往往打着“送温暖”“关爱老人”的旗号,赠送日用品等小礼物引诱老人上当,取得老人信任后,狠狠骗一次就收手,“打一枪再换一个地方”。

破难题

需政府、社会齐发力,建议设立保健品购买“法定冷静期”

针对保健品监管,各地纷纷出招。比如,去年5月以来,湖北省食药监局、工商局等十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向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亮剑。半年时间,全省共查处各类案件627起,驱散、取缔117个涉案点,责令停产停业105家。湖北省食药监局总工程师朱与杰介绍,整治涵盖了利用电话、网络、电视购物等方式违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行为与未经审查发布,以及发布虚假保健食品广告行为等。

然而,与行政执法部门打了多年“交道”,保健品销售公司也在“研究”如何规避打击。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说,“例如,分布在社区的营销点、体验店,只负责保健品展示体验,主要做维系感情、推广所谓保健养生的工作,不销售实物。然后采取‘会销’方式,也就是会议营销。这是保健品营销中的常用手段,通过集体式‘洗脑’,使老年人产生强烈购买欲,最后给你一张所谓优惠券,告诉你去指定地点购买。”唐健盛认为,这种把营销推广与实际销售分开的模式,给执法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保健品监管的难点,还在于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一位基层市场监管所的负责人谈道,在不少案例中,保健品企业往往在一个区举办推介活动,而在另一个区进行销售,由于涉及跨区域执法,基层执法人员往往权责有限。

陶爱莲建议,立法和执法部门需要通过更有力的法治手段规范市场。要规范市场的销售行为,要求商业经营场所必须证照齐全;商品和服务必须明码标价,销售对象为老年人的,必须主动提供发票。同时,建议设立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法定冷静期”制度,即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在一定期限内,享有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以避免老年人非理性消费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失。

上海新消费研究中心刘波认为,子女自身和社区等社会主体也需要多关心老年人。在亲情层面,子女应主动关心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老年人适当购买安全、合格的保健品;在社会层面,加大社区建设力度,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多组织针对老人的专业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其对真假保健品的辨识能力。

(见习编辑:于浩)

❽ 央视曝光保健品新骗局,老年人为何更容易被骗

老年人在保健品这一块更容易被骗,首先是出于人求生的本能,希望自己能够健健康康,活得更长久一些。另一个就是老年人的思维僵化,容易被忽悠,那些销售保健品的人员,正是利用了老年人的需求心理,才能出售高价保健品。

03、有些老年人明知道被骗,却也是心甘情愿。

也有一些老人,明明知道自己是被骗的,但是却心甘情愿的被骗。你要问这些老人是不是傻,其实并不是,他们是缺少关心和爱护。子女不在身边的,因为太过缺少人的关心。面对销售保健品的嘘寒问暖,就算被骗,但是有人愿意和这些老人说话,他们就算知道被骗,也是愿意的。

有些子女在知道自己父母买这些保健品,也多次劝说,但是却被老人回怼,我就是花钱买个人来聊天,来关心自己,怎么了。这是悲哀,也是警示。在老人购买保健品的背后,一切的源头,是因为子女的不够关心,才会发生这些事情,不管老人是以何种理由购买保健品,如果子女给多关心,也不会被骗。

❾ 现在的保健品传销专门骗老年人,有没有什么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版公私财物权的行为。
防止被骗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贪小便宜了,或者不要听他们吓唬,而给他们汇款。
骗子要的是财物,而不是其它,
如果分辨不清,可以拨打110报案,警察会进行辨别。

❿ 很多人说保健品专“坑”老年人,那老人为何容易被骗

近几年社会上突然就刮起了养生风,于是大街小巷都是各种保健品,晚上公园里也不乏跳广场舞的大妈。于是保健品的矛头自然就指向了老人。其中有这几点原因:

3,抓住老年人的一些老年病。我们都知道人老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开始老化,各种功能都会退化,于是身体难免都会有些毛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又或者失眠等,他们就抓住老年人惯有的一些毛病,来夸大自己的产品,宣传说产品专治老年人的这些疾病,而有些老年人被疾病缠身多年,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忽然一听到有这种药可以治好自己的病,于是想都没想就掏钱了。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